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台海争端:菲律宾囚禁中国船员并押往台湾的事件

台海争端:菲律宾囚禁中国船员并押往台湾的事件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53年5月,菲律宾海军总司令弗朗西斯科海军代将率领舰队访问台湾,作为回应,国民党海军部门决定回访,同时宣慰在菲侨胞。双方距离接近后,“丹阳”舰派出武装官兵乘小艇登上“布拉卡”,将船上的17名新中国船员全部捆绑关押,并威逼剩余的30名波兰籍船员将船开往台湾,于10月5日晚8时将该船押至高雄。

台海争端:菲律宾囚禁中国船员并押往台湾的事件

1953年5月,菲律宾海军总司令弗朗西斯科海军代将率领舰队访问台湾,作为回应,国民党海军部门决定回访,同时宣慰在菲侨胞。为壮观起见,“丹阳”舰作为台湾地区海军的一号主力舰入选作为旗舰,与“太湖”“太昭”舰共同编组成了台湾地区海军历史上首支敦睦舰队。继任满退职的桂永清后出任国民党海军部门负责人的马纪壮海军中将亲自坐镇“丹阳”指挥,编队于当年8月17日从台湾高雄出发,先后到访马尼拉、苏比克湾。由二战时代日本军舰改装成的“丹阳”在编队中格外引人注意,饶有趣旨的是,访问编队还曾拜访时任美国驻菲律宾大使的美国海军名将斯普鲁恩斯。当看到昔日的对手“雪风”时,不知斯氏有怎样的一番感慨。[20]

访菲编队于8月26日返抵台湾左营,稍事休整后,“丹阳”便与“太”字等军舰一起加入到了台海风云中。

当时,台湾地区国民党海军仍然在执行对新中国的海上封锁,截击、捕捉进出大陆的各类船只,意图切断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海上生命线。为了设法突破这一封锁,发展远洋航运,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波兰成立了中波轮船公司,以主要悬挂波兰船旗的商船承担新中国的海外航运任务。

1953年10月,中波轮船公司悬挂波兰船旗的万吨级油轮“布拉卡”号(Praca)从罗马尼亚康斯坦萨港(Constanta)装运8000余吨新中国急需的航空煤油开往上海。该轮航行途经菲律宾海域时,台湾地区军方得到通报,遂命令和通报在台湾岛以南海域的侦察机以及盟军飞机协助侦察,并于10月4日清晨派出1架战斗机前往巴士海峡一带专门搜索,于当天下午4时20分发现意图绕由台湾岛东部海域航行的“布拉卡”号,台湾地区海军随即派主力舰“丹阳”号前往拦截。

“美台协防”时期,美国海军人员在“丹阳”舰的舰桥内指导海图作业

领受命令后,“丹阳”舰在侦察机的引导下,以27节的极限航速疾驰追赶,于下午6时前确定目标是“布拉卡”号。“布拉卡”号在台湾东南125海里处(北纬21.27度,东经122.45度)时曾向设在天津的中波轮船总公司发出急电,报告遭到了国民党驱逐舰阻截。下午6时过后,“布拉卡”号进入“丹阳”舰的主炮射程,“丹阳”舰遂以开炮相威胁,迫使“布拉卡”号停轮。双方距离接近后,“丹阳”舰派出武装官兵乘小艇登上“布拉卡”,将船上的17名新中国船员全部捆绑关押,并威逼剩余的30名波兰籍船员将船开往台湾,于10月5日晚8时将该船押至高雄。后“布拉卡”号被台湾地区海军没收,改为“贺兰”号运输舰,抓捕无武装的“布拉卡”,成了“丹阳”舰服役生涯中的第一个重要战果。(www.xing528.com)

在抓捕“布拉卡”号仅仅6个月后,中波公司悬挂波兰船旗的万吨级杂货轮“歌德瓦尔特”号(Prezedent Gottwald)运输新中国急需的物资7000余吨从欧洲出发,意图不经台湾海峡,从台湾东侧外海绕行琉球群岛海域驶往大陆。该轮通过新加坡后,航迹也被相关国家通报给台湾当局。1954年5月11日,台湾地区军方部署对“歌德瓦尔特”号的拦截。抓捕“布拉卡”出名的“丹阳”舰被派出马,与“太湖”“太仓”共同前往伏击海域。此时“丹阳”的舰长是1954年2月1日新上任的邱仲明海军上校。与抓捕“布拉卡”时的做法不同的是,当次海军舰队指挥部黎玉玺指挥官采取了意在万无一失的布置,派“太仓”号直接搜索追击“歌德瓦尔特”,而“丹阳”和“太湖”预先赶到波兰油轮可能途经的海域上划区分防实施堵截,最终“歌德瓦尔特”被“太湖”舰抓捕(后编入台湾地区海军,更名“天竺”),“丹阳”只充当了这次行动的配角。[21]

接连两艘中波轮船公司船只被国民党海军抓扣后,波兰政府通过法国政府与台湾方面交涉,“布拉卡”“歌德瓦尔特”上的波兰籍船员63名全被释放,而29名中方船员只有11人被放回,剩余18人多被台湾国民党当局判刑关押在绿岛,其中“布拉卡”号的政委刘学勇、二副姚淼周,“歌德瓦尔特”的三副周士栋在关押期间被杀害。[22]

一个月后,1954年6月22日,台湾地区军方又得到了有一艘向大陆运输急缺物资的货轮驶近的情报通报,当天向大陆运输航空煤油的苏联万吨油轮“陶浦斯”(Touapse)号将经过巴士海峡。

得悉情报后,下午5时30分“丹阳”奉命率“太康”舰从台湾左营出港开往巴士海峡搜索拦截。由于“丹阳”舰的平面搜索雷达只是个唬人的模型,不具备任何侦搜能力,2舰遂又交换位置,改为“太康”在先利用平面雷达进行侦搜,队长舰“丹阳”跟随在后航行。到了23日的凌晨,“太康”舰的雷达在巴士海峡附近发现了“陶浦斯”号的踪迹,2舰遂迎头拦上。经鸣炮示警后,“陶浦斯”轮被迫停驶,并根据“丹阳”号的要求,由大副携带货单到“丹阳”号上接受检查。因货单上载明运输的是送往上海的航空燃油,“丹阳”舰舰长邱仲明即勒令苏联油轮跟随开往台湾。由于苏联船员拒绝配合,遂由“太康”舰派出武装官兵登上“陶浦斯”加以控制,再由“丹阳”舰拖带该轮航行。因为“陶浦斯”吨位过大,以及船员暗中破坏,“丹阳”的拖航极不顺利,先是“陶浦斯”的舵叶发生不受控制的险情,继而拖航铁链不堪负荷而断裂,于是改由在“陶浦斯”上警戒的海军官兵自行设法摸索、掌握该轮的轮机系统操作方法,独立发动主机驾驶该轮返回台湾,最终在24日的早晨7时顺利抵达高雄。[23]

“陶浦斯”号油轮后被台湾地区海军编入序列,更名为“会稽”号。拦截、抓捕“陶浦斯”后,因涉及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红色国家苏联,此事引起了轰动,苏联方面做出了强烈的外交反应,“陶浦斯”轮被扣押时船上共有47名船员和1名妇女、1名儿童,除部分坚决不愿返回苏联者外,其余则通过国际红十字会等渠道全部释放。作为扣押苏联轮船重要当事人的“丹阳”号,当时在台湾地区的媒体上被不断提及,知名度为之大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