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边城:赏淳美边地,品人间大爱

边城:赏淳美边地,品人间大爱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施过程阶段(一):导读——对话文本第一课时激发兴趣初读感悟1.开展导读课,了解沈从文及《边城》,激发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展示电影《边城》精彩照片、电影片段,引起学生观看的兴趣。因《边城》影响巨大,小说中的“茶峒镇”改为“边城镇”。

边城:赏淳美边地,品人间大爱

广州市第七十一中学 梁春花

教学总体目标

1.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在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阅读步骤、技巧和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交流沟通的能力,提升写作能力

2.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品味有关风景美、风情美、人性美的语言,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探讨《边城》的现实意义,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培养思维能力

在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中,深度理解文本,解决思辨性问题,培养思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培养文化自信、家国情怀

感受《边城》中人物的淳朴、善良、纯真、正直,感受《边城》中的风俗美,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敬重感,培养文化自信、家国情怀。

技术运用与核心问题

1.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

利用智慧课堂、腾讯课堂、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QQ群、爱剪辑、问卷星、喜马拉雅FM等多媒体技术,灵活多样地进行阅读教学。比如:借助百度百科搜索资料;编辑《边城》电影视频,在智慧课堂设备上共享;借助爱剪辑软件制作学生朗诵视频,在腾讯课堂上赏析视频,进行投票活动;使用问卷星进行调查和投票活动;使用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QQ群跟名家、同级书友、网友进行阅读对话,深入赏析文本内容,挖掘作家写作意图,畅聊小说主题、小说现实意义等。

2.整本书阅读教学分三个阶段

由导读到研读再到连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整本书阅读的基本步骤。导读阶段:学生与文本对话,了解作家成就、作品影响,熟悉故事梗概;研读阶段:学生与作者对话,围绕情节、环境、人物进行深入研究和赏析,探讨作者写作意图;连读阶段:学生与书友对话,进行对比阅读,扩大视野,探究作品的现实意义,提炼阅读成果。

实施过程

阶段(一):导读——对话文本

第一课时 激发兴趣 初读感悟

【教学目标】

1.开展导读课,了解沈从文及《边城》,激发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2.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入手,梳理《边城》的故事情节,绘制人物关系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1.把学生分成八个学习小组,课前按照教师分配的任务分组搜索有关沈从文和《边城》的相关资料。

2.课上各小组展示资料搜索结果。

(1)展示电影《边城》精彩照片、电影片段,引起学生观看的兴趣。

(2)介绍沈从文的轶事,引发学生由人及文的兴趣。如小学毕业却成了大学教授,爱上了自己的学生张兆和,沈从文名字的由来等。

(3)《边城》创作的插曲:曾经绒线铺的“翠翠”已逝,女儿“小翠”守孝,提示学生作家作品可能与经历有关。

(4)成就与影响:两次入围诺贝尔文学奖。因《边城》影响巨大,小说中的“茶峒镇”改为“边城镇”。

3.从容易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爱情角度设题导读,结合端午日梳理情节,把握文本,完成表格。

(1)找出小说中写了几次端午日。

(2)结合作者对端午日的描写,标记出有关翠翠和傩送的段落,概述情节内容。

(3)概括每次端午日翠翠和傩送所表现出来的爱情特点。

4.制作以“爱情”为主题的人物关系图并进行导读。

(1)分小组绘制以翠翠为核心的人物关系图。

(2)分小组绘制以翠翠母亲为核心的人物关系图。

(3)教师就关系图存在的问题提出思辨性问题:老船夫为什么将翠翠托付给杨马兵,这是临时之举吗?你怎么看?请再仔细浏览文本,找到与杨马兵有关的情节,回答问题。

(4)通过集体讨论后,利用问卷星网络投票形式评出最佳制图,并在班级展示。

以翠翠为核心的人物关系图:

以翠翠母亲为核心的人物关系图:

阶段(二):研读——对话作者

第二课时 学会质疑 确定研究专题

【教学目标】

研读《边城》,熟知文本,培养概括能力,培养摘抄好词好句的习惯,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助其确定研究专题,培养其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1.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再读《边城》,并完成教师布置的研读作业表。要求:提出至少三个感兴趣的问题,指出问题所在章节,概括内容梗概,摘录精彩词句,填写表格。

2.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集中展示各组的问题,在交流碰撞中,教师再补充。预设有以下具体问题:

关于人物:

(1)大老为什么要像二老一样唱歌来表达爱情?

(2)二老还会回来吗?如果回来,他会娶翠翠吗?

(3)兄弟二人为什么在爱情面前还要如此相让?

(4)爷爷在翠翠的爱情选择上为什么总是想要做好安排?

(5)是爷爷害死了大老吗?

(6)翠翠为什么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

(7)小说中的一些次要人物,如顺顺、杨马兵、妓女等,在作者笔下为何都如此淳朴美好?

关于情节:

(1)为什么书的前半部分用很多笔墨来描写边城人民的生活

(2)全书的前半部分为什么要写三年的端午节

(3)为什么结尾会是悲剧收场?

(4)为什么在结尾提到“可能‘明天’回来”,这种写法想传达给读者什么?

关于环境:

(1)为什么要把茶峒的景色写得那么美,感觉像个世外桃源

(2)为什么小说里的人们这么看重端午节?

关于作者:

(1)作者是否希望傩送回来同翠翠一起生活?

(2)作者为什么在前文把人、环境写得那么美,却又把故事的结局写成悲剧?

其他:

(1)在茶峒是否是男方娶了女方之后就要继承女方的家业,无论男方身世如何,都要继承这份家业?

(2)造成小说中爱情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3.学习小说三要素的作用,三要素与作者的写作意图、小说主题之间的关系。

4.确定整本书阅读研究专题:《边城》之自然美与风情美,《边城》之人性美,深挖情节探悲剧之因,浅探《边城》的现实意义。

第三课时 《边城》之自然美与风情美

【教学目标】

1.通过鉴赏活动,细细品味有关风景美的语言,感受小说中的自然美,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观看影视片段、设计节日风俗卡片等活动,感受书中的风情美,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创造思维能力,教会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要敬重,提高其文化自信,增强其家国情怀。

【教学过程】

1.找出小说中关于风景描写的段落,搜集有关湘西的风景图片,分小组制作配乐朗诵视频,在腾讯课堂进行网络播放欣赏,让学生们在优美的画面与音乐声中去感受书中的世外桃源之美,感受小说文字之美。(www.xing528.com)

2.课后利用问卷星进行投票活动,为朗诵视频投票,选出三个获奖作品。

3.根据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分小组制作节日风俗介绍卡片。学生选择最适合的方式制作卡片,可以是书签,也可以是明信片等,内容需要包括节日名称与具体风俗,每组选出最优作品,在课上展示。

4.教师播放相关节日风俗的影视片段,鼓励学生说说自己记忆深刻的节日与个人感受,共同熟悉节日的起源与风俗。

5.教师小结:风情之美,不仅在于风俗之美,更在于人们这种庄重的仪式感,在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关于传统风俗的审美体验,不应局限于欣赏课堂上的一张卡片、一段音频、一个视频,学生应通过文字、卡片、音频、视频等感受到激荡千年的文化传统,以及在传统背后生生不息的生命传承。希望学生在小说充满诗意的文字中,引起对个体生命的重视,从而探寻生命的意义,领悟生命的真谛。

6.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给我们描写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景美和风俗美,目的何在?(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能说出以下两点即可)

参考答案:

(1)环境是人物活动的依托,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环境对人物的成长有重大影响,自然风光的美,社会风俗的美,孕育了淳朴憨厚的人民。优美的环境与人物的淳美浑然一体,相互映衬。

(2)作家对环境美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故乡以及故乡人们的一种热爱。爱祖国,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爱故乡和故乡的人们。

第四课时 《边城》之人性美

【教学目标】

1.通过改写故事,帮助学生熟知原著,读透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2.通过鉴赏主要人物形象,感受人性美,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通过思辨性提问,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过程】

1.课外写作:依据文本,发挥想象,转换叙述视角,选择翠翠、大老天保、二老傩送、爷爷等其中一个人的口吻改写故事,800字以上。

2.线上活动:每小组挑选出最优作品,发布在微信朋友圈,学生们有选择地评论,每条评论语言至少50个字,表达对叙事主人翁的看法或评价,评价内容包括“人物特点+结合文本分析”。最后通过问卷星选出最佳作品和最佳评论员。

3.课上活动:师生共赏最佳作品和最佳评论,然后学生为最喜欢的人物写一段“最美人物颁奖词”,表现他(她)身上的美好品格

(1)赏析“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熟悉颁奖词的特点和写法;

(2)撰写颁奖词,要求内容合理,有文采;

(3)课堂展示,师生共评。

4.寻找“翠翠们”,认识《边城》人物群像。在书中找出和翠翠一样,身上体现人性美的次要人物,说说他们让你感动的理由。

5.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思辨性思考题: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湘西,是贫穷、落后、愚昧的,作者为什么要特意给读者创造人性纯美的诗意化的湘西呢?

创作背景:《边城》成书于1931年,那正是沈从文爱情、事业双丰收的季节。1931年,社会虽然动荡不安,但总体上还是稍显和平,这个时候中国有良知的文人,都在思考着人性的本质。沈从文自然是走在前沿的。于是,他希望通过自己对湘西的印象,描写一个近似于桃花源的湘西小城,给都市中迷茫的人们指一条明路。人间尚有纯洁自然的爱,人生需要皈依自然的本性。作者希望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情爱、祖孙之间的亲爱、邻里之间的互爱来表现人性之美。《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其所有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小说。《边城》极力讴歌传统文化中保留至今的人性美德。

第五课时 深挖情节 探究悲因

【教学目标】

1.深挖故事情节,找出文本中的多次误会情节、伏笔,分析翠翠和傩送爱情悲剧的成因。

2.举行小型辩论赛,探究小说结尾的悲剧性,让学生充分体会小说情节设置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培养思辨能力。

【教学过程】

1.细读文本,找出书中多次误会情节,体会误会情节推动什么情节发展。

2.细读文本,找出翠翠爱情悲剧的伏笔,探讨她与傩送爱情悲剧的成因(包括外因和内因)。

3.课上活动:各小组展示两个阅读任务的成果,教师归纳总结。

4.举行小小辩论赛:小说结尾说“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傩送还会回来吗?请你根据文本,找出依据,分正反两方展开辩论。

5.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思辨性思考题:作者在小说中给我们描绘了一个至善至美的边城,为什么要赋予小说一个悲惨的结局?这不矛盾吗?

6.教师小结:小说的结尾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显示了作者构思的巧妙和小说的魅力所在。鲁迅说:“悲剧是把人类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别人看。”作者这样编写结局,或许更能引起读者的反思和社会改进,给都市中迷茫的人们指一条明路。

阶段(三):连读——对话书友

第六课时 浅探《边城》的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

通过连读活动,对话网络书友,结合网络现象,对比探讨《边城》的现实意义。教导学生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提升其审美素养,激发其创造意识。

【教学过程】

1.课上观赏热门的关于田园生活的短视频,探讨此类视频爆红背后的原因。

阅读文章《为什么全世界人都喜欢看李子柒干活?》

2.小组合作探究。

有人说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是个理想国,和短视频里展现的中式田园生活一样,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但是《边城》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受到国内外读者的青睐,也奠定了沈从文先生在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既然两者展现给读者和观众的都是现实中不存在的理想世界,可是文字也好,视频也罢,为什么都能深深地打动国内外的读者和观众呢?

讨论参考文献:牛国静《一曲和谐的赞歌——探析〈边城〉中的和谐美》,王一同《〈边城〉人性美赏析》,张兴源《从风景到风俗——浅析〈边城〉造境之美》。

3.学生交流看法,得出结论:边城在沈从文的笔下,是一个理想王国,没有等级,没有歧视,没有贪婪,没有不公,更没有虚伪、冷酷、自私,风景美、人性美、人情美、民俗美,充满和谐。沈从文的文字让读者不禁对这里自然、纯真、质朴、公平的氛围充满了向往,对这样的社会充满了憧憬,这些深深吸引了读者。

当下热门的田园生活短视频的特别之处,也是在于美感与放松,治愈和向往。在一个田园小屋里,萦绕着花香鸟语,美味佳肴常伴,没有世俗纷争,女主人美若仙子,这种经过美化了的田园生活,是现实中人们没有而又神往的,深深地戳到了现代都市人的软肋上。

所以,两者共同点就是都向人们展示了现实世界中所没有的一种纯粹美,展示的都是人们向往中的“乌托邦”。无论中外,无论种族,人们都喜欢看美的东西,虽知它是修饰过的生活,但看过之后,都填补了现实生活带来的情感空缺。而沈从文的文字能让人性受到洗礼,心灵得到净化。所以,田园生活短视频受到了大众的欢迎,而《边城》更是成为中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第七课时 展示阅读成果

【教学目标】

1.通过连读活动,对话名家和同级书友,搜索与小说相关的评论,促使学生对文本产生更深刻的认识,撰写小论文

2.进行手抄报比赛、海报设计比赛两个实践活动,分享整本书阅读成果,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其创造意识,提升其思维力。

【教学过程】

1.与名家交流。

(1)教师推荐名家评论《边城》的文章,上传至群文件:①沈从文《〈边城〉题记》;②雷淑琼《〈边城〉的美——沈从文〈边城〉赏析》;③汪曾祺《又读〈边城〉》;④张新颖《〈边城〉:这个世界有它的悲哀,却在困难中微笑》;⑤陈思和《由启蒙向民间的转向:〈边城〉》。

(2)教师推荐喜马拉雅音频文件:《青春注定是悲剧吗?》《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统的顶峰之作》。

2.与同级书友交流。

学生利用早读、午读时间与同学热烈讨论,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交流专题包括《边城》之美、悲剧之因、作者之意、《边城》的现实意义等。

3.根据交流所得及个人阅读认识,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题,撰写一篇专题小论文,1000字左右。

4.手抄报比赛,由手抄报小组成员协作完成。

(1)手抄报主题:诗意的美,淡淡的愁;

(2)手抄报内容:小论文成果;

(3)班级张贴栏展示后,用问卷星投票形式评选出优胜组。

5.举行整本书阅读成果展,学习宣传海报的制作方法,为《边城》整本书阅读成果展制作宣传海报,选出最优海报进行宣传。

教学反思

回想整本书阅读的设计与学习过程,思考和感悟集中在三个方面,即阅读步骤设计、多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语文素养的培养。

一、阅读步骤的设计

阅读步骤分为三步走,由导读到研读再到连读,由对话文本到对话作者再到对话书友,是一个由激发阅读期待到培养而后提升语文素养的过程。

第一步骤能否成功实施我个人认为尤为重要,因为这个过程是激趣过程。没有兴趣为基础,后面的学习活动开展是何其艰难和尴尬。《边城》的情节淡化,人物虚化,结构散化,被称为散文化小说,而学习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阅读储备相当有限,又是受快餐文化影响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文本特色和学生的阅读期待、阅读水平有明显冲突,学生拿起《边城》的第一感觉大多是“想说爱你不容易”。所以,导读环节的设计为了迎合学生的猎奇心理,从赏析电影片段、沈从文轶事、创作插曲、成就与影响入手,再到制作以“爱情”为主题的人物关系图,一步步把学生引入到文本中去,引发他们的阅读期待。从学生参与热情来看,这个设计是合理而有效的。

第二步骤是研读部分,引导学生由对文本的质疑开始,再逐步深入到对话作者。由为何创造一个至善至美的边城,到为何要赋予小说一个悲惨的结局的步步拷问,循序渐进去理解文本,探究作者写作意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审美能力慢慢建立起来,达到了培养审美素养的目标。

第三步骤是连读部分,学生与作者、名家、网友、同学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探讨《边城》的现实意义这个比较深层次的问题,在探讨过程中形成个性阅读,再提炼出阅读成果,从而达到提升个人审美素养的目的。鉴于学生的鉴赏水平有限,探讨是蜻蜓点水式的,设计里将网络中的现象与《边城》的艺术价值在一起比较,心里也有点对作者不敬的惶恐之感。本还想设计一个创读环节,希望学生从文本中读出新意,将阅读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去,实现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鉴于个人与学生水平确实有限,暂且作罢。这是个遗憾,也是个可继续研究的方向。

二、多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

云阅读近来比较规范有序地出现在语文教学中,这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互动融合的新尝试。其外在表现,是借助多媒体技术,譬如智慧课堂、腾讯课堂、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QQ群、爱剪辑、问卷星、喜马拉雅FM等,实现个人或群体的阅读连贯性,把碎片阅读组织起来。其内在表现,则是围绕课堂内容核心,实现阅读、审美、创造的协同。比如在本次整本书阅读各类活动中,我们借助百度百科搜索资料;编辑《边城》电影视频,在智慧课堂设备上共享;借助爱剪辑软件制作学生朗诵视频,在腾讯课堂上近距离赏析视频并进行投票活动;使用问卷星进行调查和投票活动;使用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qq群帮助学生跟名家、同级书友、网友进行阅读对话,深入赏析文本内容,挖掘作家写作意图,畅聊小说主题、小说现实价值等。将多媒体技术与阅读活动结合在一起,加强了学生的阅读体验,保持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素养极有帮助。不过多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必须依靠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学校或者学生,任何一方不具备一定的软、硬件实力,均难以践行。

三、语文素养的培养

本次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可见的。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参与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受图表任务形式驱动深入阅读、制作节日风俗介绍卡片、制作配乐朗诵视频、撰写主要人物颁奖词、对比网络现象、改写故事、展示作品、参与辩论比赛、撰写小论文、设计手抄报、设计成果展宣传海报等。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锻炼了思维能力,培养了语言运用能力,提升了审美鉴赏能力。至于活动过多会不会流于形式化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学生个性差异使然,或主动或被动参与活动,表现出来的参与度、热情度也不尽相同,但只要他们在读书任务的驱动下,进行了相关实践,收获自然比课堂单一的知识接收途径要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