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洪氏语文的重要启迪:归真的理念

洪氏语文的重要启迪:归真的理念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洪氏语文”给予我们的重要归真启迪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笔者认为,洪宗礼的相关论述,在本真地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辩证关系,确立合理的师生关系,切实提高教与学的质量等方面,无疑是“洪氏语文”给予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迪。洪宗礼认为,语文课的思想教育必须充分体现语文工具性的特点,必须立足于文,要把“‘道’始终贯穿和渗透在读写训练过程中”。

洪氏语文的重要启迪:归真的理念

“洪氏语文”给予我们的重要归真启迪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

其一,一定要按照语文教与学的规律办事,真教语文,走返璞归真、务实有效、健康发展的教学之路。

我们不难统一认识:语文教师一定要回归生活本源、与生活融通,用学语文的法子去真教语文,实实在在地教学生真学、学会和会学语文,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培养他们终身受益的语文习惯。不仅如此,还一定要始终坚守住“语文”,在真教语文的前提下和过程中有机融入“立人”教育,时刻都引导学生灵魂站立着学好语文。洪宗礼的“五说”教育观,实际上一直都在强调,语文教师必须归真返本、智慧有效地教学语文,一定要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地进行语文训练,必须在读、写、听、说等语文能力训练过程中有目的地、持之以恒地“渗透”(而不是外加)思想道德和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以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观、科学观、生命观和生态观等,从而最终实现教文立人的教育理想。洪宗礼的这些思想认识无疑深刻揭示了语文教学的本质规律与核心价值,无疑是在启示我们一定要按语文教与学的本质规律办事,真教语文、教真语文,走返璞归真、务实有效、健康发展的教学之路。

其二,一定要坚守住教师的主导地位,本真地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辩证关系,确立合理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理念的灵魂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按照学生自身的能力和要求去展开教与学,要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递式”教学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以培养他们的自主人格和创新品质,为国家和民族造就自主、自觉的创新型人才。洪宗礼也一向认为,“教学过程主要是由教师和学生两个功能体的双向交往活动来完成的。从本质上说,教学的过程就是实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动性统一的过程”。[9]可见,洪宗礼的论述更客观辩证地看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是对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阐发,也能够规避在实际操作中片面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的高耗低效。笔者认为,洪宗礼的相关论述,在本真地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辩证关系,确立合理的师生关系,切实提高教与学的质量等方面,无疑是“洪氏语文”给予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迪。

其三,一定要明确语文教学的基点以及语文教改的根本点和出发点,建设归真返本、简约有序、务实有效的语文课堂。(www.xing528.com)

洪宗礼认为,语文课的思想教育必须充分体现语文工具性的特点,必须立足于文,要把“‘道’始终贯穿和渗透在读写训练过程中”。[10]学习洪宗礼的这些论述,我们应该有所觉悟:我们今天常讲的“人文性”之类,所说的“文”,就是文本的语言内容。在洪宗礼那里,非但不否认,反而很重视,只是他反复告诫我们,必须在上好语文课的过程中自觉地、巧妙地、润物无痕地进行人文性方面的教育。为此,中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就必须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作为“本务”,就必须时刻集中智慧和力量去努力完成这个“本务”,绝不能总是种别人的田而荒自己的地。可见,洪宗礼的这些论述,无疑是在启迪我们一定要明确语文教学的基点以及语文教改的根本点和出发点,牢牢抓住语文教学的本务,全身心地开发和建设归真返本、简约有序、务实有效的语文课堂。

其四,一定要用姓“语”来统率教材建设,为教材立身,用姓“语”的教材来教学生归真返本地学好和会学语文。

洪宗礼的教材观告诉我们:语文教材就是学习语文的教科书,就应该姓“语”,这是立身之本。他的语文教材观,可以概括为“三个坚守”:一是坚守住“教材姓语”;二是坚守住“务实有效”;三是坚守住“教师教和学生学都实用”。这“三个坚守”非常符合语文学科教与学的本质规律,也充分体现了语文教材独特的本质属性和语文学科的核心价值。鉴于此,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讲,洪氏语文教材特别有益于我们守本归真、简约素朴、扎实有效地教学生学好和会学语文,无痕地达成教文立人的教育理想。这样的教材观和教材建设实践,给予我们的重要启迪是,一定要克服“人文组元”教材的一些弊端,用姓“语”来统率教材建设,为教材立身,努力重构和建设好教材,用姓“语”的教材来教学生归真返本地学好和会学语文。尽管我们不是教材的编写者,但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按照真教语文、教真语文的要求来重新整合好教材,以最大化地发挥教材这个“例子”的作用。

其五,一定要真爱学生和语文教学事业,用本真的为师品格和教育情怀来为自己的素养提升和专业发展奠基。

洪宗礼的为师品格和教育情怀,概括起来说就是两个字——真爱,即他对学生和语文教育事业的真爱。他一辈子坚持“师爱”+“教育爱”的“黄金法则”,热爱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激励学生、发展学生,书写着自己的教育人生。他一辈子都始终不渝地积极进取,追求真理,追求创新与卓越。他的人生座右铭是“人生应有极限,事业不会封顶”,他要求自己“意志不老,知识不老,心态不老,思维不老;成功成仁,不成功也成仁”。他认为,“事业永驻,为自己钟爱的母语教育事业奋斗到生命尽头,才是我的幸福与快乐”。他一辈子为人朴实、踏实、厚实。他心里装的只有事业,有再大的成就都能够心平气定地淡然处之;他从一而终,一生都在一所学校任教,为语文教学、母语教育、母语教材研究竭心尽力,奋斗不息,踏实本分,求真务实,五十年不停步;他为人真诚,待人厚诚,总是那么真心、诚心、善心和热心,埋头耕耘,矢志不渝,严谨科学,锲而不舍。洪宗礼认为,要做人师,首要的就是目中有学生,心里爱学生,就要真心地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激励学生,发展学生。[11]对照洪宗礼的为师品格和教育情怀,我们不难发现自己与洪宗礼的差距,因此也不难获得这样的启迪:洪宗礼应该是我们每一名中国“语文人”心中的一面旗帜,他的为师品格和教育情怀都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此,我们一定要真爱学生和语文教学事业,用本真的为师品格和教育情怀来为自己的素养提升和专业发展奠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