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利用影像运动动力的感知方式提升运动表现

利用影像运动动力的感知方式提升运动表现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动画电影中,如果能够尽可能避免这样呆滞的状态,使物体运动的形式发生变化,那么影像的画面表现就会更加的生动而富有魅力。动画中的运动主要包括被拍摄对象的运动、摄像机的运动、主客体的复合运动,以及蒙太奇剪辑所造成的运动。数字技术实现手段的优越性体现在外部蒙太奇特别是虚拟摄影机的运动方面,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为动画视听语言元素带来了新的表现力与功能的延续。

利用影像运动动力的感知方式提升运动表现

当物体运动时,我们所能看到的不仅仅是物体的运动,还有推动这种运动的动力。事实上,只有知觉到这种动力,我们才能知觉到物体的运动。飞鸟翱翔在天空,策马奔腾在大地,我们观察它们时,都能够清晰的知觉到它们依靠肢体的力量进行运动,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有很多我们无法知觉到动力的运动,比如飞机或汽车,我们只能看到它们在运动,但却看不到这种运动内在的力量,相对于飞鸟和奔马,飞机和汽车的运动都会表现出某种“呆滞”的性质。在动画电影中,如果能够尽可能避免这样呆滞的状态,使物体运动的形式发生变化,那么影像的画面表现就会更加的生动而富有魅力。

在《猫和老鼠》中,汤姆和杰瑞这对小冤家无时不刻不在运动着,上蹿下跳闹得天翻地覆,看得人捧腹大笑。但是细心的人却能发现,它们奔跑或跳跃时都会有一个准备的动作:抬起手、迈开脚、身体往后一缩,然后再箭一般地冲出去。这种运动的过程在动画领域被叫做“预备缓冲”(图6-4)。“预备缓冲”是所有原画师的必修课,虽然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准备的动作不易为人所察觉到,但是当它被数倍放大到动画中去后,几乎没有任何事物能够遮挡住它的魅力。例如我们在绘制汽车刹车的运动时,如果就直接让汽车就这么慢慢地停下来,那么整个画面就没有任何能够吸引观众的亮点。如果我们让汽车停下来时前后压扁并往后一“弹”来完成整个刹车的过程(图6-5),那么画面就会变得趣味性十足,自然也能够更加吸引观众的眼球。一个拥有“预备缓冲”过程的运动其画面表现力是普通运动所无法比拟的,不论是在视觉效果上还是在趣味性上,前者更加被观众所喜爱,这也是动画电影“动”的精华所在。

图6-4 小狗跑步的预备动作

图6-5 汽车刹车的缓冲动作

动画既具有绘画艺术的造型性,又具有运动美学特征,是最富有表现力的影像视觉元素。古典中国绘画浸透着深厚的动态意识,注重“四时之景不同”的时间变幻,将审美时空在绘画内同构融通,从而使人深味其间蕴含的动感。

动画形象的点与线的有机组合,构成线移动的轨迹而形成面,以一定的物质运动手段,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艺术形象,传达动态的心理感受。动画影像的运动本质在于镜头的内部运动和拍摄方法,拍摄对象自身的运动及进行场面调度所形成的运动;情节线索本身的发展变化是比较抽象的运动,这种动态的发展可以促成内容的延续,推动剧情的流动,引发并强化戏剧冲突。(www.xing528.com)

动画影像中的运动性既有模拟现实状态的物理运动,也有为艺术性目的构思的时空运动,通过对虚拟时间和空间的处理,发挥着运动的想象力创造力。动画表现运动所注重的是如何通过画面所描绘的瞬间以展示与想象有关的情景。动画影像虽然具有绘画性,但表现运动和绘画不同,它能表现现实世界各种运动存在形式,表现出其他艺术所不能表现的运动过程和时空变化。也正是因为具有这种运动性,才使得影像能够叙述事件、塑造角色、传达意蕴,并从美的形态表现为运动美、速度美、力度美、韵律美、情景美等。

动画中的运动主要包括被拍摄对象的运动、摄像机的运动、主客体的复合运动,以及蒙太奇剪辑所造成的运动。被拍摄对象的运动是指镜头画面中人或物的运动,包括被拍摄对象在空间和时间中发生、发展的运动过程,主要表现运动的发展变化,还包括被拍摄对象的形态、位移、速度与节奏、光线的流动、色彩的变化等,主要表现的是运动的状态及时空关系。摄像机借助推、拉、摇、移、跟、升降、变焦、旋转等运动形式,通过机位与焦距变化所造成的运动,不仅可以制造运动感,而且可以制造剪辑连接镜头而产生的节奏变化和韵律。

动画不是直观的表现现实生活里的具体形象,而要依靠创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完成的,所以其形象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其运动也可以是自由多变的。如果是表现自然界现有的东西,即使是经过夸张和变形后的,那也要在遵循自然界某些必要的运动规律前提下来实施。例如动画艺术短片《兔子惹的祸》中夸张鲜活而运动流畅的兔子、猎狗、猎人形象,创作者先拍摄真人表演,逐帧分析研究动作规律,然后再逐个依次动作进行夸张变形设计。

数字技术实现手段的优越性体现在外部蒙太奇特别是虚拟摄影机的运动方面,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为动画视听语言元素带来了新的表现力与功能的延续。摄影机的调度不但异常灵活,其运动轨迹更是传统剧情电影所无法比拟的,是一种超现实的主观性极强的夸张运动。摄影机不仅动态范围大,且构图中主体的运动同样具有超现实性和表意色彩。

二维手绘的随意性和三维数字动画中摄影机的自由性实现了片中视点的多样和新奇,片中多次出现高速的甩镜头或者通过在运动中不断改变焦距并模糊晕化来转场的拉镜头,在揭示新空间的同时又造成了奇特突兀的视觉感受。

主客体复合运动的镜头同时具有多种物理运动形式,人或物与摄像机同时运动,它在同一影视镜头中比单纯的客体运动或主体运动更加复杂,通过镜头的组接,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时空动态。传统影视动画片制作是采用二维单幅绘制的方法完成,而代表现代科技的动画则是采用虚拟三维空间完成,而合成技术则是将现有素材进行加工而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动画在虚拟环境中的制作手段突破了实拍的条件限制,更能够对运动进行自由的处理。

对真实世界事物的某些特征进行变形与夸张是影视动画设计的重要手段,以求制造出幽默与趣味的效果。动画艺术中的变形和夸张是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结合,理性认识要求对真实世界中运动的本质进行全面而准确的理解,感性认识则是对理性认识的艺术加工,使运动更深刻地反映人物的性格及剧情环境的氛围。

动画的运动是在逐格画面的连接中完成的,是系列的造型形成了运动,其造型性塑造了虚拟的空间环境和艺术形象。同时,造型性也离不开运动性,画面造型的叙事抒情等诸多功能必须在运动性中才能实现。有的更多地强调造型性,讲究镜头画面的优美;有的更多地强调运动性,讲究镜头的力量和变化。因此,动画的造型性与运动性都服从同样的艺术规律和美学法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