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培养目标调整成果

教师培养目标调整成果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体来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该以幼儿园师资为主,兼顾相近相关。综观许多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培养目标在规格与要求方面的描述大同小异,层级差别、学校类型差异并不明显,需要准确界定。

教师培养目标调整成果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面临发展的重要时期,为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到2020年全国累计需求220万学前教育教师,年均培养学前教育教师24万左右,这就要求我国各级各类相关院校都应承担起培养学前教育教师的重任,在制定培养目标时都应将培养学前教育教师作为首要的、基本的目标,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各级院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人才培养目标。

3.1.3.1 明确人才的培养方向

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培养方向。培养方向指明了某一专业培养的人才所对应的职业种类,如教师、医生、律师等。

目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和高职院校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积极创办学前教育及其相关专业,成为我国培养学前教育教师的主要力量之一。专科层次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体现出“面向市场、定位细致、特色明显、强调实践”等办学特点,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要注重未来岗位定向,体现实践对不同类型学前教育师资的需求,如幼儿教师、早教师资、健康保健师资、幼儿英语师资、幼儿艺术师资、心理咨询师资等。而师范专科学校在设置专业时往往从学科分类出发,如山东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立时既体现人才培养的师范性,又体现其专业性,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幼儿教师和早教教师。不过,随着面向市场办学目标的逐步明确,为了增强人才培养的就业适应性,师范专科学校开始借鉴高职面向市场、定位细致的特点,二者在培养方向定位上的差异逐渐消失。

高师本科学前教育及相关专业由于有较强的师资力量支持和丰富的教师培养经验,其培养的专业人才职业面向广泛,主要是培养幼儿园教师、科研人员、管理者,还包括小学学前班教师,少年宫的儿童教育工作者,社区早教服务中心的教育工作者、保育员,与学前教育有关的文化产业影视、报刊、网络、出版、图书馆等部门的从业者,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幼教管理人员,地方科研部门的幼教研究人员,亲子园(或中心)的教育工作者,社区服务机构和计划生育部门及妇女儿童工作的相关人才,地方妇幼卫生保健机构的工作者,家政服务人员等。

从学前教育教师培养机构的教育层次来看,师范专科学校培养的人才覆盖面较窄,主要是培养幼儿园教师;高职院校市场结合度高,所培养的人才就业岗位覆盖面较宽;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办学所培养的人才覆盖面最广泛。总体来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该以幼儿园师资为主,兼顾相近相关。

3.1.3.2 规范人才培养的类型

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内容之二是人才培养的类型。类型指明同一类专业中不同人才在实践使用过程中的差异,一般可以分为培养理论型人才和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同的学前教育教师培养机构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学科发展、自身办学条件等,以确立所培养人才的类型。(www.xing528.com)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认为,从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应用型人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本科以上高等教育机构培养的通用型人才,主要是按学科来设计专业;另一类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所培养的岗位技能型人才,主要是按岗位来设计专业。就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类型定位而言,高职院校、师范专科应坚定不移地将自己的专业办学锁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二者略有差异的是在对应用型人才具体类型的认识及定位上。普通本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需要实现人才培养类型的转变,即从以培养理论型人才为主、应用型人才为辅,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变。这是因为,在现在二级师范教育时期,由于教师教育的一体化改革,学前教育事业的壮大,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扩张,中职所需教育学、心理学教师已经饱和甚至过剩,即使需要也是由研究生学历的人才来补充。从事学前教育事业管理及研究人才学历的不断提高,由此导致了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重心下移,即今后高师学校主要按学科来设置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在学前教育领域及相关机构从事教学、管理、研究的通用型人才。

学前教育教师培养已呈现多种格局,且层次化明显,包括中专、大专、本科以及研究生教育等四种。从纵向上看,有不同的学历层次,如五年制、三年制大专,培养应用型人才;四年制本科、研究生层次,培养理论型和研究型人才等。从横向上看,有不同专长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如英语教育类、艺术教育类、体育类等。这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能够学有所长,充分发展个性,同时也适应幼教事业发展的需要。

3.1.3.3 细化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要求

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内容之三是规格与要求。规格与要求指明某一类专业培养的人才素质,主要体现在思想品德要求、业务要求与身体要求三个方面。就学前教育专业而言,每个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都详细规定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综观许多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培养目标在规格与要求方面的描述大同小异,层级差别、学校类型差异并不明显,需要准确界定。

首先,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要求要有层级差别。高职高专、高师本科都培养学前教育专业方面的应用型人才,但它们之间既要有类型差异,又要有层级差别。就应用型人才的层级差别而言,身体素质、思想品德素质要求在各级高校之间应该无明显差异,但是业务要求应该有明显区别,即不同学历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所培养的学前教育教师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等方面的要求应该有程度上的差异,否则,因为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的雷同会导致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失去各自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目标落空。

但无论是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还是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上都应强调人文素养和师德的培养与熏陶,这是将来成为一名合格学前教育教师和专业发展的基础。

其次,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要求应该有学校类型差异。由于不同学校的教学基础、办学特色和学术积累的不同,在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要求上除了体现一些共性的要求外,学前教育教师培养目标的定位在不同的院校也应该有所区分,应建立具有多层次的、具有各自特色的培养目标。原有的三级学前教育教师教育格局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初级学前教师教育重视所培养人才的艺术技能素养,高师重视所培养人才的教育专业理论素养。随着学前教育教师教育的二级化,高职高专在学前教育教师培养上突出职业技能素养,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既要突显高师专业理论素养高的特点,又应该注重所培养人才的专业技能与实际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