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比较中寻找最佳策略:优化步骤

在比较中寻找最佳策略:优化步骤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总是带有个性化的标签,对课堂环节的处理,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思考,而深入课堂的听课者可以在比较中寻求提升学生素养的最佳策略。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他们置身其中,触景生情,例如,教师在讲授《庐山的云雾》一课时,用图片展示庐山不同地点、不同形态的云雾,让学生领略庐山云遮雾绕的奇妙景象。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课文是以感情为线索串起的一个个温馨的情感故事。

在比较中寻找最佳策略:优化步骤

教学总是带有个性化的标签,对课堂环节的处理,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思考,而深入课堂的听课者可以在比较中寻求提升学生素养的最佳策略。

1.关于课前积累

每节课前教师都会安排常规积累的活动,这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所做的铺垫。举例来说,《花瓣飘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以简练的笔触、生动的语言讲述一个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的事,赞美了小女孩体贴妈妈的美好心灵。全文共11个自然段,依循事情发展经过,以“花开、摘花、谈花、送花”为线索,层层叙写,引人入胜。一般的常规积累都是让学生分享自己创作的赞美妈妈的诗歌,而有一位教师却大胆创新,她借用班级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理解文中的关键词“懂事”。这位教师说:“今天我们班有一个同学过生日,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同学们纷纷献上自己真挚的祝福,教师连连夸奖他们懂事了。紧接着,教师问:“在生活中,哪些行为让你觉得这个人是懂事的呢?”同学们七嘴八舌,有的说照顾生病的爸爸,有的说搀扶爷爷过马路,还有的说帮妈妈做家务。其实,在这样的交流中,学生已经利用生活经验,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了“懂事”这个词,为其品读文章、感受主人公的形象做了很好的铺垫。

2.关于课堂导入

①以旧知导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课本上的知识往往体系性很强,旧知和后学往往互相呼应,情感相同。运用旧知导入,可以唤醒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感知,使其再次调动脑部存储的信息,与新知识构成一个系统化的体系。

例如,科普小品文大自然的文字》,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辨识这些文字的意义。在导入环节,教师用学过的小诗《秋》为切入点,先让学生来美美地读读它,并提问:“作者在这一片红叶上找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学生齐答:“秋天!”老师再引述:“这一片红叶就像是文字,记录着秋的足迹。你看那一片红叶,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红叶轻轻落下,秋天已经来到。”从“红叶”是“大自然的文字”引出课题《大自然的文字》,让学生知道其实大自然的文字就在我们身边,促使学生对学习课文产生极大的兴趣。

《爱之链》是一篇讲述人与人之间真情真爱的文章,教学这一课的第1课时可以让学生回顾以往所学过的同类文章,例如,教师可以提问:“记得上个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爱如茉莉》吗?谁来说说它讲的是什么?”学生给出回答后,教师再引出课题:“是啊!爱,一个温馨的字眼,一个永恒的话题。在那飘雪的寒夜,爱就是一股驱走寒冷的暖流,就是一种克服万难的力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爱之链》。”

②以故事导入。

课堂伊始的几分钟,学生的注意力并不能完全集中。有经验的教师会用一种有力的手段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内容上来,并在短时间内使其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可以在师生之间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不仅让师生之间的知识交流更为通畅,还能使课内和课外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收到“一石二鸟”之效。

讲故事无疑是比较好的选择,例如,历史故事《负荆请罪》,这篇课文本身恰好就有故事背景。蔺相如在经历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后展示了自己的才能,获得了国君的重用,也遭到了廉颇的质疑,才有了后来的“负荆请罪”。这堂课的导入教师就从前两个故事入手:在黑板上先板书“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这两个词,趁着学生满怀疑惑之时介绍“璧”指的就是“和氏璧”,并围绕着这块“和氏璧”所展开的两个历史故事进行介绍,从而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全面感知蔺相如的人物形象,为达成教学目标搭好了阶梯。

③以诗文导入。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古诗对仗工整,富有韵味,将深刻的道理形象化地浓缩在二三十字之内。因此,以古诗导入,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古诗初步感知文章的中心。

例如,《水》这一课,教师引用了与水有关的诗句,诸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从这些诗句中可以体会出水的重要性:以此来作为《水》这一课的导入尤为贴切。教师又让学生背诵有关送别的诗句,诸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从这些诗句中可以体会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因此教师以此来作为《黄鹤楼送别》一课的导入十分符合情境。

④以“境”导入。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他们置身其中,触景生情,例如,教师在讲授《庐山云雾》一课时,用图片展示庐山不同地点、不同形态的云雾,让学生领略庐山云遮雾绕的奇妙景象。《最后的姿势》讲述的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中谭千秋老师舍己护生的感人事迹,教师课前可通过一段视频,让学生感受地震来临时的危急情况,为学生感悟谭老师无私的奉献精神做好铺垫。同时,视频还可以帮助学生领略安塞腰鼓那气势磅礴的景象。

⑤以“情”导入。(www.xing528.com)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课文是以感情为线索串起的一个个温馨的情感故事。导入时,以“情”为突破口可以披文入情,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

例如,《爱之链》一课第2课时的导入:“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路;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我说爱更是一根心链,拴紧你我彼此的心,串起了一个个爱的故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让我们一起用心去细细品味一下这根爱的珠链上那感人的一幕幕。”

例如,《姥姥的剪纸》一课以最能体现情感的文字为导入:“姥姥的剪纸,伴我度过快乐的童年,令我魂牵梦绕。在课文的结尾,作者饱含深情地写道,‘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让我们跟随作者一同欣赏姥姥的剪纸。”

3.关于文章主线

文章总是围绕主线展开,教学也应该把握主线来推进。这样,可以明确揭示文章的主旨,便于学生理解文章。一堂好课,也体现在教师对于文章主线的把握之上。

《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主要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姥姥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我”的心,让“我”的童年生活有声有色。全文以“剪纸”为线索,它是情感的载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沿着这条主线,就可以披文入情,走进姥姥与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

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去感受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姥姥与“我”相处时浓浓的亲情呢?教师在教学中安排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揭题导入,引发阅读兴趣;整体感知,了解剪纸的特点;深入文本,体会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和对“我”的关爱;设置情境对课文进行及时反馈,感受祖孙深情;将阅读从课内导向课外,并进行拓展延伸。

课堂伊始,教师就将集中表达作者对姥姥思念之情的文字呈现在学生面前:“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学生初读文字,显然不能理解文字背后的情感,教师在这一环节仅仅是设疑:“什么样的剪纸能有这样的魅力呢?”

品读文本时,教师捕捉教材中的一个“神”字、一个“拴”字,引领学生从姥姥的剪纸走进姥姥的情感世界。教师先以一个“神”字为抓手,通过让学生做批注、自读自悟来感受姥姥剪纸的精美和技艺的高超。在全体学生交流时,遵循“读句子—谈感悟—感情朗读”这样的步骤进行,以读贯穿始终,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学生再读文字“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从而体味出第一层情感,就是“我”对剪纸的喜爱和对姥姥的敬佩,以及“我”为有这样的姥姥而感到自豪。

教师再从“拴”字引出问题:小小的剪纸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随后,教师让学生分层次品读课文,并让学生体会“我”不仅被姥姥的剪纸吸引,也感受到了剪纸所承载的姥姥对“我”的深情,因此“我”的心才会被牢牢拴住,以至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教师通过带着学生这样层层深入文本,让学生深深感受“我”和姥姥之间的深情;通过品读文本,再加上学生展开的想象,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我”对姥姥勤劳的赞美和对姥姥的依恋。学生展开了梦幻般的翅膀,也就激起了灵性的浪花,从而达到语文感觉的细腻敏捷,以促进心灵的诗化。

4.关于教学细节

课堂上许多细节的处理,彰显了教师的匠心独运。往往一种方式的转变,一句问话的调整都能进一步带动学生思维的神经。作为听课者,也要善于捕捉课堂上的细节。

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材中,分数和百分数的应用题是本学年的教学重点,这两类题在解法上有着共通之处。在过去的教学中,总是由教师一味地变换和设计各种复杂的问题,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一次又一次的考验。有的学生“过五关斩六将”,绕过曲折小径从而“柳暗花明又一村”;有的学生则“不识庐山真面目”,屡屡失败;还有的学生中了问题设计的埋伏,掉进了陷阱。有的教师能够在平日教学中渗透开放式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无意识地、盲目地编题,转变为有意识地选择哪个条件、根据什么关系、从哪些角度变换题型,学生的选择意识和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

《庐山的云雾》一文中在介绍千姿百态的云雾时,描写这样一种姿态的云雾——“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学生对于“山谷”和“茫茫的大海”的体验并不都是完备的,教师一般会采取插图和黑板画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有的教师随意地出示一些云雾弥漫的图片,或者不经处理地在黑板上随便画几座山峰,学生还是不能直观地感受到文字所表达的含义。有一位教师在画山峰时,先将前两座山峰连到了一起,又将第三座与前两座山峰分离,这就很形象地展示了“山谷”这一地貌的特征;再让学生在山谷中用白色粉笔画上云雾,并相机指导“到处都是,才能称作弥漫”;然后让学生想象站在其中一座山峰上往下看时的情景,从而就能让学生真正明白这一句话所要表达的意境

《半截蜡烛》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中的课文是围绕着“正义必胜”这一主题展开的。《半截蜡烛》这篇课文生动记叙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伯诺德夫人及其子女与突然闯进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事。课文高度赞扬了母子三人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描绘了一场紧张激烈而又没有硝烟的战斗。在《“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小说文本阅读策略之一就是对原小说再加工。教师在引导学生品悟文本中“烛焰摇曳”这一环境描写使情节更加生动后,提出:“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增加环境或心理描写,让情节更加扣人心弦呢?选择一两处写下来。”这种教学形式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走进小说的人物、情节和环境,把握文本的基本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