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十月革命的成功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胜利与启示

十月革命的成功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胜利与启示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十月革命,我们知道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偏偏建立在一个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俄国。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十月革命后,列宁、斯大林是怎样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士兵的坚定支持是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重要因素。士兵是不满的,对革命胜利后的形势非常不满。

十月革命的成功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胜利与启示

(第二课时)

设计思路

教师:对于未来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是这样设想的:“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取消商品和货币。”

教师: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有哪些特点呢?学生:实行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取消商品经济。

教师:这位同学的回答很正确。但历史的发展从来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上节课我们学习十月革命,我们知道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偏偏建立在一个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俄国。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十月革命后,列宁斯大林是怎样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设计意图:将马克思的设想与俄国实际联系起来,引起学生探究欲望,切入教学主题。】

教学过程:

背景材料介绍:士兵暴动了!地点:喀琅施塔得要塞。

教师:1921年2月28日,隶属于苏维埃政府波罗的海舰队的喀琅施塔得要塞的2.7万名水兵发动起义。起义士兵公开提出的口号是:“拥护没有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立即取消粮食征购队”,起义者夺取了当地的苏维埃政权,并发表声明,声称“统治着祖国的共产党完全脱离了群众,没有力量把群众从全面崩溃的现状中拯救出来”。水兵起义震动了苏维埃俄国,因为仅仅在三年前,在十月革命前夕,也是在喀琅施塔得要塞,也是这支水兵武装,也发表过一份声明,表示:“在彼得格勒苏维埃的第一声召唤下,就手执武器支援革命。”士兵的坚定支持是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重要因素。在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最艰难的时期,这支武装是苏维埃政权最坚定的拥护者。而现在,他们起来反对他们曾经拥护过的共产党。

这是暴动吗?一名起义士兵在信中说:这“不是富农的暴动,而是对正义的胜利丧失了任何希望的劳动居民的暴动”。

教师: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起义士兵的一种情绪,是什么情绪?

学生:不满。

教师:对。士兵是不满的,对革命胜利后的形势非常不满。起义士兵大多来自农民家庭,他们深刻了解当时农民的处境。

与此同时,各地农民暴动此起彼伏,目标都直接指向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政府。

起义和暴动最终都被平息了。但这不能不引起列宁的思考:一直忠心于苏维埃政权的喀琅施塔得要塞水兵为什么要发动起义?一直是苏维埃政府最重要的同盟者——农民,为什么也要反对苏维埃政府呢?

学生思考。

教师:这一切都与当时苏维埃政府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关。

【设计意图:通过背景材料的展现,使学生认识当时俄国所面临的问题,从而引出本课第一个主要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一、“前进,再前进……”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相关内容。

学生阅读。

教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府在非常严峻的形势下实行的一种特殊政策。刚才同学们读了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同学们觉得这一政策怎么样?为什么这样认为?

学生:这太没有人情味了。政府要把农民手中所有的余粮都拿走,严重侵犯了农民的利益,完全不顾农民的死活。

教师:对,这一政策确实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那么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来看,它采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手段来管理经济的?

学生沉默无语。

教师(启发):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粮食、工业生产能力、商品等都要集中在谁的手中?

学生:国家。

教师:国家是依靠什么力量来实现这种集中的?

学生:政权力量。

教师:对。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国家依靠一种军事和行政的手段来管理经济,全面控制经济,要把所有可以掌握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控制在国家手中,以战胜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

教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商品经济采取的是什么态度?

学生:否定商品经济。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使学生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征,为后面教学中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进行比较做必要的准备。】

教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起到了集中一切力量,战胜内外敌人的作用。但这一政策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请同学们看下面一组材料:

1919年俄国1普特粮食的价格

教师:上面这一组统计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国家从农民手中征购的粮食越来越多,但征购的价格很低。

教师:请同学们再看下面一段资料。

在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普拉东诺夫)中有这样一段话反映了农民的心情:“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都收走了。你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

在1920年,苏俄农民中还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教师:农民的这些言论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非常不满。

教师:对,农民对这一政策十分不满。但是在大规模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还在继续实施这一政策,这又是为什么呢?

学生默默思考。

教师:请同学们看列宁在1918年说的一段话,我们从这段话中来寻找答案。

展示材料:

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和对付战争,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

——摘编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

教师: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苏维埃政府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目的是什么?

学生:把俄国推进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教师:对。列宁是想按照马克思设想的“科学社会主义”蓝图,通过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构建一个取消商品流通,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俄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阶段。为此,苏维埃俄国还采取了其他一系列措施:如取消银行、废除货币,实行国家控制下的产品交换和分配等。

教师:列宁的这一目的能实现吗?

学生:不能。

教师:为什么?

学生:按照马克思的设想,社会主义应该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的基础上的。而当时俄国是一个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小农经济国家,国家根本无力生产出大量产品,满足社会需要。特别是在长期战争后,社会十分贫困,摆在俄国人民面前的主要任务恐怕还是填饱肚子的问题。

教师: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学生摇头无语。

教师:我这里有一组统计数据。1921年,苏维埃俄国谷物播种面积仅为战前的86%。1920年全国主要谷物总产量为10亿普特,比1917年下降33%,比1913年下降55%。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而这一期间,正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全面和加紧推行之时。这些都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苏维埃俄国经济全面倒退。

教师:能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一种向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的“前进”吗?

学生:不能。

教师:对,这绝不是“前进”。在余粮收集制下,农民生产再多的粮食也是国家的,农民不愿意耕种,俄国农村一片破败景象。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倒退。可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地破坏了农业生产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绝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设计意图:进行必要引导,使学生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一次不成功的探索,从而认识到苏俄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教师:面对出现的问题,列宁没有回避,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出路和办法。列宁走进各地农民中间,倾听农民的呼声,在人民中间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在列宁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农民对他说的话。一个农民说:“在实行余粮收集中,懒汉和勤劳的人都同样摊派,这太不公平了。”另一个农民说:“要使农民看到好处。”还有农民干脆对列宁说:“余粮收得太多,请给我们定个标准,要不,我们会把春播的种子都吃掉。”

列宁认真思考农民的呼声。列宁说:我们“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严格管理经济、控制经济的状态退回到商品经济、退回到私有经济的状态中去。

下面是列宁在1921年说的一段话,表明了列宁的主张(投影):“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摘编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

二、“再退,再后退……”

教师: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了列宁提出的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方案,新经济政策启动。

请同学们阅读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在阅读的时候,思考一个问题: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有什么显著的变化?

学生阅读讨论。

学生甲: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实行的是高度的国有化。而新经济政策则要保护农民的利益,允许发展私有经济。

学生乙: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要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没有的。

学生丙: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禁止商品贸易,而新经济政策则要恢复商品贸易、恢复商品经济。

教师:同学们都看到了新经济政策的变化。请同学们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管理经济的手段和方式有什么差别?

学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来管理社会经济的,强调的是国家对经济的直接控制,而新经济政策不是这样。

教师:那么你说新经济政策用的是什么方式来管理经济,发展经济的?

学生:我说不准,但可以明显感觉到新经济政策不是靠行政力量控制经济的,而是……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琢磨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可以发现,新经济政策承认私有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要恢复私人资本主义,要发展商品贸易,这显然属于一种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行为。所以,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恢复俄国社会经济,并且使俄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换句话说,新经济政策承认商品经济,并且要发展商品经济。

教师:请同学们看一组统计数据:

展示材料: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

教师: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爆发。1921年,是新经济政策开始实施之年,1925年,是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第四年。这组统计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教师:对。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它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新经济政策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新经济政策取得了成效,但在当时俄国,很多人并不认可它。有人指责列宁是在向资本主义过渡。一位俄共元老甚至直截了当地对列宁说:“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对十月革命的背叛。”在1922年召开的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法国共产党代表团像小孩一样号啕大哭,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将导致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复辟,将严重损害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甚至有人以自杀抗议这一“倒退”,表达自己的失望和不满:1921年8月,苏俄著名象征派诗人勃洛克开枪自杀,在他的遗嘱中有这样两句小诗:“看,莫斯科忍受饥饿,从前整洁美丽,而现在是买卖投机。”大批共青团员退团,共青团在两年之内失去了一半团员。也有很多共产党员退党。这些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无法理解新经济政策,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背叛了十月革命的理想,背叛了马克思主义,是严重的倒退。他们想不通!

教师:也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新经济政策是“后退”吗?是向资本主义的后退吗?

学生讨论。

一名学生:不是后退。因为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后,俄国的经济恢复了,还有利于巩固苏维埃政权。

教师:很好。这位同学从苏维埃政权巩固的角度出发,认为这不是后退。(www.xing528.com)

另一名学生:这是后退。因为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实行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取消商品经济。而新经济政策的措施不符合马克思的这些观点。从这一点来理解,这就是一种后退。但是,这样的后退也是应该的。因为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的基础之上的,而当时俄国生产力水平很落后。情况变了,所以,就没有必要非得按照马克思的设想来做,应该从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所以,就需要“后退”。而且,从实施效果上看,很有成效。

教师:非常好。这位同学能以一种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这种后退,非常好。还有没有其他认识和观点?

学生:我认为不是后退。因为新经济政策规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这说明苏维埃政府对经济控制力是非常强的,说明国家能够控制社会。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是在国家控制下发展,俄国不会发展到资本主义。

教师:很好。这位同学能够从新经济政策措施本身入手,认识新经济政策所谓的“后退”只不过是一种策略。列宁也说过:“新经济政策并不改变工人国家的实质,然而却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其意思是新经济政策的实质还是要发展社会主义的,只不过是改变了一下发展社会主义的方式、方法而已。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都不错。可以肯定地讲,新经济政策绝不是简单的“后退”。我们如从这个政策实施的背景、效果以及目的等方面来思考这个问题,认识就会更明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起了农民的反抗,极大地威胁了苏维埃政权。所以,必须“后退”。从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效果上看,这种后退使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得到恢复,苏维埃政权也得到了巩固。所以,“后退”是必要的。“后退”是退到俄国的实际生产力水平上、退到俄国的国情上。从目的上看,“后退”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可以这样理解,今天的“后退”,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前进。

教师:列宁解决了一个马克思没有解决的问题,这就是在一个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从历史发展来看,这个问题解决得比较好。所以,我们说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苏俄的实际国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设计意图:上述问题,围绕的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谈出自己的看法,形成良好的探究气氛,从而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师: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在俄语中,列宁的名字是水——勒拿河,斯大林是“钢”的意思。有人说,名若其人。正像他的名字一样,他以铁一样的手段,加快推进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进程,形成了苏联模式。

三、“加速、再加速……”

教师: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加速推进工业化。因为斯大林认为当时苏联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只有尽快实现工业化,才能使苏联强大起来,才会有国家安全。

展示材料: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我们要么做到这一点,要么被人打倒。

——摘编自《斯大林选集》

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

——摘编自《斯大林选集》

教师:从材料中可以发现,斯大林认为苏联的工业化应该怎样进行?

学生:以重工业为中心,高速度。

教师:要实现这两点,就需要依靠国家力量。在国家主导下,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实现了工业化。

在加速推进工业化同时,苏联也开始加速推进农业集体化。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苏联政府强制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对拒绝加入或抵制的,流放到遥远荒凉的西伯利亚。到1937年底,农业集体化基本实现,个体小农被消灭。我们可以看出,和工业化相同,农业集体化也是在国家主导下完成的。

在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采取的都是国家强制性手段,都是国家推动的。这是一种以国家控制为核心的经济运行模式。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伴随着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完成,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后人称之为苏联模式。

【设计意图:苏联模式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是不可能展开的,而且也不是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这一问题可以留做课后思考题。所以,概括讲述,可以保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使学生初步认识苏联经济建设的特点,理解苏联模式的特点。】

展示苏联模式的表现:

1.实行单一的所有制(私有制基本被消灭了)。

2.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3.实行排斥市场的计划经济。

4.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教师:从苏联模式的主要表现中,能发现苏联模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议论。

教师:概括地讲,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下的经济体制。它有三个明显的特点:(1)它实行单一所有制,排斥私有经济。(2)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的作用。(3)它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历史上对斯大林这一经济体制褒贬不一,应该怎样比较客观地评价这一体制呢?请同学们看下面一组材料,也许会给你一些启示。

展示材料:

1.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40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用不到2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过去用了50年到100年所走过的道路。

教师: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苏联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学生:变得强大了。

教师:对,变得强大了。这个时期苏联取得的成就是俄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没有达到的,它奠定了苏联的大国地位,这一成就也为苏联在二战中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基础。丘吉尔后来说过这样一句话: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

教师:苏联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成就?

学生:因为国家动用一切力量推进工业化,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苏联变成了工业强国。

教师:对。苏联模式是国家高度控制下的经济体制,国家有能力集中一切力量发展工业。正是在这一体制下,苏联变强了。

展示材料:

2.一个让人深思的现象。

苏联经济的巨大发展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一时间,“计划”成了最时髦的词。苏联“一五”计划之后,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也第一次出现向外移民的倾向,先后有10万美国人申请移居苏联。

——摘编自《大国崛起·风云新途》解说词

问题:移民国家向苏联移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学生:苏联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教师:对,是因为苏联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引起了西方的关注。除此之外,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们还对什么感兴趣?

学生:对苏联的计划经济感兴趣。

教师:西方国家为什么对苏联的计划经济感兴趣呢?

学生小声议论,没有学生回答。

教师:当苏联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时候,西方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经济危机。引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长期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导致了生产和销售的脱节。危机也引起了西方人的思考,他们看到了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力量,所以到苏联来取经。同学们都知道美国有一个罗斯福新政,它的特点是什么呢?

学生:国家干预经济。

教师:对。国家干预经济实际上包含着“计划”的因素。可见,计划经济也是有积极性的,并不能完全否定。资本主义从苏联建设中看到了“计划”的力量,“计划”开始被资本主义国家采用。

展示材料:

1934年,一个叫维尔斯的美国作家第二次来到苏联。他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现在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

今天世界正面临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英国首相布朗在3月17日表示:全球经济衰退也意味着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时代走到了尽头。完全自由的经济是有它的弊端的。

教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组材料。

3.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

教师:这组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

教师:还有一段材料,请同学们阅读。

展示材料:

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稞麦,每千克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

——摘编自《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教师:从这段材料中,同学们又能有什么认识?

学生:国家从农民手中低价收购粮食,高价卖出。国家对农民的剥削严重。

教师:在苏联有这样一段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这个笑话反映了斯大林时期农民的生活状况。

教师:同学们听到这样一个笑话都笑了,在笑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应该去认真思考苏联模式。究竟应该怎样认识苏联模式?我相信每个同学都会有话说的,谁可以首先谈谈他对苏联模式的认识?

学生甲:我觉得应该否定苏联模式,苏联模式不是一个好的经济体制。因为一个社会如果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还能是一个进步的社会吗?所以,苏联模式绝对不是一个优秀的经济体制。所以,后来苏联要改革。

学生乙: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应该从两方面来认识苏联模式。首先,这一体制有积极的一面,它使苏联国力增强,成为世界强国,强大的苏联是后来打败法西斯德国的重要力量,这绝对是不能忽视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一体制下,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提高,特别是对农民非常残酷无情,这是不对的。在经济建设中应该关注人民的生活。

学生丙:我认为这一体制应该肯定。因为正是在这一体制下,苏联国力大大增强,成为世界强国。虽然人民生活水平没有提高,但我认为是值得的,国家的荣誉是最高的。

学生:……

教师:同学们对苏联模式的看法不同,这是正常的。即使在今天的俄罗斯,对斯大林和苏联模式的看法也是有争论的。但是,注意一点,评价事物、人物应该公正客观。同学们课后可以进一步讨论。

【设计意图:对苏联模式的认识,是本课教学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难点。以材料的形式反映斯大林时期的一些社会现象,有利于学生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更好地理解苏联模式的利与弊,比单纯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四、“思考、再思考……”

教师:下面一段文字资料是我在阅读《苏联兴亡史》后整理出来的:

在“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政府也非常注意利用外资和技术。据统计,1932年,苏联向国外购买的机器设备占世界设备出口总量的1/2。苏联三个大型联合钢铁厂、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第聂伯河水电站等著名建设项目都是在外国专家的帮助下完成的,其中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联合企业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1929—1931年,苏联派遣2000多人出国考察、实习和留学,还订购了大量外国技术书刊,聘请了大量的外国工程技术人员,1932年在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有些还被授予劳动红旗勋章。

教师:读完这段材料后,谁可以谈谈自己的感触?

学生:苏联在经济建设中,大力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也向西方学习。

教师: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脱离世界的“自力更生”。斯大林并不反对与资本主义进行经济往来。他曾经说过:“以为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绝对闭关自守,绝对不依赖周围各国国民经济的东西,这就是愚蠢至极……引进技术和设备是为了增强自身的生产力,保证苏联的经济独立,而不是使苏联变成依赖于国际资本主义的小螺丝钉。”

但是很可惜,尽管苏联在实际上引进了西方大量的技术和设备,但在理论上始终不承认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开放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在实践中也没有形成一个对外开放的坚定政策。

【设计意图:材料的补充,知识的拓展,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的视觉和思考也不会再仅仅停留在课本上,学生的思考会更深刻。】

教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究竟应该怎样搞?社会主义究竟要不要市场和商品经济?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苏联。邓小平的一段话对人们很有启发,邓小平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关键是要解放生产力,要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设计意图: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实现中外历史的结合,体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更有利于实现新课程教学目的。】

教师:十月革命后,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苏联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谓的“前进”,到新经济政策所谓的“后退”,最后通过“加速”而形成的苏联模式。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这一曲折过程中,可以吸取怎样的经验教训?获得怎样的启示?

学生甲: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一定要从国情出发。

学生乙: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要善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学生丙: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定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都不错,这些也都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留给后人的启示。最后,留给同学们一个问题:苏联模式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同学们可以从苏联国内外情况、历史因素、文化传统等方面考虑。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所学,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对实现本课教学目标有重要意义。同时,将苏联模式形成原因这一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后历史学习有机结合,实现教学的有效延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