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研究:政策的体现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研究:政策的体现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而言,要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相关教师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充分体现了国家高度重视教师教育,通过全面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以期培养高素质、优质化与专业型的教师队伍。因此,探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教育质量,是国家出台的相关教师教育政策的应有之义,也是切实落实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的体现。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研究:政策的体现

实践是问题产生的源泉,将问题置于现实背景之中,才能明晰问题滋生的缘由和诸多影响因素。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首次以政策文本的形式提出了“教师教育”的概念,要求完善教师教育体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具体而言,要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1]随后,教育部陆续出台了相关教师教育政策。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强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求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健全教师管理制度”。[2]2012年,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指出“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推进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3]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科学高效,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4]2018年2月,教育部颁布《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指出:“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动力源泉”,并从师德养成教育、教师培养层次提升、乡村教师素质提高、师范生生源质量改善、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教师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高水平教师教育基地建设、教师教育师资队伍优化、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了振兴教师教育的十大行动。[5]2018年9月,《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出台,提出了培养造就骨干教师、卓越教师和教育家型教师的具体举措和保障机制。相关教师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充分体现了国家高度重视教师教育,通过全面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以期培养高素质、优质化与专业型的教师队伍。因此,探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教育质量,是国家出台的相关教师教育政策的应有之义,也是切实落实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的体现。(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