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为了建立更好更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我国仍然在继续探索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发展的新方向。5)推进社会福利的社会化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建立初期,社会福利都是由国家全权承担,导致我国的财政负担过重,服务对象数量较少。另外,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社会福利制度变革发展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重重阻碍。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

目前,为了建立更好更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我国仍然在继续探索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发展的新方向。

1)以正确的福利理念为引导

首先,对国家和政府在社会福利中的地位要明确,政府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举办社会福利事业不是政府德政,而是政府应该尽到的责任。因此,必须以“小政府,大社会”的理念来引导社会福利。其次,对选择普遍社会福利还是特殊社会福利的问题,我们应该结合经济发展情况来进一步考虑。社会福利普惠性与提供特殊的选择需要以经济发展为平台,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人均生活水平还不够高,贫富差距过大。因此,这个阶段要选择非普遍的且由多方负担的社会福利提供形式。最后,是公民权利意识的树立,早在20世纪50年代马歇尔就指出了现代公民权为跨越三个世纪的民主文化的结果,在18世纪设立了法定公民权的基本原则。在我国这样一个处于初级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更应该强调公民权利意识的树立,并且期盼在以后社会福利制度进一步完善的过程中能够有所体现。

2)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应该不断走向法制化、制度化

我国现有的社会福利制度立法还不健全,福利事业缺少统一的政策规划。现有的政策或法律法规也存在不合规范,以及概念、管理及运行程序的模糊等问题。具体的制度改革可以包括健全老年人福利制度、健全残疾人福利制度、健全儿童福利制度、健全福利资金管理制度等。改革社会福利制度要求我们,明确社会成员的福利权益,理清社会成员的国家、社会责任,理顺各种社会福利项目的管理,强化监督监管机制。以上一系列举措会促进相关社会福利项目的管理、社会福利资金的使用、社会福利标准的测量与制定以及社会福利规划与实施层层落实。

3)建立统一的社会福利事业管理机构以及社会福利监督机构

我国现行的社会福利事业是由民政局财政局、劳动保障局、教育局以及中华慈善基金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部门机构进行分别管理。由于社会福利的多样性,无法避免其被多个部门同时进行管理,这样的分散导致社会福利事业不能很好地进行全面发展,各方面工作的衔接与协调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政府应该统一社会福利事业管理机构并健全监管监督机构,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福利制度项目的重复并减少遗漏项目,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快速稳定地发展。

4)将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进行明确界定与区分(www.xing528.com)

社会福利有更明确的目标是在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后提高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而社会救助主要解决基本生存问题。以往的某些社会福利项目中,有些项目是属于社会救助领域的,如由于残疾人群体的特殊性,对残疾人群体国家有专门的残疾人保护法对其做了规定。规定指出残疾人的这些权益由残疾人企业、特定的康复机构、特殊学校等机构进行执行,所以也比较独特,对残疾人的各项保护与支持措施更偏向于社会救助。

5)推进社会福利的社会化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建立初期,社会福利都是由国家全权承担,导致我国的财政负担过重,服务对象数量较少。因此,社会福利社会化是缓解这些问题的重要举措,社会福利的社会化主要可以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福利责任主体的多元化,可以尝试将一些由政府主办的社会福利机构社会化,如将民政部的福利院成立为独立社会组织,向全社会开放。简化社会福利组织或社会福利机构成立的流程与手续,鼓励民间力量进行社会福利事业的兴办,并提供政策性的优惠,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壮大与发展。二是社会福利资金来源的多渠道化,可以适当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对已有的社会福利投入进行结构调整,国家的社会福利提供应该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优化的。可以动员民间力量,调动民间资金投入的积极性,利用彩票、募捐等方式促进民间社会福利事业资金的流动与增长。可以进行收费补贴,绝大部分社会成员都应该在享受社会福利的同时承担一定的缴费义务。三是扩大社会服务对象规模,社会福利的享受对象应该是社会全体成员,但如今享受到社会福利的成员还没有达到全覆盖,今后我们要通过各方共同的努力,将社会福利服务逐渐面向所有成员。四是将市场机制适度引入福利领域,目前福利机构可以分为公益性福利机构和经营性福利机构两种,由于我国老龄化日益加重,引入市场机制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从而促使社会福利事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在提升服务档次的同时,逐步与其他社会福利事业发达的国家接轨。

6)健全完善社会大福利服务体系

随着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继续推进,我国的社区服务逐渐成为社会福利服务的基石,此时我们可以形成以社会福利为主体,以企业单位的福利为辅助补充的社会福利的大体系。

总的来讲,国家应当确保通过政府的主导,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内容全面、保障功能强、多元化发展的社会福利体系,全面促进社会福利事业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发展。努力实现全面满足城乡居民供需平衡的社会福利,以实现中国社会福利体系从照顾弱者向普惠全民的转变。另外,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社会福利制度变革发展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重重阻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正确的社会福利理念进行引导,合适的框架体系进行不断地调整,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不断改正,最终实现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合理选择。

社会福利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也具有双重性。社会福利影响双重性主要是公平与效率之争。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效率与公平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效率高了,才能够有社会进步以及公平程度的提高。但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坚持公平优先,以公平来促进效率的提升。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在计划时期形成,那个时期比较看重权利而轻义务,权利与义务不对等。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福利也在重视权利与义务的对等,这也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