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现和激发孩子潜能的重要性

发现和激发孩子潜能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为什么要重视发挥孩子的潜能1.什么是潜能心理学家从潜意识的角度研究潜能,认为潜能是潜意识的一部分。由以上我们可知,潜能是一种现在还没有显露出来的,在合适条件下可以被激发的,并对人的其他能力、行为产生重要作用的隐形能力。所以家长一定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学好,每一个孩子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都可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4.人的潜能是可以发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而激发潜能的黄金时间就是孩童时代。

发现和激发孩子潜能的重要性

(一)为什么要重视发挥孩子的潜能

1.什么是潜能

心理学家从潜意识的角度研究潜能,认为潜能是潜意识的一部分。弗洛伊德把心理结构分为三部分: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潜意识是主要的,并且潜意识的内容比意识丰富得多,也起着主要的作用。这可以用“海下冰山”来形容,隐藏在海平面之下的巨大的冰山是人们未发掘的尚待开发的潜意识,而那露在海平面的冰山的一角是我们已经表现出来的能力,即显能,是极小的一部分。《现代汉语词典》对“潜能”的解释是:潜在的尚未被开发和挖掘出来的能力,指一个人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发展的可能性。根据不同的遗传基因个人成长发展各个阶段的本质是把人的天生的智慧潜能循循诱导出来,激活人的已有的知识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

由以上我们可知,潜能是一种现在还没有显露出来的,在合适条件下可以被激发的,并对人的其他能力、行为产生重要作用的隐形能力。

2.人的潜能是巨大的

据神经心理学家研究,人的大脑皮层中有神经元约140亿个,这比任何一台现代计算机更丰富复杂实用得多。前苏联科学家曾指出:“当代科学使我们懂得人的大脑结构和工作情况,大脑所储存的能力使我们目瞪口呆。在正常情况下工作的人,一般只使用了其储存能力的很小一部分。如果我们能迫使我们的大脑达到其中一半的工作能力,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学会40种语言,将一套苏联大百科全书背得滚瓜烂熟,还能够学完数十所大学的课程。”

乒乓球冠军邓亚萍是乒坛里名副其实的“小个子巨人”,身高只1.55米,共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连续两届4次奥运会冠军,是第一个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球手,被誉为“乒乓皇后”。伊辛巴耶娃曾先后27次刷新女子撑杆跳高世界纪录,在2004雅典奥运会和2008北京奥运会上连续两次夺得奥运会金牌,在2005年世锦赛和2007年世锦赛上连续两度夺取世锦赛女子撑杆跳高冠军,连续六年排名世界第一,被称为女子撑杆跳高女皇。从运动员们不断刷新世界纪录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身体素质是蕴藏着巨大潜能的。在各种体育运动比赛中,经过专门训练的运动员们,在百米的高速度上,在跳水的轻盈度上,在投篮的准确度上,在体操的灵敏度上,在举重的力量上,都在不断地创造着成功与卓越的奇迹。

人的身体素质潜能不可限量,人的心脑智慧潜能更是巨大无比。爱迪生小时候曾被学校老师认为愚笨而失去了正规学校教育。可是,他在母亲的帮助下,经过独特的心脑潜能的开发,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发明大王,一生完成2000多种发明创造。他在留声机、电灯、电话、有声电影等许多项目上进行了开创性的发明,从根本上改善了人类生活的质量。他是人的创造力潜能,即人的心脑潜能得到较好开发的一个典型。

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便知道当今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人们潜能开发的历史。当今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高度进化发达,都是人不断开发潜能,不断创造的结晶。从原始部落到国家政党议会,从牛车马车到火车飞机,从山洞茅草屋到艺术宫殿、摩天大楼,从原始歌舞娱乐到现代音乐戏剧、电影、电视,从手写笔算到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从地球的开发利用到月球的勘探研究……人类已经在无止境地开发着自己的潜能,并创造出了新的世界。

未来是一个充满创造的世界,今天我们能够想到的东西,未来在孩子的手中都有可能实现。所以家长一定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学好,每一个孩子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都可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因此,教育孩子永远不要说“不行”,永远不能放弃每一个孩子,重要的是要找到一把合适的钥匙,来打开这座宝库

3.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一个人至少有七个方面的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们认识智能。

语言智能——语言理论与语言表达力强,语词量大,掌握多种语言。典型代表:演说家作家、诗人、律师、翻译人员。空间智能——方向感强、善于做位置判断,擅长于构图建筑。典型代表:设计师、建筑师、划价、出租汽车司机、导航员。数理逻辑智能——擅长抽象概括,逻辑推理,数学概念强,有计算能力。典型代表:哲学家、律师、会计、科学家。身体运动智能——体能好,爆发力强,身体有耐久性,动作精细协调,有特殊体育技能。典型代表:体育运动员、特种兵、乐器演奏家、舞蹈演员。音乐智能——乐感强,对节奏敏感,有特别的音乐欣赏能力或音乐技能。典型代表:歌唱演员、作曲家、乐器演奏家、指挥家、舞蹈演员。人际交往智能——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有感染力,交友容易,受人拥戴。典型代表:教师、领袖人物、推销员。自我们认识智能——有强烈的自我们意识,经常自我们反省,自控能力强,善于自我们调节。典型代表:自我们修养好、道德水准较高的人。

按照“多元智能”的思路,每个人都是聪明的,人和人之问有不同的聪明,而且“生来就不同”。人的智能因个体差异而呈不均衡分布状态,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势智能,也有弱势智能和一般智能。而且不同人的智能显现的时间也不同,有的显现较早,有的则显现较晚。

面对人类自身如此巨大的智能和潜能,一个人要想成功,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自身价值,就必须找准自己的优势智能和潜能,并充分发挥自己优势智能和潜能。而且一个人的优势智能发挥得越充分,他取得的成就也就会越大,对社会的贡献就会越多。可以说发挥优势智能,是一个人成功的必由之路。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必须明白两点:第一,家长应主动适应孩子的特点,而不是让孩子适应家长的教育方法。不是孩子围绕家长转,而是家长围绕孩子转。“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每个孩子都是多种不同智力不同程度的组合,问题不再是一个孩子有多聪明,而是一个孩子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第二,每个人都是聪明的,人和人之间有不同的聪明,而且“生来就不同”,所以全面发展应围绕特长发展转。“当代没有人能够学会需要学会的一切东西。”既然没有人能够学会所有的东西,就没有必要强迫孩子学习所有的知识,而应该顺应孩子的优势智能,让孩子尽可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4.人的潜能是可以发现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而激发潜能的黄金时间就是孩童时代。孩子的潜能犹如一座有待开发的金矿,发现这座宝藏并最终全面激发它的人则是孩子的父母。能否及早发现并充分激发孩子的潜能,对孩子的一生起到关键的影响,父母必须用自己的慧眼去发现孩子的潜在能力。

发现潜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我们都需要对自己有一个较合乎实际的评估,包括评估自己的潜能,以判断今后发展的方向。刘翔最初是一名跳高选手,但因为他的双腿不具备成为世界级跳高选手所需的出色弹跳力,因此没有出色的表现。教练孙海平发现刘翔极具跨栏天赋:他肌肉发达、髋部力量大,肌纤维粘滞性低;足弓深,大脚趾比其他脚趾长许多,有利于力量集中;跑步节奏感非常好。刘翔在教练孙海平说服下改练跨栏,终于奇迹出现,走向成功。

(二)如何发挥孩子的潜能

1.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树立自信心

英国心理学家哈菲顿做了一个实验,他请来3个人,用握力计来测验心理对生理的影响。第一次,在正常的情况下,3个人都拼命抓握力计,平均握力102磅。第二次,他们被告知身体十分强壮,于是他们的平均握力达到142磅。第三次,他们被告知身体非常虚弱,于是平均握力只有29磅。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积极的心理暗示能极大地发挥人的潜能,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影响人的潜能发挥。虽然积极的心理暗示是一种外力,但它是通过激发人内心的潜能来发挥作用的,因此是一种持久的动力。如果通过积极的暗示帮助孩子建立了积极的心态,建立了对自己潜能开发的强烈的自信心,外力就会变为内力,孩子就能永远前进。

所以,家长应时常对孩子讲:“你很棒!”“你很优秀!”“你能行!”家长也要引导孩子经常对自己说:“我们感觉一天比一天好,我们身体健康,学习很顺利。我们很走运。”“我们能行!我们一定可以做好!”“今天又是一个好天气,我们又有一个好心情,今天肯定又有好收获!”

2.和孩子一起制定合适的目标,想象更好的“自我们”

家长首先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特长及兴趣,设定长远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远目标是孩子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短期目标是孩子抓紧时间的理由和奋斗具体行动。请记住,这个目标一定要让孩子自己设定,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孩子自主的能动性,而家长可以在一旁正确引导。

确立目标要由易到难,要让孩子不断品尝小成功的喜悦。要求孩子当天的目标计划要当天完成。让孩子交一些跟他有同样目标、志向的小朋友,可以互相交换成功心得。教育孩子不要急于求成。及时调整目标计划。家长要明白让孩子确立目标是为了激发孩子的斗志和行动力。(www.xing528.com)

家长还应注意:让孩子养成从小树立目标和制订计划的习惯:家长必须逐步引导孩子自己提高目标,不断改善目标、计划和时间表;一定要让孩子的目标、计划充满玩耍、有趣的成分,孩子的目标一定要是孩子内心向往的,即孩子最感兴趣的事情;一旦目标、计划制定出来,家长要引导孩子一定要坚持按照计划去完成;家长一定要事先明白一点,就是:孩子的目标进经过努力后有的会实现,有的不会实现——尤其是长远目标、大目标;永远鼓励、支持孩子向长远目标、大目标努力。

3.在实践中激发孩子的潜能

火车发明者史蒂芬逊从没有到学校受过教育,从他的成长史来看,其潜能的释放都是来自实践。8岁给人家放牛,13岁就跟父亲到大煤矿干活。当蒸汽机司炉的副手擦拭机器,别人修理机器时他细心观察,了解它的构造和功能。由于他刻苦学习,长时间实践,掌握了相当熟练的技巧。一天煤矿里一辆运煤车坏了,机械师们修理好长时间还不能使用,史蒂芬逊自告奋勇地要求修理。因为他平时摆弄过很多机器,已了解到这种运煤车构造上容易出毛病的地方,于是,他从容不迫地拆开,调整好出毛病的地方,再照原样装配好,运煤车果然开动起来了,通过这件事,他很快升任机械修理师,直至机械工程师。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让孩子像史蒂芬逊那样,主动地在实践中锻炼、充实、提高自己,从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积累经验和知识,使自身潜能在大量的实践中逐渐得以释放。

实践是激发潜能最好的方式。当然,实践的大道充满曲折与坎坷,如果孩子遇到困难皱眉头,碰到问题绕道走,那么就永远不会有超凡的能力,孩子的潜能会像一块永埋地下的无价珍宝。只有冲破曲折与坎坷,才能释放生命的潜能,才能达到超凡的境界。

(三)在开发孩子潜能问题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潜能靠发现,特长重培养

家长首先要记住这样一句话:成功的教育就是挖掘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的特长。

因为潜能是每个人都有的,是还没有开发出来的能力。特长是拥有的所有能力中目前最突出的一项能力。它们的区别是潜能是待开发的,特长是已开发的并可继续开发的。在《斯宾塞教育》一书中,斯宾塞先生讲到每个孩子身上都有潜能,一种潜能都没有的孩子几乎没有。所以,上帝并非特别偏爱某些孩子,而抛弃另一些孩子;每一个生命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天赋和灵性,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发现并开发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随时随地仔细观察自己的子女,了解他们的特长和潜能。对孩子潜能表现出来的某些方面,尽管你不期望孩子选择这些方面去发展,但也不必完全去限制,让孩子至少能够拥有这些方面的爱好。只要发现孩子在某些方面的潜能表现,就应当为孩子制订一份计划,包括不同阶段的计划,实施下去,这是决定孩子潜能是不是可以得到发展的关键。

实际上,每个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的潜能表现都有所差异,有的孩子强一点,有的孩子弱一点;有的孩子早一点,有的孩子晚一点。但这并不说明儿童之间存有优劣。与此同时,也有另一个事实:不少在某些方面潜能有明显表现的孩子,后来却完全丧失了这些方面的才能;而某些方面潜能表现不太明显的儿童,以后却在这些方面获得巨大的发展。由此可见,自主学习和后天的教育也是强烈地影响着一个孩子发展的。这也说明了潜能转化为特长可以通过后天的行为,不断地强化、学习、使用,使已拥有的特长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2.家长要重视孩子发现问题和质疑能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发达国家家长很重视从小培养孩子发现问题和质疑能力,而我们国目前的家庭教育,比较忽视孩子这方面的培养。孩子放学后,家长总爱问:“老师留的作业做了没有?”考试过后,则问孩子“考多少分,班级排名第几?”当然,家长关心孩子的成绩是应该的,但是如果紧紧盯住分数不放,家人随着孩子的名次或忧或喜,长此以往,孩子的创造能力就容易枯萎。

科学世家的“小公主”、居里夫妇的女儿伊伦·约里奥·居里,与丈夫一起获得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她小时候非常好动,淘气得像个男孩子,但是自从参加由母亲居里夫人及其好友朗之万、佩兰等人制订的合作教育计划,她的淘气变成了对未知事物强烈的爱好和探索精神。

有一次,物理学家朗之万给孩子们出了一个问题:把一条金鱼放进一个装满水的鱼缸里,然后把漫出来的水接在另一个缸子里,结果却发现这些水的体积比金鱼的体积小,为什么?孩子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伊伦没有参加讨论,而是在想浮力定律——浸在水中的物体所排开水的体积应当与物体体积相等,可是这个定律怎么到了金鱼身上就不灵了呢?她又想,朗之万是知识渊博的大物理学家,总不会是他弄错了吧?

一回到家,她就去问妈妈这个怪问题。居里夫人想了想后,笑笑说:“伊伦,你动手做一下,试试看就知道了。”伊伦一定要弄出个究竟,想证实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于是她从实验台上取了个缸子,又弄了条金鱼,开始做实验,结果竟然是溢出的水的体积与金鱼的体积一样。“奇怪呀!为什么朗之万说体积不相等呢?”伊伦想了半天,最后好像下了很大的决心。

第二天一上课,她就质问朗之万,为什么给他们提出一个错误的结论.并详细地描述了自己的实验经过和结果。朗之万听完,赞赏地笑了:“伊伦,你是个聪明的孩子。通过这个小谎言,我们想告诉孩子们——科学家说的话不一定就对,只能相信事实,严谨的实验才是最可靠的证人。”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待任何事物都要有敢于质疑的精神,“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没有疑问就没有探索。很多时候,人们不假思索接受权威的观点,迷信书本和前人,不敢越雷池半步。孟子日:“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伽利略正是敢于怀疑,才有自由落体运动定律的产生;戴震敢于怀疑,才有《孟子字义疏证》的问世。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敢于怀疑一切,决不盲从。

那么,孩子发现问题和质疑能力如何培养呢?一是家长要多读一些历史、地理、天文、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书,如,《十万个为什么》、《上下五千年》、《百科词典》等等。二要这“是什么”、是“为什么”、要“怎么样”。三要对“是什么”是对其定性;“为什么”是要弄清其来龙去脉;“怎么样”是对其有一个具体清楚的了解,深入解剖。不管什么,只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都一定有不少新奇的发现,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是重视孩子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如:奥斯本帕内斯提出的“创造性解题训练模式”是:事实发现——问题发现——设想发现——解法发现——接受发现;美国的杜威提出创造的五个环节为:问题——分析——假设——方案——验证。

3.不同的人,显现潜能的方式不一样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刘献君教授在《关于潜能的几个问题》中讲:在发现孩子潜能时,还要注重不同的人,潜能显现的方式不一样。一般潜能显现的方式有三种:

(1)以超常态方式显现潜能。超长态显现的人,他们超常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远远超过同年龄、同学历的人。潜能的超常态显现,往往在读写能力上凸现出来。我们国东汉时期曹子建7岁能写诗,唐朝的王勃6岁善文辞,10岁能做赋,13岁写出千古传诵的《滕王阁序》。唐朝三位伟大的诗人都是早慧儿童,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杜甫“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白居易五六岁便会作诗。潜能超常态显现,比较容易发现。最简捷的方法是与同年龄、同学历的人进行比较,可以从入迷的兴趣、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等方面人手。

(2)以负面形式显现潜能。超常的潜能有时从负面来显现,对一些伟大的人物和杰出人物的童年常常冠以“差等生”“笨蛋”这些令人难以接受的词语。这是潜能显现的怪现象,并不是这些人物的童年没有超常潜能的正面显现,而是负面显现太突出了。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少年时代被老师骂为“笨蛋”。他小时候说话很晚,到4岁前后,他父母甚至认准“这孩子智力发育太慢”。学校老师说他“脑筋迟钝,不善交际,毫无长处”。10岁考入中学,入学成绩也很糟糕。终于有一天,老师突然通知他,不要再来上学了。理由很简单,这样一个“笨蛋”留下来会影响其他同学。在“差等生”中,我们还可以列出一大批名字:伟大哲学家黑格尔被恩格斯称为“所有时代中最有学问的人物之一”,而在中学时曾被人称为“平庸少年”,直到大学毕业时,在他的毕业证上还有一句话:“该人学力中等,不擅长哲学。”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在日记中写道:“不仅老师,家长也认为我们是平庸无奇的儿童,智力比一般人低下。”因此,对一些成绩差的学生,我们如何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亮点、潜能,十分重要。

(3)以平庸方式显现潜能。当一个人的潜能尚未开发,或者虽已开发,但是没有找到发挥潜能的最佳位置;或者虽然开发了潜能,但是并没有挖掘他那种最具爆发力的潜能来,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的潜能就会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平平显现状态。汤川秀树是日本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幼时从未有任何迹象可能成为一个物理学家,却对文学深感兴趣。只是到了高中才对物理学有了兴趣。与他父亲同时代的物理学家长冈半太郎的成长之路大大鼓舞了他,伟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日本之行,更激发了他学习物理学的兴趣。19岁那年,他进入京都大学物理系读书。他一旦选定了物理学专业,就像一块海绵被抛进物理学知识的汪洋大海,猛烈地吸收营养,从而激发了他的无限创造力。他在大阪大学任教期间,与一批年轻有为的学者如坂田昌一等人都有献身物理学的愿望,于是组成了研究会,学术气氛十分活跃。这样,更加激发了他的最佳潜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