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丝绸之路上的古代玻璃研究:启示中国玻璃艺术

丝绸之路上的古代玻璃研究:启示中国玻璃艺术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丝绸之路对于中国玻璃艺术的启示性作用陆驰考古证明,早在西周时期中国就能自己生产玻璃,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丝绸之路给中国古代玻璃艺术带来的主要影响可概括为如下3个方面。自唐代开始,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钠钙玻璃配方使得玻璃相对结实耐用,日用推广成为可能。北魏时期玻璃吹制技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成为此后中国玻璃产品成型的主要方法之一。

丝绸之路上的古代玻璃研究:启示中国玻璃艺术

丝绸之路对于中国玻璃艺术的启示性作用

陆 驰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200444)

考古证明,早在西周时期中国就能自己生产玻璃,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从春秋晚期开始,外国玻璃制品和技术陆续传入中国并带动了本土玻璃的发展。当时,作为旧世界东西两端的发达文明,中国与希腊正陷入政治分裂状态。同时阿黑门尼德帝国把叙利亚和伊朗统一成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东西方是由一条危险的商路联结起来的。这条名为“西徐亚小道”的商路穿越了游牧民族所占据的大草原,使得文明得以交流传递。或许正是这条“小道”为中国古代玻璃艺术带来了最早一块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中国古代玻璃艺术在蜻蜓玻璃珠之后开始了漫长的仿玉器时代。

一、丝绸之路开启玻璃之路

丝绸之路,自汉代开通以来联通了欧亚大陆的经济文化与技术,成为历史上中西交流最重要陆上通路。在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后2世纪,沿着这条欧亚内陆交通干线,自东向西并列着东亚的汉朝(206B.C.—220A.D.)、中亚的贵霜(45A.D.—226A.D.)、西亚的安息(帕提亚,3B.C.—226A.D.)、欧洲的罗马(30B.C.—284A.D.)四大帝国,示意图见图1。在公元100年前后,空前强大的四大帝国正值势力的扩张中。汉使张骞的“凿空”和甘英的远行使得中国、印度、西亚和希腊—罗马文明由间接接触转为直接的交流与对话,自此这四大文明的发展不再孤立进行。而西亚地区的美索不达米亚,包括叙利亚、伊朗、安纳托里亚和埃及正是人类玻璃制造的摇篮,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就开始制造玻璃。希腊和罗马在玻璃发展史上占据着中心地位,它比其他任何一种文明更为玻璃所浸润,并赋予玻璃艺术一个黄金时代[1~3]。自公元前3世纪直至19世纪,罗马的玻璃制造在很多方面占据着领导地位,不仅是工艺与技术,更关键的是认识与观念。因此从发展的角度看,对于当时的中国玻璃艺术来说,与这些地区的交流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图1 公元100年前后的汉帝国、贵霜帝国、安息帝国、罗马帝国及其卫星

二、丝绸之路对于中国古代玻璃艺术的重要影响

由于中华文化对于玉石的特殊偏爱,以及根深蒂固的陶瓷文化不断蓬勃发展,中国古代的玻璃艺术始终生长在玉器与陶瓷的浓重阴影里。在造型、色彩、装饰、功能等方面,模仿玉器成为玻璃材料的主要用途。从早期的璧、环、剑饰、琀、蝉、带钩到后来的带板、佩饰、首饰、摆件,玻璃都是作为玉石的代用品使用的。一些玻璃对天然玉石在色泽、纹理、质感上的模仿惟妙惟肖,以致真假难辨(图2)。对玉器的模仿使得中国古代玻璃艺术就材料语言与艺术表现力方面呈现出很大的缺憾,妨碍了中国玻璃艺术的进一步发展。虽然玻璃的产生最初难以摆脱天然宝石的人造代用品的地位,但在西亚、埃及、希腊、罗马文化中玻璃作为特殊材料很快找到了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这种材料语言的逐步掌握又是建立在对材料性质的了解与技术开发的基础之上。如罗马在公元前2世纪创造金箔夹层玻璃技术(图3),是将镂刻图案的金箔夹在两层透明的平板玻璃间进行软化(slumping),很好地把握了玻璃在热状态下与贵金属材料的结合状况与软化成型技术。同时期流行的玻璃棒熔合技术则利用玻璃棒截面的花纹拼合成不同的图案,熔合成平板,切割后再进行软化[3,4]。这些尝试使玻璃从早先的拉制成型、铸造逐步发展出软化、熔合、吹制、灯工等技术,从而使玻璃拥有了自身的艺术语言、地位和价值。而玻璃在古代中国的价值几乎长期被定位在玉石的廉价代用品上,玉色的半透明质感似乎无法摈弃,铸造后与玉器加工一样的精打细磨,成为主要的技术程序。丝绸之路为中国程式化的玻璃艺术输入了新鲜空气,尽管当时的西域文化无法像今天这样从某些思想领域上影响中国,但光鲜透亮、轻巧别致、五彩斑斓的西方玻璃制品却让人爱不释手、无法拒绝。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技术自然也随之传来。

丝绸之路给中国古代玻璃艺术带来的主要影响可概括为如下3个方面。

图2 中国战国时代铸造的玻璃

图3 公元前2世纪罗马制作的金箔夹层玻璃容器

1.玻璃化学成分的改变

中国古代玻璃从材料的化学成分分析大致可划分为4个阶段:

①公元前5世纪以前的西周至春秋时期。这一时期玻璃成分的化学组成属高SiO2,并含有大量晶态石英的烧结物,是中国古玻璃的雏形。

②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至公元6世纪的隋代。这时的中国古代玻璃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前期以PbO-BaO-SiO2系统玻璃为主,后期以PbO-SiO2系统玻璃为主,也有少量以K2O-SiO2为主要化学成分的玻璃。

③公元7世纪的唐朝至公元13世纪的元朝。出土玻璃仍以PbO-SiO2系统玻璃为主,同时还有K2O-CaO-SiO2,Na2O-CaO-SiO2,Na2O-CaO-PbO-SiO2等系统的玻璃。

④公元14世纪的明代至公元19世纪的清代。玻璃成分有K2O-PbO-SiO2,K2O-CaO-SiO2,Na2O-CaO-SiO2,Na2O-CaO-PbO-SiO2等系统。

从以上中国古代玻璃化学组成的演变可以看出:中国本土玻璃的体系为PbO-BaO-SiO2和PbO-SiO2系统玻璃[5]。这类玻璃较为脆弱易碎,对较大冷热变化的耐受力差,因而无法作为日常用品的材料。也正是部分因为这个原因,中国古代玻璃因无法走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而得不到像陶瓷那样的繁荣发展。自唐代开始,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钠钙玻璃配方使得玻璃相对结实耐用,日用推广成为可能。

2.吹制技术的传入

尽管在西汉已经发展出了耳杯、平底钵、碗、盘、盆等玻璃日用器具,但铸造及随后复杂漫长的打磨抛光工作使得制作周期不容乐观。这样精雕细琢的器具只能是极少数贵族身份地位的象征,无法走入寻常百姓家,这种状况自然严重影响了玻璃作为日用器具材料的可能性。北魏时期玻璃吹制技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成为此后中国玻璃产品成型的主要方法之一。据《魏书·大月氏传》记载,世祖时西域月氏商人将西方玻璃技术引入中国,并在北魏京师平城(今大同)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型玻璃吹制工厂。1964年河北定县出土的北魏天青色玻璃瓶就是一件采用吹制工艺成型的实用玻璃器(图4)。吹制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玻璃制造效率,使得加工玻璃器皿造型的周期大大缩短,同时也为日用玻璃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图4 中国北魏时期吹制的玻璃瓶

3.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中国古代玻璃作为玉器的仿制品在艺术风格上与同时代玉器如出一辙。然而,丝绸之路带来的异域风情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玻璃的艺术风格。到魏晋南北朝时,罗马、萨珊艺术风格开始影响中国玻璃造型与色彩。与传统的沉稳厚重不同,器物开始轻薄透明起来,色彩也日趋亮丽。隋唐时期的中国玻璃充满波斯的浓厚风格,色彩除蓝色、绿色、淡绿色、黄绿色外又增添了乳白色、黄色、褐黄色、棕色等新颜色。装饰手法在刻花、贴塑等基础上发展出更为精细的工艺。如陕西临潼1985年出土的唐代玻璃网纹瓶,所饰凸起的网格纹就是两次帖塑的工艺[6]。这些西域因素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玻璃的艺术风格,为本土玻璃的创作提供了灵感与启迪。

二、丝绸之路对于现代玻璃艺术的启示性作用

玻璃在20世纪60年代成为独立的艺术创作材料。现代中国的玻璃艺术既与传统有着一定的承继关系,又是世界现代玻璃艺术发展的一部分。随着玻璃工作室的逐步兴起,西方大学在60年代开始陆续开设玻璃艺术课程。自2000年起,中国清华大学上海大学也开始建立了玻璃艺术工作室,并开设玻璃艺术专业课程。由于这一学科从观念到技术都源自于西方现代艺术,因此保持中西方的交流成为我们必上的一课。从丝绸之路对中国古代玻璃的影响上看,我们的了解沟通能改变历史,亦能创造未来。在西方玻璃艺术观念、技术与教学研究方式传入的同时,东方文化的传出也影响着西方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在英国玻璃艺术家Colin Reid的作品中,东方的文字“雅”无疑得到玻璃艺术语言最生动贴切的优雅表现(图5)。丝绸之路对于现代中国的玻璃艺术同样具有启示性作用,我们将建立起一条流通玻璃艺术思想的新丝绸之路,让世界了解我们,让我们了解世界。

图5 Colin Reid玻璃作品局部

参考文献

[1]〔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刘北城,郭小凌译.历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444

[2]Keith Cummings.Techniques of Kiln-formed Glass.London,Philadelphia,A &C Black,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98,24

[3]〔英〕艾伦·麦克法兰,格里·马丁著.管可秾译.玻璃的世界.商务印书馆,2003,10~15、117

[4]An Jiayao.The Art of Glass Along the Silk Road,China Dawn of a Golden Age,200-750AD.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New York,Yale University Press,New Haven and London,2004,57

[5]周嘉华.文物与化学,东方出版社,2000,41

[6]杨伯达主编.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金银玻璃珐琅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