首页 理论教育 海鲜风味辣酱配方及口味调整

海鲜风味辣酱配方及口味调整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水产类辣酱1.原料配方配方一:海产品10kg,磨细豆瓣辣酱33kg,辣椒酱15kg,面酱20kg,芝麻酱5kg,鲜酱油10kg,砂糖2kg,麻油5kg,五香粉100g,味精50g,苯甲酸钠适量。配方一中的水产品分别为虾米、鱿鱼、螟脯(墨鱼干),可分别制成虾米辣酱、鱿鱼辣酱、螟脯辣酱。本品可作为调味品直接供家庭和餐饮行业使用,以突出海鲜风味。口味大众化的关键措施:通过减少油辣椒的配比、调整糖酸比及添加牡蛎水解浓缩汁等措施,使香辣酱适合大众口味。

海鲜风味辣酱配方及口味调整

(一)水产类辣酱

1.原料配方

配方一:海产品10kg,磨细豆瓣辣酱33kg,辣椒酱15kg,面酱20kg,芝麻酱5kg,鲜酱油10kg,砂糖2kg,麻油5kg,五香粉100g,味精50g,苯甲酸钠适量。

配方二(淡菜辣酱):淡菜5kg,磨细豆瓣辣酱29kg,辣椒酱15kg,面酱22kg,芝麻酱10kg,鲜酱油20kg,砂糖3kg,麻油5kg,五香粉100g,味精50g,苯甲酸钠适量。

配方三(海味辣酱):虾米2kg,蟹干2kg,淡菜2kg,鱿鱼2kg,蚌肉2kg,磨细豆瓣辣酱33kg,辣椒酱15kg,面酱20kg,芝麻酱5kg,鲜酱油16kg,砂糖2kg,磨油5kg,五香粉100g,味精50g,苯甲酸钠适量。

配方一中的水产品分别为虾米、鱿鱼、螟脯(墨鱼干),可分别制成虾米辣酱、鱿鱼辣酱、螟脯辣酱。

2.操作要点

(1)原料预处理。

虾类:先将小虾米用水淘洗,去除皮壳及碎屑,再慢慢洒入少量清水,使虾米吸水变软。若使用大虾米,应先切成小段,再慢慢洒水使组织软化。

淡菜:用清水浸泡至中心涨开时,用剪刀刮去肚下的毛及杂质,再将淡菜剪成三四块,然后用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加压蒸熟(表压70kPa,维持1h),然后加鲜酱油浸泡过夜,备用。

鱿鱼及螟脯:鱿鱼先切除头颈部分,再取出肚下的海螵蛸;螟脯则先取出肚下的海螵蛸、眼珠及嘴旁的软骨等杂质后,再切除头颈部分,然后用刀将鱿鱼及螟脯切成大小为2cm×0.8cm(长×宽)的长块;加水冲洗干净,并浸泡5h,再在70kPa压力下蒸45min;最后加鲜酱油浸泡4h,备用。

蟹干:先放在清水中浸泡3~4h后沥干,加2%纯碱,再加水至刚淹没蟹干,继续浸泡3~4h;沥干水分,换清水冲洗后,再浸泡4~5h,直至蟹肉已带玉白色,取出沥干;在70kPa压力下蒸1h;最后加鲜酱油浸泡过夜、备用。

蚌肉:用清水浸泡,待肉稍软时,挖去肚内物,并剪成小块,冲洗干净;再加水浸泡至发软,取出沥干,在70kPa下蒸1h,用鲜酱油浸泡过夜,备用。

(2)配制。将配方中的水产品,按规定量先行分装于玻璃瓶中,然后按配方将其他原料混匀;煮沸后,加入0.1%苯甲酸钠,分装于瓶内,与水产品混匀,并加封面麻油,加盖;可在80℃的温度下,保持10min杀菌;经检验合格后即为成品。此方法可以防止混合后分装时出现分装不均现象。成品鲜辣香甜,海鲜味浓。

(二)海鲜牡蛎香辣酱

传统的香辣酱有明显地方特色,工业化程度很低,且适应面较窄。要把传统的香辣酱进行大众化、工业化和规模化,必须对配方进行调整,使香辣酱适合大众口味。海鲜牡蛎香辣酱就是在传统香辣酱的基础上对配方进行调整,同时添加了由牡蛎制得的海鲜汁,利用牡蛎肉中的糖原、无机盐、牛磺酸维生素等成分丰富其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1.原料配方

油辣椒30%,大蒜10%,生姜10%,浓缩海鲜汁10%,砂糖9%,陈醋6%,芝麻10%,食盐14%,其余为味精、黄酒、10%NaOH溶液、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等。

2.工艺流程

3.操作要点

(1)原料预处理:新鲜的牡蛎肉放入清洗槽中,搅拌,洗除附着于肉上的泥沙、贝壳碎屑黏液,捞起沥干,沥干后的贝壳肉用0.3%的甘氨酸溶液(溶液与贝肉为1:1)浸渍30min捞起沥干;再用5%的盐水浸渍30min,使肉质收缩的同时去掉部分腥味成分。

(2)磨浆:将贝肉放入绞肉机或钢磨中磨成糊状。为增加酶与肉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酶解,磨得越细越好。磨好后的肉糊加重量为其2倍的水,并用10%的NaOH溶液调整pH值至7.0~7.5。

(3)保温酶解:将调整好pH值的肉糊泵入保温水解罐中,加入0.1%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占肉重),搅拌均匀,升温至50~55℃,水解1~1.5h;用醋酸调整pH值至5.5左右,加热煮沸10min左右以使酶蛋白变性并去掉部分腥味。

(4)过滤浓缩:将水解液用120目的筛网过滤,然后泵入真空浓缩锅中浓缩至氨基态氮为1g/100mL左右,即得浓缩海鲜汁。

(5)油辣椒的制备:花生油夹层锅中加热到80~85℃,然后慢慢倒入盛有辣椒粉不锈钢桶中,边倒边搅拌,直到桶里的辣椒粉全部被油浸润为止。

(6)芝麻粉的制备:将芝麻放入夹层锅中慢火炒熟,粉碎成末即可。

(7)调配:将各种配料按配方和工艺流程的要求加入配料罐中,然后不断搅拌至混合均匀为止。

(8)装瓶、杀菌:将调配好的海鲜香辣酱泵入膏状定量灌装机中灌装,然后送入卧式杀菌锅中于120℃下杀菌10min。

(9)包装:杀菌后进行冷却至40℃,然后贴上商标、套上收缩薄膜,经热收缩机包装后入库。本品可作为调味品直接供家庭和餐饮行业使用,以突出海鲜风味。

4.注意事项

(1)牡蛎的酶解:酶解前的加水量不可过多或过少,过多不仅会影响酶解的速度、延长酶解时间,而且不利于后续的浓缩;过少则由于反应液过稠,会降低酶解的效果。

(2)口味大众化的关键措施:通过减少油辣椒的配比、调整糖酸比及添加牡蛎水解浓缩汁等措施,使香辣酱适合大众口味。

(三)海带

1.原料配方

配方一:海带浆250g,花生油7.5%(占海带浆重,余同),食盐1.5%,味精0.5%,酱油2.5%,米醋0.05%,料酒0.5%,绵白糖0.5%,CMCNa 0.6%,海藻酸钠0.2%,维生素C 0.01%。

配方二(咖喱味海带酱):在配方一中添加咖喱粉0.6%。

配方三(香辣味海带酱):配方一中添加花椒0.05%,辣椒0.2%。(www.xing528.com)

配方四(五香味海带酱):配方一中添加五香粉0.4%。

2.工艺流程

干海带→挑选→浸泡清洗→切丝→海带脱腥→护色→漂洗→高压蒸煮→打浆→炒制→调味→装瓶→排气→密封→杀菌→冷却→成品

3.操作要点

(1)海带预处理:选择深褐色且肥厚的无霉烂干海带,用流水快速洗净泥沙,放入一定量水中浸泡3h,至海带充分吸水膨胀,取出切丝待用。

(2)脱腥处理:将海带丝放入质量分数为1%的柠檬酸溶液中浸泡1min,再放入沸水中热烫60s。

(3)护色:调节柠檬酸pH值为5.0,脱腥后的海带丝在250mg/L的ZnCl2溶液中煮沸10min,进行护色处理。

(4)高压蒸煮:将漂洗后的海带丝在压力为0.08MPa、温度为115℃的夹层锅中隔水高压蒸煮10min,以达到软化和部分脱腥的目的。

(5)打浆:将软化好的海带丝和1.5倍(占海带丝重)的水一起放入打浆机中打浆2~3min,即得海带原浆。

(6)稳定剂的准备:将选择的海带酱稳定剂CMC-Na和海藻酸钠加入一定量水,待充分浸涨后,置于温度65℃的水浴锅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备用。

(7)炒制:在锅中加入少量花生油,待油温至120~130℃时,倒入海带浆,并不断翻炒,之后加入浸涨溶解的稳定剂;待海带酱炒熟后,加入食盐、酱油、白糖、味精、花椒、辣椒、五香粉、咖喱粉等调味料,继续翻炒1min左右,最后加入适量抗氧化剂即可出锅。

(8)装瓶、密封、杀菌:将制作好的海带酱装瓶,并置于95℃水浴锅中,待瓶中心温度达80℃时,排气10~15min,即可封口,对封口后的海带酱进行40min/115℃灭菌,冷却至室温即可。

原味海带酱呈棕褐色,保持了海带原有的滋味和香味,而且有淡淡酱香味;咖喱味海带酱呈金黄色,有浓郁咖喱味;香辣味海带酱呈红色,麻辣鲜香可口;五香味海带酱呈灰绿色,五香味浓郁。

(四)海带营养辣酱

1.原料配方

海带15kg,辣椒酱4.8kg,生姜酱3kg,面酱9kg,白糖2.4kg,味精480g,芝麻1kg,赖氨酸60g,生油1kg,防腐剂适量。

2.操作要点

(1)洗净、切丝:把海带用清水洗去泥沙后,切成细丝或细片。

(2)漂烫:在沸水中漂烫1min。

(3)磨酱:冷却后,用胶体磨将海带丝磨成酱状。

(4)拌料蒸煮:在夹层锅内放入生油,加热后将海带酱、辣椒酱、生姜酱、面酱、白糖、味精、赖氨酸加入锅内,搅拌均匀后蒸煮15min,拌入炒熟的芝麻、防腐剂。

(5)包装:冷却包装,即为成品。

成品色泽褐红,鲜辣香甜,味美可口。

(五)绿藻酱

绿藻分布较广,国内沿海均可采到,其藻体鲜嫩,风味独特。干绿藻蛋白质约为9.0%,脂肪约1.0%,糖类(主要为淀粉)约56.1%,纤维素约3.1%,灰分约19.5%,其余为水分。

1.原料配方

绿藻10kg,香菇粉0.5kg,酱油0.3kg,甜蜜素0.2kg,味精0.2kg,食用明胶(预先化开)2kg,CMC-Na 1kg。

2.工艺流程

绿藻采集→分拣→清洗→消毒→碎化→熟化→配料→装瓶→排气→杀菌→冷却→贴标→塑封→成品

3.操作要点

(1)原料要求:绿藻沿海各地均有,但不宜在建有核电站、油田及其他工业污染严重的海区采集,主要在无污染大潮后的滩涂和沙滩上拾取置于网箱中,网箱可用尼龙绳编织,可在海滩上轻便滑行。

(2)原料预处理:拣除叶边发白、褐变和腐烂的绿藻,先用0.5%的NaOH溶液浸泡10min,洗去表层黏性异物,再用淡水洗净;用臭氧水浸泡5min可杀灭大部细菌。臭氧水可用臭氧水发生器生产。

(3)碎化、熟化:将清洗、消毒后的绿藻沥干,置于快速切碎机内,1min内打成藻酱。绿藻一般切细至0.2cm即可,太细后续操作不便,熟化时易粘锅底。

(4)配料:将消毒碎化的绿藻置于夹层锅内煮沸,稍冷后按配方加入香菇粉、酱油、甜蜜素、味精、食用明胶(预先化开)和CMC-Na,混匀后乘热装瓶。

(5)杀菌、包装:装瓶后移入排气箱热排气,当瓶内中心温度为80℃时取出旋盖,也可用真空排气机,抽真空旋盖一次完成,将其移入杀菌锅内,杀菌公式为:15s~30s~15s/110℃。杀菌后的酱瓶迅速置于80℃、60℃、40℃水中分段冷却,然后贴商标,加热水缩薄膜塑封套,而后装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