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境教育合作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跨境教育合作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的跨境教育合作已趋于多元化,其主旨是培养双方共同需要的人才。目前,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的跨境教育合作的多元化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设立学习中心,即中国高校在中南半岛国家建立学习中心。此外,中国的教育机构在境外设立的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总数也在不断增加。据报道,“中国已经成为跨境教育的最大输出国和重要输入国”。该大学是老挝政府批准设立的第一所外资大学。

跨境教育合作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当前,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的跨境教育合作已趋于多元化,其主旨是培养双方共同需要的人才。一方面是为中南半岛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人才,另一方面也是培养更多的“知华”人才,为中国积累更广泛的人脉。从长远来看,这不仅促进了双方人才与知识的双向流动,也有利于稳固双方的地缘文化关系。

目前,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的跨境教育合作的多元化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其一,设立学习中心,即中国高校在中南半岛国家建立学习中心。此类学习中心,可以是独立设立的,也可以是中国高校与中南半岛国家的高校合作设立的。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孔子学院”与“孔子课堂”。据统计,中国已在全球130多个国家设立了500多所孔子学院和1000多所孔子课堂,国外学习汉语人数已达1亿。[13]在东盟地区,中国高校已建立了30所孔子学院、30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并积极致力于推动中文课程与当地华文教育的接轨。[14]

在中南半岛国家,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是广西大学与泰国川登喜皇家大学(Suan Dusit University)于2006年共建的素攀孔子学院。截至2014年,素攀孔子学院已“与泰国12个府的46所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在39所学校设立汉语教学点,满足了泰国中西部地区对汉语教学的需求”。2013年,该学院的授课课时和注册学员数已位居全球孔子学院前列。[15]

不仅如此,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在推动孔子学院方面,还取得了其他可喜的进展。比如,马来西亚的教育部已与中国签署了一份备忘录,承认马来西亚教育文凭华文科与中国汉办的汉语水平考试处同等水平。[16]此外,马来西亚留华同学会与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合作,推出供当地华校教学使用的“华文教育终端机”。这种终端机收录了“华文教师培训系列的授课视频”,内容可以持续更新。这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华文的热忱”,并“提高学生的中文程度”。[17]

其二,开设海外分校,即“一国的公立大学、私立营利或非营利大学在他国建立分校,提供与母校一样的教育课程,并授予同样的学位”。[18]换言之,中国的高校在中南半岛国家建立分校向当地学生授课,而学位由设立海外分校的中国高校负责授予。

2010年以来,中国在引进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创建高起点和示范性二级学院的基础上,国内累计“新增本科及以上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约为700个。此外,中国的教育机构在境外设立的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总数也在不断增加。[19]其中,中国高校在中南半岛国家的境外办学项目已初具规模。经教育部批准的境外办学项目包括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老挝苏州大学和云南财经大学曼谷商学院等。[20](www.xing528.com)

在中国现有的海外分校项目中,最令人瞩目的是厦门大学的马来西亚分校。[21]在中南半岛国家中,马来西亚是唯一允许以华文为教育媒介语,并发展成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大专的较为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的国家。[22]在马来西亚,中文系教师可以用中文授课,学生可以用中文撰写硕士和博士论文,大学学报采英文、中文和马来文三种语言撰写的文章,这“真正体现了中文作为学术交流语言的平等地位”。[23]厦门大学的马来西亚分校是第一所中国高校全资设立的、具有独立校园的海外分校,占地150英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分校的教育层次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分校的毕业生将获颁厦门大学学位,并获得马来西亚政府和中国政府的双重认证。预计到2022年,分校的学生规模将达到5000人,最终学生规模为1万人。[24]

其三,双联制学位合作。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的高校通过合作提供交换教育项目,参与项目的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可以获得两所高校的学位。据报道,“中国已经成为跨境教育的最大输出国和重要输入国”。[25]2016年年初,中国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高教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在过去的5年里,出国留学总数达到215万人。2010年之后,来华留学人数达到202万,超过此前30多年的总和。[26]

现在,中国已与4个中南半岛国家签署了一系列的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定。比如,1983年12月16日,中国和老挝共同签署了《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承认高等教育学历、文凭和学位的地区公约》。[27]2007年5月28日,中国与泰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泰王国教育部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的协定》。[28]2009年4月30日,中国与越南达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教育培训部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的规定》。[29]2011年4月,中国与马来西亚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的协定》。[30]

在中南半岛国家的高校中,泰国的博仁大学(Dhurakij Pundit University)在双联制学位合作方面最为活跃。[31]泰国博仁大学在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中国多所名校学术支持下,与明众国际教育集团联合投资组建,经泰国教育部批准,成立了泰国博仁大学中国—东盟国际学院,该学院主要面向中国和东盟各国招收本硕博留学生。[32]该学院采用多种组合授课方式,比如中文授课、中文英语授课,以及中文泰语授课等。学生毕业时获得博仁大学的学位,同时获得中国教育部的学历学位认证。[33]

关于中国高校主导的双联制学位合作项目,苏州大学与老挝中资企业合作,在老挝首都万象创办了老挝苏州大学。该大学是老挝政府批准设立的第一所外资大学。该校采用了“1+3”的培养模式,即第一学年在老挝学习通识课程与中文。自第二学年开始,到苏州大学进行专业学习,用中文授课。学生毕业时,可以获得两国的文凭。[34]无独有偶,云南财经大学曼谷商学院由云南财经大学与泰国兰实大学(Rangsit University)于2013年共同创办。该学院推出了“中泰学分交换教育项目”。该项目包括本科“2+2”、“3+1”,研究生“2+1”模式。成绩合格、修满学分的学生可以同时获得两校的学位证。[35]

近年来,为了深入推进高校的课程互认、学分互认、学历互认、资格互认,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的高校正致力于建立教育联盟。比如,2015年建立的“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目前,已有10所中方高校(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以及广西大学)和7所中南半岛国家高校加入了该联盟。其中,加盟的中南半岛高校包括,柬埔寨柴桢大学(Svay Rieng University)、柬埔寨棉则大学(Meanchey University)、柬埔寨亚洲学院(Asia Institute)、印度尼西亚泗水理工学院(Sepuluh Nopemb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老挝沙湾拿吉大学(Savannakhet University)、泰国朱拉隆功大学(Chulalongkorn University)和泰国玛希隆大学(Mahidol University)。[36]此外,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高校正在探寻一种新的合作模式。比如,2009年,浙江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与新加坡构建三边教育和研究合作的伙伴关系,共同建设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Singapo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3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