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作文教学中的模式化现象及其贫乏空洞问题

现代作文教学中的模式化现象及其贫乏空洞问题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概括来说,现代作文教学中的模式化现象是指:一是主题概念化;二是见识小气化;三是材料大众化;四是结构模式化;五是语言口语化;六是详略随意化;七是思维雷同化;八是人物脸谱化。源头的“活水”断流,导致了作文的贫乏空洞。(二)陈旧的作文教学模式——“老师:我也无奈。”一方面,高考作文的中心地位毫无动摇,为了服务这个中心,很多老师相信考试、作业和补课不能减少,否则定会造成学生成绩下滑。

现代作文教学中的模式化现象及其贫乏空洞问题

(一)“真情流露”与“没有真情”——“学生:教我如何爱你?”

高中作文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多角度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又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思路清晰连贯,结构合理,在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作文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比例很大,也使其成为影响考试成败的关键

但在“要求”与“分数”之间,M中学的师生陷入了苦恼。一方面,M中学实行寄宿制,学生过的是学校与家之间的“两点一线”的生活,而且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学习,何来时间和精力“观察生活,感受和思考自然、社会和人生”?另一方面,老师要完成教学计划,在“不能落下进度”和“考试拿高分才是王道”的要求下,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课外资源。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真情实感”与“考试分数”之间必须做出选择。如L同学所说:“好痛苦,我也想写一些有关我自己的真实的东西,但是好像都没有,一直以来都是在学校待着。有一次写‘难忘的记忆’,我写了初中和闺蜜冬天去吃雪糕的事情,但是老师却说这有什么难忘的,最后得到的分数不高。从那以后,我也不敢写了。”

概括来说,现代作文教学中的模式化现象是指:一是主题概念化;二是见识小气化;三是材料大众化;四是结构模式化;五是语言口语化;六是详略随意化;七是思维雷同化;八是人物脸谱化。

在调查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个现象:从拿分数的角度出发,M中学C班的老师让学生写议论文,议论文的结构较简单,即摆出论点,以论据证实,得出结论。学生需要多看作文书,积累可以论证的素材,写下来全班的作文平均40分。即使是要写记叙文,也有固定的套路:“惨一点最好”,“成语多用点,修辞手法多用点”,“龙头、凤尾、猪肚”,“移花接木别人的故事,修修补补”……

于是,每次作文收上来,看到的几乎都是“一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在“园丁赞歌”主题中,一律都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的爱如冬日的阳光,温暖我弱小的心灵”,事迹都是“老师拖着病体坚持上课,最后倒在讲台上”“老师在寒冷的冬天背着发高烧的我去看病”“老师对学习不好的我坚持不懈地教导,终于使我的成绩赶了上去”……(www.xing528.com)

在“自信论”主题中,第一段把自信比喻成“航灯,指引前进方向”“生命的甘泉”“充满生机的春姑娘”等,论据部分都是“爱迪生坚持1000多种材料试验成功灯泡”“斯坦门茨的‘知道在哪个地方划线,价值9999美元’”“童第周坚持自我终成伟大的生物学家”等事例,结论一律是肯定、赞美和号召。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的“活水”断流,导致了作文的贫乏空洞。

(二)陈旧的作文教学模式——“老师:我也无奈。”

老师肩负着完成课时计划、单元计划、中期计划、学期计划等教学任务,任务的完成与否直接与他们的绩效挂钩,在集体备课、年级学科组统一教学进程的情况下,要想做出某些教法的革新可谓困难重重,对此很多老师说:“我也是无能为力。”

而L老师以减轻学生负担为目标的课改和各种教法改革,无形中增加了学生负担。一方面,高考作文的中心地位毫无动摇,为了服务这个中心,很多老师相信考试、作业和补课不能减少,否则定会造成学生成绩下滑。因此,在“减轻学生负担”的理念下,也要变相恢复这些考试、作业和补课;另一方面,高考成绩的排名和学校的声誉直接挂钩,因此,学校领导班子对考试和教学做了很多限制,要求立下“军令状”。在这些频繁的考试和堆积如山作业中,老师的创新性也无从发挥。

除了这些外在原因,更重要的是高中老师本身对作文教学并无热情,在繁重的教学任务面前,对作文采取一种应付的态度,对学生的作文都是抱着“打个分数,写个评语,集体评讲即可”的心态,而对很多问题则是视而不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