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学者论泰戈尔:思想性分析

中国学者论泰戈尔:思想性分析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试析《戈拉》的思想性试析《戈拉》的思想性廖波泰戈尔是20世纪在中国最受欢迎的外国文学家之一,人们喜爱泰戈尔,大多是因为他的诗歌。《戈拉》被誉为一部史诗性的作品,代表着泰戈尔小说创作的最高峰。尽管如此,《戈拉》仍被认为是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关键在于这部小说的思想性。《戈拉》中我们可以同时看到上述三种典型的代表人物。维纳耶是戈拉的崇拜者,但他对戈拉的思想并不完全赞同。

中国学者论泰戈尔:思想性分析

试析《戈拉》的思想性

试析《戈拉》的思想性(1)

廖 波

泰戈尔是20世纪在中国最受欢迎的外国文学家之一,人们喜爱泰戈尔,大多是因为他的诗歌。泰戈尔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味深长,在20世纪初曾被大量介绍、翻译到中国,对中国的现代文学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在中国,相比于泰戈尔的诗歌,泰戈尔的小说创作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但实际上,泰戈尔的小说创作也取得过很高的艺术成就,对现当代印度文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泰戈尔曾创作过100篇短篇小说和13部中长篇小说,在泰戈尔的长篇小说作品中,《戈拉》被公认为是其代表作。《戈拉》被誉为一部史诗性的作品,代表着泰戈尔小说创作的最高峰。许多文学评论家给这部小说以极高的评价,“即使泰戈尔只写了《戈拉》这一部作品,没有创造其他的长篇和短篇小说,他作为印度首屈一指的小说家的地位也是无可置疑的”(2),“这部小说可以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媲美”(3)。为什么评论家会给予这部小说如此之高的评价呢?实际上,单从小说创作技巧的角度来考虑,它并不完美。《戈拉》写于1907~1909年,当时现代印度小说尚在萌发阶段,作为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其中缺少细致生动的细节描写,同时小说中不时出现的大段冗长的对话、辩论也损害了这部作品作为小说的艺术魅力。尽管如此,《戈拉》仍被认为是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关键在于这部小说的思想性。

冲撞的时代

《戈拉》创作于1907~1909年,那时的印度正处于一个由纷乱中觉醒的时代。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后,英国加强了对印度的控制,英国政府直接取代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进行全面统治。经济上,英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印度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正在土崩瓦解。文化上,英国加强推行西方教育,一方面,使得印度知识分子有机会受到西方现代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印度社会的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也受到极大的冲击。“西方的铁更深入地进入了印度的灵魂”(4)

印度的知识分子们意识到,表面上西方对印度的剥削和压迫是一个政治经济问题,而根本上这是两种文明的冲突和较量。印度的知识分子在西方现代文明与印度传统文化的碰撞中进行着痛苦地探索和思考。一方面,他们意识到,西方的现代思想中有许多比印度传统思想优越之处,另一方面他们对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政治统治又深恶痛绝。对于西方,他们始终处于矛盾之中。到底是全盘接受西方文化?还是退回到传统印度文化当中去?这是当时印度知识分子不得不面临的选择。

严酷的社会环境促使了印度民族主义的觉醒。“近代印度之父”罗摩·莫汉·罗伊1828年在加尔各答创立梵社,标志着印度教改革运动的开始。梵社的许多观念是受到西方现代思想的影响的产物,它反对烦琐的宗教仪式,反对偶像崇拜,反对传统印度教社会中的一些陋习,具有相当的进步意义。梵社对传统印度教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泰戈尔在1884~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那时罗摩·莫汉·罗伊已去世多年,梵社的发展也面临许多问题。泰戈尔一方面继续推新梵社的改良主张,另一方面也对梵社的部分成员偏离梵社的宗旨感到不满。泰戈尔在他的演讲《印度的民族主义》中指出,“我们印度的真正问题不是政治问题,而是社会问题(5)。泰戈尔认为,要想改变印度社会,先要从改良传统文化做起,比如要革除传统印度文化中诸如种姓制度、禁止寡妇再嫁这样一些陋习。同时,他也反对全盘否定西方文化,反对过激地抵制西方的行动。

《戈拉》书写的正是西方文明和印度文化激烈碰撞的这样一个时代,以及这个时代加尔各答一群印度知识分子的生活,加尔各答曾是英印殖民主义政权的首府,这里的印度知识分子最先接触到英国人带来西方文化,也最先感受到英国殖民主义统治所带来的痛苦。

印度知识分子的三种选择

近代印度和西方文化的交流并不是一种平等的交流。西方文化相对于印度传统文化,是一种强势文化,并且印度人并没有选择是否去面对这种文化冲撞的权力,这种冲撞是不请自来的。印度的知识分子们无法选择是否回避冲撞,但却可以选择对应这种冲撞的态度。

面对西方文化汹涌而来的势头,印度的知识分子有三种选择。一是,完全否定西方文化,退回到传统印度文化当中去。二是全盘接受,放弃传统印度文化。三是不走极端,同时吸收两种文化的精华。《戈拉》中我们可以同时看到上述三种典型的代表人物。

早期的戈拉和戈拉的养父克里希纳德亚尔,是第一种类型的代表。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要彻底地用传统印度教文化进行反击。他们在观念和行为上更加注重遵守印度教原则,以此来抵抗西方文化的渗透。“戈拉说:在目前这个时代,印度教社会为了保护自己不受形形色色的公开的和隐蔽的攻击,就必须在饮食和种姓等各个方面保持高度的警惕……当敌人从四面八方进攻一个城堡时,要关好每一条大街小巷的出口和大门,堵好每一处缺口,用生命来保卫这个城堡。这样做决不能说是心眼太小。”(6)于是戈拉父子认真研习印度教经典,严守印度教教规。他们在家里请学者专门来讲授奥义书,讨论印度教经典,同时生活中严守种姓制度。最典型的是戈拉连自己母亲做给自己的食物都不吃,因为他认为母亲不是一个纯正的印度教徒。而克里希纳德亚尔甚至不准戈拉进自己修行的屋子,因为戈拉实际上是爱尔兰人的遗孤。

第二类人物的代表,无疑是哈伦先生。哈伦先生是梵社的狂热分子,他同时是西方文化的崇拜者。他对印度传统文化持全盘否定的态度,他说:“《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和《薄伽梵歌》是印度教徒的经书,他根本不愿意接触它们。宗教经书中只有《圣经》是他唯一的支柱。”(7)哈伦对西方的崇拜到了盲目的地步,他甚至认为孟加拉人由于性格上的种种缺陷和弱点,永远不能胜任县长和法官的重任。哈伦实际上代表着盲目崇拜西方、否定印度文化的印度知识分子。他们是一群民族虚无主义者,客观上成为了英国殖民统治的帮凶。

第三类人的代表则是帕勒席先生和维纳耶,以及后来觉悟后的戈拉。维纳耶是戈拉的崇拜者,但他对戈拉的思想并不完全赞同。维纳耶虽然口头上支持戈拉的传统印度教观点,但在实际行动中却并没按戈拉说的去做。戈拉不让他接近梵社成员,他却和帕勒席一家交往甚密,戈拉不让他吃安纳德摩伊做的饭,他却突破禁忌照吃不误。同时在哈伦这样的亲西方分子面前,维纳耶又能坚定地维护印度传统文化。维纳耶实际上对印度和西方两种文化都不排斥,虽然他并没有自己的理论,但在行动上他不自觉地站到了正确的立场上。而帕勒席先生则更加典型,他是先知先觉的印度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帕勒席既看到西方文化的先进性,又没有丢弃传统印度文化的精华。他即学习《圣经》又研习《摩诃婆罗多》。在许多问题上他仿佛是一位超然的智者,总是能作出正确的决定。

泰戈尔显然是赞成第三种态度。起先固守传统的戈拉,最后大彻大悟,放弃了自己原先狭隘的宗教思想。而盲目崇拜西方的哈伦先生是几个主要人物中唯一的反面人物,泰戈尔对他的思想和行为显然持否定态度。而许多评论家认为,《戈拉》中的帕勒席先生几乎就是泰戈尔自己的化身,帕勒席对事物的看法实际上就是泰戈尔自己的看法。

戈拉———印度知识分子走向成熟的缩影

总体来说,《戈拉》这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并不十分出色,由于缺乏生动细致地细节描写,再加上人物的思想主要通过对话、辩论来表达,这些缺点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人物形象的感染力。但是,泰戈尔塑造的戈拉这个人物形象却有着深刻的含义。

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泰戈尔对戈拉花费笔墨最多,相比于书中其他人物形象戈拉也显得更为丰满。但是戈拉这个人物形象的重要意义不在于这个人物形象本身,而在于他所代表的东西。

作品中戈拉的思想性格经历了一个由蒙昧走向成熟的发展过程。起初的戈拉,只是个光有着一腔热血的印度知识青年,对于传统和西方两种文明他并没有自己的看法。戈拉起初开始坚定地维护印度教文化,并不是因为他笃信这种宗教。他虽然研习印度教经典,但并不完全接受这些东西,“戈拉自己一有机会,就贬斥古代圣典和印度教传统习俗”(8),但是看到一位英国传教士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攻击印度教社会和圣典时,出于本能他站在印度教的立场开始反驳英国传教士的观点,慢慢地,戈拉真心地信服了自己所鼓吹的观点,由此成了虔诚的印度教徒。

成为虔诚的印度教徒后,戈拉在各个方面对印度教的规范身体力行,他甚至拒绝吃自己的母亲做的饭,因为他认为母亲不是一个纯洁的印度教徒。此时的戈拉俨然成了传统印度教的卫道士,他反对维纳耶和梵社家庭的来往,甚至上门去和梵社成员辩论,虽然辩论中戈拉并不落下风,但实际生活中戈拉却常常显得蛮不讲理。这也正暴露了印度教传统伦理中确实也存在不合理的、违背人性的一面。

戈拉在去农村的一次旅行中,亲身感受到了传统印度教伦理的不合理性。他拒绝去助纣为虐的婆罗门家饮食而留在善良的理发师家里,此时,他的理智终于战胜起初自己对印度教的盲目狂热的情感

戈拉从小接受英语教育,同时又热爱印度教传统,在他的观念中同时存在两种价值评判标准。这两种价值观在脑海中不断交锋,这是戈拉痛苦的根源。但是,在生活实践中,戈拉终于体验到什么才更加符合人性的东西。

戈拉为维护下层老百姓的利益甘愿入狱,这与他以前的印度教信仰是大相违背的,因为这将玷污他的种姓的纯洁。狱中生活对戈拉是一种锻炼,经过这种锻炼,戈拉原本自以为笃信的传统印度教价值体系开始崩溃,他开始躲避自己的追随者,虽然戈拉说要为自己举行净化仪式,但他心里已经不再完全相信传统的印度教规范。此时的戈拉陷入到一种无所依靠的痛苦之中,既然自己以前相信的东西并非正确的,那他又该往哪里去呢?(www.xing528.com)

戈拉身世之谜的揭开是一个转折点,当戈拉得知自己是爱尔兰人时,仿佛如佛教徒顿悟一般,戈拉终于重新找到了自我。“今天我自由了……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在竭尽全力理解印度,可我处处碰壁……我塑造了一个完美无瑕的印度,为了把自己的信仰完整地保存在她那坚不可摧的堡垒里,我进行了多么艰苦的斗争!可是今天,我那幻想的堡垒像海市蜃楼一样,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我完全自由以后,突然发现自己站在巨大无边的真实之中,我的心感受到了全印度的一切善与恶,苦与乐,智与愚。现在我真的有权为她服务了,因为真正的劳动场所已经展现在我面前———这不是我幻想出来的———这是为两亿印度儿女谋幸福的真实场所”(9)

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小说文本都具有自传性,《戈拉》尤其如此。《戈拉》中的各个人物都是泰戈尔精神观念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他们都反映着泰戈尔本人的思想观念。而戈拉这个人物的生活环境,成长背景和泰戈尔本人十分相似,他们都接受过良好的英语教育,都热爱印度文化。戈拉的成长历程实际上也可以看做是泰戈尔思想的成长历程。不仅如此,当时整个印度一代、甚至是数代进步知识分子,在那个文化激烈冲撞的时代,都有过与戈拉相似的思想历程。

现代西方文明是伴随着侵略和战争而进入印度,因此,在印度知识分子刚一接触这种文明时本能地会带有抵触的情绪。正如早期的戈拉,一头扎回到印度传统中去,想借此来逃避对印度文化的重新审视,“我们是好是坏,是文明还是野蛮,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去和人争辩……我们只想感受到我们就是我们。”(10)

但是在新的价值观的参照下,印度传统文化中的弊端却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印度的进步知识分子也如戈拉般经历了一个反思、彷徨、失落的过程。最终他们也像戈拉一样意识到,必须要抛弃传统文化中一些糟粕的束缚,放开心智来改造印度社会,使之更符合人性和历史潮流。从这个意义上说,戈拉代表着当时所有印度进步知识分子在思想上的成长历程,《戈拉》亦可被看做是20世纪初印度知识分子的一部精神自传。

安纳德摩伊———印度母亲的救世之爱

“爱”在泰戈尔的思想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有许多人把泰戈尔的“爱”等同于“自由、平等、博爱”中的“博爱”,这样并不准确。泰戈尔是一位智者、同时也是一位印度教徒,泰戈尔的“爱”是一种具有某种神秘主义色彩的宗教之“爱”。按照印度教的观念,宇宙的最高存在是“梵”,世间万物皆是幻影。解脱的最终之路是要达到梵我同一的境界,要想达到这种境界,就要虔信神,热爱神。同时世间万物莫不是神的化身,所以热爱神就要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我们在泰戈尔的诗歌等文学作品中常常能感受到这种“爱”。

在社会问题上泰戈尔也提倡“爱”与“和谐”,这一点和与他同时期的另一位伟人甘地的观念是基本一致的。《戈拉》中我们也能看到这样的思想,维纳耶和苏查丽达辩论时说:“……我们首先要崇拜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祖国,全面接受我们的祖国,然后再按照自然的健康原则,从自我内部开始革新……在目前的情况下,崇敬就是最好的营养品———没有这样的崇敬,我们就不能全面地了解自己的祖国。因为不理解,所以无论为她做出什么样的安排,都不是最好的安排。如果没有对祖国的爱,就不会很好地了解她的耐性;不了解她,即使想为她做好事,也起不了好作用。”(11)

泰戈尔心目中对祖国的爱,在《戈拉》中具化为戈拉的养母安纳德摩伊的母爱。《戈拉》中安纳德摩伊是一个几近完美的母亲的形象,她给予戈拉、维纳耶毫无保留的母爱。在所有类型的爱中,母爱无疑是最无私、最纯粹的,戈拉在成长的过程中母爱一直是他的支柱,在戈拉精神受到打击濒临崩溃的时候,母爱使他顿悟,使他获得涅槃式的新生。

尾声中,戈拉再次匍匐在安纳德摩伊膝前“,您就是我的母亲。我一直寻觅的母亲就坐在我身边。您没有种姓,不分高低贵贱;您没有仇恨,您只是我们幸福的象征———您就是我们的印度母亲!”(12)

泰戈尔用安纳德摩伊来象征印度母亲,把戈拉这样的热血青年对祖国的热爱和赤子对母亲的热爱融为一体,这是泰戈尔的精神寄托,泰戈尔也在暗示大家,只有通过“爱”,才能解决印度的问题。当然泰戈尔的这种安排,有强烈的理想主义的色彩。当然,这种理想主义也曾引起许多人的争议,究竟“爱”是否就能解决印度的问题?但无论如何,这是泰戈尔自己对解决当时印度的社会问题的答案,并且泰戈尔的这种观念影响了一大批印度的知识分子、有志青年。泰戈尔的“爱”和甘地主义提倡的“爱”有共同之处,尤其在社会、政治问题上,这是一种有印度特色的解决社会、政治问题的方法。并且这种方法在印度取得了成功,尽管不是完全的。

总的看来,《戈拉》是一部思想性很强的长篇小说,作品中的辩论虽然很多很长,但也不乏精彩之处。换句话说,泰戈尔用诗人的语言、哲学家的睿智、知识分子的良知创作了这部小说。不仅对印度人,对世界其他地方的读者,《戈拉》也能带来启迪,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戈拉》会如此备受推崇的原因。

廖波,洛阳外国语学院亚非语系教师

【注释】

(1)本文原名为“试析泰戈尔的长篇小说《戈拉》的思想性”。

(2)V.S.纳拉万.泰戈尔评传.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192.

(3)唐仁虎.泰戈尔文学作品研究.北京:昆仑出版社,2003:334.

(4)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泰戈尔.民族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51.

(6)刘安武,倪培耕,白开元.泰戈尔全集:第13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20~21,98.

(7)刘安武,倪培耕,白开元.泰戈尔全集:第13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20~21,98.

(8)刘安武,倪培耕,白开元.泰戈尔全集:第13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30.

(9)刘安武,倪培耕,白开元.泰戈尔全集:第13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475,31.

(10)刘安武,倪培耕,白开元.泰戈尔全集:第13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475,31.

(11)刘安武,倪培耕,白开元.泰戈尔全集:第13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78,477.

(12)刘安武,倪培耕,白开元.泰戈尔全集:第13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78,47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