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人民的抗侵略斗争: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人民的抗侵略斗争: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伊犁北部虽被沙俄割占,但该地人民不断地返回祖国,这一切都充分表明了新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坚定立场和不甘屈服于外国侵略者的斗争精神。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激起中国军民更加激烈的反抗。

中国人民的抗侵略斗争: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二、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18世纪70年代,各个帝国主义国家把中国周围的邻国逐个掠夺为殖民地或保护国之后,便虎视眈眈地向中国边疆地区大举推进,使中国出现了极端严重的边疆危机。各族人民为保卫祖国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在边疆地区,当我国大片领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被沙俄强行割占后,居住在东北广大地区的汉、满、达斡尔、赫哲等族人民拒绝向俄军交粮,他们组织抗俄民团,发动抗俄起义。边疆的各族人民烧毁沙俄在塔城建立的市场、贸栈,并对俄国哨所发动攻击,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抗击沙俄的侵略。

l867年,美国派军舰两艘进攻台湾,遭到台湾高山族人民迎头痛击,使美国第一次武装侵略台湾失败。1874年,日本陆军中将西乡从道侵扰台湾,受到牡丹社高山族和汉族人民的顽强阻击。在坚守石门要隘的战斗中,高山族首领阿碌及部众30余人壮烈牺牲。

1865年,早就觊觎中国新疆的浩罕国统治者派遣阿古柏率领大军,侵入南疆。1867年成立所谓的“哲德沙尔”伪政权,自立为汗。到1870年,阿古柏控制了南疆和北疆的部分地区。

此时沙俄出于侵略中国西北边疆的卑劣目的,以帮助清政府“防乱”和“安定边境秩序”为借口,于1871年6~7月间,悍然出兵强占中国的伊犁地区,英国则于l874年同阿古柏签订正式条约,承认阿古柏政权。

新疆各族人民在同祖国内地暂时隔绝的困难条件下,英勇反抗阿古柏的残暴统治和俄国侵略者。培兰奇人(维吾尔族的一支)在克特缅山区峡谷与俄军短兵相接,500人壮烈牺牲。4000名塔兰奇人在阿利图姆附近筑垒抗敌。在长岔河子堡垒,在绥定,各族军民都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伊犁人民坚持战斗10昼夜,宁死不屈。1871年冬,沙俄侵略军偷袭乌鲁木齐。新疆各族人民在玛纳斯以西80里的石河子设伏截击,一举杀死敌军数十名,缴获驼马3千多匹,残敌狼狈逃窜。在俄军占领地民侵略者采取胁迫“归顺”和劝降等卑鄙手段,诱使我国各族人民投俄。但是,伊犁地区、库尔喀喇乌苏所属西湖地区,喀拉沙尔、晶河等地的居民都拒不投降。直至1876年3月,清政府的讨伐军三路进疆,在新疆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清军节节取胜,仅半年多的时间,就收复了北疆大部分领土。

后经过清政府和沙俄反复交涉,于1881年2月在彼得堡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中国虽然收回伊犁等九城,但沙俄却割去了霍尔果斯河以西的中国领土。新疆各族人民强烈反对《中俄伊犁条约》,尤其是被割让地区的各族人民眷恋祖国,纷纷抗议这个不平等条约。1883年,霍尔果斯河西岸的索伦营右翼回旗,人民强烈要求收回其地,被沙俄强迫“借让”达十年之久的塔尔巴哈台巴尔鲁克山区的哈萨克族牧民,誓死不当沙皇的顺民。伊犁北部虽被沙俄割占,但该地人民不断地返回祖国,这一切都充分表明了新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坚定立场和不甘屈服于外国侵略者的斗争精神。

19世纪80年代,随着边疆危机的加剧,中国西南边疆和东南沿海又燃起了中法战争烽火。在中法战争中,广大爱国官兵义愤填膺,奋起还击。旗舰扬武号在驾驶官詹天佑和管带张成带领下,准确袭击法军旗舰伏尔泰号,击毙6名法军。后来,当扬武号不幸被法军鱼雷艇击中下沉时,詹天佑等爱国官兵还鼓起余勇,镇定如常地从水中救起多人。这种“临大敌而毫不畏惧”的行动,连当时上海英商所办的《字林西报》也赞叹:“西方人士料不到中国人会这样勇敢力战”。福建水师的振威号在两艘法舰的夹击下被打穿船体后,舰上官兵置生死于不顾,仍然顽强发炮挫伤敌舰,直到被敌舰鱼雷击沉前的刹那间,还发射出最后一发炮弹,重伤敌舰长和两名士兵。另一军舰福星号,在开战后立即全速冲向法国军舰,直至火药仓中弹爆炸,全船官兵壮烈牺牲。飞云号、福胜号军舰,也都临危不惧,奋战不已,直至船沉,表现了为民族利益献身的崇高气节。(www.xing528.com)

法国侵略者的暴行,激起了中国人民抗法斗争的怒潮。广东、福建、浙江、云南、贵州等地群众,纷纷起来同法国侵略者作斗争。在香港,船坞工人拒绝修理法国军舰,码头工人誓死不为法国轮船装卸。英国殖民当局出兵镇压时,各界爱国同胞展开罢工、罢市斗争,反对法国利用香港进行侵略战争。旅居美国、日本、新加坡、古巴等地的华侨,也纷纷捐款支援祖国的抗法斗争。

1885年2月,法国增兵越南,进攻谅山,直扑中、越边境。3月23日,边境重镇镇南关陷落。法军在关前立柱,写下“广西门户已不复存在”的狂言。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激起中国军民更加激烈的反抗。镇南关周围的民众,也在关前立柱,针锋相对地写上:“我们将用法国人的头颅,重建我们的门户。”在人民群众反侵略热潮的推动和激励下,清军广大爱国官兵挑起民族保卫战争的重任。老将冯子材,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主帅爱国热情的激励下,将士们奋不顾身,拼命杀敌,遏制了敌军的疯狂攻势。

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中,除少数败类外,北洋舰队大部分官兵都坚守岗位,奋勇抗敌。提督丁汝昌在开战时即负伤,仍忍痛督战;旗舰定远号官兵一面扑灭军舰中炮引起的烈火,一面操纵重炮轰击敌舰。致远号被敌舰击中后,全体官兵仍继续浴血奋战。当弹药用尽时,管带邓世昌下令致远号全速直冲日舰吉野号,决心撞沉敌舰。不幸途中被鱼雷命中而沉没,官兵250多人壮烈殉难。经远号中炮起火,管带林永升和全舰官兵仍坚持战斗,直至牺牲。镇远号全体官兵在管带林泰曾率领下,奋力冲击,以重炮击中敌旗舰松岛号,致其弹药库起火爆炸,死伤100多人。来远号中炮起火后,仍配合左翼诸舰向日舰赤城号突进,4次击中该舰,毙其舰长以下多人。在这场5个多小时的海战中,邓世昌等广大爱国官兵,临危不惧,勇猛抗敌,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热情,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

中日战争经过8个月的战争,日军虽在战场上取得多次胜利,但侵略军所到之处,中、朝两国人民拿起所能得到的武器,展开英勇卓绝的斗争。

在朝鲜,以全奉准为首的一批学者,重振农民军以配合清军抗日。1894年秋,忠州、清风附近的农民军总数超过2万人。这一年冬天农民军在公州附近与日军血战。1895年反日的义兵运动又在各地兴起,不断地消耗日军的力量。

在中国,日本侵略者攻城掠地、烧杀淫掠的暴行,激起了全国人民,特别是辽东各族人民的无比愤恨。广大农民、猎户、矿工和爱国士绅,纷纷拿起武器,组织民团,打击日本侵略者。在辽阳、风城、摩天岭附近,各村堡习练征战。蚰岩的桂花岭,连村,自练乡团,抗击日军。在辽阳、风城及其邻近数县,估计有武装群众30万人。宽甸、长甸的群众陆续组织了10个民团,展开武装斗争。1895年2月,各路武装民众汇集成军,进攻宽甸守敌,经过激烈战斗,歼敌近百人,收复县城。接着,他们又乘胜包围并击溃长甸守敌,于3月1日收复长甸县城。日本侵略军陷入民众斗争的包围之中。

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和割让台湾给日本的消息传出,全国立即掀起了反对割地赔款,要求继续抗战的浪潮。反对割台的斗争在台湾省更为激烈持久。还在割台之议刚开始时,台湾百姓就纷纷投军,立志抗敌,保卫家乡,要求投军杀敌者每日有成千数百,台湾同胞发誓:“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从台南到台北,抗日的武装义军遍布各地,他们与驻守台湾的清军刘永福部,是为时近5个月的反割台斗争的两支主力。台湾军民反抗日本侵占台湾的战斗,从1895年5~10月,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抗击了5万多侵略军,历经大小百余次战。日本侵台的主力近卫师团,有将近一半被消灭在台湾,被打死打伤近6千人。日军占领台湾后,台湾同胞采取各种方式,与日本侵略者斗争了五十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