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教材节选:漫步世界名著花园,尽享快乐阅读

小学教材节选:漫步世界名著花园,尽享快乐阅读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沈玲琴教材分析本次“快乐读书吧”以“漫步世界名著花园”为主题,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历险、奇遇的外国文学名著。本次“快乐读书吧”我们可以分三课时开展阅读指导活动。第二课时“导中推进”,主要通过知识检测、成果展示、方法提升来更好地推进这本书的阅读,打开阅读世界名著的大门,真正让学生漫步在世界名著的花园中。

小学教材节选:漫步世界名著花园,尽享快乐阅读

沈玲琴

教材分析

本次“快乐读书吧”以“漫步世界名著花园”为主题,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历险、奇遇的外国文学名著。这是对本册第二单元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学生通过阅读,可以跟随主人公一起经历旅途中的种种奇遇,一起成长,体验成长的快乐和艰辛,收获智慧和勇气。

本次“快乐读书吧”我们可以分三课时开展阅读指导活动。第一课时“导前交流”,重在激起阅读名著的兴趣,通过交流、展示等方法,学习阅读文学名著的策略,初步掌握做个性化批注、做阅读摘记和绘制人物关系图等读书笔记的方法。第二课时“导中推进”,主要通过知识检测、成果展示、方法提升来更好地推进这本书的阅读,打开阅读世界名著的大门,真正让学生漫步在世界名著的花园中。第三课时“成果展示”,通过多种形式来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主要抓住书中的语言、情节和多元的人物形象来交流读后感受,最后由书本延伸到生活,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真正收获。

教学目标

1.通过互动游戏、猜测等方法激起阅读整本书的兴趣。通过妙招引领、教师演示、学生展示等途径,逐步掌握做个性化批注、做阅读摘记和绘制人物关系图等读书笔记的方法。

2.通过微视频、图片等途径,交流名著的阅读方法及感受,分享阅读的快乐,从而更好地掌握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3.拓展阅读内容,以一本带多本,激发阅读更多世界名著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猜名著人物,激起阅读期待

1.明确单元主题。

(1)出示单元篇章页。

(2)学生自读。

(3)明确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

2.猜名著人物。

(1)出示文字介绍,学生猜测名著人物。

预设1:故事的主人公三岁丧父后,随着母亲投奔外祖父。外祖父粗野自私,经常毒打孩子们,曾把他打得失去知觉。(《童年》中的阿廖沙,作者是苏联作家高尔基

预设2:自幼失去父母,11岁时被绿山墙的马修和玛丽拉兄妹领养,但她个性鲜明,富于幻想,而且自尊自强,凭借自己的刻苦勤奋,不但得到领养人的喜爱,也赢得老师和同学的爱。(《绿山墙的安妮》中的安妮,作者是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

预设3:他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工程师,遇事头脑冷静,沉着又机智。他不是关在书斋之中和温室里经不起风吹雨打的科学家,而是一个在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烈火中成长起来的民族志士。他搜集海底金银财宝,支援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作者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

(2)小结:书中的这些人物都是立体的、多面的,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都有曲折的经历,正是如此,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畅聊预测,感知全书梗概

1.阅读评论,猜测书名。

(1)提问:今天我想邀请大家来跟我读一部名著,这究竟是一本什么书呢?在揭开神秘面纱之前,先请大家读一读关于这本书的评论,根据评论来猜一猜。

①按顺序出示法国卢梭和意大利卡尔维诺的评论(课件出示教材第39页内容)。

②学生边读边猜。

(2)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鲁滨逊的传奇人生!(课件出示书的封面

2.介绍版本。

出示不同的版本并作简单说明:这部小说一问世即风靡全球并经久不衰,在世界各地拥有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自出版以来,数次再版,世界上有多少种文字,它就几乎被译成了多少种版本。由于是外国文学著作,有些版本把它音译成了《鲁滨孙漂流记》。其实,是同一部小说,不同版本内容大同小异,我们都可以拿来阅读。

3.了解作者。

(1)过渡:作者丹尼尔·笛福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请看这一张名片

(2)出示名片。

过渡:同学们,当你们拿到一本书,你们会先看哪些内容呢?是的,我们会先看看封面、扉页、目录、封底等,这些能帮助我们快速地了解这本书的内容。

4.浏览目录。

(1)设置悬念: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为什么会如此吸引读者呢?它有哪些故事情节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目录。不同的版本目录不同,请看这本的目录吧!

(2)出示目录:第一章 离家出走 第二章 遭遇风暴 第三章 逃离海盗 第四章 噩梦降临 第五章 荒岛求生 第六章 生活历练 第七章 野人危机 第八章 我的奴仆 第九章 巧救俘虏 第十章 虎口夺船 第十一章 离岛返家

(3)根据目录和创作背景进行猜测。

预设问题一:读了目录,猜一猜,在这过程中,他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预设问题二:结合这本书的创作背景来猜一猜,你又猜到了什么?

介绍创作背景——小说的创作灵感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1704年9月,一位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执,被遗弃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过了4年4个月,他被伍兹·罗杰斯船长所救。这个离奇的故事激发了丹尼尔·笛福的创作灵感。不久,以这个故事为原型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就发表了。

5.了解故事梗概

(1)过渡:光读目录和创作背景还不能了解整个故事,我们再来看一看前言中的这一段话。

(2)小结:通过阅读前言中的这一段话,我们了解了故事的梗概,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三、分享妙招,实现深层阅读

1.妙招一:做个性化批注。

过渡:同学们,进行深入阅读的第一招——做个性化批注,相信六年级的你肯定会画画、圈圈、写写,如何让自己的批注更有意义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条批注的小策略。

(1)出示批注小策略。

(2)尝试批注(出示一个小片段,请学生选取一个角度进行批注)。

(3)教师范例讲解。

(4)展示优秀批注。

(5)小结:不同的角度可以用上不同的批注类型,相信爱思考的你肯定会创造出更多的批注类型。

2.妙招二:做阅读摘记。

过渡:阅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一个好友,如何留住这个好友?那就得用第二招——做阅读摘记。

(1)欣赏优秀学生的阅读摘记并交流值得学习的地方。(老师相机梳理摘记的几个要素:书名、日期、页码、句段、感悟)

(2)根据归纳的要素,尝试摘记。

(3)小结:摘记要贵在坚持,日积月累,才会有所收获。

3.妙招三:绘制人物关系图。

过渡:同学们,还记得六年级上册的“快乐读书吧”吗?我们是如何梳理人物关系的呢?

(1)出示“环形图谱”和“发散式图谱”。

(2)介绍绘制方法。

①确定一种图谱形式,找出主人公,写上名字。

②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记录出现的人物的名字。

③注明这一人物与主人公的关系,他们之间发生的事件等。

(3)小结:绘制人物关系图,能帮助我们在后面的阅读中随时查阅,促成更好的理解。

4.布置作业:课后用上今天所学的这些阅读妙招开始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下节课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快乐读书吧 漫步世界名著花园

【第二课时】

一、聚焦内容,分享快乐

1.知识小测试。

导入:经过两个多星期的阅读,相信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吧。我们先来一个小测试。

(1)鲁滨逊是哪国人?(A.英国 B.美国 C.德国

(2)鲁滨逊一共在荒岛上待了多少年?(A.26年 B.27年 C.28年)

(3)鲁滨逊在荒岛上种了什么农作物?(A.水稻 B.麦子 C.红薯

(4)鲁滨逊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了什么名字?(A.星期六 B.星期五C.星期日)

(5)鲁滨逊为何要出海?(因为他喜欢航海和冒险)

(6)在荒岛上,鲁滨逊驯养的第一只动物是什么?(山羊)(www.xing528.com)

(7)鲁滨逊是如何离开荒岛的?(他救了一位英国船只的船长,船长带他回到了英国)

2.寻找漂流驿站

(1)找一找鲁滨逊漂流过的地方,完成流程图

(2)交流并出示正确答案。

二、汇报交流,提升方法

过渡:接下来我们要来分享同学们的阅读笔记了。上一节课老师给大家支了三个阅读的妙招,分别是:做个性化批注、做阅读摘记和绘制人物关系图。这节课,咱们先来分享部分同学的阅读笔记。首先来看看同学们绘制的人物关系图。

1.分享“人物关系图”。

(1)出示“环形图”和“人物图谱”,并介绍。

(2)学生动笔完善自己绘制的人物关系图。

2.分享“个性化批注”。

(1)回顾批注的几种类型(出示:评价式、提问式、感悟式和想象式)。

(2)展示批注,学生评价。

(3)提升批注方法。

①采访同学,相机归纳。(首先可以用上一些符号或序号,如圈圈重点词,画画重点句,其次要写上简明的文字,可以用上一些区别性的词,如:读出了什么,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等)

②出示批注归类表。

③小结:在做批注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符号加文字的方式,让我们的批注更明了。

(4)修改自己的批注。

3.分享“阅读摘记”。

(1)欣赏优秀的摘记本,思考:优秀的摘记本有什么独特之处?

预设1:介绍整本摘记本,包括阅读计划、摘记格式、所摘内容。

预设2:介绍个性化的摘记,如书签的形式、图文并茂的形式等。

(2)学写感悟。

①出示片段:

我砍倒了一棵大柏树。这棵柏树靠近树根的直径达五英尺十英寸,在二十二英尺处直径也有四英尺十一英寸,然后才渐渐细下去。之后,我费尽辛苦,用二十二天的时间砍断根部,又花了十四天的时间使用大斧和小斧砍掉树枝和向四周张开的巨大的树顶。这种劳动之艰辛真是一言难尽。然后,我又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对着树干又砍又削,最后刮出了船底的形状,使其下水后能浮在水上。这时树干已砍削得初具船的形状了。我又花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把中间挖空,使之完全像只小船。在挖空树干时,我不用火烧,而是用槌子和凿子一点一点地凿空。最后,这根树干确实成了一只像模像样的独木舟。(选自《鲁滨逊漂流记》第六章)

②出示教师范写:

这段话运用大量的数字,写出了造独木舟的经过。从这些具体的数字中我感受到鲁滨逊超人的智慧。在没有助手,没有很好的造船工具的条件下,他竟然造出了略具规模又很体面的独木舟。这不得不让我为主人公坚毅的精神、灵巧的双手而赞叹!

③小结:我们在写感悟的时候,可以从人物的精神品质去思考,可以从运用的修辞手法来考虑,还可以从人物的心理活动、精彩的对话、丰富的想象、细腻的环境描写等来感悟。

三、拓展阅读

同学们,今天的阅读分享肯定带给你不少启发。那就继续去读这本书吧,读完的同学可以去读一读《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爱丽丝漫游奇境》等世界名著。

小贴士:有些名著读起来比较难,但是能成为经典的书一定不简单,我们要沉下心来读,才能有所收获。

板书设计

快乐读书吧 漫步世界名著花园

【第三课时】

一、展示笔记,回顾方法

教师引导:同学们,相信你们一定读完《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了吧。今天这节课,我们来交流一下同学们的阅读成果吧!

预设1:各种形式的图谱(人物关系图、故事情节图、提纲图)。

预设2:不同类型的批注(评价式、提问式、感悟式、理解式等)。

预设3:各具特色的摘记(规范的摘记本、图文并茂式的摘记本、日记式的摘记本等)。

二、聚焦写法,分享感悟

1.交流与众不同的表达。

过渡: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在西方的评价很高,是什么成就了《鲁滨逊漂流记》呢?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作者用精练的语言对鲁滨逊的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预设2:书中穿插了许多鲁滨逊的日记。

预设3:采用了第一人称和回忆录的形式。

2.交流印象深刻的情节。

(1)说有趣的故事。

过渡:同学们,我们再把目光聚焦到鲁滨逊的传奇经历。我们知道,在他身上发生了许多有趣而惊险的故事,你脑海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个呢?自己说一说。

(2)个别展示。

预设1: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前几次出海经历……

预设2:印象最深的是他在岛上自制陶器的经历……

(3)小结:从语言特色和精彩情节两个方面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这样的阅读才是真阅读。

三、聚焦人物,交流心得

1.交流对主人公的印象。

过渡:刚才我们交流了这本书的语言和情节的独特之处,相信同学们也一定关注了这本书的主人公——鲁滨逊,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预设1:他不仅是一个爱冒险、有梦想的人,还是一个做事有计划的人。

预设2:他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没有房子,他自己搭建,没有食物,他尝试着打猎、种麦子、驯养山羊、晒野葡萄干,他还自己摸索着做桌椅、做陶器……

预设3:他有极强的占有欲。他之所以到处冒险,是为了获得财富。当他漂流到荒岛后,不仅不绝望,反而燃起了“这一切现在都是属于我的”的欲望。在鲁滨逊身上还体现一种殖民主义思想。

2.小结:小说中的人物都是立体的、多面的,我们在评价人物时角度不同,人物给我们的印象也就不同。

四、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1.分享启示。

(1)同学们,或许我们一辈子都不会遇到鲁滨逊这样的困境,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读完这本书后,如果你在生活中或者学习上遇到了困难,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2)“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只要我们能够像鲁滨逊一样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机智勇敢的品质和善于创造和改变生活的聪明才智,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攀登上人生的新高峰。这也是笛福通过鲁滨逊这个人物为我们写下的人生启示。

2.好书推荐。

(1)出示关于这本书的评论。

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赞扬这本书是“一部合乎情理地解决问题和通过实践来学习的经典”。

作家杨红樱也说过:“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师说:“这是一本青少年必读的书,是一本勇敢者必读的书。”

(2)写读书感言。

同学们,你们怎么看这本书?如果请你们把这本书推荐给其他的同学,你们准备用一句什么样的话来作为推荐的理由呢?

(3)课后,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推荐语写在书的扉页上,时时鼓励自己;也可以写在书签或小卡片上,送给你的小伙伴,把这本好书推荐给他们。

3.总结:同学们,一本好书魅力无穷,会带给我们很大的收获,课后,愿大家都行动起来,多读好书,相信你们的收获会越来越多!

板书设计

快乐读书吧 漫步世界名著花园

聚焦写法

评价人物

分享启示

【教学反思】

课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