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应对高三语文复习的新要求

如何应对高三语文复习的新要求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三对语文复习提出了新要求:第一,适应学习节奏变快。我高三坚持看康德,一方面兴趣所在,另一方面暗示自己作文要兼具崇高感与优美感,我很喜欢康德的美学思想,不喜欢平淡如水的寡淡文章,但我明白文采首先要建立在冷淡而坚毅的寡淡文章之上。语文高考上阵之前看的东西很重要,参见《围城》里面方鸿渐归国首秀演讲出丑,不难看出头一天看过的东西很容易翻到脑海前面。

如何应对高三语文复习的新要求

关于语文学习,我们前面从阅读和作文上谈了很多很多,好比达芬奇画鸡蛋,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语文内功修炼之道。高一高二时候老师决然不谈高考,任你天马行空。但是一到高三,画风就陡然改变!高三对语文复习提出了新要求:

第一,适应学习节奏变快。这个时候最好能够在短时间内摸透老师的授课思路,不仅要跟上节奏,而且要绝对信任老师的本领,偏文的同学更要保持绝对的谦虚,好好听语文老师的课。想必很多学校都是把有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安排在高三,我们学校亦然。高一高二练好语文内功,高三如虎添翼,将老师传授的法宝顺利地用于考试,那种感觉真是棒极了!

第二,保证基础的背诵过关。这是跟上语文老师上课节奏的最根本的要求,也最看基本功。如果以前背诵都过关,那么恭喜你,这时你会身轻如燕。如果以前内功不扎实,高三也能给你追赶的机会,但是这需要你牺牲其他精力,这就要求更加科学地安排时间。强烈建议高二暑假熟练背完所有考纲诗文,毕竟暑假背还是比较轻松的。考纲中要求记诵的文章是有限的,要排好计划将这些还不能背诵的文章在高三第一学期全部背完,不要拖到高考前。过来人都明白,高考前心神是不定的,那时候去复习已经会背的东西还行,但再去想把不会背的背诵下来,多半记不住了。

第三,刷题重要,总结模式更重要,考场定住心神完全理解文本则是重中之重。基本上每位老师都会传授答题技巧,这些套路自己能主动熟练掌握固然好,不会就要善于活用,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这并不是鼓励不思考,在众里寻他千百度之后仍然不得其解时得到高人指点,往往有不可估量的效果。孔子也说过“不愤不启”,就是说学生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去指点他的,这是老师方面;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愤”了就赶紧去找老师“启”,而不要被动耗时等待。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高考指挥棒的目的本来就是要求我们学会判断分析、掌握欣赏方法。其实标准答案也是老师千辛万苦对前人经验的总结,总比我们自己的答案精炼简洁、要点齐全又切中要害。平时有意识地积累这类答题语言,总结答题方向,可以使我们在答题中思路明确,格式规范,避免要点混乱,词不达意的问题。(www.xing528.com)

第四,保持持续的阅读习惯与读语文试卷同等重要。有些同学会觉得,高三紧张的学习生活根本没有时间读课外书,其实做题太累的时候,就可以去读书。不仅放松心情舒缓大脑,还可获得新知。另外,每一套语文模考题、真题本身也可以拿来当作最好的阅读材料。各区教研员精挑细选的文章,在质量上有保障,就算考题奇葩,文章本身也有可观之处。所以有必要妥善保管语文试卷,每隔两个月将试卷装订起来,耐心阅读试卷,包括文章、题目、自己的答案、课堂的笔记思路、正确答案等。

第五,作文谨慎从容,按套路出牌。作文虽说重在积累,但现场路子一定要对。还有就是需要继续阅读报纸杂志,根据我们同学的经验说,他们每周保持一个半小时的阅读,从《文汇报》《南方周末》到康德萨特,外加各种外文小说,积累生活素材激发情感共鸣,这是在文章平稳中追求立意深刻新颖的最好手段。我高三坚持看康德,一方面兴趣所在,另一方面暗示自己作文要兼具崇高感与优美感,我很喜欢康德的美学思想,不喜欢平淡如水的寡淡文章,但我明白文采首先要建立在冷淡而坚毅的寡淡文章之上。不过,高考现场作文最重要的还是八股段式以及老师讲的逻辑和立意等写作方法,这些听上去无聊,实际上却字字如金!跟着这个节奏,我好多同学真是眼看着成绩往上蹿。作文谨慎而从容,想不得高分也难。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语文高考上阵之前看的东西很重要,参见《围城》里面方鸿渐归国首秀演讲出丑,不难看出头一天看过的东西很容易翻到脑海前面。如果看了些“不三不四”的内容,高考作文就比较危险啦。那一周一定要强迫自己不看手机,至少不看乱七八糟的内容。直到高考前夜我还在加紧作文练习,这对保证6月7日上午考场上的作文手感起到了暖场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