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存在问题:裕固族地区教育评价体系不合理

存在问题:裕固族地区教育评价体系不合理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上,在裕固族地区,政府用入学率、升学率为主,以群众满意度为辅来评价包括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内的教育系统的工作成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用安全问题升学率、课业合格率、优秀率和全县排名来评价学校的工作成效;学校则完全套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标准来评价教师的工作成效;家长除了更关心自己孩子的课业成绩以外,和社区成员一样,主要用学生安全问题、升学率和学生课业成绩来评价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的工作成效。

存在问题:裕固族地区教育评价体系不合理

1.学校教育中“惟分数主义”的导向明显

用学生的课业分数来衡量或评价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是中国人对待学校教育的一种“惯习”(habitus),裕固族地区的各族人民也不例外,正如田野调查中一位教师谈到的,“现在肃南教育上实行末尾淘汰制,大家都要竞争上岗,不行的要轮岗、待岗,以学生成绩排名。从2007年开始的。……现在老师们都是把自己的事情干清楚就行了,其他事情都不过问”。事实上,在裕固族地区,政府用入学率、升学率为主,以群众满意度为辅来评价包括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内的教育系统的工作成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用安全问题(安全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即以是否发生为标准)升学率、课业合格率、优秀率和全县排名来评价学校的工作成效;学校则完全套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标准来评价教师的工作成效;家长除了更关心自己孩子的课业成绩以外,和社区成员一样,主要用学生安全问题、升学率和学生课业成绩来评价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的工作成效。由于实行校(园)长负责制,校(园)长的态度往往更具有决定性,而大多数校(园)长采取顺从外部压力,在教育活动的开展上倾向于“惟分数马首是瞻”。“惟分数主义”的导向导致领导者和教师将民族文化进入学校课程轻则视为“负担”和“累赘”,重则视为“不务正业”,对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轻则消极应对走过场,重则恶言相向不作为

2.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对学校工作的管理和评价简单化、数量化倾向明显

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教育是最复杂的一项社会事业,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太多关于学校教育的粗陋和肤浅的观点流行于不同的人群和组织中。在裕固族地区,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都倾向于用一种简单化的眼光和条框来审视和管理学校,用一些所谓的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硬指标”,如升学率、学生课业成绩,科研项目、教学论文、各类奖项的级别和数量等等来衡量和评价学校工作。然而,学校教育是一种“春风化雨、陶冶洗练”的“软性十足”的工作,“硬指标”固然可以刻画情形状况之大概,但要精确评价学校教育这种“软工作”的内里实质实属不可能。学校的领导者和教师都普遍要求改革评价方式,一位常务副校长谈到的:“我们强烈要求教育行政部门要改革评价方式,增强从上到下的民族文化保护的社会意识。我们认为,校本课程没有必要考试,实际上,学生学和教师教都没有压力,教学效果反而好。我们要提倡和建立多种评价方式,实事求是地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只有评价方式的变化才能带来教学方式的变化。西方国家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中国还是重视知识学习,而且要求知识学习面面俱到。这里面的关键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工作的评价方式要改革。实际上,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领导和老师都要正确处理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关系,尤其是老师要灵活处理这种关系,课程知识生活化,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是提高教学成绩的一条有效途径。”

3.民族文化融入学校课程事宜未得到明确的政策支持(www.xing528.com)

2006年,笔者在田野调查中了解到裕固族地区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涉及民族文化传承的校本课程开发持“三不”态度,即“不表态、不参与、不支持”。即使在频频获奖、反响强烈的“裕固族乡土教材”的推广使用问题上,也只是发出一纸“关于《裕固家园》进课堂的通知”,对于该教材的目的意义、资源配置、教学方式、考核评价和经验交流方面均无详细的方案或规划。一位参加过“多元文化乡土教材”开发的骨干教师忧虑地谈到:“校本课程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开发出来以后怎么个用法呢?是不是开发出来就放在一边呢?究竟怎么推行呢?这里面最主要的就是个管理问题。现在学校从上到下重视国家课程,重视教学质量,其实重视的就是个分数。如果国家课程压力小一点,老师们也愿意搞校本课程的教学,学生也很愿意上。”至今,笔者未发现当地政府或教育部门将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事宜正式列入当地“五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或教育发展规划。不过,随着群众要求政府出台将包括裕固语在内的裕固族文化融入学校课程的相关政策的呼声日高,情况也在不断地变化之中。

4.民族文化融入学校课程的校际差异明显

实际上,只有肃南一中和肃南二中有“《裕固家园》进课堂的实施方案”,其他学校只是将该教材放在图书馆当摆设,竟有学校干脆将教材发给学生自学了事,结果发生了学生拿着教材来向老师请教,而老师却还未及阅读教材不知学生所云的奇怪而尴尬的现象。当然,由于肃南二中、肃南一中、自治县幼儿园等校(园)在民族文化融入学校课程实践上一马当先,成绩斐然,其他学校也倍感压力,纷纷效仿。肃南二中,作为裕固族地区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头雁”,一位领导者不无骄傲地谈到:“我觉得民族地区基层教育的发展,还是要靠里外、上下多方面力量的结合。蝴蝶效应不可能来自基层。我们二中的《皇城教育》逼出来了县教育局的《耕耘》,我们的校报逼出来了肃南各个学校的校报,不管他们嘴上承认不承认,这就是成绩,但是这是在专家的引领下的发展,不是我们自己做出来的”;一位骨干教师谈到:“《皇城教育》的影响现在特别好,以后会办得越来越好。现在我们出去培训、办个事情,碰上肃南各乡镇的老师,人家都知道二中了,知道二中的校本课程,知道《皇城教育》了”;另一位骨干教师也谈到:“我们二中的科研在全县来说实力最强,搞得也最全面。‘裕固族乡土教材’全县轰动,带动了二中的老师搞科研。……学校的发展取决于上级领导,以前搞乡土教材开发,从前年开始学校以教学成绩排名,只能围绕教学转。如果不是这样,乡土教材可能开发得更好,教学也搞得更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