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歌舞中的舞美运用的介绍

幼儿歌舞中的舞美运用的介绍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幼儿歌舞中的舞美运用一、舞台美术的意义舞蹈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舞蹈作品的表现必然要在一定的空间去完成,舞台的空间设计对于舞蹈作品的阐述有它特有的作用。幼儿歌舞与成人舞蹈相比结构比较短小,情节比较简单,但同样离不开舞美的设计和烘托。幼儿歌舞就像一朵鲜艳的花朵,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幼儿在歌舞中尽情的抒发着童真、童趣。舞蹈布景是完成舞蹈舞台美术造型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歌舞中的舞美运用的介绍

第五节 幼儿歌舞中的舞美运用

一、舞台美术的意义

舞蹈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舞蹈作品的表现必然要在一定的空间去完成,舞台的空间设计对于舞蹈作品的阐述有它特有的作用。在舞蹈空间中,人所看到、听到、感觉到的动作、表演、色彩、光、声音,以及服饰、道具、布景等,与舞台建筑一起,构成客观的物质环境。因而,一个成功的舞蹈设计者,要充分利用空间,不仅要满足人的精神功能的要求,同时也要满足人的物质功能的要求。舞蹈中的气氛是客观环境作用于观众的感觉器官的结果,舞台美术是舞蹈艺术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它们对烘托表演,说明时代环境,渲染气氛,揭示思想,介绍人物以及推动舞蹈情节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协调设计舞台的表现空间时应考虑灯光、布景、道具等因素,使之协调成为一个整体的舞台表现空间,给观众更加深刻的印象,激发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

不同的空间形式具有不同的特性和气氛。方、圆、八角等严谨规整的几何形式空间,给人以端庄、平稳、肃穆、庄重的气氛;不规则的空间形式,给人以活泼、自然、流畅、无拘无束的气氛。封闭式空间给人以内向、肯定、隔世、宁静的气氛;开敞式空间给人以自由、流动、爽朗的气氛。大空间使人感到宏伟、开阔;高耸的空间使人感到崇高、肃穆以至神秘;低矮水平的空间则使人感到温暖、亲切、富于人情。

二、以下从舞台美术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1.舞台灯光

舞台灯光是舞台美术的造型手段之一。除提供照明外,主要为了使演出达到条理通顺、场景生动、节奏鲜明的艺术效果,利用光与形、明与暗、光色的冷暖与进退所造成的对比与和谐,使一幅幅舞蹈画面及各个画面之间产生连贯、互应、对比、联想等相辅相成的关系,并通过光色的变化帮助揭示舞蹈内在的含义,增强艺术感染力。

在人体的各种感觉中,视觉是最主要的感觉。有人用过统计,据说人是依靠眼睛获得百分之八十七左右从外界来的信息。而人眼只有通过光的作用在物体上造成色彩才能获得印象。色彩唤起人的第一视觉作用。有经验的舞蹈家都十分重视色彩对人的物理的、生理的和心理的作用,十分重视色彩能引人的联想和情感的效果,以期在舞蹈作品中创作出富有性格、层次和美感的色彩环境。

在色彩的相互关系中,协调和对比的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如何恰如其分地处理好色彩的协调和对比关系,是舞蹈空间色彩环境创造中的一个核心课题。色彩的协调意味着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和彩度之间的接近,从而给人以统一感;而过分的统一又会流于平淡、单调、软弱。色彩的对比意味着色相、明度、彩度之间的疏远,过多的对比使人感到刺激、跳跃、不安、眼花缭乱。问题不在于采用何种色调,而在于如何配色,即如何掌握好协调和对比的分寸。良好的配色可以创造出给人美感的色彩环境和富有诗意的境界。

灯光的色彩变化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同时调动内在的情感体验,加强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和感受。红色——热烈、庄严、兴奋;橙色——热情、严肃、快乐;黄色——明朗、欢快、活跃;绿色——美丽、大方、自然;青色——朴素、清冷;蓝色——清秀、广阔、朴实;紫色——珍贵、华丽、高贵;黑色——沉闷、紧张、恐怖;白色—明亮、淡雅、纯洁。对于光线的强弱也是人的情感反应有很大的不同,由暗变亮是人的心情豁然开朗;由亮变暗使人的情绪变得内在和收敛。光线的运用应统一在服务于舞蹈的情节发展和形象性格的阐述和确立。

幼儿歌舞与成人舞蹈相比结构比较短小,情节比较简单,但同样离不开舞美的设计和烘托。幼儿歌舞就像一朵鲜艳的花朵,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幼儿在歌舞中尽情的抒发着童真、童趣。对于灯光的设计应突出色彩上的明亮和色彩的丰富和变化,更能体现幼儿的想象力,色彩对比较大,变化可以丰富一些,对于不同的歌舞作品应突出灯光与音乐节奏的协调配合,在舞台上营造出具有想象和新奇的舞台色彩。灯光的设计师为了更好的表现作品,不应脱离歌舞所要求的基本情调,要合理的运用,突出对歌舞中情节、情趣的渲染和处理,做到以舞为主,以灯光为辅助的设计。

2.舞蹈布景(www.xing528.com)

舞蹈应当与周围的环境统一协调,不只是在于外表,还应在于人在其中舞蹈表演所需的空间,它能对舞蹈的特征有所反映,创造出富有特色的环境,形成独特格调的舞蹈作品。

舞蹈布景是完成舞蹈舞台美术造型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创作的需要和舞台美术设计意图,一般通过木框景片、画幕、幻灯投影、平台等不同的物质材料,运用绘画、塑型、光色变化等多种造型手段,塑造舞台空间形象,创造舞蹈、舞剧的环境气氛,表现舞蹈和舞剧的时间、地点,并起到情景交融的作用。根据舞蹈、舞剧抒情写意的特点,对于布景的设计,一般应简练、概括、含蓄、并应用象征、写意的手法,创造丰富的色彩和富于表现力的形象。舞蹈布景又是完成空间艺术的直接表现手段,布景的空间处理要为舞蹈创造灵活应变的舞台支点和开辟足够的活动空间。中国舞蹈的布景样式丰富多彩,有不同的风格特点。有的以写实手法,力求创造舞台景物的真实感;有的以象征手法创造夸张、变形的舞台空间形象,作为烘托舞蹈气氛的背景,突出舞蹈形象的装饰美。舞蹈、舞剧布景应与舞台各种造型因素相互配合,发挥它的独特作用,以加强和扩大表现力。

3.舞蹈道具

舞蹈道具的创新使用是在紧扣主题内容的情况下,让舞蹈节目更新颖别致,取得更好的艺术效果。道具的使用有两层意义:

①在创作舞蹈时根据舞蹈动作的风格特点以及情节、情绪的需要,选用相应的道具进行动作组织。对于道具的使用,可以加强舞蹈渲染出的情感氛围,使道具成为表情达意的有机手段,在舞蹈《咱爸咱妈》中的道具是一条普通的扁担,编导通过扁担的举、扛、立、牵等动作造型变化,化实为虚,上升到有精神内涵的高度,成为一种情感的概括,即爸、妈两人情感的纽带。在舞蹈的形式上,道具的运用使得舞蹈语汇更加具有活力和贴近人物性格,如舞蹈《家长里短》中人物运用了手绢和扇子作为表现手段,更好的刻画出人物的特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在道具的使用上,要注意有所选择,力争把道具用得巧、用得妙。要合理使用道具,用得恰到好处、相得益彰。要像《文心雕龙·风骨》中所说的“风清骨峻”,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只重内容不重形式,会使作品缺乏魅力,而只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将流于浅薄和平庸。

在幼儿歌舞《亲亲足球》中孩子们手拿画成足球形状的、黑白相间的手绢进行舞动,使人感受到球场上的足球的飞舞,体现了孩子们对足球的激情,用活了道具,强化了作品的意义。对于幼儿歌舞来讲,道具的运用更加适合幼儿的情感需求和表现,孩子们喜欢扮演不同的角色,符合幼儿的想象与幻想。在道具运用中应牢牢抓住作品的主题刻画,使表演更加趣味化,让幼儿在表现的同时挥发无尽的想象。

②在舞台上表现舞蹈作品时,根据舞台场景的变化设置的舞台道具,以期更好的展示作品的意境和情节。如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为把人们带入那艰苦的斗争年代,唤起人们对革命先烈们的回忆,艺术家们精心设计了一幅巨型花岗石的浮雕雕塑幕”,这气势磅礴的大幕,不仅增添了剧场庄严肃穆的气氛,同时也起着烘托主题的作用。

4.舞蹈服饰

舞蹈服饰对舞蹈表演的影响也十分重要。一方面,某些服饰由于人体的限制而导致一定舞蹈风格的成型。比如傣族姑娘穿的筒裙导致了蹲踢步、送胯的舞步;彝族的大提裙,形成了提裙、甩裙的动作。另一方面,某些服饰成为人体动态的自然延伸,强烈感情的宣泄,构成舞蹈形象本身。如女子独舞《江河水》,水袖与人体融为一体,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在舞蹈中水袖既是社会女性的绳索,又是迎亲的花轿,更是宣泄悲愤情感的利剑。由此可见,舞蹈服饰不仅能介绍环境和人物,还可以表现舞蹈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情绪,此外它亦是美化舞蹈的一种手段,给舞蹈带来清新和飘逸,给欣赏者带来愉悦与想象,给生命带来了不可替代的美感。

总之,舞台美术是舞蹈创造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既能创造艺术的个性,又能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为舞台整体创造服务。想象力在舞台美术设计中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孩子们好奇心强,兴趣广泛,注意力很容易转移。只有设计有创造力的舞台空间,组织有想象力的舞台视觉形象,使舞台的每一个角落,既神奇又充满梦幻,才能吸引住孩子。如果缺乏想象,就提供不了为儿童所喜闻乐见的舞台样式,也就不利于舞蹈的形象表现。幼儿歌舞要贴近幼儿,舞台美术起着关键的作用,决不能忽视舞台美术的存在,它能为舞台增添千姿百态的色彩,增大创造的空间,也将张扬和强化着舞台艺术的整体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