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革命战争与民族英雄在电影中的呈现

革命战争与民族英雄在电影中的呈现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现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塑造英雄,表现革命军民崇高的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的品质,成为中国电影在那一时期最重要的内容。让学生们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情怀,让学生们认识到中国今天的成就是来之不易的。更不能见利忘义,损害同胞、民族和国家。北约轰炸南斯拉夫的事件十分自然地成了当时中国人讨论乃至争论的焦点。

革命战争与民族英雄在电影中的呈现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部悲壮屈辱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表现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塑造英雄,表现革命军民崇高的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的品质,成为中国电影在那一时期最重要的内容。

《平原游击队》、《董存瑞》、《钢铁战士》、《红色娘子军》、《闪闪的红星》、《铁道游击队》、《甲午风云》、《英雄儿女》等。

爱国主义—国旗

其实,渗透在音乐中爱国教育是无处不在的。每周星期一早上全校师生要举行升旗仪式,全体肃立、对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严肃专注地行注目礼,《义勇军进行曲》激发着每个中国人深埋于心底的民族意识、爱国热情。

音乐课涉及到《义勇军进行曲》时,我结合香港、澳门回归的庆典,屏幕上再现了交接仪式中,伴随着军乐队奏出的《义勇军进行曲》,旗杆上徐徐落下原占领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一刻五星红旗在我眼里显得特别的鲜艳、特别的庄严。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扬眉吐气,精神振奋,更有人满脸热泪,拼命地欢呼,不停地鼓掌……令人感动的场面随处可见。

参考曲目:《绣红旗》、《红旗飘飘》

小学时,老师就曾说:“我们的国旗是无数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每一个民族都有为了民族利益而牺牲的战士。在歌声中,我们能体会到军人的使命与国旗的神圣,军人的崇高与国家的庄重。

参考曲目:《游击队歌》、《长征组歌》、《救国军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www.xing528.com)

民族精神

现在的学生生活在和平稳定环境中,没有经历过战乱的年代,指是从书籍、电影等媒体上了解一些历史。所谓“居安思危”,我们更应该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们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情怀,让学生们认识到中国今天的成就是来之不易的。今后无论走到世界上任何地方,绝不能忘记根在中国,永远都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要有中国人应该有的脊梁和骨气。更不能见利忘义,损害同胞、民族和国家。

梁启超曾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可悲的是,现在有些中国留学生在出国的头一两年,总是竭尽全力希望能够得到异国社会的认同,他们尽量远离华埠,避免甚至拒绝与同胞来往。在语言、衣着、饮食方面,他们都在模仿别人。在异国人的眼中他们始终都还是黑头发、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经历过无数次跌倒、失败、挫折、失望,最后他们终于发现一直无法改变的是在他们体内的一颗中国心,在那一刻他们就会猛然醒觉,自己原来还是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祖国。

对一个人而言,我们需要最起码的自尊心,对国家民族而言我们需要最起码的民族尊严和荣誉!我们当然更需要自强,只有自强不息才能使我们民族更强大、更繁荣昌盛而免遭被凌辱的命运!)我们可以对历史不感兴趣,但我们不可以不了解历史!我们可以忘记一切,但不可以忘记我们中华民族。1999年5月8日,是每个中国人都不应忘记的日子,是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又一次被西方欺负而遭受奇耻大辱的日子,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使馆。举国震惊,一时间国人的爱国情绪高涨。人们激烈地思考、辩论。北约轰炸南斯拉夫的事件十分自然地成了当时中国人讨论乃至争论的焦点。在校园里,我们看到了民族生命的冲动,听到了民族的心灵呐喊。那些平时忙碌于校园中埋头功课的莘莘学子,当听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袭击我使馆的野蛮暴行,当他们意识到我们伟大祖国的尊严与安全受到挑战和威胁的时候,他们被激怒了,他们身上流动着的中国人的血沸腾了。

音乐作品:《不屈的尊严》(人不能有傲气,但不能没有傲骨!不忘民族屈辱,激发民族情结)、《团结就是力量》(中华民族不团结一致就没有未来)、《万里长城永不倒》、《中国人》、《龙的传人》、《故乡的云》等。

本世纪,地球的每个角落几乎都留下了战争的印迹。人类社会在最近百年中,从战争逐步走向和平,付出了太多的代价,然而,也留下了值得永世汲取的深刻教训,我们希望历史不再重演。饱经战争洗礼的二十世纪已经度过,让我们在新世纪到来之际,为世界的和平而祈祷!希望将来全球经济环境日益宽松,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都能很好地得到解决,那么人类之间更多的将是协作而不是冲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