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有效促进美育展开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有效促进美育展开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导学、导思、导探、导创,教师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引导、指导、疏导、启导。教师是美的熏陶者,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巨大。由此可见,每个学生都渴望赏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自信心会因为教师准确合理、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而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状态,从而能够充分发挥其内在潜能。总而言之,教师的评价必须适时、适度、适量。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有效促进美育展开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导学、导思、导探、导创,教师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引导、指导、疏导、启导。在散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在“导美”上下足功夫。

(一)营造自在的散文时空,创设审美环境

自在悠闲就是散文的本质。要使学生走进散文的天地、作者的内心,教师必须创设一个与散文基调相一致的自在时空,带学生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之中,为学生融入角色奠定基础,使学生与作品相通,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

例如,朱自清的《绿》可以这样设计导语:

徐志摩曾经翻译过一首诗,诗中说:“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无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大概的意思是:从一颗沙里可以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藏着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就在一刹那收藏。对啊,自然万物带给我们的往往不仅仅是视觉享受,也会带给我们心灵无限的震撼与思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朱自清去感受那一段心灵之旅。

美是会传染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充斥着美的语言、美的哲思的情景中,学生一定会主动参与审美,产生新的审美期待,逐步进入文章所营造的美的意境,自觉去探寻美点,从而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达到强烈的情感共鸣。

(二)真情感染,化身审美典范

如果说散文是美的国度,那么教师就是带领学生进入美的国度的使者。教师是美的熏陶者,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巨大。教师对美的追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审美心理,教师的审美情趣的高低、审美能力的大小对学生审美心理的构建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以自己的典范行为在美育的过程中树立美的形象,不断完善人格品质、丰富文化知识、提升审美情趣。

1.教师要有美的形象

自然的表情,朴素的服饰,得体的举止,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心理,当然也能赢得学生的青睐。相反,一个衣着随意、语言低俗、行为粗鲁的教师,不可能得到学生的信服。“爱其师而亲其师,亲其师而信其师”,在美的文本、美的教师面前,学生自然会耳濡目染。

2.教师要有美的语言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这样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由此可见,作为教师,拥有美的语言是多么重要。或声情并茂,或抑扬顿挫,或诙谐幽默,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在散文教学中,教师美的语言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审美欲望,而且能催生审美想象力,激发审美创造力。

教育要讲“言传身教”,美的形象、美的语言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教师要善于运用这把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

(三)恰当评价,强化审美愉悦

教师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学生的探究有很好的导向、激励和反馈作用。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某种良好行为出现之后,如果能够及时得到应有的肯定,就会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形成愉悦的心境,与此同时使这种行为往更高层次发展,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奋发向上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由此可见,每个学生都渴望赏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自信心会因为教师准确合理、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而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状态,从而能够充分发挥其内在潜能。

毋庸置疑,富有鼓励性的课堂评价会给学生的学习注入兴奋剂,释放学生的潜能;但同时,激励并不应只是一味赞同,如果只要学生发言就说“棒极了”“真聪明”,这样的评价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意义。过度的包容、变味的赏识,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惰性反而失去追寻真理的热情。因此,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一定要真诚地指出、客观地评价,才能将学生引入真、善、美的天堂。总而言之,教师的评价必须适时、适度、适量。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的教师评价才会显现其价值,带给学生无与伦比的满足与愉悦。

(四)合理引导,提升审美水准

19世纪法国杰出艺术家罗丹曾说:“美是到处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语文教材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极其丰富的美。在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中,语文教师首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从而引导学生挖掘其优美的意境,去感受,去领略,去欣赏,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从而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例如,一位教师的《紫藤萝瀑布》一课的教学案例如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语言的生动与优美。

2.过程与方法

采用探究的方法多元化解读文体,学习写状物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提升自己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紫藤萝花的象征意义及文章主旨的显现;生动而细致的景物描写。

2.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培养学生感觉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热情。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

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请看瀑布录像(此处省略)。望着眼前的瀑布,我不禁想到了唐代大诗人李白有关瀑布的著名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好一幅飞流直下的景象,好一派一泻千里的气势。自然界的瀑布真是气势恢宏。今天我们将要欣赏另外一种瀑布,那就是花的瀑布。请看紫藤萝录像(此处省略)。你看,盛开的紫藤萝真是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真像一条瀑布。难怪作者说是紫藤萝瀑布。请看紫藤萝和瀑布对照图(此处省略)。今天我们师生一起学习当代女作家宗璞笔下的优美的散文《紫藤萝瀑布》,去欣赏这美丽的花儿,看看它到底美在哪里。

2.读花之歌

师:先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花之歌,看看紫藤萝花美在哪里。同学们边读一定不要忘记边做记号。

(师巡视指点)

3.赏花之美

师:分享是一种快乐,有很多同学已经找到了紫藤萝美的地方,也做了批注,下面请同学们按屏幕上的方式向大家交流你的看法。

(多媒体展示:

我感受到的藤萝花的美的句子是在课文的第______自然段,句子是______:这是美在藤萝花的______)

(参考:(www.xing528.com)

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美在形状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美在颜色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美在情趣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美在生机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美在生机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美在生机)

师:“张满”如何理解?怎样的花才像是“张满的帆”?不张满的帆又是怎样的?

生:很形象地表现了花朵已经完全开放的样子,很有生机。

师:“笑容”让我们感受到花儿跟人一样有着娇媚、可爱的神态。作者的想象很丰富,由花朵想到帆。我们也模仿作者的写法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句话,看看盛开的花像什么。

(学生仿写)

生: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只漂亮的蝴蝶,在那里翩翩起舞。

师:“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这一句,大家有没有发现什么?

生:香气是看不见的,作者却把它变成了看得见的颜色。

师:“浅紫色”给人什么感觉?

生:朦胧、淡雅、轻柔。

师:所以我们可以想象紫藤萝的香气就是那种淡雅、朦胧,所以下面说“梦幻般”。好的东西我们都想拥有,如果将喜欢的语段背下,该多好!因为只有这样,它才能真正为你所拥有。下面给大家三分钟时间,背一背,比一比,看谁拥有的美点多。

(学生背诵)

4.品花之神

师:我们刚才欣赏了花之美,花美在精神,精神是要人用心去感受的。下面我们品花之神。眼前的紫藤萝盛开犹如一条瀑布,而十多年前是什么样的?请从课文中快速搜索一下十多年前的藤萝。谁发现了?

生:“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师:十多年前的紫藤萝花是稀落伶仃的,花经历了兴衰,那么赏花的人呢?是不是一帆风顺呢?我们一起来看。

(多媒体展示:

①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上。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

②小弟是作者最钟爱的弟弟,也是老父亲最器重的儿子。这位20世纪50年代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的飞机强度总工程师,毕业之后三十余年在外奔波,积劳成疾,最后离开了挚爱他的亲人,宗璞含泪写下《哭小弟》。

③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我不忍写,也不能写。每一念及,便泪下如绠,纸上一片模糊。这一天本在意料之中,可是我怎能相信这是事实呢?他躺在那里,但他已经不是他了,已经不是我那正当盛年的弟弟,他再不会回答我们的呼唤,再不会劝阻我们的哭泣。)

师:正当在她焦虑和悲痛之时,看到眼前瀑布似的紫藤萝,不由得停下了脚步,美丽的紫藤萝缓缓流过作者的心灵,带走连日来的焦虑、悲痛,使她的心归于宁静。花经历不幸还能再开且开得如此繁盛,那么人呢?经历不幸该如何面对生活、面对生命,从而将对美丽的感触升华为对生命的感触?请大家再小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由悲痛到宁静的情感变化,匀画作者从花那里得到的生命感悟。

(学生自由朗读、匀画)

生:作者从花那里得到的生命感悟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读整个句段,感悟作者的心境。

(学生齐读)

5.写花之语

师:生命长河是永无止境的,一朵朵的花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是作者从花那里得到的启示和感悟,也正是花在对作者说话。让我们也来唤醒心灵的耳朵,倾听花对我们说了什么,可以说阳光,亲情,生死,得失,幸与不幸,理想与现实,昨天、今天与明天等。请大家看一个例子。

(多媒体展示:

我听到花说,生命长河如此生生不息,昨天已流逝,无法更改,何不用一颗乐观、进取的心把握今天呢?)

师:你听到了花在说什么?请用笔写一下。

(学生埋头书写,师巡视,并与个别学生交流)

师:我们请同学来说一下。

生1:我听到花说,幸福是短暂的,应该好好珍惜,灾难已经过去,无法更改,让我们再次创造美好幸福的明天。

师:幸福是短暂的,我们要好好珍惜,创造幸福。

生2:我听到花说,时间是如此的短暂,昨天已经消逝,无法重来,何不用一颗勇于进取的心把握住此刻呢?

师:好,以进取的心把握此刻。

生3:我听到花说,生命长河如此生生不息,昨日的不幸已经过去,为什么不用一颗积极的心为今天的幸福去努力呢?

师:积极的心态,为明天去努力。

6.结花之果

师(总结):从同学的发言中,我能感受到大家从花开的声音中听出了乐观的生活态度。我想,这就是这篇文章的花之神吧。的确,“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让我们微笑着面对生活吧。因为微笑面对生活的人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烦恼,赢得的则是整个世界。好文章像一杯香茗,更像一枚橄榄,需要我们用心去品。老师向大家推荐阅读宗璞的《丁香结》,体会从微小的生命中提炼出来的那充盈其间的强大与伟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