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金融制度问题及其国际化挑战

上海金融制度问题及其国际化挑战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某种程度上说,上海金融创新环境中法律制度方面的主要问题,也是全国范围的问题。当前是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时期,上海应在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基础上,加快提升国际竞争实力,提高金融话语权,全面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和国际规则的制定。2018年8月,上海金融法院正式挂牌。这标志着上海将在进一步推进国家金融战略,健全和完善金融审判体系,营造良好的金融法治环境方面积累经验,逐步与国际规则体系相对接。

上海金融制度问题及其国际化挑战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2005)以城市为研究单位,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对我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定量分析,指出法治环境是城市金融生态环境各要素中贡献弹性最大的要素。因此,金融法律制度和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实施金融创新亟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某种程度上说,上海金融创新环境中法律制度方面的主要问题,也是全国范围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的金融法治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经济金融长远发展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一)部分金融法律法规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

金融领域中部分法律规范较为滞后。在一些领域,如票据现金管理、账户管理、金融统计等方面,法律制度落后于现实需要。部分法律规定过于原则、笼统,可操作性不强,部分法律规定与现实脱节,实践中难以执行。同时,一些市场必需的基础性法律制度,如存款保险制度、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及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的法律制度安排仍然缺失;针对跨行业综合经营和交叉性金融产品,以及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存在法律空白;法律的系统性、体系性还不够强。在金融立法工作上,部分立法项目制定时间过长,整体效率不高,不能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金融市场对法律保障的迫切需求。

(二)金融法律制度与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的目标不完全匹配

与国外成熟的金融市场相比,我国金融市场尚不完善,金融要素价格尚不能完全市场化,金融管制还未完全解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www.xing528.com)

具体到金融领域,未来需要着力构建竞争性和包容性的金融服务业,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稳步推进汇率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等。这些内容是对我国现有金融市场制度的重大改革,需要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加强金融市场相关法律制度的顶层设计,注意做好不同领域相关制度的配套和衔接,以法治保障金融改革新制度、新举措的顺利实施。

(三)金融法律制度与国际规则的衔接仍需进一步加强

当前全球经济结构深刻调整,围绕制度、规则、市场、技术、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融入全球经济,我国金融体系在迎来前所未有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必须深入研究金融服务业在全面履行世贸组织承诺基础上进一步主动开放的问题,推动中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同时处理好我国相关法律、司法制度与国际规则的衔接,处理好我国金融机构“走出去”遇到的法律冲突问题。

当前是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时期,上海应在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基础上,加快提升国际竞争实力,提高金融话语权,全面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和国际规则的制定。同时,处理好国内规则体系与国际规则体系的冲突和衔接,解决好相关矛盾和纠纷,积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这些都需要在推进金融法制建设的过程中深入研究解决。

2018年8月,上海金融法院正式挂牌。这标志着上海将在进一步推进国家金融战略,健全和完善金融审判体系,营造良好的金融法治环境方面积累经验,逐步与国际规则体系相对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