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知识合作与创新:推动科技发展与服务市场

知识合作与创新:推动科技发展与服务市场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合作能促使科技知识的流动,为创新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信息来源。因此,必须将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可以说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服务的快速发展,是知识不断创新的结果。而且,知识的创新依赖于技术信息的顺畅流通,因此,对高校图书馆来说也是一个潜在的服务市场。

知识合作与创新:推动科技发展与服务市场

(一)知识创新的内涵与特征

1.知识创新的内涵

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是新思想的产生、演化、交流并应用到产品(服务)中去的过程。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从而达到创造知识高附加值、谋取企业竞争优势地位的目标。

2.知识创新的特征

(1)知识创新依靠网络化的组织结构

网络化组织结构鼓励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在合伙商、用户、供应商、科研院校、其他股东及竞争对手之间流动,知识网络在当今社会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2)知识创新充分发挥了合作的优势

知识创新更加注重合作性战略,合作性战略鼓励通过共同关系建立共享利益环境。知识增长了,生产领域扩大了,可供用户需要的新产品增加了,市场利润总额增加了,蛋糕也会变得更大,每个企业获得的利润都会增加。合作能促使科技知识的流动,为创新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信息来源。

(3)知识创新以用户成功为原则

知识创新既要满足用户当前的需要,更要重视用户未来的需求,并努力赢得未来的成功。用户创新或联合用户共同创新是获取经济财富的一个新来源,因而企业必须十分重视对用户成功的关注,未来业务的增长也依赖于这方面潜在的需求和未来的市场开发。

(4)知识创新必须得到有效的管理

知识管理基于“知识共享”。当今许多具有前瞻性的企业,它们在创新过程中强调知识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企业未来成功的关键。知识管理可以带给企业每年5%~10%的经济增长,而知识创新可使企业每年获得10倍甚至100倍的收益。因此,必须将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5)知识创新以成果应用为目标

知识创新本身不同于经济的发展,只有将知识创新所形成的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带动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各个环节之间的有机结合,缩短从知识创新到应用的周期,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现实表明,知识创新的转化率越来越快,从创新到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而且,只有当知识创新的成果最终落实到生产领域,实现产品终极换代的时候,才能起到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知识创新在知识经济及知识服务中的作用

1.知识创新是知识服务的核心内容

知识服务的提供主要依赖于知识创新,知识服务的产生就是知识创新的结晶。尽管知识服务的形式千差万别,研究领域各不相同,成果价值有大有小,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这就是知识创新。如果没有知识创新,就没有今天的知识服务,更别谈知识服务的未来发展,在当今知识服务发展中,谁拥有知识创新能力,谁就拥有知识服务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2.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和知识服务快速发展的保障

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新的矛盾不断产生,新的探索不断开拓,新的成果不断涌现,其速度之快,已构成对现有各个领域的严峻挑战。由于全球电脑网络的形成,使技术和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产品可以通过网络在瞬间通达全球,从而使产品一上市就立即面临更新,产品在市场空间上的占有转化为时间上的超前。现在已开始通过信息网络进行学习、交流、教育、管理、贸易,越来越多的信息进入内部互联网和国际互联网。因此,可以说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服务的快速发展,是知识不断创新的结果。

3.知识经济和知识服务刺激知识创新的发展(www.xing528.com)

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在知识海洋中的活动视野越来越广阔,活动舞台越来越大,获得的信息越来越多,这有利于人们突破地区、行业、民族以及国家的界限,在广阔的空间更能展现聪明才智、扩大视野,增长才干,发挥创新能力。随着知识经济、知识服务的发展,人们有着越来越多的创新机会,使知识创新不断在高水平上与知识服务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使经济力与创新力得到蓬勃发展。

(三)知识创新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1.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现状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高校图书馆无论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还是服务手段上都较以前有了很大的飞跃和提高,文献载体不仅有印刷型,还有光盘型、网络版;读者借阅更加方便、快捷,借阅的范围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但是,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中仍然存在着与知识经济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的地方。

虽然高校图书馆在传统服务基础上扩展了服务内容,开拓了新的服务项目,但是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在,其服务方式和服务难以达到读者对信息资源“广、快、精、准、全”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服务重点总体上还停留在借阅的层次上,一直采用“购书—馆藏—借阅”的服务模式,停留在文献信息提供的服务上,信息资源不能得到广泛利用和共享,一些高层次的服务如定题服务、情报检索、参考咨询等开展得不够,没有真正实现向参考咨询服务的转变,不能根据读者所需求的知识、信息,有针对性地、因人而异地进行具体的个性服务,缺乏综合性、专业性的服务能力,不能有效地吸引各类读者。第二,对读者学习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支撑不够,这也影响了高校的教学和科研质量提升,对高校培养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不利。第三,缺乏与知识创新组织的有效沟通,图书馆缺乏与学校的各科研组织(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各主要课题项目组、各研究中心、大学科技园等)的联系沟通,从而对学校的总体科研活动支持力度不够,没有形成以读者为中心、以需求为导询的主动服务理念。第四,服务的时间和空间受到限制,服务环境仅局限于阅览室和借阅室,服务时间受到开馆时间的限制,是一种受时空制约的被动服务。

另外,高校图书馆作为国家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门,应该对大众科学知识的普及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知识的创新依赖于技术信息的顺畅流通,因此,对高校图书馆来说也是一个潜在的服务市场。但是,事实上,高校图书馆的不对外开放,造成了一方面馆内信息与人才的相对富有,而另一方面馆外大众对知识的渴望得不到满足,使得高校这个知识创新的推动力难以发挥最大作用。

2.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措施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高校图书馆要改进其现有服务,实施服务创新,适应用户的各种需求,以满足时代赋予高校的重任。在服务创新方面,要强化服务质量意识,拓宽服务范围,充分挖掘资源、人力、系统、网络几个方面的潜力,不断增加服务内涵,逐步提高服务效益。具体而言,可通过下述几个方面来进行创新体系建设

(1)建立便捷畅通的信息服务渠道

首先,完善计算机公共检索系统和信息导航系统。提供联机公用目录OPAC和基于OPAC检索的流通服务,使用户跨越时空的界限上网检索本馆的书目,查询文献流通情况,并通过联机方式办理预约、借阅、催还等手续,提高文献的利用率;还可与其他图书馆签订互借协议,为用户检索其他图书馆的公共联机检索目录和进行互借提供服务,同时建立信息导航系统;可以根据学校专业设置及用户的信息需求,在主页上用链接的方式建立信息导航系统,使用户在网上能迅速查到自己所需的文献信息。其次,加速光盘数据库系统网络化建设。随着光盘存储技术的发展,各类光盘数据库已成为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要加速光盘数据库系统网络化建设,尽快建立光盘服务器或使用海量存储技术,将一些用户使用频繁、检索量大的文献数据库安装在光盘塔上,通过校园网实现光盘检索与全文光盘阅览网络化。第三,加强网上咨询服务。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用户趋向于通过校园网请求实时咨询服务。高校图书馆应提供直接在网络上进行交互式问答或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与用户交流、解答咨询的服务;还可设立电子会议系统,为用户提供面对面的咨询服务。

(2)加强与服务对象的沟通与协调

从科研部门方面,要从战略上跟踪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科技发展动态,从战术上紧紧把握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动向,并委托一位或若干位专家负责该部门的图书文献信息方面的收集工作,及时反馈给图书馆。从图书馆方面,首先按大的科研方向培养若干名优秀的馆员担任研究馆员,除了定期向科研部门介绍图书馆的新资源、新服务,还要了解该科研发展对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新要求;其次,可以开展重点专题咨询服务,配合科研人员实现科研攻关目标并主动与科研部门联系,开展重点专题的咨询服务,使科研工作者集中精力搞研发;第三,建立网络环境的通告服务,根据用户制定的检索策略,定期将期刊目次及文章的内容提要传送用户的邮箱,并能联机进行一次文献的传递服务,根据用户研究课题的需要,不断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筛选、整理工作,定期提供给用户;第四,建立SCI咨询中心,及时跟踪学科的前沿信息,并编辑SCI、ISIP、EI和ISR等国际公认的四大索引的专题资料,发放到各院系和科研单位,以供参阅;第五,引导科研工作者将web of science作为查找信息的新工具,因为它具有引文索引独特强大功能,可以用来查找谁正在引用你的研究成果,你的研究成果对以后的研究有何影响,提示研究者吸取前人研究成果时的去向,跟踪同行的研究动态,发现国内外竞争对手在研究工作中使用什么样的信息资源。

(3)建立与产业部门的互动和协调

高校的科研成果最终是要服务于产业建设,而产业部门对高校的科研部门和图书馆有着信息的反馈作用,另外,图书馆还可直接服务于产业部门,并从产业部门获得资金资助。因此,高校要加强与产业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产业的发展动向,为产业部门的信息需求提供资源。比如,可以通过建立企业咨询中心的方式服务产业部门同时又获得自身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企业自身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科技信息资源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建立企业咨询中心,进行有偿服务,以企业化或半企业化运作方式开拓和发展信息中介咨询服务。国外的经验表明,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和捐赠,向社会提供无偿服务或有偿服务,并将服务所得全部用于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模式,非常适合公益性科研部门。

(4)建立开放式的服务模式,扩展服务范围

加强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推动文化信息、知识的传播。在欧美国家,高校图书馆一般都对公众开放,而我国高校图书馆一般都只对内开放,这与日益开放、进步的知识经济社会很不协调。因此,面向社会开放,应当成为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服务内容可以包括:向公众开放、借阅;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免费举办各种类型的讲座、培训班;定期开展有意义的文化活动。

(5)建立服务于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体系

图书馆不仅通过各种出版物直接传授知识,成为函授、电化教育机构以及各类专业技能的培训场所,而且将在学校教育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后,成为正规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图书馆在培养读者终身学习能力方面,显得十分重要,这比帮助读者单纯地借到一本书或查到一份资料要有价值得多。由此,高校图书馆的服务重心应该尽快从借阅服务向参考咨询服务转变,教会读者如何使用图书馆、如何学习等;在网络时代,图书馆要特别加强对读者的网络教育,告诉读者如何利用网络快速找到所需的信息。总之,知识经济时代中的高校图书馆,要以促进学校及相关产业部门的科学研究为关键,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质和学习能力为根本出发点,构建面向知识经济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