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形势展望:从《中国睦邻史》揭示越南和老挝的史实错误

国际形势展望:从《中国睦邻史》揭示越南和老挝的史实错误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这已成为21世纪我国对外政策的重要方面。因此,加强对周边国家的研究,以增进了解与合作是十分必要的。引起世人关注的是,美国把反恐目标指向一些同美国长期敌对的国家。在2002年初发表的《国情咨文》中,美国将伊拉克、伊朗和朝鲜打入“邪恶轴心”。还要对周边国家当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与对外关系等,进行专题研究。

国际形势展望:从《中国睦邻史》揭示越南和老挝的史实错误

我国的周边国家众多,是我们的友好邻邦,有的山水相连,有的隔海相望,自古以来和我国友好往来,关系密切。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这已成为21世纪我国对外政策的重要方面。因此,加强对周边国家的研究,以增进了解与合作是十分必要的。

(一)

当前的国际形势是20世纪末国际形势的延续、演变和发展。20世纪末,国际关系从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1991年12月苏联宣告解体,接着东欧相继发生巨变(20世纪80—90年代),国际形势也随之进入“后冷战”时期,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从而改变了国际关系的格局。

美国执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行美国至上的“单边主义”的对外政策,在世界上以“救世主”自居,为所欲为,横行无羁。2001年1月布什政府上台后,更富于挑逗性和进攻性。它独断专行,坚持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宣布退出“京都会议”;在2001年12月继宣布退出《反导条约》之后,将2002年财政年度的美国军费增加330亿美元,达到3430亿美元的新高,超过欧、日、俄、中军费的总和。2002年11月27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2003财政年度3930亿美元的军费开支,又达到一个新高。

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发动了“反恐怖战争”,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认为:2001年9月11日对美国的袭击,预示着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反恐怖主义”时期,将重塑国际关系格局。由于处于一个经济全球化,经济没有边界和恐怖主义没有国家的世界,必将形成新的国际关系格局,甚至是新的联盟。

然而,俄罗斯军界却对美国发动的“反恐怖战争”另有看法,他们认为:“9·11”事件使美国遭受重大损失,但美国却利用“反恐怖战争”进行战略扩张:向中亚国家和格鲁吉亚派驻军队,把美国的军队部署在俄罗斯的家门口,俄罗斯无力阻止美国人的扩张。

引起世人关注的是,美国把反恐目标指向一些同美国长期敌对的国家。在2002年初发表的《国情咨文》中,美国将伊拉克、伊朗和朝鲜打入“邪恶轴心”。2002年1月8日美国五角大楼美国国会提交的一份秘密报告《美国核态势回顾》,其中第一次列出了可能遭到美国核打击的国家的名单,报告说美国需要准备向俄罗斯、中国、伊拉克、伊朗、朝鲜、利比亚和叙利亚使用武器。布什政府命令美国国防部制定使用核武器的新办法,就是打算把核武器从遏制手段变为作战武器,从而在局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也就是说,美国试图把核武器“从政治武器变成作战武器”。

展望21世纪的国际形势,正如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仍然是机遇大于挑战。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一个基本态势。”在国际风云多变幻的形势下,我们认为美国对华政策在可预见的将来,有三个方面不会有多大改变:其一,美国鼓吹“中国威胁论”,千方百计“遏制中国”的政策不会改变;其二,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推行“不战不和,不独不统”的政策不会改变;其三,美国使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种手段,在我国周边国家订立军事同盟,建立军事基地、提供军援、进行联合军事演习,“包围中国”的企图不会改变。

关注21世纪的国际形势,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保证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快速地向前发展,就要维护我国周边国际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因而,巩固和深化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的睦邻关系,就成为我国对外关系非常重要的一环;加强对周边国家的研究,也就成为21世纪我国学术界研究的—个重要领域

(二)

我们中国地域辽阔,有960万平方公里,共约有40000公里的陆地边界和海岸线。我们的邻国众多,和我国领土接壤、山水相连的国家就有15个:东邻朝鲜;南邻越南、老挝、缅甸;西南和西部与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接壤;东北和正北与俄罗斯、蒙古相接;西北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为邻;我国的陆地边界线长达22000公里。

此外,同我国隔海相望的有6国:东和东南隔黄海、东海、南海(南中国海)与韩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等国遥遥相望。

除以上邻国以外,还有我国的近邻国家:属于东南亚国家的柬埔寨、泰国、新加坡;属于南亚国家的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属于中亚的伊朗、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约旦等国。

我国学术界对这些国家的研究虽有一定基础,但从总体上来看,还需要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既要有综合性的系列专著出版,又要有更多的专项研究的成果发表。研究周边近邻国家要根据地缘关系的特点,研究这些国家自古以来与中国的交往,以及民族、宗教、文化等方面同我国的关系;更要全面、系统地研究周边邻国的历史——地区史、国别史、断代史。不了解历史,就不能深刻地认识现在和把握未来。还要对周边国家当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与对外关系等,进行专题研究。只有如此,才能增进了解,发挥传统友谊,进一步开展经贸、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也有助于维护和巩固我国周边国际环境的和平、稳定与友好合作的睦邻关系。

现在我国史学界已出版一些有关邻国的专著和发表了许多文章,其中好作品不少;但有的著作在一些具有原则性,甚至是常识性的问题上,却有很多本可以避免的错误。下面仅就有关著作对东南亚国家古代历史的记述所出现的一些错误,作为例证,用以说明加强对周边国家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在《中国睦邻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一书中,关于越南脱离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建立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的过程,作者是这样写的:“公元939年,吴权以爱州(今清化省)为根据地,自立为王。随之出现‘十二使君’的角逐。968年,最强大的使君丁部领灭吴氏,建‘大瞿越’国,宋太祖于975年封为‘安南都护检校太师交趾郡王’。981年,丁氏又为部将黎桓取代。1010年,李公蕴建新的政权,1174年,宋朝中央政权册封李英宗为‘安南国王’,越南从此独立”(见原书373页)。下面将越南这段历史的实际情况阐明如下:

1.现在中外史学界公认:越南脱离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建立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是由丁部领于968年建立的“大瞿越国”,越史称丁朝(968—1009年)。宋太祖于975年册封丁氏为交趾郡王。

2.其后,是由黎桓建立的黎朝,越史称前黎朝(980—1009年)。993年,宋太宗册封黎桓为交趾郡王。

3.越南前黎朝以后是由李公蕴于1009年建立的李朝(1009—1225年)。1010年,宋真宗册封李公蕴为“静海节度使交趾郡王”。李英宗(李天祚1137—1175年)是越南李朝第6代国王,1174年,宋孝宗册封李英宗为“安南国王”,距丁部领于968年建立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大瞿越国”,已相隔206年,《中国睦邻史》的作者到此时才承认“越南从此独立”,岂不荒唐!(www.xing528.com)

二、《中国睦邻史》的作者,关于郡县时代的越南,有这样一段记述:“事实说明,自公元2世纪—10世纪,今越南所在地区是中国疆域的一部分,受中央政府有效统治,该地区人民和内地人民享受同样政治、经济待遇,并忠于中央政权”(见原书第373页)。然而,历史事实并非如此。

1.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消灭“南越国”,分其地为9郡,其中在越南境内有交趾、九真、日南3郡,对这些新增设的边远郡县,实行不同于内地的政策:“且以其故俗治,无赋税”。

再以唐朝为例:按唐旧制,“岭南俚户,旧输半课”,即在岭南(包括今越南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按内地税制只缴纳一半的税。后来到公元679年刘延祜任安南都护,擅改唐朝旧制,“遂勒全输”,从而激起民反,杀刘延祜。

2.至于所谓“忠于中央政权”的提法,也是大有问题。在唐以前越南地区有名的起义有:汉朝时期的二征暴动(40—43年);梁朝时期的李贲起义,自称李南帝,建立所谓“万春国”(541—548年)。在唐朝时期著名的起义有:公元722年发生梅叔焉暴动,自号“黑帝”,聚众号称40万,后被唐玄宗派兵镇压,随即土崩瓦解;公元791年发生的以杜英翰为首的暴乱事件;公元819年发生的安南地方牙将杨清攻杀安南都护李象古的暴乱事件。总而言之,在郡县时代的越南,越南地方各族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的起义和暴动从来未停止过。侈谈什么“忠于中央政权”,岂不荒谬!

三、《中国睦邻史》的作者在中越关系部分,在谈到宋朝时期的中越关系时,主要叙述“朝贡贸易”,却一字未提在越南李朝时期(1009—1225年)对宋朝发动的一场大规模的侵略战争:越南李朝李仁宗时期(1072—1127年),利用当时宋朝内忧外患之机,乃于宋熙宁八年(1075年)11月命大将李常杰率兵10余万,发动突然袭击,大举入侵中国,不久攻陷广西钦州,廉州(合浦)和邕州(南宁),屠杀中国百姓数十万众。后被宋朝军队反击攻入越南境内,李朝统治者表示降服,宋军于熙宁十年(1077年)2月底撤军北返。

另外,对明朝时期的中越关系只谈友好关系,作者写道:“到明朝,中国将安南列为‘不征之国’,越方也奉正朔,加强藩属关系”(见原书374页)。但是,作者却只字未提明朝永乐时期占领越南长达20年之久,越史称“属明时期”(1407—1427年)。

1.关于“不征之国”的由来: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年(1369年)亲自制定《皇明祖训·箴言章》,其中将我国周边15个国家宣布为“不征之国”,如安南、真腊、暹罗、占城、苏门答腊爪哇、湓亨、三佛齐、渤泥、朝鲜、日本等国,以加强友好睦邻关系。

2.其后,到了明永乐时期(1403—1424年),1400年,越南陈朝外戚胡季睺篡位得国,遭到明王朝的干涉。永乐五年(1406年)秋,明朝派大军征讨胡季睺,翌年5月胡季睺被俘,越南胡朝(1400—1407年)亡。明朝政府改安南为交趾,设“三司”,即设立交趾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司和提刑按察司的统治机构,对越南进行统治,越史称“属明时期”(1407—1427年)。明朝的统治遭到当地人民的强烈反抗,终于被迫在宣德二年(1427年)12月撤军回国。越南起义军首领黎利于1428年初统一国内,即位称帝,改元顺天,国号“大越”,此即越史上的后黎朝(1428—1788年)。

四、关于老挝的一段历史,《中国睦邻史》的作者是这样记述的:“直至1353年,法昂统一老挝全境,建立大的‘澜沧王国’,并发展成为东南亚的文明中心之一。但鼎盛时期不长,很快分裂成万象、川圹、巴邑等众多小国,互相对立,因此成为外国侵略对象。1779年被暹罗征服。1893年沦为法国殖民地”(见原书388页)。

另有《中南半岛的神秘之邦老挝》一文中,也有相似的说法:1353年建立的澜沧王国,“曾是东南亚繁荣昌盛的国家,后因内讧导致国家分裂,沦为暹罗(今泰国)的属地,并于19世纪下半叶被法国占领”(见《世界知识画报》2001年12月号)。

历史事实并非完全如上述记载,老挝从未成为“东南亚文化中心之一”;老挝在沦为法国殖民地以前,也不是完全被暹罗征服了,而是被老挝东西两个强邻——暹罗和越南瓜分了。

1.18世纪初,澜沧王国分裂为万象、琅勃拉邦、占巴塞和川圹四个小王国。1775年,暹罗的吞武里王朝强迫琅勃拉邦承认暹罗的宗主权;1778年,暹罗军队大举侵略老挝,先后占领占巴塞和万象。

2.当暹罗侵略老挝之际,越南的阮朝封建统治者也疯狂地发动了对老挝的侵占。1827年,越南军队侵占川圹,改名镇宁府并入清化省。不久又相继侵占万象地区,设置镇靖府;侵占桑怒地区,设置镇蛮府和镇边府;侵占甘蒙地区,设置镇定府;侵占沙湾拿吉地区,设置乐边府和甘露九州。

根据上述史实可见,到19世纪末老挝沦为法国殖民地以前,越南阮朝封建统治者已侵占了老挝的半壁河山,老挝被暹罗和越南瓜分了。

此外,《中国睦邻史》等著作和文章,还有一些与历史不符的问题,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之,展望21世纪的国际形势,加强对周边国家的研究,任重而道远!下面谨以江泽民同志在2002年4月28日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讲话中的一段,与史学界同人共勉:“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作风。要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力戒浮躁,潜心研究;要认真读书,多思慎思,关注现实世界,注重学术积累;要厚积薄发,出精品,出上品;要加强团结,和谐合作,在学术研究中相互切磋,共同进步。”这是对我国史学界的殷切期望,也正是当前我国史学界应遵循的至理名言。

(原载《亚洲探索》2002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