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提升胜任力素质:理论与实践

如何提升胜任力素质: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胜任的能力就是胜任力,或称为胜任力素质。在项目研究过程中,麦克里兰应用了奠定胜任力素质方法基础的一些关键性的理论和技术。一般而言,杰出者所表现出来的特质在普通者身上是找不到的,这恰恰是导致杰出者与普通者之间产生差异的素质特征。麦克里兰为美国政府建立了FSIO的胜任力模型。后来经过不断地修订和升级,直至今天,美国政府仍将这种胜任力模型作为选拔FSIO的主要依据。

如何提升胜任力素质:理论与实践

胜任的能力就是胜任力,或称为胜任力素质。

胜任力的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的教授大卫·麦克里兰(David C McClelland)提出。他是当时研究动机的权威心理学家和能力胜任模型的创始人。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国务院通过传统的方式招聘了一批外交官(foreign service information officers,FSIO)派往世界各地,FSIO的工作任务是宣扬美国的对外政策,使更多的人理解和喜欢美国。招聘要通过一种十分苛刻的被称为“驻外服务官员测试”的考试,关键评价内容是智商;学历和成绩;一般的人文常识和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美国历史、西方文化、英文,以及政治、经济等专业知识。

后来发现以考试成绩等因素选拔的外交官的效果并不理想,许多表面上很优秀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却令人非常失望。

在这种情况下,麦克里兰教授应邀帮助美国国务院设计一种能够有效地预测员工实际工作业绩的人才选拔方法。在项目研究过程中,麦克里兰应用了奠定胜任力素质方法基础的一些关键性的理论和技术。例如:抛弃对人才条件的预设前提,从取得卓越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条件作为标准,通过对工作表现优秀与一般的FSIO的具体行为特征的比较分析,识别能够真正区分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并以此作为招聘和培训的依据。

具体步骤:先找出表现最优异的和普通的FSIO,分为杰出者与普通者两组,总结出他们在行为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实践证明,这种方法非常有效。一般而言,杰出者所表现出来的特质在普通者身上是找不到的,这恰恰是导致杰出者与普通者之间产生差异的素质特征。麦克里兰为美国政府建立了FSIO的胜任力模型。后来经过不断地修订和升级,直至今天,美国政府仍将这种胜任力模型作为选拔FSIO的主要依据。

1973年,麦克里兰博士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测量才能而非智力》的文章。他提出了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图1-2),将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划分为表象的、易见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潜藏的、需测评的“冰山以下部分”。

“冰山以上部分”的素质包括:知识和技能,是表象的和容易被观察识别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学习培训来掌握。

“冰山以下部分”的素质包括: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需通过测评才能识别的部分。它们不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改变,但对个人的心理思维和行为表现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

图1-2 冰山模型图

冰山以上部分:

●知识(knowledge):指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知识是“死”的,人是“活”的。所以,一个想学习知识的人能够轻而易举地掌握知识,对一个不想学的人来讲,再简单的知识他也不愿掌握。

●技能(skills):指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或任务)的能力,即对某一特定领域所需技术与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心算技能,打游戏的技能。同样,技能也是“死”的,只要多练习几次,就能掌握,是谓熟能生巧。

冰山以下部分:

●社会角色(social roles):指一个人基于态度和价值观的行为方式与风格,它受到众人或社会评价以及自我角色认定的影响。与冰山以上的知识和技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和影响。如:“认定自己是科学家”,就会努力学习知识,模仿并以科学家的形象展示自己。

●自我概念(self-concept):指一个人的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印象。它是个性、自我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概念,受众人、社会评价的影响力很小,是以自我为中心和出发点的内在想法、感受和意志,与冰山以上的知识和技能基本“无关”。如:自信,当一个人“认定自己是一个数学天才”时,就会不屑与他人讨论“从1加到50之和的算法”,但会去挑战数学难题,并自信地找到最简单、直接、有效的解题方法,他会觉得如果自己不会做,别人一定也做不出来。

●特质(traits):指个性、身体特征对环境和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持续反应。如:对时间的即时反应是战斗机飞行员必须具备的特质。它可以预测个人在长期无人监督下的工作状态或学习状态,无需监督,属于完全真实的自我部分,是每个人固有的思想哲学或内在自我哲学。它决定了个人的自我概念和社会角色,也决定了对哪些知识和技能感兴趣并且希望去学习和掌握,以及对哪些东西感到不喜欢和厌恶。如:独立思考、探索精神等,这是个人的潜能优势,是最擅长的领域,一点即通,甚至可以无师自通,他会排斥那些毫无逻辑(未经探索)和强行灌输(未经思考)的知识和理论。

●动机(motives):指在一个特定领域中产生的自然而持续的想法和偏好(如成就、亲和、影响力),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持续渴望,进而付出行动的念头。它是由个人使命决定的,属于思维最底层的思维模式,无论个人在社会中的沉浮兴衰,一般不轻易改变,是伴随人一生的心理驱动力。它将随着个人所处的外部环境,驱动、引导和决定个人上层的特质,从而产生个人的外在行为。动机决定了个人拥有怎样的个性特质,从而决定了自我概念和社会角色,决定了对知识、技能的兴趣、学习和掌握。如:持续学习、投入导向等,一个人对学习新知识有强烈的渴望,会一直不断地为自己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他认为学习是最有意义的事情,不学习就一定会落后。不把时间精力投入到学习上,是他绝不能容忍的行为。

个人的能力包括: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个人能力的层次自上而下,越往下,越不容易通过简单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去习得和培养,它是较隐藏、深层次且位于人格的中心能力。所以,越往下,越不易看见,需要专门的测评工具去评价。

原先美国国务院想通过简单的知识、技能考试招聘到所需要的人才,并假设招募到的人具有深层次的特质和动机,或者认为这些人可以通过良好的管理和培训获得特质和动机。然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就比如:你可以教一只鸡如何爬树,但直接找来一只猴子,不是更容易吗?即使它是一只幼小的猴子。(www.xing528.com)

表面的知识、技能是比较容易发展的,教育培训是最佳的良方,可以发挥其成本效益,以确定让员工(或学生)提升这方面的能力。核心动机比较不容易发展,需要“唤醒”和“启蒙”,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重塑其个人的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再加上强化的行为训练,才能达到。这对于成年人来讲,尤其是自我感觉良好、在某个领域有点“成功”的成年人是不容易的。企业大多通过“甄选”的方法获得适用的人才,但对于可塑性较强的年轻人,却是“一张白纸好写字”。

胜任力模型的方法被推广到各个领域,在人力资源界得到广泛、深入、具体的应用。

企业通过对岗位胜任力的构建和对适岗者进行胜任力测评,掌握适岗者的胜任力匹配程度,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使适岗者完全符合岗位工作的要求,从而预测其工作绩效。这种“先拿驾驶执照后开车”的做法,大大地降低了企业在用人方面的事故发生率和企业的绩效风险。实践证明,这套方法不仅能够为企业“精准”地识别、招聘和选拔到各岗位的优秀人才,还能够大幅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T.W.Schultz)依据大量的实证得出一个突破性结论:在现代社会,人的素质提高,对社会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比资本和劳动的增加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提升人的素质,尤其是管理者的素质,已成为各个国家、各个企业关注的头等大事。

图1-3 胜任力素质的因果关系

我们熟悉的成语“事在人为”,意思是事情都是由人去实现的,不同素质的人即使在做同样一件事,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效率和成果),其中的素质就是指胜任力素质。图1-3就展示了胜任力素质的因果关系。

在教育领域,大学、中学往往都以传统的考试方式招生,按照分数的高低录取,没有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素质的测评。学生们入学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会形成分化现象,有些同学德智体各方面都比较突出,有些同学则总是不尽人意。这和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招收FSIO时遇到的问题有极大的相似性,麦克里兰已经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有效具体的方法,我们据此借鉴引用,具体做法如下:

(1)我们在学霸们身上找到使他们成为优秀的特质,这些特质是普通学生不具备的,因此把它们提炼为学习的胜任力素质;

(2)将这些胜任力素质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结合教育领域的特殊性和我国国情,融合名校的优秀教学经验,进行系统化分类,形成学霸的胜任力体系;

(3)根据学霸的胜任力体系,开发一套学习胜任力的测评工具;

(4)对每一位备招的学生进行学习能力测评;

(5)根据学生的测评,给出测评报告的结果和分析;

(6)测评报告有以下作用:①新生入学后,学校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根据测评报告对学生不足之处施以有针对性的培养;②家长根据测评报告更好地了解孩子,指导孩子学习成长;③学生根据测评报告更好地认知自己,在肯定自己优点的基础上,有方向性和针对性地投入时间、精力,提高自我的学习能力和素质。

根据胜任力模型(图1-4),我们发现有些特质(思维、行为)是学霸们独有的,把它们归类为学习的胜任力素质,亦即学霸的胜任力素质。有些特质是普通学生独有的,把它们归类为学习的不胜任力素质。还有一些特质是学霸们和普通学生都具有的,把它们归类为学习的门槛素质,也就是说门槛素质既可以使学生成为优秀学霸,也可以使学生成为普通学生。这类特质与成为学霸没有正向的促进意义。比如:沟通能力,学霸们和普通学生都会有,所以提高沟通能力并不能使学生成为学霸,毕竟学霸不是“沟通”出来的,但对于学霸而言,沟通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门槛”素质,不可缺失,否则会对学习带来负面的影响。我们发现由沟通能力衍生的“择优纳良”是学霸们拥有和推崇的,他们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他们在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中“获益匪浅”。而普通学生恰好在这方面有所不足,他们更喜欢交流韩剧、八卦等娱乐资讯。因此,把择优纳良定为学霸胜任力之一,更有说服力。

图1-4 学霸胜任力的机理

通过对学霸们学习胜任力的提炼,我们揭开了学霸的神秘面纱,对学霸有了全面的认识,也有了招生的标准和因材施教的依据。通过胜任力的测评,我们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和发展有了清晰的方向和目标。

学霸的胜任力素质,从学霸中来,回归应用于广大的学生,使学生们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和整体的提升,对学校有益,对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有帮助,对每一位学生而言,更是一生受用。

麦克里兰通过比较优秀和差劣外交官的能力素质,总结出优秀外交官的胜任能力;伯乐通过比较良马和羸驽马(劣马)的特质,得出《相马经》;本书通过比较学霸与普通学生的能力素质,完成了学霸胜任力的研究,总结出了学霸的胜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