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韩国传统婚礼:神秘浪漫、承载家族期望

韩国传统婚礼:神秘浪漫、承载家族期望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的韩国传统婚礼,即便对于当代年轻的韩国人来说,也是一件繁琐冗长的,需要整个家族共同努力才能完美完成的头等大事。韩国结婚礼仪虽然一部分受到中国的影响,然而其繁细冗长甚至大大超出中国传统婚礼。按习俗,男子女子满16岁,就可以准备成婚了。某些特殊情况下女孩满12岁即可成婚。女家接到男家送来的“四柱”之后,将“许婚书”连同“择日单子”送往男家。

韩国传统婚礼:神秘浪漫、承载家族期望

突然有一天,一部叫做《大长今》的韩国电视连续剧侵入了你的生活。你或许不喜欢它,或许没有看过它,但你一定听说过它,一定感受到它给你周围人带来的狂热和迷恋。当《大长今》一样的饮食成为都市流行时尚之后,一场对韩国传统文化的热恋开始了。人们不仅仅迷上了肥宽的裙子、飘彩的头发,最让人们动心的还是《大长今》中浓郁的“高丽”文化的灵魂。韩国传统婚礼,已经不知不觉得走进了越来越多的婚纱影楼、婚庆公司,爱新潮追“韩流”的女孩子们也一个个开始筹备“长今”式的嫁衣,索性结一个“大长今”式的婚。在婚庆公司的操办之下,一场热热闹闹的婚礼开始了:某城市的一个韩国料理店门口,一个身穿宝蓝色上衣、黑绸灯笼裤,头戴乌纱帽的新郎站在料理店门边,笑容满面地迎接宾客。新郎的父母和新娘的父母也站在旁边微笑地迎接来宾。为了与新人服装保持一致,四位老人也勉为其难地穿上了韩国传统服饰。陌生的礼服穿在身上,婚礼的主角们多少感到一些不自然。好在婚庆公司的司仪及时请四位老人走进布置好的礼堂,让他们稍稍放松。不一会儿,新郎怀抱着一对布缝的鸳鸯走到礼堂前面,在司仪的示意下向丈母娘行大礼,丈母娘愣了一愣,慌忙摆手点头不知如何是好,人群中传出低低的笑声。司仪看出场面有点尴尬,立刻邀请身穿漂亮传统礼服的新娘缓缓地走出来。穿着“大长今”式衣服的漂亮新娘,脸蛋左右和眉心各印上了圆圆的红胭脂,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之下双手高举着印有“两姓之合”的白绸锻。人群更加骚动了,参加婚礼的人们都开始议论纷纷。这时候,路边看热闹的人也开始拥挤到礼堂门口张望——婚礼主角显然有点局促不安和紧张了。在司仪的提示下,新人快速地行礼,巴不得早点结束这场让人拘束的仪式。司仪向宾客介绍行礼的规矩:男一女二,一为阳二为阴……然而昏了头的新郎随着新娘一连行了两个礼。大家哄笑起来,笑声止不住震荡着礼堂,司仪只有匆匆结束了这个异国形式的婚礼!

这是发生在中国某城市的一个真实而滑稽的场景。也许婚礼的男女主人公实在过于痴迷韩国文化,以至结婚这样的大事,都要来哈韩一番。然而,他们并不了解韩国婚礼究竟有怎样的繁琐礼仪,也无法感受到韩国传统婚礼之中深深蕴涵的文化意义。传统的韩国传统婚礼,即便对于当代年轻的韩国人来说,也是一件繁琐冗长的,需要整个家族共同努力才能完美完成的头等大事。很多即将结婚的韩国男女,不顾家族的反对,一定要选择西化的婚礼,实在是因为害怕这场无尽的“折磨”。可见,婚礼对于传统的韩国人来说,是一件重之又重的事情,丝毫不能马虎。究竟韩国传统婚礼是什么样呢?让我们走进李氏王朝李宰根编著的《四礼便览》看一看吧。

韩国很早就实行一夫一妻制,他们把结婚看作人生的一件大事,非常重视。韩国结婚礼仪虽然一部分受到中国的影响,然而其繁细冗长甚至大大超出中国传统婚礼。韩国整个结婚过程分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阶段。所以,直至现在,有些地方的男子还称自己的妻子为“行过六礼的人”。“六礼”在实际生活中,特别是从现今老年人的经历看,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宫合四柱”、相亲、纳币、婚礼式、戏新郎、听房、新行七个阶段。

宫合四柱

所谓的“宫合四柱”就是中国民间的批八字,对姻缘。韩国文化的根源来自中国,甚至韩国国旗上的图案都是取自 《周易》的八卦图案。因此,阴阳五行八卦之说对韩国文化影响极大。韩国人同样重视人的生辰时刻,尤其是结婚的时候,更为重要。韩国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提倡早婚。按习俗,男子女子满16岁,就可以准备成婚了。某些特殊情况下女孩满12岁即可成婚。传统的韩国婚姻基本上也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有着许多禁条。但决定一桩婚姻成败的关键就是“宫合四柱”。“四柱”即出生的年、月、 日、时辰。“宫合”就是根据“四柱”合“八字”,看看一对男女的命运是否般配相合。“宫合”分为“外宫合”和“里宫合”。“外宫合”是看男女双方的出生属相是否相合;“里宫合”是按“五行说”先算出男女双方的命性,究竟属于五行之中的那一行,双方的命性是“相生”还是“相克”。“相克” 自然就不能议婚,只能再寻找其他适合的对象。这和汉族的“合八字”,几乎差不多。经过媒人的四处奔走、明查暗访证明两个家族的男子女子四宫相合之后,双方家长和媒人约好时间,正式议婚。双方的家长在媒人的撺掇之下,互相了解对方家族情况、对方子女性格相貌然后决定成婚时,男家便将男子的“四柱”连同请婚书,通过媒人送到女方家。“四柱”一般用白纸写好、折成五折,装在大信封里。正面写有“四柱”及“谨封”字样,用青、红线扎起来包好。女家接到男家送来的“四柱”之后,将“许婚书”连同“择日单子”送往男家。对于女方来说,“四柱”异常珍贵,因为接受“四柱”就意味着承认婚事,所以要好好珍藏至终生。男方接到女方的“许婚书”和“择日单子”后,再选择一个合适的日子、由媒人带着礼单,派人背着装有衣料、棉花大米等用品的包袱到女方家“送服”。

相亲

男女双方的“四柱”相合以后,有的家庭家长出于谨慎,还要到对方的家里相亲,看看对方的孩子是否真的让人满意。这一规矩同样很类似中国婚礼。在韩国中部地区,女方家由父亲和哥哥前往相看男子;男方家派媒婆前往相看女子,然后回报给男方家。相反,南部地区,男方由姑母或大姐前住女方家相看女方,而女方家对男子没有挑选的权力,全凭男方的挑选。后来,韩国各地普遍采用中南地区的折衷方式,即女方由父母亲和大哥前往男方家相看男子,然后男方派其姑母或大姐前往女方家相看女子。在双方都满意的情况下方可议婚。直到前些年,韩国民间还是由男方的母亲带着儿子前往相看未来的儿媳妇;女家由母亲率众多女性亲属前往挑选未来的女婿。在现代社会中,年轻人的婚姻多以自由恋爱方式为主,即使由中间人介绍,最终还得由当事的男女青年亲自见面,在交往过程中,家庭不再过多参与。然而,过去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普通百姓,青年男女根本不能自己选择配偶,全凭媒婆的从中斡旋、各方调节疏通。媒婆对婚姻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因此,韩国的媒婆也不是谁都能胜任的,必须能说会道,善于论辩,能自由进出双方家门。有的时候,婚姻的一方可能有缺陷或让人难以容忍的缺点,然而媒婆受这一方的重金贿赂,昧着良心,巧言令色,千方百计掩饰这方的缺陷,全凭三寸不烂之舌极力美言——这方的男子或女子是麻子还是泼妇,只有婚后才能发现了。

纳币

“纳币”也就是送彩礼。在新郎前去女家迎娶新娘的前一天晚上,男方要将准备好的彩缎及写有男子姓名、生年、月、 日的婚书,装在一黑盒子里,派男家同族中一长辈背着黑盒子跟新郎一行一起送往女方家。

背盒子的人来到村边并不急于进家门,而是站在村头的高处,高声喊道:“买盒来,买盒来,有要盒子的出来买,千金珍珠金宝,谁家买走谁家福。”这时女方家听到吆喝之后,马上出外迎接,把背盒子的人接进家门,拿出事先准备的酒菜招待他,感谢他远道而来,一路风尘。这时背盒子的人可以向女家讨钱,女家根据家庭倩况付给他酬劳,背盒人便将钱给随行者,要他买些酒来,共祝新郎、新娘新婚幸福。之后新娘家一名多福女子接过盒,走进里屋,打开盒盖,伸手随意摸出一件衣料:如果摸出的是青色衣料,就象征新娘得贵子;如摸出红色衣料,则将会得到千金。“买盒”的风俗,只是在婚礼这种喜庆场合以一种委婉、幽默的方式来活跃气氛,表达对新郎新娘的祝贺。真正的婚礼仪式马上就要开始啦!

婚礼式(www.xing528.com)

买盒子之后的第二天清晨,婚礼仪式正式开始,在此前都称为婚礼的准备时间。婚礼式从新郎一行起程前往新娘家拉开序幕。这天早晨,新郎早早起床,先到祠堂祭拜祖先,然后向父亲陈述结婚事实,接受父亲的嘱托。在拜领完父亲的叮嘱之后,新郎在家人的帮助下着装打扮,带着迎亲的一行人起程。出行人员的前后次序为:侍者——灯笼夫——雁夫——新郎——来客,最后是其他随行人员。“雁夫”是专门抱木雁(之后婚礼仪式中重要道具)的人。新郎骑马或坐轿,一路不苟言笑。据说,新郎一说话,一辈子的福气便飞了。

新郎的迎亲队伍到达女方村落后,还不能直接去女方家,而是先找一间房子短暂停留。在这里新郎更换宫服、等待时辰。等吉时一到,新郎就身着乌纱冠带,在雁夫的带领下来到新娘家的大厅。通常大厅设在新娘家前院,上搭棚,下铺席,后置屏风,再挡以布帷,中央设大礼台,又称“文拜台”、“行礼台”。台上放有大米、板栗、公鸡、红枣、松竹、琴弦、烛台、葫芦酒盏等。每种东西都有它们各自的意义。大米、板栗和公鸡象征多产多收,今后的生活丰富舒适;红枣象征夫妻双方长寿健康,松竹象征夫妻双方的爱情永远不变,琴弦象征着新郎新娘婚后的生活琴瑟和谐……大厅与大门之间还有一张铺着红布的小桌,上面放置烛台,后立着屏风。结婚仪式由村中一个知书达理的老者司行。首先,女方主婚人来到门外作揖迎接新郎。新郎跟随着他来到小桌前,“雁夫”紧随新郎身后,并把木雁递给新郎,新郎再将木雁交给主婚人。主婚人接过木雁放在小桌上,新郎起身后退两步行再拜礼。这时,新娘的母亲用裙裾包起木雁,扔到新娘住的屋里。木雁站着意味新娘头胎生男孩,木雁躺着则生女孩。这叫“莫雁之礼”,又称小礼。“莫雁之礼”韩国人对大雁的喜爱与敬重,因为大雁是一种极其忠诚的动物,它们只忠于第一次交尾的配偶。因此,韩国人用木头雕成的雁来表示夫妻双方的忠贞。有的地方也用鸳鸯,因为鸳鸯总是成双成对,永不分离,同样象征夫妻双方恩爱永相随。

接着新郎新娘行“交拜之礼”。新郎来到大礼台东侧,向南站立,新娘也身着盛装低头遮面,来到大礼台西侧,面对新郎。新娘向新郎拜两次,新郎回拜一次,之后再重复一遍,交拜完毕。随后新郎新娘来到礼台当中互相对视,行“相见礼”。新郎再到另一个屋子,脱冠卸带,换上新娘制做的衣服,来到来客屋里,拜见来客,报告大礼完毕。然后女方家庭便请新郎和来客吃“大桌”。桌上已经摆满了各种食物,新郎及上客只象征性地用一下,并不马上开始大快朵颐。女家在为新郎准备“大桌”的同时,也各样分出一些,派人送往男方家。男方家庭全家都要仔细地品尝女方家送来的饭菜,以此了解女方家的家境、烹任手艺及待人接物的品性。至此,婚姻的主要程序宣告结束。

戏新郎

婚礼的主要议程结束了,然而婚礼仪式还没有完呢。此时,衣履光鲜的新郎正惴惴不安地等待着最大的考验—“—戏新郎”,这是一个游戏性的拿新郎开玩笑的活动。女方家人或是邻里年轻人不断给新郎出很多难题,要他作答,以考验他的智慧。当然,可以想象,这些问题多数是用来难为新郎,逗乐开心的。如果回答不利落或回答不上来,大家就会一拥而上,用绳子把新郎的腿捆绑着倒吊起来,拿木棍打脚板。逗新郎的人往往问新郎的总是刁钻古怪的问题,比如说问新郎,新娘家有几间房?丈母娘最漂亮还是新娘子最漂亮?怎么样从花生里把芝麻捡出来?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颗……有的新郎聪明滑头,轻而易举地就回答了这些问题,很快地赢得了新娘全家的欢心。而有的新郎憨厚老实,嘴拙舌笨,支支吾吾半天紧张得头冒汗、手发凉,就是回答不出。于是大家抬手的抬手,抬腿的抬腿,乱哄哄地要把新郎捆起来。这时丈母娘不忍心新郎受苦,赶快为其求情,设酒席款待这些年轻人。有时候新娘也会站出来求情,让新郎平安渡过难关。“戏新郎”不仅仅只是一个增添婚礼气氛的游戏,更重要的是让新娘的家庭借此了解新郎的性情。对新郎而言,这可是新婚大喜中一次忧患,也是人生中一次大的考验。有的新郎为了应付这次考验,早早就请来村中富有智慧和经验的老者,向他学习和讨教,准备结婚当天可能遇到的无数考验。

听房

婚礼结束后,新郎新娘要在女方家度过新婚之夜。新婚晚上,红烛高烧、帐帷低垂,在一对新人浓情软语的时候,却有一帮年轻人在窗户下面听得不亦乐乎。这可不是开玩笑,或者无聊之举,这是长长的婚礼礼仪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听房”。“听房”起因是由于过去,男女结婚年龄都比较小,不谙世事,特别缺乏对性知识的了解,新婚之夜,为了防止男女双方发生一些意外事故,因此要让家中有性经验的年轻人去监听。“听房”的原因之二是:过去大多数的婚姻都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婚前男女双方不得相见,新婚之夜,一对素昧平生的男女第一次接触,一见钟情几乎不存在,大部分都是陌生和局促,甚至有的男女在新婚之夜才发现对方眼瞎腿瘸,绝望和愤怒之下很可能逃跑或者自杀,这也需要女方家年轻力壮的家人维护双方的婚姻。再者,因为过去都是点油灯,新郎新娘劳累一天,夜间沉睡不醒,为了防止发生火灾,也需要有人监护。这样,“听房”作为一种风俗延续下来。到了后来,“听房”的年轻人很多也出于好奇和玩笑了。尽管结婚的新人很不情愿被别人打扰,然而风俗还得遵从。

新行

新郎在新娘家住够两天之后,就得带着自己的新娘回家了。到第三天的时候,一对新人在男方的随从陪同之下回男方的家,这叫“三日于归”。从这天开始,以新郎为中心的婚礼式即告完毕,然而以新娘为中心的“后礼”却刚刚开始!新娘离开娘家来到婆家叫作“新行”。新娘在离开自家之前,要来到厨房,将锅盖掀三次,表示以后再也不能来此操劳了。然后新娘和父母依依作别,坐上轿子,随新郎去婆家。新娘一路祭拜,来到新郎家,开始举行以新娘为中心的婚礼仪式。新娘先向公婆行“舅姑礼”:给公公敬一杯酒,给婆婆敬麦芽糖,意思是请公公婆婆以后多多照顾,尤其请婆婆以后说话温和客气。第二天早晨,新娘要早早起床,拿出从自家带来的食物,先去祠堂祭拜男方祖先,再去敬献公婆品尝。从这天开始,新娘要按礼仪连续一个月早晚向公公婆婆请安问好。第二天,男方的亲戚都来看望新娘带来的嫁妆。这时,新娘应给五六岁的孩子每人一双布袜。新娘在新郎家行完所有的礼仪之后,要准备好酒和打糕,同丈夫一起回门省亲。至此,韩国传统婚礼终于结束了。

这样繁琐而冗长的婚礼从“宫合四柱”的准备活动开始,到新人回门圆满完成,起码需要半年的时间!当我们仔细查看整个婚礼过程会发现:所谓婚礼主角的新郎新娘, 自始至终都在双方的家族安排下严肃认真地完成结婚的每一个过程。结婚对于男女双方只是应该完成的任务。家长根据自己家族的情况和发展为自己的孩子安排好一门合适的婚姻,然后用繁杂的仪式把婚姻神圣化,让年轻的家族成员毫无条件地奉行。走进婚姻的年轻人,也许可以得到幸福,也许只是不情愿地陷入了成人的世界中——但不管怎样,他们都履行了对家族的职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