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服饰文化中的色彩限制与象征意义

中国服饰文化中的色彩限制与象征意义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对色彩的神秘感受,恰是中国服饰文化的一大重要特征。宋太宗就明确规定,各色小官吏、平民、商贾、工匠以及不隶属官府的民间艺人,其服饰颜色只能使用白和黑。到了明朝,由于玄、黄、紫三色为皇家专用,官吏军民的服饰均不许使用这三种颜色,违者即为犯法。清朝进一步加强了对黄色的限制,黄色成为皇帝的象征,只有皇帝、皇后、皇子才可以使用黄色,亲王则使用蓝色、石青色。

中国服饰文化中的色彩限制与象征意义

众所周知,颜色、质料和款式是服饰的三要素。从古至今,人们对于服饰的最初印象与感受,首先是从色彩开始的。而对色彩的神秘感受,恰是中国服饰文化的一大重要特征。

中国古代对服色的选择,除了依照朴素的审美知觉因素外,历来十分重视色彩的象征意义和精神内涵。

早在先秦时期的夏商时期,人们就十分重视服饰的颜色,以纯色为贵,间色、复色次之。《礼记·玉藻》明确规定:“衣正色,裳间色,非列采不入公门。”列采指的是纯色的正式服装,不穿纯色的衣裳是不能进入殿堂的。那个时期,赤(大红)、朱(朱红)的地位最高。到了西周,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是高贵的颜色,而绀(红青色)、红(较浅的赤色)、缥(淡青色)、紫、淡黄则是卑贱色,只能做内衣、便服的颜色。

秦汉时期,纯色依旧是上层人的专利。《春秋繁露·服制》:“散民不敢服杂彩。”没有地位的平民要穿没有任何装饰的素服,白色和黑色是他们服饰的颜色。

西汉后期,确定了黄色的尊贵地位,并一直沿用。而黄色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则是从唐代开始的。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下诏:凡三品以上官员用紫色,五品以上为绯色,六品七品为绿色,八品九品为青色,普通百姓用灰色,皇帝独占黄色。

另外,在唐代紫色、红色是中高级官员的专利,比如朱红的大门只有高级官吏才可使用,杜甫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就用“朱门”代指了富贵人家。另外现在我们还常用“大红大紫”来形容显赫、得意,因为只有高官才有资格用紫色、红色。

亮丽的色彩都被权贵垄断了,普通人就只能用那些无色彩和彩度很低的灰色了。宋太宗就明确规定,各色小官吏、平民、商贾、工匠以及不隶属官府的民间艺人,其服饰颜色只能使用白和黑。“皂隶”是指衙门里的差役,就是因为穿黑色的衣服而得名。

到了明朝,由于玄、黄、紫三色为皇家专用,官吏军民的服饰均不许使用这三种颜色,违者即为犯法。在这一时期,红色的地位得到巩固,官员服色以红色为尊,淘汰了紫色。自此,色彩艳丽的红色成为继黄色之后最为尊贵的色彩。所以,封建帝王的宫殿是红墙黄瓦,寺庙的墙壁也多用红色。

清朝进一步加强了对黄色的限制,黄色成为皇帝的象征,只有皇帝、皇后、皇子才可以使用黄色,亲王则使用蓝色、石青色。

自然界的色彩本无尊卑等级之分,但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的影响下,色彩被人为地分成三六九等,并通过服饰色彩区分穿着者的社会地位,统治阶层把服色的等级功能提高到了突出的地位。

中国古代服色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其余为间色杂色,以至于今天我们还称颜色多为“五彩缤纷”“五色斑斓”。“五色”形成于两千年以前的西周,在黑、白的基础上加上赤、黄、青三原色,形成五个正色,为我国传统的五色观。黑、白二色体现了辩证思维特点的“阴阳色彩观”,即“二气相交,产生万物”的观念。古人从色彩实践中发现这五种色彩是最基本的元素,是最纯正的颜色,它们必须从自然界的原料中提取,而它们相混则可以得到丰富的间色。《尚书·益稷》:“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

图19 五色五行

我国古人很讲究阴阳五行,“五色”是与“五方”和“五行”相对应的,它们分别代表着东、西、南、北、中和金、木、水、火、土。结合古人的天人观念,“五色”隐藏着深意。孙星衍疏:“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玄出於黑,故六者有黄无玄为五也。”

它们的寓意是什么呢?“青”颜色温和,有些像春天,有着草木的颜色,更显出日出的温和,因此“青”代表着东方,五行属木。“赤”有着夏日火烧一样的颜色,尤其像处在南方的烈日,当空普照,酷热难当,所以“赤”代表南方,五行属火。“黄”则是平淡的土色,代表中央,五行属土。“白”依古人理解有着金属一样的光泽,给人以秋天的清凉之感,很有日落时的味道,因此“白”代表着西方,五行属金。“黑”有着无底深渊一样的颜色,给人以寒冷之感,尤似北方的深夜,故“黑”代表着北方,五行属水。

“五色五行”理论支配着中国古代的社会伦理道德,它暗示着人的性格,同时色彩决定着地位尊卑。“五行”理论认为:社会的发展、王朝的更替都是基于五行的矛盾调和、相生相克、循环不已的过程,也就是“五德始终”。“五德始终”认为每个开国皇帝都有一种正色作为朝代的象征色。所谓“正色”,就是与五行对应的五种颜色,周朝统治者为了维护社会礼仪,将五色定为正色,象征着社会的高层阶级,与正色相对应的就是“贱色”,是除正色之外的其他颜色。由于“五德始终”,所以出现了舜尚黄色,主土;取代舜的夏必主木,克土,因而尚青色;代夏而起的殷一定是以金克木,因而尚白色;而周伐殷取而代之,必是火,火克金,尚红色;克火的是水,取代周的朝代必为水,尚黑色,于是秦始皇将黑色定为正色。其后还有西汉尚黄、东汉尚红等的说法。

最初,人们对服饰的颜色并没有严格的规定,“汉初定,与民五禁”,颜师古曰:“国家不设车旗衣服之禁。”(《西汉会要·舆服下》)大自然中本无高低贵贱是非的色彩,汉武帝之后,随着儒家倡导的礼乐制度的建立,经过人们的应用加工,颜色就被赋予了很多特殊的意义。某种颜色附丽于某种服饰,就获得了代表某种地位和身份的意义。班固在《白虎通义》中指出:“夫礼服之兴,所以报功章德,尊仁尚贤。故礼尊尊贵贵,不得相逾,所以为礼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顺礼也,顺则上下有序。”从此,在服饰领域,颜色成为区别贵贱、尊卑的一种手段。在人们的文化心理上,很容易造成对颜色词的特定文化内涵意义的认识。

在中国古代有非常严格的服色制度,人们根据服饰色彩区分穿着者的地位尊卑。

相传,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他认为自己的秦国是发迹于渭水流域,一定是因为水德才得到天下,而水正是由“黑”表示,于是秦始皇即位时穿的龙袍,就是黑色的,这与后世皇帝的黄袍截然不同。

汉代官服无论何时何地都穿着黑色,不论等级高下,官服一样,所不同的是所戴帽子的差别。汉高祖灭秦后,觉得自己是从南方沛县起兵,一定是南方的火德庇佑,而火是由“赤”来表示的,所以刘邦提倡穿红,就连他的龙袍,也在黑的基础上加上了赤红。汉代的官服样式一直沿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建立后,正式把服饰的颜色作为区别贵贱尊卑的一种手段。黄色专用于皇帝的服饰,官员和平民不能擅自乱用。隋炀帝规定,用衣服的颜色将官员与百姓分别开来。他传下旨意,规定穿紫袍的必须是五品以上的官员,穿红、绿两种颜色的是六品以下的官员,一般的小吏们只能用青色,而平头草民只能使用白色,社会地位最低的屠夫商人,只能穿黑色的衣服。

唐代时丝织技术比较发达,官员的服装质地好,形成了一种“品色衣”制度,所以唐朝的官服服色区别更为明显。唐太宗贞观年间规定,皇帝穿黄色的龙袍,百官三品以上的穿紫袍,四品五品穿深红袍子,六品七品穿绿袍子,八品九品穿青色的袍子。宋元明清各朝大体沿袭了这种制度。

从隋唐到宋再到明清,除了明朝将国色定为红色外,皇帝的服色也从这一时期基本稳定为黄色。

明太祖在洪武二十六年颁布了有关官服形制的规定,要求群臣所穿戴的官服形制,依照唐宋时期的形式来执行,外边要穿上红罗上衣、下裳和蔽膝,内里要穿白纱单衣,头上要戴有梁的冠,脚上要穿白袜黑履,腰上要系革带和佩绶,冠的梁数的多少以及绶带上的纹饰差异表明了官员不同的品级。

到了清代,北方胡服兴起,明代服色制度被一概废止,只不过在顶戴花翎和补子上代表官位的高低。一般来说,清代的官员以穿蓝色官服为主,穿绛色的只是在庆典的时候,另外平时所穿的外褂是红青色的。穿素服时,也可以穿黑色的官服。

从官员服色等级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服色很早就被赋予了意义。从隋唐品色服制度正式形成后,由此确立的服色贵贱尊卑秩序在以后的一千多年间大致上都保持稳定。在等级观念强烈的古代社会,服色有着特殊的尊卑和贵贱意义。

先秦人认为正色比间色尊贵,由此颜色出现了贵贱之分。《礼记·玉藻》记载:“衣正色,裳间色。”上衣是正色,而下衣则是间色,上下衣服颜色之分有如等级一样不能错乱,正色与间色好比君王与臣民、上与下的关系一样不可颠倒、不容混淆。孔子曾叹:“恶紫之夺朱也……”(《论语·阳货第十七》)正是因为朱为正色,紫为间色,紫色大行其道,便是僭越礼制的行为。

一般来说,越艳丽的色彩越显尊贵,黄色与红色是最为尊贵的色彩,红色是明朝的国色,而黄色更是在唐、宋、清等几个繁盛朝代中被作为帝王的象征。

红与黄之外,便是紫色地位最高,紫色之下,为绿色、青色。官服中等级最低的是青色。白居易听了琵琶女的悲吟后,“江州司马青衫湿”,感叹自己“天涯沦落人”,那时正是他遭贬谪的时候。南北朝五胡乱华时,匈奴人刘聪俘获了晋怀帝,命他“著青衣行酒”(《晋书·孝怀帝纪》),这被看作是极大的侮辱。即使在民间,青色也是地位较低的人所穿的,如婢女、百工和娼家男子。

现当代社会人们在服色上也有差别,但由于现代社会并不是等级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分别更多的在于职业而非社会等级,因此现代人服色的差异很大程度上体现着行业的不同,如邮政部门的绿色制服、医疗工作者的白大褂等。

现代生活中,人们通过服色传达情趣爱好,穿红戴绿,各取所好。在时尚人士的指导下、明星的着装示范下,普通人开始根据肤色、身形及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服装颜色。中国人摆脱了“正色”“间色”的等级束缚,走出了“蓝蚂蚁”的压抑,迎来五彩斑斓的“花蝴蝶”时代。

有一个与衣服颜色有关的说法。据说“红灯停、绿灯走”的交通信号是起源于服装的颜色,你知道吗?19世纪在古老的英国约克城,女士们对穿衣服的颜色很讲究。一些已经结婚并建立了家庭的年轻妇女,为了避免一些鲁莽小伙子追求的麻烦,都穿起红色的衣服。红色警告男士们“我已结婚,请不要向我求爱”,明白地告诉这些求爱者此路不通,没有商量的余地。一些未婚的姑娘们则穿绿色的衣服,告诉周围的男性公民们“我正待嫁,你可以向我求爱”,这当然需要竞争。这些无声有色的信号保持了社会的安宁。

当时在英国城市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在交叉马路口常常撞人碰车。为了减少这样伤脑筋的交通事故,英国政府就借用女人着红绿装的含义,在1868年伦敦议会大厦前的马路上安装了两盏一红一绿的煤气灯做交通信号。红灯表示禁止通行,显示危险。绿灯表示可以通行,显示安全。这样一来,马车轧人和撞车的事情就显著减少。到了1886年汽车问世后,这种红绿灯的信号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这种红绿灯的信号制度已为各国认可和采用。

1.赤:红色崇拜

说不清具体从哪一年开始,出现了一个叫“中国红”的名词。中华民族在对内对外的形象传播上都以红色为视觉文化符号,进而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符之一,凝结成一种浓浓的“中国红”情节。

2012年7月27日,第3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伦敦奥林匹克公园主体育场“伦敦碗”举行。当中国代表团走进会场时,满眼中国红,点亮了世人的目光。

图20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旗手易建联执旗入场

不难发现,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炙热的红色:过年过节,要张贴大红对联;嫁女娶妇,要披红挂彩;生了孩子,要送红喜蛋;往来送礼,要用红纸包裹;开张奠基,要剪红绸缎。无论穿的、戴的、用的、摆的,无论男女老少、富贵贫贱,无论表彰大会、开业庆典、文艺演出……哪儿哪儿都少不了这鲜艳的红。

到了每年春节,中国人更是把红色运用到了极致。家家户户“红色”迎门:红色的灯笼,红色的春联,红色的窗花,红色的鞭炮,……铺天盖地,令人目不暇接,甚至就连雪白的馒头上,也要点上几粒醒目的红点儿。在中国人的情感里,红色代表着喜庆吉祥。

红色中蕴涵的喜庆和吉祥,也使它成为婚礼等庆典活动的首选颜色。如每逢喜庆日子都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男娶女嫁时要贴大红“喜”字、穿红衣服、戴红盖头、坐红花轿,新郎新娘也要用红线拴起来,办喜事还叫办红事,媒人唤作“红娘”,亲人要给红包,甚至放的鞭炮外壳都是红色的,人们祝愿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另外红色在南北民俗里也有避邪躲灾的意思,所以在大年三十,尤其是本命年的人,便早早地穿上红色内衣,系上红色腰带,或者佩戴用红色丝绳系挂的饰物,以期趋吉避凶、消灾免祸。

许慎说文解字》云:“红,帛赤白色。从纟,工声。”段王裁注:“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古代的“红”就是今天的“粉红色”。王逸《楚辞章句》:“红,赤白色。”可见,上古之红色与今之红色所指有些区别。红,自汉以后又指大红,像鲜血一样的颜色,即与“赤”色完全相同。赤,本为大火之色,俗谓今之红色。《说文解字》:“赤,南方色也。从大火。”段玉裁注:“火者,南方之行,故赤为南方之色。从大者,言大明也。”。

考古发现,红色是原始人崇拜的色彩,早在山顶洞人时就已经用红色来涂染装饰品。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提到:“所有装饰品的穿孔,几乎都是红色,好像是它们的穿带都用赤铁矿染过”,“山顶洞人在尸体旁撒上矿物质的红粉”。可见,在远古时红色就是一种受崇尚的颜色,它代表生存的火的颜色和生命血的颜色,如果生活中没有火、人没有血,其结果都是死亡。因此,原始人奉红为上色。红色鲜艳,跳动如火,古代常用红色的火驱兽,使人类获得充足的食物,另外用火来烧烤食物,使人类得以延长寿命。

中国人对红色的偏爱大概起源于对太阳神和大地之神的崇拜。烈日如火,其色赤红,红色是源于太阳的颜色,因此古人认为“日为德,月为刑,月归而万物死,日至而万物生”(《淮南子·天文训》)。阳光下的万物生机勃勃,令人振奋。出于对太阳的依恋和崇拜,象征太阳的红色也备受国人青睐。在“五行五色”理论中,红色被尊为正色,可以生万物,可以生百色。

我们的古人将赤色视为正色,将古之红色视为间色。不过,红色,在我国人民心目中早就视为珍贵之色,如《论语·乡党》:“红紫不以为亵服。”其意思是说,君子不用浅红色(近乎赤色)和紫色的布来做平常家居的衣服,因为红、紫在春秋之时已被视为贵重之色。

不仅如此,就是我们民族名称中的“华”字也来自红色崇拜。周朝尚赤红,不仅大祭祀用赤牛,就是一般人名也直取其字以求祥瑞。例如晋大夫羊舌赤字伯华,再如孔门弟子公西华名赤,等等。何以如此?因为“华”本身就含有赤红之意。在当时凡遵守周礼崇尚赤红的人和族,都被称为华人或华族,通称为诸华。破译这一文化密码,就不难理解中华民族名称本身就暗示出这是一个崇尚红色的民族。

周代冕服中十二文章施以五色,其中就有红色。在舄中,以赤舄为上,即红鞋才能与冕服最配,可见周朝时人就尚红。到了汉朝,汉高祖称自己是“赤帝之子”。赤,就是红色。从那时起,红色就成了人民崇尚的颜色。汉朝以后,我国各地崇尚红色的风俗习惯已基本趋向一致,并一直沿袭了下来。

红色还是官服中官品高的人才能用的颜色,一般三品以上才能用绯色,五品以上为红色,故民间没有喜庆之节,是不能随便用正红的颜色的,因为它还用来区分等级。他们在皇族中推崇红色,红色象征着特权与富足,在公用印章上更可以见到红色,这时的红色代表了更多的自信与权威和不可侵犯。与此相对,老百姓普遍穿灰、黑、蓝等色,但是在建筑上,窗框、门框等需要勾勒轮廓的部分总是用红色来装饰,象征一种富贵与吉祥。

明朝规定,凡送皇帝的奏章必须为红色,称为红本;清朝也有类似的制度,凡经皇帝批定的本章统由内阁用朱书批发,也称为红本。红色成为皇帝批发文书的专一颜色,称为“朱批”。朱批具有无上的权威性。红色代表权威性这种象征意义一直延续到今天,现在凡重要的文件就用红色字体标注题头,称为“红头文件”。

红色也被看作是革命的颜色。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以红为标识:红旗指引,红标语鼓动,组织红色政权,得了天下叫红色江山。新中国的胜利是用鲜红的血换来的,红色是火焰是鲜血。“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是在中国陕北民歌基础上创造的革命歌曲《东方红》中的第一句。红色是阳性的,能给感官带来亢奋的感觉,对鬼魅这种阴性的玩意是一种威慑。红色代表勇气、斗志。(www.xing528.com)

科学实验证明,在各种色调中,红色最能给人视觉感官以较为鲜明强烈的刺激,任何一种颜色的华美程度都无法与红色相比。无论是直接印象与感受,还是超越时空的想象与联想,都是如此。

在古代,红色的自然色染色技术发达得最早,是那时生产力有限条件下最容易配出来的颜色。在热带和亚热带的光照下,红色是最易被视觉收到的色彩,因为这种奇妙的现象,蜜蜂采红色花花粉的机会明显大于其他种类的花,在这个地理区域,红色的花分布最广,数量也最多,蜜蜂帮助了红色的早期流传。

中国人天然适合红色。从技术数据上讲,通过对中国人皮肤的测试,60%以上的人群属于暖色系列,即所谓的黄、橙、红等色范畴。在这个范畴里面,对于穿衣的搭配而言,这种肤色的人穿红色最漂亮。红色作为中国人心目中的最爱,既属偶然又是必然的,没有色彩的世界是暗淡的,没有“中国红”的世界不是完整的世界。

2.黑、白:永恒的流行色

毫无疑问,黑白两色是整个时尚界永恒的底色。黑色与白色,时装中永远不会丧失时尚度的颜色,无论每年的流行色如何改变,T台上的黑色和白色都是永远的色彩。在每一季的时装发布会上,世界顶级的设计大师们都会在自己的作品上,或多或少地利用黑白色来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来完成时装的魅力。黑白色,在时装设计师的手中,或者流行,或者复古怀旧,或者前卫,都在不停地进行着自己的时尚演绎。可以说黑白色,是T台上永恒的流行色。

在色彩的世界中,黑白色属于无彩色系。在古已有之的认知观念上,在传统世俗的观念里,黑色的衣服,是工人和仆佣的制服,是葬礼的丧服。但是1926年香奈儿将黑色裙子变成女装的时候,很快征服了那些巴黎街头的时尚女人们,小黑裙成就了一种特殊的自由和传统规范之外的女性之美。在时装史的众多转折点上,小黑裙被不断地重新演绎,成为知识分子、摇滚一族和庞克一族共同的心头好。可以说,是在香奈儿之后,黑色才进入了时尚颜色的行列,在T台上被无数的设计师和无彩色系爱好者发扬光大。香奈儿所钟爱的黑色与白色,变成了一种绝对性的美感协调与时尚追求。黑色的神秘高贵和白色的纯洁清净,逐渐成为时尚T台上永远耀眼的颜色。

中国古代对黑、白两色的理解有与今人不同的文化深意。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证实,夏代以黑色为尊,商代唯白色是尚。夏文字虽不可识,但夏文化的代表——龙山文化出土的陶器却以黑色最多、最精美而被人称为黑陶文化。《礼记·檀弓》明确指出:“夏后氏尚黑。”《孔子家语》《吕氏春秋》等文献也有类似的说法。墨子及其弟子尊夏禹行夏道,衣服全然黑色布料。韩非子说夏禹以黑漆涂抹食器、祭器,彰示着生活领域中的全方位尚黑观念。至于商代,则色彩迥异。《王制》有商“缟衣而养老”的记录。缟衣即素白之衣,用它来作为尊老、养老的表示与象征,显然是非尊贵之品不足以承当的。《吕氏春秋》更明确地说,商汤之时,“其色尚白,其事则金”云云。

夏商不仅是先后朝代,而且也是东西并列同时发展起来的朝代。夏在西,商在东;夏以龙为图腾,商以凤为崇拜。西方为日落处,尚黑自有神秘与厚重;东方为日出处,尚白当是明亮与开阔。龙图腾者,因龙多潜藏,隐身云里、雾里、水里,故爱其黑的深邃;凤崇拜者,以其展翅翱翔亮丽无比,故崇尚白的圣洁。

黑色,在中华民族悠久而博大的文化史中,以它丰富的内涵蒙上了一层朦胧的神秘之感。《说文解字》云:“黑,火所熏之色也。从炎,上出。”段玉裁认为许慎的训释中应补上“北方色也”四字,因而注曰:“依青、赤、白三部下云,东方色,南方色,西方色,黄下亦云地之色,则当有此四字明矣。”段氏认为“黑”依五行之说应为“北方色”。

黑色在夏、秦及汉初,人们则把它视之为正色之一,这时期的黑色在人们心目中有着相当高的地位。《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那时,黑色的衣服为帝王和官员的朝服。汉代的东方朔向汉武帝追述孝文帝之治时,颂扬文帝“身衣弋绨”(弋,黑色;绨,厚缯)。就是尚赤的周代,周王也爱黑色。据《礼记·月令》记载,周天子在冬季也要“居玄堂”“乘玄路,驾铁骊;载玄旗,衣黑衣,服玄玉”。周、秦两代可说是一个“黑色”时代。

黑色,在中国民间曾经是常用服色。因为染起来方便,穿着又耐脏,比较实用,所以旧时许多人喜好穿黑色衣服。但一般也忌讳纯黑色,总要与蓝色、橙色、杂色搭配起来穿。另外,在给死者做寿衣时,要用蓝色,一般是禁忌用黑色的,民俗以为穿黑衣会使死者转生为驴。不过,黑色尚未见有官方从制度上的明禁,其凶色的俗见,还是流行于民间,其忌讳纯黑的习惯,也是由不同地域内民众的心意自然调节的。

白色在我们民族的文化意义中主要被认为是高雅、纯洁之色。白色之来由,众说纷纭。许慎《说文解字》:“白,西方色也,阴用事,物色白。”汉代五行之说盛行,谓日为太阳(极盛的阳气),位东方主青色。月为太阴(极盛的阴气),位西方主白色,故白为西方色,即白色之称。

白又为凶丧之色。古人常以白色为丧事或丧服之色。守丧者身穿白色服装,或头、胸戴白花,系白头绳。此习俗沿用至今。服饰忌白的习俗,当起于染术精湛的后世。中国染色的起源,虽是很远古的,但因染术不精,古人用之不多,故上古时,人们并不忌白。当时人们通服白色衣,丧服则以精粗为序,不以色辨。民间父母在,“冠衣不纯素”,即是恐有丧象的意思。这时民间仍可穿用一部分白色衣冠,但是一般不可“纯素”,以免有不吉之象,说明白色还并不是严厉禁止使用的凶色,但已开始有“纯素”不吉的讳忌心理存在了。大约到了唐宋时期,厌白尚彩的风习便普遍流行于民间了。宋朝以后,民间服饰忌白和以白色为凶色就成为官方制度确定下来了。

从文献记载来看,秦、汉时期黑不具备“恶”“反动”“坏”“狠毒”等文化意义,只是以黑白比作是非、曲直。屈原《九章·怀沙》:“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句中的黑白比喻屈原所处的政治环境黑暗,是非善恶不辨。“黑”之有“恶”义,恐怕是受佛教的影响。《俱舍论》卷16云:“诸不善业,一向名黑,染污性故。色界善业一向名白,不杂恶故。”“黑业”就是“恶业”,“白业”就是“善业”。由此,“黑”与“白”则成为“善”与“恶”之异名。随着佛教影响的不断扩大,佛家的观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黑”这个本无恶义的词就有了“邪恶”“不洁”等含义了。

白色,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中,具有矛盾性的文化象征意义。商代尚白,白深受商人重视,学者们又称商为“白色的时代”。白色与霜雪的颜色相同,因而白有洁净之意。因白色的素绢为其本色,所以素又有质朴无华之意,后以“素丝易变”比喻那些浮沉世俗中的高洁君子,如不注意思想品行的修养,也会丧失其纯洁的本性而变“黑”。在社会生活中,常以“清白”喻指那些不违法乱纪、不干坏事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常以“清白”指那些贞洁女子。

对于黑、白颜色的文化心理解读,东西方有一些相似之处。当人类处于原始时期,黑夜与死亡对人类来说都是神秘的、严酷的。每当黑夜降临,生命就要受到威胁,漆黑的环境,神秘莫测;人死了,被埋入地下,里面也是一片黑暗。因此,黑暗与死亡,都同样让人感到恐惧,所以黑色被视为丧色。在欧美,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参加葬礼的人们都穿上黑色的服装,以表达自己对死者的哀思,便是这种原始的遗风。在我国,人们戴黑纱以寄对亲人的哀思,具有同样的社会意义。在汉族中,黑色作为丧事的象征,或不祥之兆。

而在东西方文化中对于白色却有不同的理解,体现了文化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在西方文化中,白色与黑色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白色是阳光,是神的象征,因为白天的到来,为原始人类驱除了恐惧,赶走了死亡的威胁。因此,白天给人以安全感,给人以“生命”,白天由此又变得神圣、纯洁,给人带来吉祥。古埃及人、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都崇尚白色衣服,其道理就在于此。欧美人举行婚礼,新娘的婚纱必须是白色,即此含义的延伸。

图21 白色婚纱

据说身穿婚纱进行结婚仪式的习惯最早是从英国流传开的。在西式婚礼上,新郎通常身穿长礼服,与身着白礼服裙、头戴白色头饰的新娘,在神坛前许下婚誓。他们在神职人员和亲朋好友的见证下,完成神圣的结婚 仪式。之所以西方人选择白色作为婚纱的颜色,是因为在西方文化中,白色代表了纯洁与神圣。

而在中国,白色却是丧服的主要颜色。在中国文化中,白色是枯竭而无血色、无生命的表现,象征着死亡与凶兆。古人信奉阴阳五行学说,西方为白虎,届于刑天杀神,主肃杀之秋,因此古人常在秋季征伐不义、处死犯人,以顺应天时。白色也因此成为古代的颜色禁忌。比如,古人在服丧期间要穿白色孝服,丧事被婉转地称为“白事”。此外,主家还要设白色灵堂,吃“白饭”(米饭),出殡时打白幡、撒白钱。和白色有关的词组,也带有了不吉利的意味,比如将带来厄运的女人叫作“白虎星”,骂人智力低下为“白痴”。甚至白色还象征奸邪、阴险,如戏剧中奸邪之人一股扮为“白脸”,曹操就是这类典型。

随着人类的发展进步,东西方文化的不断碰撞交流,黑色和白色已不仅仅代表黑暗与光明、死亡与神圣,它们同时又具有了其他的含义,而这些含义已被世人普遍接受。在许多庄重的场合,男士们都穿黑色的礼服,以显示身份和地位,同时也显示男性的阳刚之美。在举行婚礼时,中国人也接受了新郎黑色的礼服与新娘白色的婚纱。

黑与白,可以说和人类共存,即使是在服装色彩如此丰富而变幻异常迅速的今天,黑白也从未失去过光彩。无论是老年人、中年人还是青年人,无论是男的还是女的,黑色服装都能给你增添几分庄重,白色服装都能给你平添几分纯洁。这两个颜色的配置,只要运用得当,永远不会失去魅力。可以这样说,黑白年年用,效果年年新。

3.青:生命的颜色

青,作为颜色,是古人认为的五正色“青、赤、黄、白、黑”中列为首位的颜色。《说文解字》:“青,东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丹。”青在古汉语中与“苍”同。《广雅释器》:“苍,青也。”《礼记·月令·孟春》:“驾苍龙。”郑玄注:“苍,亦青出。”《说文解字》云:“苍,草色也。”因此,青在古代也指草色。《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中之“青”就是指草色。许慎释之为“东方色”,是沿用周秦五方、五色之说,所释非为“青”之本义,实乃其象征意义。据推测,古人所谓的“青”是一种深绿色的矿石的颜色,根据“五色”与“五行”相对原则,“青”与“木”相对应,因此古人认为草木的颜色为青色。

古人对颜色的区分并不十分明显,汉语的“青”作为颜色讲时,还有蓝色、绿色、黑色的意思。“青”有时指蓝色,如《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天,即指蓝天。《红楼梦》中薛宝钗咏柳絮词中“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中的“青云”即指蓝天中的云。“青”加深近于黑色,所以古人将黑色也说成青色。李白《将进酒》中的诗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中的“青丝”即指黑发。青色更多被认为是绿色,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之句,这里的“青衫”是唐制八九品官服的绿色衣衫,着青衫者官位低微。绿,古人视之为间色。因古人将绿色列入间色,绿便有了卑微的文化意义。

中国有个俗语叫“绿帽子”,其隐含的意思是一个男人的女人和别的男人偷情、相好,那么这个男的就被称作是被戴了绿帽子。被人戴绿帽子是件很不光彩、丢人、丢脸面的事情,来源于元明时期妓院里做工的男人戴的绿头巾。东汉以前,士大夫阶级所戴的乃是冠,而头巾只能用于平民或贱民。唐代颜师古在注解《汉书》提到绿帻时,亦曰:绿帻,贱人之服也。这一制度沿用至唐代,按唐制,六七品低级官吏穿绿衣。也正因为绿头巾为低贱的装束,唐代李封在当延陵令时,吏人有罪,不加杖罚,但令裹碧绿以辱之,随所犯轻重以定日数。元朝统治者规定妓女着紫衫,娼妓及乐人家的男子裹青碧头巾。因此,当时的绿头巾就已是娼妓之家的专属。将妻有淫行者称为绿头巾、绿帽子或戴绿帽子,乃是这种服色传统一脉相承的终极结果。绿头巾和绿帽子,也因此从一种服装旳记号语言升格成日常用语,延续至今,就诞生了中国男人最怕的一顶帽子:绿帽子。

今天,青色与绿色常用来指草木之色,其意义完全相同。绿色是大自然中植物的最基本色彩,成了大自然中最宁静、最美丽的色彩。绿色是人类最喜欢的色彩,也是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的色彩。因此绿的文化意义极其丰富,它成了生命、希望、信心、繁茂、青春、和平等的象征。绿色使人联想起草地、森林、庄稼、自由、和平与宁静,使人想起青春、生命,给人以信心与希望。有意思的是,世界各国的军服不约而同都选用了绿色,在这里,绿色具有了保护色的意义;头戴贝雷帽,身着起源于12世纪英国绿色迷彩服的联合国救援部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绿色所具有的和平意义。

《圣经·创世纪》中一个故事更清楚地描述了绿色的象征性:上帝为惩罚人类的罪恶,曾使洪水将大地全部淹没,义人诺亚遵上帝意制造方舟,带领全家和留种的所有动物避入。一天,诺亚放出鸽子去探测洪水是否已退去。当鸽子返回时,嘴里衔着一片新拧下的橄榄叶子,由此诺亚知道洪水已退去,平安已到来。这样,橄榄枝和鸽子成了和平、希望、平安、喜悦的象征,鸽子被美誉为和平鸽,橄榄叶的绿色成了象征和平的色彩。

另外,蓝色也成了当今时代的流行色。蓝,甲骨文、金文中均未见。在上古汉语中,蓝本为一种草本植物,其叶可以提制蓝色染料。《说文解字》云:“蓝,染青草也。”蓝色多指晴天无云的天空之色,也指宁静的大海之色,所以称天为蓝天,称大海为蓝蓝的大海。古代的蓝色有时与青同,它又包括各种深浅不同的黑色、灰色及青色等。

中国人对蓝色有着变幻不定的审美评价和好恶。进入近代,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蓝色几乎成了流行色,男女老幼的服装均用蓝色。不过中老年人多喜欢蓝色,他们认为蓝色庄重。蓝色有时带有肃穆的意味,因此人们常用其以象征不朽。古人认为鬼脸是蓝色的,因而不太喜欢穿蓝色的衣服。中国人头上一般不戴深色或浅色的蓝花或蓝头绳。因“蓝”与“难”谐音,所以人们常以蓝色象征遇到麻烦或困难。今天,人们有时视蓝色为消极、冷酷的颜色,常将它与平静、寒冷、阴影相联系。

4.黄:至尊的颜色

黄,在五正色中是备受中华民族推崇的颜色。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它被历代统治者视为至尊之色。《说文解字》云:“黄,地之色也。从田,炗声。炗,古文光。”段玉裁注曰:“土色黄,故从田。”黄色的命名是以土为根据的,故黄为土色。土对东南西北四方而言又居其中,因而又为中央之色、中和色等。《淮南子·天文训》:“黄色,土德之色。”《汉书·律历志》:“黄者,中之色,君之服也。”

以黄土高原为发源地的中华民族视黄色为五正色之一,是与它的农耕文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自远古时代出现人类以来,在黄土高原和黄河沿岸,人类聚集而居,狩猎、采集、织布、农耕,生儿育女,繁衍生息,造就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四千年前,黄河地区一部族首领轩辕氏帮助炎帝打败蚩尤,统一了部落,之后轩辕氏又战败炎帝统一各部落成为联盟部落首领,当时人们称其有“土德之瑞”(当时制陶业已有一定发展,人们看到土经过烧制能变成各种陶制品,因此把土看得很高贵),兼之西北高原一带的泥土为黄色,所以称其为黄帝。在他的统治下,不断繁衍的中华民族有了一个统称——炎黄子孙。可见黄色在中国远古时期就已经成了中华精神的象征、民族的象征。

在长期的历史文化发展中,黄色在中国对中国人的影响渐渐从天文地理的自然形态转变为社会形态。从远古时代被人们单纯崇拜,演变到封建时期对人性对国家的控制,黄色被赋予了政治色彩,并逐渐渗透到国家政权中。《周易·坤卦》“天玄而地黄”,在五行中“土为尊”。此后这种思想又与儒家大一统思想糅合在一起,认为汉民族为主体的统一王朝就是这样一个处于“中央土”的帝国,而有别于周边的“四夷”。黄色通过与“正统”“尊崇”联系起来,为君主的统治提供了合理性的论证。黄色就象征着君权神授,神圣不可侵犯,黄色成为历代封建帝王的专有色,应用到皇室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来体现中央集权的目的,在此,黄色兼具了政治色彩和国家机器的功能。

古代帝王的袍服——黄袍,往往被看作古代帝王服色的象征。黄袍作为帝王专用衣着源于唐朝。黄色服饰在我国古代一直比较流行,唐以后,皇帝已不情愿自己和一般人同着黄袍了,唐高祖时就曾“禁止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唐高宗时又重申“一切不许着黄”。但这时的规定并不严格,一般百姓着黄衣仍然较多见。到了北宋时期,北汉与契丹南侵,赵匡胤率兵北征。960年,到陈桥驿时,众军士以黄袍加其身,拥立为帝,旋回兵汴京,正式登基,从而使黄袍正式成为皇权的象征。宋仁宗时还规定:一般人士衣着不许以黄袍为底或配制花样。自此,不仅黄袍为皇帝所独有,连黄色亦为皇帝专用。王楙《野客丛书·禁用黄》:“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

在中国封建社会,对黄色的运用,到了清朝达到了空前的强化。如“黄袍”(皇袍)是天子的龙袍,“黄钺”是天子的仪仗,“黄榜”(皇榜)是天子的诏书,“黄马褂”是清朝皇帝钦赐文武重臣的官服。皇帝行经的道路在诸条并行道路的中央,称为黄道。紫禁城里皇帝的座椅,镶有龙纹的柱子、琉璃瓦,一些陶器瓷器上的黄色装饰,都是皇权的昭示。

图22 龙袍

黄色是光线的颜色,人们常常把它和太阳联系起来,也常常把它和一切发光的东西联系起来,故而也把它和一切神圣的东西联系起来。在我国,黄色历来都被视作一种高贵的颜色,将它定为天地的根源色,这从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的五色土上可以得到证实。社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每年春天告祭天地、祈求五谷丰登的场所,坛由五色土按方位组成,东青西白,南朱北玄,黄色居中,象征着中国大地。黄色的尊贵,在东方的几种古老宗教中也得到了体现,在道教、佛教、印度教以及儒家思想中,黄色都是地位最高的色彩。

而在西方,信仰基督教的人是忌讳黄色的,据说是因为当年出卖耶稣的犹大穿的是黄衣服。在中世纪时,法律曾规定犹太人必须穿黄衣服,以区别民族的贵贱。16世纪西班牙的宗教法庭规定,异端者必须穿黄色衣服,当时的法国还规定,罪犯人家的门必须漆成黄色等。这些戒律延续下来,也许就是欧美人不喜欢黄色的原因。

无论东西方对黄色的含义与使用存在着多大的差异,其结果都一样,即黄色在民间不常用。前几年,各种黄色衣服在国内流行开来,其源头在西方。而西方人在思想上突破传统观念,穿起黄色服装,也是经历了较长的时间: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的色彩专家,色彩研究组织以及化工、纺织业界人士,为了突破历史传统的桎梏和生活陋俗,首先从服装开始大力宣传黄色,前后共用了四五年时间,最后人们终于接受了它。

随着时代的发展,黄色的文化意义也变得复杂起来了。黄金时间,指电视台、电台播映、播音时,收视、收听者最多的时间段;又通常指极其宝贵的时间。除此以外,黄色进入现代后,常用来象征祸害。如“黄色文学”“黄色电影”“黄色歌曲”“黄色书刊”等。今天常讲的“扫黄”,就是指扫除那些格调低下,带有色情、淫秽的文学艺术及卖淫、嫖娼等危害国家、民族的不良行为。在体育竞赛中对那些违犯规章的运动员则用“黄牌”以示警告;对某些下级单位完不成任务,或质量上不合格,上级单位或有关主管部门常出示“黄牌”予以警告。“黄牌”成了危险的信号。

黄色是如何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跌入“黄色下流”的深渊的呢?这主要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一种说法是,1894年,英国有一份《黄杂志》创刊,这份杂志以一批有19世纪末文艺倾向的小说家、诗人、散文家、画家等“颓废派”文艺作品为主,作品有时带有一点色情意味,使得“黄色”与性、色情、恶俗等概念发生了联系。传到中国之后,便被称为代表低级媚俗色情的“黄色小说”。

另一种说法是,19世纪末彩色印刷机在西方出现,美国报业大王普利策在他的《纽约世界报》星期刊上定期刊登着色连环画——《霍根小巷》,故事描述的是廉租公寓的生活,每张画的中心人物是个穿着肥大衣服、没有牙齿、张嘴大笑的幼童,印刷工人给幼童衣服上涂抹上了黄色,他成了不朽的“黄孩子”。后来这个“黄孩子”变成了普利策的《纽约世界报》和赫斯特的《新闻报》互争销路的广告张贴画。在反对他们的新闻人士看来,这个“黄孩子”似乎象征着流行的、公众赞同的那种煽情新闻。“黄色新闻”这个名词很快便传开了。百度上对“黄色新闻”的解释是,以极度夸张及捏造情节的手法来渲染新闻事件,尤其是关于色情、暴力、犯罪方面的事件,达到耸人听闻,进而扩大销售数量之目的的新闻报道。

图23 “黄孩子”连环画

不过任何事物都有其另一方面,尊贵的黄色由于明度很高,所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它又常被用在引人注意或告知危险的施工场地,如目前小学生普及的“小黄帽”,以便在过马路时引起过往车辆的注意即是一例。总之,黄色由传统而形成的禁忌性与生活中的警戒性,使人们觉得黄色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合适,也可以说黄色要用得得当不是件容易的事。

对于中国人来说,由于肤色普遍偏黄,黄色衣服并不是人人都适合穿。我们知道,黄色具有明亮、温暖、醒目等特点,对于皮肤白皙而又红润的人来说,各种黄色的效果可能都较好,特别是淡黄色服装,更能衬托出皮肤的魅力。但如果肤色偏黄、偏黑或黄中透青,建议还是不穿黄色服装为好,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让服装把自己衬托出病态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