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纸质文献形态的演变:纸与印刷术的起源

纸质文献形态的演变:纸与印刷术的起源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时至今日,纸质文献仍然是所有文献中数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对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二)抄本纸质文献的装帧六朝隋唐时期,纸质文献大都为抄本,其装帧形式沿袭帛书而为卷轴装,稍后逐渐出现改进样式:旋风装与经折装。这段空白靠近书卷外层,容易污损,上面常裱有一层韧性较好的物质加以保护。

纸质文献形态的演变:纸与印刷术的起源

(一)纸与印刷术的起源

纸的发明,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纸,从“丝”旁,本是丝织品的别名,“纸”字的本义,是指漂洗蚕茧时附着于箧上的絮渣。在先秦文献里,早就有过关于“絮纸”的记载。这种以丝织纤维交织成的薄絮片,和以后的植物纤维纸还有着较大的区别,但我国的造纸术无疑是从这种薄絮片发展而来的,后来也把以丝为原料的缣帛称为纸。“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后汉书·蔡伦传》)。真正以植物纤维造成的纸,从考古发现来看,大约发明于西汉前期。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田野考古中陆续出土了灞桥纸、金关纸等西汉古纸实物,质地粗糙,不宜写字,类于今日俗称的草纸,当属初时生产的麻纸。

而专供书写用的纸张,应是在蔡伦改进造纸术以后的东汉中晚期。甘肃武威旱滩坡东汉晚期墓中曾出土质量优良的麻纸,纸质细薄,其上文字墨迹尚清晰可辨,由此可以证明这一推论。东汉和帝时,担任尚书令的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方法,将树皮、麻头、敝布、渔网等植物纤维,浸在水里,捣成纸浆,然后用竹帘捞出,晒干成纸,人称“蔡侯纸”。这种纸造价低廉、轻薄,宜于书写,被逐渐推广开来。但在当时纸并不是唯一的书写材料,从东汉至魏晋,一直是简牍、缣帛、纸张三者并用,贵族和上层阶级重帛轻纸观念仍然强烈,直至东晋元兴三年(404年),桓玄皇帝下令“以纸代简”。从此,确立了纸作为唯一的文献载体的地位,结束了简帛时代。

纸是一种价廉易得的书写材料,是文献的重要载体,纸的发明,无疑是书写材料史上的创举,也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中国发明的造纸方法,经过六七百年以后,流传到中亚,后来又传播到欧洲,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时至今日,纸质文献仍然是所有文献中数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对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我国古代印刷术主要有两种: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

1.雕版印刷术是古代书籍印刷的主要形式,其操作工序为:在一定厚度的平滑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画清晰可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和字体凹入的碑石阴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上面,用棕刷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并由反字复成正字。

雕版印刷术是中国传统的拓石方法和印章形式完美结合的产物。关于它的发明时间,历来众说纷纭。目前,学术界比较倾向于唐代贞观说,即发明于627—649年之间,但尚未发现当时的印刷实物。1966年,韩国庆州佛国寺释迦塔内发现雕版印刷品《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经文中使用了4个唐代武则天颁行的特造新字。经研究考证,经卷是公元8世纪初武则天时期的长安印本,当年由新罗僧人携带回国。这卷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实物,证明我国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贞观年间这一推测是比较可信的。

雕版印刷术发明后,首先在民间推广,主要刻印儿童启蒙读物、生活杂书和佛教经书等。五代时期,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年),宰相冯道奏准开雕《易经》《书经》等9种儒家经典。与此同时,后蜀宰相毋昭裔私人出资刻印《文选》《初学记》等巨卷图书。自此,各类书籍经雕版大量印刷,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但是雕版印刷术也存在明显缺点:第一,刻版费时、费工、费料;第二,大批书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错字不容易更正。

2.活字印刷术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之一。在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平民毕昇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

毕昇的方法是这样的: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像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为了适应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备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以备同一版内重复的时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没有准备,可以随制随用。

为便于拣字,把胶泥活字按韵分类放在木格子里,贴上纸条标明。排字的时候,用一块带框的铁板做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和纸灰混合制成的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拣出来一个个排进框内。排满一框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药剂稍微融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版型。印刷的时候,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纸,加一定的压力就行了。为了可以连续印刷,就用两块铁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两版交替使用。印完以后,用火把药剂烤化,用手轻轻一抖,活字就可以从铁板上脱落下来,再按韵放回原来木格里,以备下次再用。活字制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

活字印刷术如果只印两三本,不算省事,但要印成百上千份,其工作效率就极其可观了,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比雕版印刷要优越得多。

(二)抄本纸质文献的装帧

六朝隋唐时期,纸质文献大都为抄本,其装帧形式沿袭帛书而为卷轴装,稍后逐渐出现改进样式:旋风装与经折装。

1.卷轴装(www.xing528.com)

卷轴装是指在一卷书的末尾装上一根轴,以轴为中心,书卷由尾向前卷起。现在书画作品的装裱,还是采取这种形式。卷轴装包括卷、轴、锭、带、签五大主要部件。卷,即书卷本身,一般是指把写有字的纸裱在稍大的坚韧的背纸上,达到一定的长度就截下作为一卷。古人把“卷”作为书籍的计量单位即源于此。轴,是书卷据以舒卷的中心,通常用普通的竹木制成,卷轴露出卷外的两端,多上漆装饰。古代皇家贵族、豪门巨富的藏书,书轴十分讲究,多用象牙、琉璃、紫檀等高级材料制作。唐代吕牧《书轴赋》中“饰以金玉,交以丹漆”之语,说的就是这种情况。锭,是指书卷最右端一段不写字的空白处,又名玉池、护首。这段空白靠近书卷外层,容易污损,上面常裱有一层韧性较好的物质加以保护。粘裱材料一般用纸,高档些的就用丝织品。带,是装在褾前端的一根捆缚书卷的绳子,往往选用丝织的彩带,颜色作为区别图书类别的标志。签,是固定带端,防止书卷散脱的一种插销式骨制品。另外,古人常称“牙签万轴”中的牙签,则是指挂在卷轴上写有书名、卷数的牙制标签。隋唐时期书籍的卷轴装帧十分讲究,书轴牙签各以品质颜色标示书品的等级和内容的类别。藏书之室,丝光流彩,五色粲然。

卷轴装是根据缣帛和纸张柔软轻便、舒卷自如的特点,依仿简策编连卷装的遗意发展起来的。如果书籍内容较多,书卷相应较长,展读不便。尤其唐代已出现主要供人查考典故、字义的类书和韵书,书籍的卷子形式更显不适。于是,人们开始寻找新的装帧形式,旋风装、经折装就是这种努力的结果。

2.旋风装

旋风装又称龙鳞装,其形式为:以一长形条纸为底,首页单面书写,全部粘裱在底纸的卷端。自第二页起,双面书写,右侧留出一条空白,供粘裱用。然后将各页鳞次相错地自右向左粘裱在前页下面的底纸上。这种装帧形式,展卷时状如龙麟,收卷时形似旋风,故名。旋风装除首页外,其他各页都可像现代书籍一样,逐一翻转。它在保留卷轴装外形的前提下,增加了书卷的内容容量,解决了翻检卷舒的不便。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唐写本王仁胸的《刊谬章补缺切韵》,就是留存至今的唐代旋风装实物。

3.经折装

经折装顾名思义,它应该是折叠佛教经卷而成的一种装帧形制。在我国唐末五代时,纸书仍普遍流行卷轴装,可是唐代的宗教,特别是佛教十分发达。佛教发达,意味着善男信女诵经的普遍,而卷轴装的流行,则意味着僧尼们诵经的不便。那种“揽之则舒,舍之则卷”的麻烦,不难想象。于是由佛家弟子们将本是长卷的佛经,从头至尾地依一定的行数和宽度连续左右折叠,最后形成长方形的一叠,再在其前后各粘装一张与叠本大小一致的厚硬纸作为封皮,一种新型的装式就出现了,这就是所谓的经折装。所以元朝吾衍在《闲居录》中说:“古书皆卷轴,以卷舒之难,因而为折。久而折断,复为簿帙。”清代高士奇在《天禄识余》中也说:“古人藏书皆作卷轴……此制在唐犹然。其后以卷舒之难,因而为折。久而折断,乃分为簿帙,以便检阅。”这两段话实在是道出了由卷轴而经折,由经折而册页这一装帧形制演变的真谛。

唐末五代以来,雕版印刷的书籍,都由单页书纸积累装订而成,在版式、装帧等方面形成了与简策、帛书、隋唐抄本不同的特色,史称“册页制度”。册页制度包括书籍的版式、行款、字体、装帧等内容。雕版印刷,一块书版印一页纸,分左右两面。每页印纸有一定的格式,叫作版式。版式包括很多事项,这里先说与装帧有关的版面与版心。版面是一个印页所占的范围,其四周有黑线为界,称为边栏。版面的中心留有较窄的一行,称为版心,是印页对折装订的基准。册页装帧就是将书页沿版心中线双面对折,积页成册。宋、元、明三代,书籍装帧几经演变,书页折叠和粘装方法不断改进,先后形成了蝴蝶装、包背装和线装三种样式。

4.蝴蝶装

蝴蝶装是早期的册页装帧形式,其特点是版心向内,边栏向外。其装帧方法是先将每页印纸沿版心向内对折,然后把书页背面的中缝(即版心的背面)粘贴在一张裹背纸上。书衣用硬纸衬装,有时还取绫、锦等高档丝织品裱诗,从封底、脊背一直包到封面。书一打开,书页即向两边展开,如若蝴蝶的双翅,故称之为蝴蝶装,简称蝶装。宋代书籍大都采用蝶装。

蝴蝶装源于何时,尚难确考。据传,唐人写经已有个别蝶装。程大昌《演繁露》卷10说:“古书皆卷,唐始为页子,今书册也。”所谓“今书册”,即指当时的蝴蝶装。宋代雕版印书业较发达,蝶装最为盛行。《明史·艺文志·序》说:“秘阁书籍皆宋元所遗,无不精美。装用倒折,四周外向,虫鼠不能损。迄流贼之乱,宋刻元飧胥归残缺。”蝶装以硬纸作封面,可以直立存放,书背向上,灰尘不易侵入书内,即使书口或天头地脚受污损,可以裁去,对书内文字也没有影响。其次是,整幅图画可同在一个版内,一目了然,不像线装书,被隔成两个半幅。所以,至今印刷地图册,还仍然仿照蝶装。蝴蝶装版心向内,在保护图书方面有其优越性。但古时书页都单面印刷,而蝶装的书页都为单层,所以阅读时往往多见纸背,每读一页,需连翻两次方见新页。且书页纸质较薄,相向印字的正面易吸附相连,给阅读带来不便。于是就出现包背装。

5.包背装

包背装源于南宋末后期,盛行于元明时期,明代中页以后渐少。它的折页方式与蝴蝶装正好相反:将书页沿版心向外对折,纸页背面相对,版心向外。各书页左右两边的余幅向内,装订时在此部位穿孔,用绵性的纸捻订住。最后用整张纸将书从封面到封底整个包裹粘牢,类似现在的平装书籍。著名的《永乐大典》就是包背装。到清代,仍有用包背装者,如《四库全书》和《玉牒》(皇室族谱)。

包背装改正了蝴蝶装的缺点,翻阅方便,页页文字相连,克服了跳页的毛病。但其靠纸捻装订,糨糊粘连包背,不能耐久翻阅,极易破损,最终为明末清初出现的线装所取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