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整体世界历史的重要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整体世界历史的重要影响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历史纵向发展的关系。孤立地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必然导致对它认识的片面。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给人类带来一场浩劫,当然应受到谴责。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规模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交战双方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这个政治需要而发动的、目的在于建立自己的世界霸权地位的一场政治行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整体世界历史的重要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地位

国内外学者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都是这样的思路,即从战争起源和性质到战争经过、战后和平处置,这对弄清大战的来龙去脉,当然是必要的。但要认识这场战争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它是无法解决的。这种研究的根本弱点在于,割断了历史联系,把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成一个孤立事件,就事论事,使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世界历史进程割裂开来。

为什么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始发于落后的俄国而不是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在十月革命以后东西方一系列国家爆发革命和革命运动并形成一个世界革命高潮?为什么从此以后出现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都涉及世界很大范围,关系世界全局,并影响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等等。这些问题,离开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很难作出正确回答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进入20世纪后发生的第一件大事,它既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世界各种经济政治矛盾极端尖锐的产物,又深刻影响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引起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巨大变动。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历史纵向发展的关系。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十月革命前,结束于十月革命后,它与十月革命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这场战争几乎涉及世界所有国家,因而它与战后东西方爆发的世界革命高潮有着直接的联系,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历史横向发展的关系。

研究重大历史事件,必须考察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这种历史联系和世界全局的观点也是历史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只有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放在历史联系和世界全局中考察,才能揭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本质,看清它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

孤立地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必然导致对它认识的片面。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给人类带来一场浩劫,当然应受到谴责。人民群众痛恨这场战争,完全可以理解,在战争中,很多政治家革命家这样评论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人们看到的是事实,而且,战争尚在进行,也无法看清事件的意义。但是,历史学家在评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必须运用科学的态度,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进行考察,作出全面的评价。

毛泽东曾明确指出:“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1]这是把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放在一起,指出这两件大事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是划时代的事件。这就包含了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地位的评价。十月革命后不久,列宁就对这场大战作了如下论断:“战争使最文明的、文化最发达的国家陷于饥饿的境地。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战争这一巨大的历史过程又空前地加速了社会的发展。”[2]这是把这场大战放在整个世界进程特别是20世纪初的具体历史条件下进行全面考察得出的结论,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地位的科学概括。

今天,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7 0多年,我们再也不能仅仅依据战争期间人民群众和政治家们的态度来写这段历史,而应该拓宽视野,用科学的态度,从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特别是20世纪的世界历史着眼来进行考察。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规模的战争。全世界50多个国家中有30多个被卷入,时间长达四年零三个月又十天。参战国家的人口超过15亿,约占世界人口的3/4,参战的武装人员为7 000多万,比这更多的人在后方为战争服务。军事行动的范围达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领土。这场战争使用了大量新式武器装备:飞机、潜水艇、鱼雷、坦克、机枪、无线电通讯、大水雷等,造成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杀伤。大约1 000万人在战场上死亡(约等于战前一千年间欧洲历次战争中死亡人数的总和),2 000万人受伤,战争引起的流感仅1918年就夺去约1 000万人的生命。各交战国政府的军费支出共达2 080亿美元,十倍于1793—1907年历次战争的总开支,大约等于1910年世界全部有息证券的价值的一倍,或战争前夜英国德国和法国的国民财富的总和。

第一次世界大战花费这样巨大的代价意味着什么?这样巨大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是怎样组织起来的?它引起各国社会经济政治什么变化?它怎样影响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进程?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而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垄断是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是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经济基础,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帝国主义政治的继续,是帝国主义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即暴力)的继续。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因为战争是一定政治需要的产物,有一定的政治目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交战双方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这个政治需要而发动的、目的在于建立自己的世界霸权地位的一场政治行动。因此,既不能把第一次世界大战看成是单纯的军事行动,是与世界经济政治无关的暴力冲突,又不能忽视它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巨大影响。

这场世界规模的战争是怎样打起来的?是什么因素把世界多数国家卷进这场战争?

由于世界已经形成极少数“先进”国家对世界上大多数居民实行殖民压迫和经济剥削的世界体系,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个体系包含着各种矛盾,劳资之间,宗主国殖民地之间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都日益尖锐,在资本主义国家矛盾中,英德、法德、俄德几个突出矛盾的发展,形成英、法、俄与德、奥两个军事集团的对抗,最后导致这场大战的爆发。由于各国都是这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部分,并为帝国主义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密网所缠绕,因此,战争一打响,不出几天便席卷全欧,并迅速扩大到世界范围。具体说来,世界多数国家卷进这场战争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第一,统治世界的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它们各自控制着一批殖民地和附属国,一个参战就意味着它所属的殖民地附属国被绑上战车。英国参战把整个大英帝国带进战争,所有自治领(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南非联邦)都支持宗主国,印度被英国宣布为交战国,埃及1882年被英国武装占领,名义上属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实际上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大战爆发后,英国于1914年12月18日宣布埃及为自己的保护国,大批英军开进埃及,埃及被英国拖到协约国一方。

第二,这场战争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交战双方在世界范围展开争夺,这样,争夺到哪里,就在哪里燃起战火。为了阻止德国势力扩张,牵制土耳其兵力,保护在中东的殖民利益,英国派军队在海湾北岸登陆,侵入地中海东岸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开辟战场。波斯(1935年波斯正式改名为伊朗)在大战期间虽宣布中立,但它的国土分别为交战双方占领,成为激烈争夺场所。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都遭到协约国军队的进攻,战火在非洲燃烧。日本为了建立它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霸权,利用大战夺取德国在中国和太平洋的势力范围,1914年8月23日借口履行英日同盟,对德宣战,派军队占领中国的胶东半岛和青岛,派海军占领太平洋的德属马绍尔、加罗林和马里亚纳诸群岛。双方在海上的争夺也激烈展开。协约国在海上具有绝对优势,战争一开始,英国就对德国实行严密的海上封锁,德国在初期派出巡洋舰印度洋、太平洋及大西洋南部活动,袭击协约国舰支商船,给协约国造成威胁,后被英国舰队所歼灭。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更给协约国以很大打击。

第三,为了战胜对手,交战双方都竭力拉别国入伙,壮大自己力量,而一些国家的统治集团也想依靠某个帝国主义集团的支持,实现自己的领土扩张野心。战争一开始,土耳其就是两大集团激烈争夺的对象,德国利用土耳其与沙俄长期存在的矛盾,早就控制了土耳其陆军,土耳其统治集团中亲德势力占优势。在德国的压力下,土耳其于11月向协约国宣战。意大利更是双方极力争夺的重要对象,由于奥匈与意的矛盾,德、奥未能答应意的领土要求,而协约国保证在缔结和约时满足意大利的大部分要求,使意在1915年5月4日宣布废除与奥匈帝国的同盟条约,接着,意向奥匈宣战,保加利亚在大战开始时宣布中立,同时与交战双方商谈参战条件,由于塞尔维亚反对协约国把它的领土偿付给保加利亚,而德、奥保证用塞尔维亚报偿保加利亚,并强迫土耳其把色雷斯的一块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土地割让给保,使保站到同盟国一边,1915年9月6日,德、奥、土、保建立四国同盟,10月11日,保进攻塞尔维亚。罗马尼亚统治集团也企图利用战争实现扩张野心,一面宣布中立,一面准备与双方就参战条件讨价还价,俄国与罗马尼亚秘密协定,保证罗马尼亚在适当时机合并奥匈帝国所属罗马尼亚人住区,使罗马尼亚越来越倒向协约国,在英、法督促下,1916年8月27日,罗马尼亚对奥匈帝国宣战。交战双方对希腊也进行了激烈的争夺,英、法资本在希腊的势力很大,在英、法的压力下,希腊以国王为代表的亲德势力被赶下台,亲协约国势力上台,1917年6月底,希腊对同盟国宣战。

第四,世界已从经济上联成一体,资本输出,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等把各国紧紧联系起来,经济利益必然影响每个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帝国主义大国对待战争的态度。美国参战最能说明这点。美国是垄断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在工业产量上已经超过竞争对手(英国或德国),但它的殖民地比英、法微不足道,比德国也少得多。对外投资也是如此。这个矛盾促使美国积极参加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而这场世界大战是它夺取世界霸权的良机。美国在大战开始时宣布中立,接受交战双方的军事订货,扩大对欧洲的输出。它指望双方在战争中相互削弱,最后由它出来收拾残局,夺取世界霸权。决定美国对战争态度的是它与交战双方的经济政治关系和交战双方的力量对比。在它看来,如果德、奥集团获胜,德国将成为欧洲唯一强国,这个具有很大经济潜力并富有侵略性的国家将是它夺取世界霸权的严重威胁。而且,美国与英、法的经济关系比起与德国来牢固得多,1913年,美英两国之间的贸易额超过美德两国之间的一倍,在中立期间,这一比数上升几十倍。从交战双方力量对比看,协约国的人力物力资源远远超过同盟国,军队人数也比德奥集团多。这种经济政治因素和力量对比,使美国从战争开始后就采取了亲协约国的立场。美国主要垄断组织都给协约国供应军火和粮食,同时大量减少对德、奥集团的输出。1916年,美国对协约国的输出比对德、奥的输出多277倍,使美国垄断组织和协约国垄断组织的经济利益紧密相连。美国垄断组织给协约国提供大量贷款,这也使美与英、法等国接近,在美国中立期间,英、法、意、俄等国从美国贷款20亿美元,而德国总共只得到2 000万美元。英国的海上封锁政策也迫使美国向协约国靠拢。最后,美国决定站在协约国方面,参加对德战争。德国潜艇连续击沉载有美国人的客轮,给美国好战分子提供了借口。1917年4月6日,美国正式对德宣战。

总之,正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各种矛盾和使各国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世界经济政治关系,导致了这场世界规模的大战。资本主义世界一分为二,交战双方组成两个阵营,多数国家都被卷进这场战争。少数中立国也受到大战的影响,实际上,它们都不得不确定自己对大战态度和对交战双方的态度,不是依附于英、法、俄,就是依附于德、奥。事实表明,这场世界大战牵动了整个世界。

这场战争的主要战场在欧洲,英、法、俄、意、德、奥匈六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是交战国。为了战胜对手,赢得胜利,它们普遍强化国家机器,组建了上百万以至几百万人的军队,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把国家生活转入战争轨道,动员整个国家力量投入战争。

世界大战改变了各国的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由于扩大军工生产,压缩民用工业,劳动人民被征入伍,使劳动力严重减少和丧失。俄国入伍人数约占总人口的11%,英国占10.8%,法国和奥匈帝国占17%以上,德国高达19.7%。大量劳动力的丧失给再生产过程和总的经济状况带来了严重后果。与此同时,军工生产恶性膨胀。1916年,从事军工生产的工人在工人总数中占的比例,德国58%,英国46%,法国60%,俄国72%。产品结构的急剧变化造成经济比例失调。交战国出现经济衰退,工业总产量急剧下降,英国1918年的煤产量同1913年相比下降21%,生铁下降12%,造船下降31%,1918年工业生产(不包括建筑业)比1913年下降19%。德国1917年工业生产只稍多于1913年产量的3/5。法国1916年生铁产量不到1913年的30%,战时最高钢产量只相当于战前水平的40%。俄国1916年生铁产量比1913年减少18%,钢产量减少7%,煤产量减少11%。欧洲其他交战国也大致如此。大战期间,除英国外,欧洲所有交战国的农业都减产,欧洲大陆的农业生产约低于战前的1/3。工农业产量下降的直接后果是,市场商品缺乏,物价上涨,通货膨胀。随之而来的是,对外贸易大减,预算赤字庞大,国债激增,财政危机加剧,劳动人民生活状况急剧恶化。

在欧洲交战国出现经济衰退因而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削弱的同时,美国、日本和其他一些国家的经济却出现了高涨。美国工业产量大幅度增长。1915—1918年达到的最高年产量同1913年产量相比,石油增加43%,铁矿石增加21%,煤增加19%,钢增加44%,机器制造增加70%,造船增加276%,棉纺织增加200%,毛纺织增加175%,发电量增加125%。美国农业产量大增,许多作物的播种面积扩大,牲畜头数增加。战争使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1913—1920年美国在世界生产中所占比重增长如下:煤从39%增加到45%,钢从44%增加到58%,小麦从23%增加到29%。美国从债务国一跃为世界的债权国。截止1921年6月1日,美国贷给其他国家的款项共125亿美元,英、法、意、比都欠美国的债。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也起了变化。大战期间,英国国外投资大约丧失1/4,法国丧失一半以上,德国失掉所有国外投资,而美国国外投资增加4倍多,总数已超过英国。美国的黄金储备1914年6月30日为19亿美元,1922年6月30日已达38亿美元,几乎占当时世界黄金储备的一半。这场世界战争使美国变成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

美国经济的高涨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了欧洲交战国的经济衰退。这主要表现在,美国夺取了德国、英国和欧洲其他交战国的国外市场,而各交战国对美国农产品工业品有大量需求。交战国的经济衰退愈严重,就愈缩小它们的出口,扩大它们的进口。德国向阿根廷、巴西、加拿大等国的出口已减少为零,英国向这些国家出口也大减,而美国则急剧上升。俄国同世界市场的联系在1914年几乎完全被切断,粮食无法输出,美国粮食垄断了世界市场,并以空前的高价出售。欧洲交战国大量进口美国的小麦、石油、罐头、金属和炸药等产品,1918—1919年度仅英国和爱尔兰就吞下美国出口的30%,美国产品在英国进口中占的比重从1913年的18.4%增长到1918年的39.2%。欧洲各国为了偿付从美国进口商品的款项,将持有的大量美国有价证券向美国出售,从而使美国得以偿还欠欧洲的债务。它们还把拉丁美洲、加拿大和其他国家的有价证券出售给美国垄断组织,从而加强了美国作为资本输出国的地位。

美国向协约国出口的大部分商品,是用向这些国家贷款的方式提供的。这一方面使欧洲各国欠下美国大量债务,另一方面又使美国垄断组织依靠这些贷款出口的商品大发横财。美国国外市场的扩大,又成为国内市场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总之,欧洲各交战国在大战中的经济衰退成为美国经济高涨的主要原因。美国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加强,一跃成为世界性大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世界的主要超前者由英、法、德三国以及部分的包括美国改变为美国和部分的包括英国。欧洲在世界上的地位的下降和美国地位的上升,表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的加剧,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一系列矛盾发展演变的基础。(www.xing528.com)

日本在1914年8月宣布参战,但其军事行动只限于夺取德国在中国和太平洋的势力范围和领地,实际上没有作战。它利用大战来扩大势力范围,进行经济扩张,特别是加紧掠夺中国,妄图把整个中国变为它的殖民地。欧洲交战国的经济衰退促进了日本经济高涨。从交战国进入日本和远东的工业品锐减和协约国向日本的军事订货,为发展日本经济和扩大对外贸易造成特别有利的条件。战争期间,日本工业产值增加近四倍,重工业比重增大,商船增加80%,出口增加3倍以上,从长期的入超国一跃而成为出超国,大量黄金流入日本,黄金储备超过20亿日元。它向协约国提供5亿日元贷款,从战前的债务国变为债权国。

尽管美国、日本和其他一些国家在大战中出现经济增长,但是未能补偿欧洲交战国和一些中立国的经济衰退。战争大大阻碍了世界工业产量的增长,严重阻碍了资本的积累过程;战争破坏了国际经济秩序,许多国家的金融货币流通体系陷入混乱。这一切使战时资本主义再生产出现了极端尖锐的矛盾,从而扩大了在战争中日益成熟的革命危机(特别是在欧洲)的经济基础。

各国垄断资本集团在准备和进行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过程中,都竭力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战争期间,各交战国对本国的生产和分配普遍实行国家监督、管制和调节。加速了一般垄断向国家垄断的转变,推动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德国成立一系列中央机构,控制全部经济生活,动员人民的力量进行战争。1914年8月成立战时工业委员会和战时原料管理处。前者负责分配政府订货和管理军需生产,在它下面设立几家信用银行,办理募集战时公债,并向各军火企业发放贷款。后者下设59个军需公司,专管征集和分配各种工业原料。由于重要原料和贷款优先给予垄断组织,使绝大部分中小企业被迫陆续停工直到关门。1915年7月,德国颁布强制卡特尔化法律,各邦当局有权强迫各企业加入垄断组织。1916年12月,发布加强动员的“兴登堡纲领”。它规定:凡17—60岁的男子,均应被征入伍;留在工厂的劳动者不准随便流动;所有工厂必须服从战争需要,生产军需品;关闭不能生产军需品的工厂,其工人另调他厂或送前线当兵。这个纲领实际上是德国劳动任命的苦役判决书。德国政府还成立了帝国谷物局和帝国服装局,严格管制食品、服装、燃料等的供应和分配。生活必需品实行凭证配给制度,配给量越来越少,劳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德国这样调节经济,保证了资本家获得比战前更高的利润。这是典型的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英国虽然作了长期的战争准备,但工业设备陈旧,重工业薄弱和经济上的对外依赖,使它难以与德国对抗。战争开始时英国海上运输遭到德国破坏,造成国内原料缺乏,粮食不足。这些使英国政府加强对国民经济实行管制,采取一系列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措施。如铁路冻结工资,禁止工人罢工,限制工人离业转业,强制妇女儿童按低额工资参加劳动等。这些管制经济的措施都有利于垄断资本。英国垄断资产阶级在战争中获得40亿英镑的利润,有的大公司利润几倍、几十倍的增长。垄断组织靠侵吞国家财产,兼并中小企业而空前地扩大了规模。1916年,英国工业联合会成立,它联合了资本总额达50亿英镑的18 000家公司,成为英国垄断组织的中心和工业界的司令部。在国家的严密管制下,战时英国经济全面实行军事化,广大工人群众忍受着军事苦役生活,工人实际工资下降24%左右,每个居民负担的税金从1913年的5.4英镑增长为1918年的19英镑,这一切使劳动人民的处境不断恶化。

在欧洲主要交战国中,俄国最缺少打世界战争的准备。战争刚开始,它缺少约40万支步枪,到1914年10月,又增加一倍以上,过了两年,还有几十万作战部队没有武器,机枪缺少,炮弹不够,严重的经济困难和作战的失败,迫使沙俄把经济转入战争轨道,成立各种机构,负责调整与战争有关的一切经济活动。1915年成立国防专门会议,对供应陆海军军需品的国营工业企业的活动实行最高监督,促进组织新工厂、分配订货和监督合同的执行。另一些专门会议负责制定粮食、燃料、运输等方面的措施及其相互配合,并有权分配订货、规定限价、进行征收。1915年又设立军事工业委员会,组织约1300家中小工业企业为前线服务。大资产阶级在各种专门会议里有代表,在军事工业委员会里占有统治地位。俄国垄断资本在战争中迅速发展,并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旧的垄断组织辛迪加扩大,新的高级类型的垄断组织托拉斯和康采恩相应而生,它们控制着许多股份公司和各种工业部门的企业。

在美国,战争推动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资本家利用战争提供的机会直接通过国家政权赚取更多的垄断利润。首先,国家以调节经济为名建立一系列经济机构,交给垄断组织的代表把持。1917年7月,成立统治全国工业的战时工业局,它通过各种机构,掌握从调拨原料和劳动力,到分配国家订货、制定价格的大权,其负责人和各种负责职务都由华尔街的老板和他们的代理人担任。其次,实行一部分企业国有化,或由国家投资兴建工厂交给垄断组织经营。1917年实行铁道国营,政府按国营铁道公司在战前的年平均利润支付公司利润。最后,政府采取国家订货、给予补助金和贷款等措施帮助垄断组织。通过军事订货,国库资金源源流入资本家腰包。同时,垄断资本家还以国防和民族利益为借口,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离。

列宁深刻地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般垄断演变为国家垄断的意义,他说:“战争异常地加速了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夺主义的转变,从而使人类异常迅速地接近了社会主义,历史的辩证法就是如此。”[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完备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入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意味着生产社会化已达到这样的程度,即所有工业部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而在全国范围内联合起来,在工人阶级取得政权后,这些工业部门的国有化就可一举而成。由于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设立了一些统计和监督的机关,承担大量簿记,监督、计算、登记和核算的工作,它们不同于资产阶级国家的常备军、警察、官吏这些压迫机构,工人阶级掌握政权后一道命令就能把它们拿过来,用来组织社会生产和进行统计监督,大银行就是这种国家机构。一般说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特别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越高,它的社会主义物质前提就越好。

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切矛盾。战争前夕,欧洲很多国家已出现严重政治危机。战争初期,垄断资产阶级在社会民主党和改良主义工会的领袖们的帮助下,用所谓“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思想欺骗和毒害人民群众,曾一度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煽起社会沙文主义的狂热,骗取了人民群众对垄断资产阶级战争政策的支持。但是,战争带来的灾难,使人民群众逐渐认清了战争的真正性质,越来越多的人由支持战争转为反对战争。

早在1914年12月,德国士兵在前线就自发地同英、法两国士兵联欢。各国人民反对饥饿、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反对资产阶级反动统治的斗争,从1915年起走向高潮。同时,社会民主党和工会内的反战派力量增强,社会民主党内出现了左派。1914年12月2日,卡尔·李卜克内西在德国国会发表声明,揭露战争的兼并掠夺性质和德帝国主义发动战争的罪行。他在另外一些演说中,号召工人阶级起来“以战争制止战争”,指出德国工人的主要敌人是德帝国主义和军国主义,德国人民必须同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采取共同行动,战胜德帝国主义和军国主义。1915年春天,在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的领导下,建立“国际”小组,出版《国际》杂志,在德国各个工业中心成立秘密革命小组。1916年初,“国际”小组改名“斯巴达克团”,出版名为《政治通信》的秘密革命传单(后改名为《斯巴达克通讯》),在群众中扩大革命的宣传鼓动工作。1916年5月1日在德国国会举行会议之时,李卜克内西在波茨坦现场组织了一次反战示威,提出“打倒战争”、“打倒政府”的口号,李卜克内西因此被捕,军事法庭判他4年徒刑。德国工人为反对迫害李卜克内西,掀起政治罢工浪潮。1916年全年,德国的罢工连续不断,德国工人已在开始酝酿革命。

在俄国,各种矛盾更为尖锐。战争的庞大开支,使国债激增,从1913年的88亿卢布增长到1917年的500亿卢布,英国政府控制了俄国军事订货的大部分,要俄国以黄金支付,使俄国价值6亿4千多万卢布的黄金外流。同盟国家提供运输武器的运输工具,以俄国供应粮食、油脂、木材、酒精和重要战略原料为条件。法国要求俄国出兵40万,作为交换武器的条件,1916年,沙俄开始派俄军到法国前线。沙俄在美国订购的武器弹药总值达12.37亿卢布,俄国从美国输入的物品比战前增加16倍。俄国对西方的依赖日益加深,加上严重的经济危机及军事上的失利,演变成社会政治总危机。工人罢工运动迅速高涨。1914年8月—12月罢工6次,1915年1 000次以上,1916年1 500次,罢工人数分别为3.4万、54万和100万以上。政治罢工的比重逐年增加。农民呈现1905年的景象。布尔什维克在军队中展开强大的工作,使广大士兵逐渐认识到必须用革命方法结束战争。(1915年秋天,波罗的海舰队的许多军舰上发生水兵骚动,其中主力舰“甘古特”号爆发起义。)1916年10月,两个步兵团拒绝向彼得格勒罢工工人开枪,并掉转枪口对付警察。在反对沙皇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斗争中,无产阶级同农民(士兵是穿上军装的农民)结成巩固联盟。沙俄境内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斗争,到处发展为起义。

事实证明,世界大战激起俄国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革命形势迅速成熟。同欧洲各交战国相比,俄国的革命运动具有更大的规模,组织性和战斗性更强,斗争水平更高。1917年2月(公历3月),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在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发动起义,推翻统治俄国达三百年之久的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俄国二月革命预示着一场革命风暴即将来临。

战争把殖民地半殖民地卷入政治漩涡,极大地影响了殖民地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发展。

在战争中,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帝国主义战争的后方,交战双方,特别是协约国,竭力从殖民地半殖民地榨取人力和原料资源。英国从印度运走369.18万吨装备和物资,以及500万吨左右粮食。法国从殖民地(不包括北非)榨取了250万吨原料和粮食。宗主国用增加捐税摊派公债等办法,把很大一部分战争费用转嫁给殖民地。印度负担的军费在英帝国居第二位,仅次于英国。宗主国在殖民地征兵,充当炮灰。法国征兵140万,英国在印度征兵150万,澳大利亚30万,新西兰10万,加拿大数万。交战国从殖民地征集数百万劳工,送到前线挖战壕或在后方为战争卖命。埃及当时人口多于1 000万,而被动员参加所谓劳动团和骆驼团的达150万。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将数十万青壮年送到帝国主义国家做劳工,仅运往俄国的就不下20万。帝国主义的残酷掠夺,使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经济遭到破坏,特别是播种面积减少农业严重减产商品奇缺,物价暴涨,加上天灾和各种疾病的袭击。成千上万的人死于饥饿瘟疫,1918年印度因饥饿和瘟疫而死亡的约140万。这些导致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矛盾的激化。

与此同时,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的控制,大大减少了向那里输出工业品,并增加了从那里进口粮食、原料和军用物资,这就促使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工业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资本主义在亚、非、拉各国的发展,引起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无产阶级人数迅速增长,中国产业工人在大战中增加一倍,总数超过200万,印度工人总数近220万,埃及、印度尼西亚、朝鲜也形成本民族的工人阶级,甚至连土耳其和波斯这些工业不多的国家,工人阶级也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在阿拉伯国家和非洲一些殖民地也开始有产业工人。战争加速了各国农民的破产,农民的不满情绪迅速增长,成为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力量。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也壮大了,孙中山、甘地等资产阶级政治家的政治思想有所发展。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在战争中受到锻炼,普遍增强了反帝要求。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越出欧、美范围,传播到全世界,与亚、非、拉刚刚形成(或正在形成中)的工人运动相结合。十月革命使俄国从镇压东方民族解放运动的宪兵变为东方各国人民的可靠朋友和同盟者,为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造成有利的国际环境。战争为亚、非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创造了前提。

早在十月革命爆发前,列宁就对这场世界大战的政治后果作了科学的预测:“战争造成了如此重大的危机,使人民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达到如此紧张的地步,使整个现代社会组织受到如此严重的打击,因此人类必须作出抉择:要么是灭亡,要么是把自己的命运托付给最革命的阶级,以便最迅速最激进地过渡到更高的生产方式。”[4]四年零三个月的世界战争把世界一切矛盾推向了极端。在这种情况下,历史在全人类面前提出的任务是,从资本主义奴役下解放出来,使人类历史过渡到社会主义。战争已创造了实现这场伟大转折的物质条件(包括阶级力量)。列宁创造性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确回答了时代的要求,为指导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实现这场伟大转折提供了思想武器,为各国无产阶级夺取胜利指明了方向。

帝国主义者发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完全超出他们的意料,竟成为新世界诞生的催化剂。它引起整个世界的巨大变化,使人类异常迅速地接近了社会主义,准备了人类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所需要的一切条件,终于迎来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以它为开端的世界革命高潮,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地位,也是历史辩证法的最生动的体现。

【注释】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第628页。

[2]列宁:《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1页。

[3]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6页。

[4]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