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质量管理学的早期发展历程

质量管理学的早期发展历程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故又萌发出“预防”的思想,从而导致质量控制理论的诞生。因此单纯依靠统计方法不能解决一切质量管理问题。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的突出特点就是强调全局观点、系统观点,是系统科学全局观点的反映,因此称之为质量系统工程。

质量管理学的早期发展历程

纵观质量管理学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传统质量管理阶段、质量检验管理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和标准化质量管理阶段。

1.传统质量管理阶段

20世纪以前,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产品相对简单,生产规模较小,产品生产方式以手工操作为主,这时产品质量依赖于操作者本人的技艺和经验。产品生产、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集于操作者一身,甚至出了质量问题,也由操作者来解决。操作者的技艺和经验就是标准,并通过带徒授艺方式传承。对操作者的信任也成为消费者对产品信任的依据。因此这一阶段也称为“操作者的质量管理”阶段。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工序的复杂化,操作者的质量管理就越来越不能适应这种发展,因此建立起工长的质量管理,先由工人自检,再由各工序的工长负责质量检验和把关,从而形成了质量检验的雏形。工业化大生产的出现使产品生产变得更为复杂,由工长负责质量检验和把关的模式不能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需要。

2.质量检验管理阶段

质量检验管理阶段是从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质量管理的初级阶段,主要特点是以事后检验为主。美国学者泰勒(F.W.Taylor)提出按照职能的不同进行合理的分工,首次将质量检验作为一种管理职能从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建立了专职质量检验制度,并逐渐形成了制定标准(管理)、实施标准(生产)、按标准检验(检验)的三权分立。在理论基础方面,形成了大量生产条件下的互换性理论和规格、公差的概念等,规定了产品的技术标准和适宜的加工精度。质量检验人员根据技术标准,利用各种检测手段,对零部件和成品进行检查,做出合格与不合格的判断,避免不合格品进入下道工序或出厂,起到把关作用。

质量检验专业化的重要性至今仍不可忽视。只是早期的质量检验主要是在产品制造出来后才进行的,属于事后把关。在大量生产的情况下,即使检查中发现残次品,由于事后检验信息反馈不及时,对生产者来说已经造成了很大损失,并且全数检验增加了质量成本。故又萌发出“预防”的思想,从而导致质量控制理论的诞生。

3.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统计质量控制(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SQC)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完善于40年代至50年代末,是质量管理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其主要特点是从单纯依靠质量检验事后把关,发展到工序控制,突出了质量预防性控制与事后检验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即事先控制,预防为主,防检结合。此阶段质量管理用数据说话并应用统计方法进行科学管理。

20世纪20年代,在生产的推动下,统计科学得到发展。英国数学家费希尔(F.A.Fisher)结合农业试验提出方差分析实验设计等理论,奠定了近代数理统计学基础。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成立休哈特(W.A.Shewhart)负责的过程控制组和道奇(H.F.Dodge)负责的产品控制组。休哈特提出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SPC)理论并首创监控过程工具——控制图,奠定了质量控制理论基础。道奇与罗米格(H.G.Romig)提出检验理论,构成了质量检验理论的重要内容。但直至1950年,美国专家戴明(W.E.Deming)到日本推广品质管理,才使统计质量控制趋于完善。(www.xing528.com)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强调定量分析,在质量管理中引入数理统计方法,建立抽样检验法,改变全数检验为抽样检验;制定公差标准,保证批量产品在质量上的一致性和互换性。这是质量管理科学开始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为质量管理的进一步科学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统计方法的应用减少了不合格品,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现代化大规模生产十分复杂,影响产品的质量因素多种多样,统计质量控制只关注生产过程和产品的质量控制,未能考虑影响产品质量的全部因素。因此单纯依靠统计方法不能解决一切质量管理问题。随着大规模系统的涌现与系统科学的发展,质量管理也走向了系统工程的道路。

4.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Control,TQC)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直发展到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大规模系统开始涌现,人造卫星、第三代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等相继问世,并相应出现了强调全局观点的系统科学;国际贸易竞争加剧,市场对产品品种、质量、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促使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诞生与发展。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费根堡姆(A.V.Feigenbaum)与朱兰(J.M.Juran)等。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其核心是“三全”管理,即全面质量,不限于产品质量,还包括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等在内的广义的质量;全过程,不限于生产过程,还包括市场调研、产品开发设计、生产技术准备、制造、检验、销售和售后服务等质量环节;全员参与,不限于领导和管理干部,而是全体工作人员都要参加。我国质量管理协会也给以相近的定义:企业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同心协力,综合运用管理技术、专业技术和科学方法,经济地开发、研制、生产和销售令用户满意产品的管理活动。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的突出特点就是强调全局观点、系统观点,是系统科学全局观点的反映,因此称之为质量系统工程。

但是,全面质量管理学说只是提出了一般的理论,各国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时应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要考虑本民族的文化特色,提出实用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方法,逐步推广实施。如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实行全公司质量管理(Company Wide Quality Control,CWQC),认为必须结合全公司或全集团每一个部门的每一个员工,通力合作,构成涵盖配套企业、中心企业、销售企业的庞大体系,形成共识,对每一环节实行有效管理。

5.标准化质量管理阶段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产品的生产、销售全球化。由于不同民族、国家有着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质量观点不一,易形成国际贸易的障碍,这就要求在产品质量上要有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准则。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国际标准化是由各国公认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各类产品和各项服务制定统一的产品标准和服务规范,这有助于国际间经贸往来与交流合作。

朱兰指出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这意味着质量管理科学将在本世纪会有蓬勃发展。质量管理系统将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而得到更大发展,并受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制约。因此,质量管理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可称之为社会质量管理(Social Quality Management,SQM)阶段,未来可向全球质量管理(Global Quality Management,GQM)阶段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