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史上的卢姓名人及其贡献

历史上的卢姓名人及其贡献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卢姓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古老姓氏,在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和画家,也同其他姓氏一样,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过杰出的贡献。现在我们按照历史顺序撷取几个著名人物予以简介。汉初刘邦所封七个王中,只有卢绾是非刘姓的王,使卢姓在北方的影响扩大。卢志为西晋中书监,卢志有三个儿子,名卢谌、卢谧、卢诜。除了上述政治家,在卢姓家族中还出现了不少抗击侵略的名将。

历史上的卢姓名人及其贡献

卢姓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古老姓氏,在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和画家,也同其他姓氏一样,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过杰出的贡献。现在我们按照历史顺序撷取几个著名人物予以简介。

秦朝时有个博士卢敖,燕(今河北)人,据说曾在河南卢氏县的石城山成道,所以石城山也叫卢山,卢氏县名也由此而得。以为秦始皇取长生不老药而出名,后因没有成功,一说被秦始皇杀害,一说后在山东的卢山(今山东诸城隐居。卢绾,江苏沛县人,与刘邦是同乡,因助刘邦建立汉朝有功,东击项羽以后,以太尉常从,封长安侯,汉高帝五年(前202年),刘邦欲封卢绾为王,令群臣议论,“太尉长安侯卢绾常从平定天下,功最多,可王燕”(《史记》卷93),于是刘邦就封卢绾为燕王。汉初刘邦所封七个王中,只有卢绾是非刘姓的王,使卢姓在北方的影响扩大。

卢芳,安定三水(今陕西邠县)人,王莽新政末年,卢芳自称是汉武帝孙子刘文伯,联合三水地区的羌贵族起义,被推为上将军、西平王。后与匈奴和亲,匈奴单于派人迎卢芳、卢禽(其兄)、卢程(其弟)三人入匈奴。封卢芳为汉帝(汉地之王),都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封其弟卢程为中郎将东汉建武十六年(40年),被匈奴单于封为代(今山西代县)王。建武十八年(42年)死于此地。

卢植,字子干,东汉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幼与郑玄俱师于马融,通古今之学,汉灵帝建宁元年(168年),为博士。熹平五年至六年,为侍中,迁尚书董卓欲杀卢植,议郎彭伯谏议曰:“卢尚书,海内大儒,今先害之,天下震怖。”(《后汉书·卢植列传》卷64)于是董卓不敢杀卢植。建安年间,曹操路过涿州时,曾对卢植做出很高的评价。他说:“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后汉书·卢植列传》卷64)

卢毓(183—257),字子象,卢植之子。三国魏文帝时迁黄门侍郎,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年)入为侍中。上疏中说:“古今科律之义,以为法宜一正。”魏齐王正始元年(240年),迁卢毓为仆射、廷尉。正始三年(242年)退位,升司空。卢钦,字子若,卢毓之子。历任大司农、吏部尚书,后入尚书仆射,加侍中,奉车都尉。卢珽,任西晋的侍中、尚书。卢珽有三个儿子,名卢浮、卢皓、卢志。卢志为西晋中书监,卢志有三个儿子,名卢谌、卢谧、卢诜。卢谌为西晋侍中、中书监。卢谌有五个儿子,名卢勖、卢凝、卢融、卢偃和卢徵。卢偃侍慕容氏,为营丘(今河北昌乐)太守。卢偃的儿子卢貌、卢阐。卢貌为范阳太守。卢貌之子卢玄,为后魏中书侍郎。卢思道,字子升,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北周明帝武成二年(560年),明帝死时,大臣们作挽联,十有二三被收入,卢思道作挽联八首全收入,被称为“八米都郎”。周武帝时为黄门侍郎。隋文帝开皇初年病死。所以魏晋隋唐时期,卢姓已与崔、王、谢构成四大姓氏,影响很大。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李世民令高士廉编《氏族志》,他把卢姓排在第一位,令唐太宗十分不满,让他重编。这不是疏忽,而是事实如此。

隋朝的隋炀帝特别喜欢大将章仇太翼,不仅赐姓,而且准他随驾远征。大业九年(613年)随驾征辽东,至黎阳(今河南浚县)他就对皇帝说“黎阳有兵气”,后数日杨玄感起兵反隋。隋炀帝大惊,数加赏识。由于章仇是鲜卑族的姓,自然也影响其他鲜卑族的改姓。卢贲,今河北涿州人,曾任虢州、怀州刺史等。在任怀州刺史时,修了济源龙口的枋口堰。它是秦朝修的古老水利工程。据《隋书》所载:“决沁水东注,名曰利民渠,又派入温县,名曰温润渠。以溉舄卤,民赖其利。”(《隋书·卢贲传》卷38)

唐朝时卢姓成为名门大族,前后有十个宰相是卢姓。卢承庆,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隋朝时为武阳太守,唐高宗时为尚书、中书门下平章事。卢藏用,卢承庆之侄,今河北涿州人,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年)为黄门侍郎。卢怀慎,河南滑县人,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为同中书门下(正三品),开元三年(715年)升黄门侍郎。卢杞,卢怀慎之孙,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为宰相。卢杞是个奸相。同为宰相的卢翰说:“为相三年,矫诬阴贼,排斥忠良”,“反乱天常,疮痍天下”。卢迈,字玄本,河北范阳人,后迁入陕西蓝田。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为中书门下平章事,贞元十年(794年)迁中书侍郎。卢商,今河北涿州人,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为同平章事,封范阳公,食邑2000 户。卢钧,字子和,唐宣宗大中元年为中书门下平章事。卢携,字子升,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和乾符六年(879年)两次为宰相。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卢光歧权为总平章事兼判三司。(www.xing528.com)

卢多逊,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其父卢亿,五代时为弘文馆直学士。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卢多逊为江南国信使,编《五代史》。开宝九年(976年)为中书侍郎。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因涉及秦王赵廷美的营私案以及老宰相赵普的排挤等原因,于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被贬官,流放到崖州(今海南三亚)的水南村,并病死于此地。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平反,赐钱30 万给其儿子以安葬卢多逊。

卢世荣,名懋,字世荣,大名(今河北大名)人,元朝时曾任江西榷茶运使,是个理财专家。总制院桑哥的推荐书中说:“荐卢世荣有才术,谓能救钞法,增课额,上可裕国,下不损民。”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十一月,元世祖召见,任尚书左丞,十二月提出四项理财的措施:解除百姓私自买卖金银之禁;怀孟路竹子系百姓自种不应禁止,但可收竹货税;江湖渔课有定例,官府不应禁捕获;铜铸至元之钞,通行中外。御史中丞崔彧在上疏中说“卢世荣不可居相职”(《元史·崔彧传》卷173)。由于卢世荣的经济政策触犯了贵族们的利益,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被停止(《元史·卢世荣传》卷205)。

除了上述政治家,在卢姓家族中还出现了不少抗击侵略的名将。明朝的卢镗(1506—1537),汝宁卫(今河南汝南)人。曾任浙江副总兵、总兵和江南总兵等职。其任职期间,积极反抗倭寇的侵略,在江北、台州打败倭寇,收缴倭船20余艘。当倭寇侵略浙东时,卢镗指挥大小20 余仗,斩首1400 个。他抗击侵略的名声仅次于抗倭明将戚继光。卢坤(1772—1829),顺天涿州人,清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道光年间,曾任两广、湖广总督,当英军占领虎门,泊黄浦,卢坤设计堵住英军退路,迫使英军撤出虎门。道光十五年(1835年)赠太子太师、兵部尚书。

在卢姓家族中还出现了不少文学家、诗人和画家。卢照邻(约635—685),字昇之,号幽忧子,今河北涿州人。他长期在河南的洛阳生活,与王勃、骆宾王和杨炯为“唐初四杰”。他的著作有《五悲子》《长安古意》和《幽忧子集》。卢仝,唐朝诗人,本是河北涿州人,但他长期在河南的嵩山和济源的王屋山居住。他还是品茶专家。至今在济源思礼镇的九里沟还有卢仝的茶楼。《中国人名大辞典》说卢仝是济源人,著作有《玉川子集》。卢鸿,唐玄宗时的画家,隐居在嵩山,聚徒500 人。卢楠,河南浚县人,明朝诗人,他常以不尊重官吏而受罚。有一次县令请客,县令没到,他先酒醉而卧,县令以不敬罪把他下狱。后被卢光祖救出。他的著作有《蠛蠓集》五卷,已收入《四库全书》。卢文弨(1716—1785),字召弓、经弓,号抱经,浙江余杭(今杭州)人,清朝文字学家和经学家,他校订的有《孟子章义》《荀子》《吕氏春秋》《贾谊新书》等。他的著作有《抱经堂集》34 卷、《钟山札记》、《龙城札记》等。他曾是江浙一带著名书院的讲席,江浙一带的士人多信之。《清史稿》有卢文弨传。

传播佛教的活动中也有卢姓名人。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原大地洛阳,就以洛阳为中心,不断地向祖国各地和海外传播。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和融合,佛教文化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形成了禅宗唯识宗密宗等许多教派。禅宗在河南嵩山形成。慧能,俗姓卢,今河北涿州人。拜五祖弘忍为师,作偈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自然净,何处有尘埃”,取得了弘忍的信任,把法钵和《般若金刚经》传给了他。慧能在广东的韶关曹溪寺隐居十六年,最后成为顿悟成佛的代表。他的弟子们把他的语录编成《六祖坛经》传世。慧能在传播佛教文化的同时,自然也扩大了卢姓的影响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