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图书馆的历史:中西对比研究,古代东洋与欧洲图书馆发展概述

图书馆的历史:中西对比研究,古代东洋与欧洲图书馆发展概述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節東洋圖書館史(一)中國古來河圖洛書,是中國圖書的起源。可見當時各國圖書館的多,藏書的富。燕京的文淵閣也是一大圖書館。第二古來圖書館是爲有學問的人參考,不是通俗的,所藏的圖書,程度高深,不合一般人程度。第一古來圖書館所藏的圖書,版本精良。(二)日本東洋圖書館歷史最長的,除中國以外,其次當推日本。以上是日本圖書館的歷史。第二節西洋圖書館史(一)歐洲歐洲圖書館歷史,要從歐洲東方説起。

图书馆的历史:中西对比研究,古代东洋与欧洲图书馆发展概述

第一節 東洋圖書館史

(一)中國 古來河圖洛書,是中國圖書的起源。周朝春官宗伯外史掌三皇五帝的書、地官司徒土訓掌道地圖道地慝(註,地圖山川原濕之圖,地慝如瘴蠱之属)。誦訓掌道方志,道方慝(註,方志所記形勝事實之蹟,方慝所傳禮俗畏惡之事)。當這個時候,圖書已有專官管理,《史記》説老子是周朝守藏之吏。班固《漢書·藝文志》也説:老子做柱下史,博覽古今典籍,可知老子就是當時的圖書館長。孔子適周得覽周朝遺書,以後周遊列國,得讀一百二十國的寶書。韓宣子到魯見易象春秋。季札聘上國,聞詩的風雅頌。楚左史倚相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墨子也説:他自己會見百國春秋。可見當時各國圖書館的多,藏書的富。漢朝的蘭臺、麒麟石渠、天録、石室、延閣、廣内都是藏圖書的地方。并有許多大學問家,都是從這裏面造就出來的。這是官立的。至於民間也有藏書的,匡衡的主人就是一個。東晋官立的圖書館,如東觀仁書閣,晋的秘書中外三閣,東晋的秘閣,宋的總明觀,齊的學士館,梁的文德殿、華林園,北齊的仁壽文林,後周的虎門麟趾。晋的孫蔚家中藏書,可以任人閲覽,并且距離太遠的人,可以在他家宿食,可算體恤閲覽人無微不至了。隋的圖書館,在東都修文殿、東都觀文殿。唐朝買天下書,選工書者繕寫藏於内庫,用女子做管理員。又有四庫十二庫,藏書不算不多。其他如李磎的李書樓,鄴侯的鄴架,比近世小圖書館規模宏大的多。宋朝建崇文院藏圖籍,以後又另立書庫,叫做秘閣。又在龍圖閣、太清樓、玉宸殿、四門殿各藏書數萬卷。又以秘閣太小,分内庫的西庫當藏書庫,如同圖書分館。司馬温公聚書在讀書堂。李公擇藏書於白石菴。元朝改經籍所爲宏文院,徙平陽經籍所到京師,又立藝林庫專爲收藏書籍。無錫高士倪瓚家購書也多。他的清閟閣裹面藏的書畫圖籍極多。到了明朝,尤其發達。上自内府,下至民間,均皆搜集圖書。圖書館事業比較唐宋都爲興盛。洪武時代,大將軍徐達入元都,收圖籍致南京,又詔求四方異書,設秘書監管理。燕京的文淵閣也是一大圖書館。永樂時文淵閣藏書有缺略的,成祖用重價求購,并且使人取南京藏書一百櫃,用十隻船載到北京,於時秘閣藏書有二萬多部。私人設立的如浦陽鄭氏的御書樓,常熟毛子晋的汲古閣,湯鐵厓的萬卷樓,何良俊的清森閣都是很大的圖書館。毛氏的汲古閣,閲覽人尤其衆多,照歷史上説,四方到毛氏處觀書的,軸轤銜接,二十餘里,和近代小規模的公開圖書館效力尤大。此外,如天一閣、叢桂堂、静惕堂、傳是樓、酉陽山房藏書也不少。天一閣設備尤其精緻。閲覽規則很嚴,在室閲覽的不許夜燈不許吸煙,和近代圖書館閲覽室規則相彷彿,不過他所藏的圖書,只准他自己的子孫閲覽,其餘的人都不輕易允許,只能算是特有圖書館。前清乾隆年間,開四庫全書館,徵求天下書籍,經歷十餘年,統計十六萬八千餘册,分鈔七分,藏在七閣。京城内文淵閣、圓明園文源閣、熱河文津閣、奉天文溯閣叫做内廷四閣。又在鎮江建文宗閣、揚州建文匯閣、西湖建文瀾閣各藏一分,供人閲覽。在南方的三閣,并且曉諭人民有願意閲覽裹邊圖書的,准他借出。派遣專員管理此事,設立收發檔案,閲借手續非常清晰。吴縣黄丕烈建百宋一廛樓,專藏宋代精本。杭州張氏在水中造書樓,閲覽人用小舟往來,晡後就停止閲覽。這種辦法有兩種好處:一可避火災;二可避塵囂。不過往來不大便當,閲覽人必定很少。照上面看來,中國有圖書館,約在四千年以前,歷史很長,不過名稱上、性質上和近代圖書館有些不同。古來藏書地方概是用亭臺樓閣種種名辭來代表,没有用館字的。名稱不同不用説了,就性質上説,也有好些不一樣。第一古來圖書館無論是官立或私立的只許少數人閲覽,不是供一般人閲覽,其有任人閲覽,不加限制的,如南北朝的孫蔚、明朝的毛子晋所藏的書籍,不過是少數例外。第二古來圖書館是爲有學問的人參考,不是通俗的,所藏的圖書,程度高深,不合一般人程度。以上是古來圖書館的劣點,以後再説他的優點。第一古來圖書館所藏的圖書,版本精良。官立的天禄閣,劉向、揚雄有名的學者,都在裹邊校書,即如私人所藏的書籍,都有存古的意思,多半是抄寫的,一切坊間誤刊的書籍,概不蒐集。第二古來圖書館所藏的圖書,目録詳細。目録學,我國研究最早,古來私家藏書無不注意編目,即如前清四庫書目,博大宏富,無與倫比,書名下面并載明書中大旨,和本書的沿革,比西洋圖書目録詳細的多了。

(二)日本 東洋圖書館歷史最長的,除中國以外,其次當推日本。日本圖書館歷史比中國短,以前本無文字,更無圖書。中國晋武帝太康年間,百濟王仁携帶《論語》十卷,《千字文》一卷,到日本,他們纔有圖書。大寶時代,大寶令規定設圖書寮,又設圖書頭管理圖書寮。這是日本公立圖書館的起源,於是禁中有御書所選集古今的圖書,天應中大納石上宅嗣創立書館,叫做芸亭,供衆人閲覽,是私立公開圖書館的起源,以後和氣廣世的弘文院,菅原道貞的紅梅殿,二條高倉的江家文庫,都是很大的私立圖書館。藤原賴長的文庫也頗可觀。德川幕府時代定圖書公開條例,紅葉山文庫、水户彰老館文庫、倚勢林崎文庫、江户昌平學文庫、淺草書籍館都是公立圖書館。明治維新把舊幕府的紅葉山文庫、昌平學文庫所藏的書籍移在淺草公園叫做淺草文庫。以後又蒐集諸藩學校圖書,綱羅内外的物品,移在上野公園叫做帝國圖書館。以上是日本圖書館的歷史。日本開化很晚,國土很小,從歷史上看來,圖書館成績很少,但是自從明治三十二年公布圖書館令以後,就漸漸有起色,到現在簡直是日新月異了。

第二節 西洋圖書館史(www.xing528.com)

(一)歐洲 歐洲圖書館歷史,要從歐洲東方説起。相傳洪水以前,諸王多建都於Pantibible。這個地方的名稱,在希臘有書籍村的意思,是洪水以前已經有了圖書館。現今考古家,在那裏掘地還發見巡迴圖書館所用的運書木匣。在那個時代埃及哈西曼地亞斯圖書館藏的古書也不少,後來被亞述人燒了,現今所存的金屬文字,還可以考証。其次當推亞敘里亞王宫圖書館。亞敘里亞建國在紀元前十三世紀,極盛時代在紀元前七世紀,距現今已經二千五百多年。又其次希臘雅典城有第一圖書館,創於紀元前六世紀,後被波斯王攻入,取書東歸,藏在波斯庫中。以後希臘又奪回,希臘藏書的人很多,如底士多拉妥并且把自己所藏的書公開,供人閲覽。亞里士多得因爲亞歷山大王的援助,蒐集許多文集,於研究學術有莫大的利益,并且提倡圖書蒐集的必要,對於圖書館的設備,爲學理的研究,給圖書館的發達一個很好的指針,以後埃及隨建亞歷山士圖書館。亞叙里亞圖書館在歷史上雖然有最古圖書館的名譽,但是他規模不如亞歷山士圖書館的大。亞歷山士建都在埃及藩王家府城。那個時候正當紀元前四世紀,大王已經死了,埃及藩王家第一世梭德很好學問,想把雅典的文明移在他城裏,因此厚禮招聘有學問的人,同時并想照亞里士多得的學説,蒐集圖書,建立一大圖書館。他的兒子費爾得爾傅繼承父志,把這種事情做成功,建一大圖書館,并附設博物館,專爲學者研究著作討論講演的地方。這種圖書館,雖然名義上是圖書館,其實是一個唯一專門教育機關的大學校。亞歷山士在當時是世界學術的中心,於古代文化史上放燦爛的光輝。這個圖書館當然是當時世界最高知識聚集的地方,所藏的書籍,共有七十多萬卷,規模宏大,可想而知。紀元前四十七年,西撒攻伐,大部分被兵火燒毁。姑婁巴多拉嘆父祖厯代苦心經營的圖書館,一旦毁滅,很想復興。於是安多尼把小細亞伯爾哈文庫所藏的圖書移交於姑婁巴多拉,合燒毁的殘餘書卷,收藏在一處,規模仍然不小。羅馬古代圖書館本不發達,自併吞希臘後,他的領土以内,纔有圖書館。紀元前一六七年,公修爾耶密流保路把希臘境内的圖書館移到本國,於是羅馬市纔有圖書館。拉丁文學黃金時代,書籍日益增加,圖書館也日漸發達。内中還有公開圖書館,尼羅大火後,非斯巴先在平和宫内所設立的圖書館,實羅馬文學的根源。以後熱心文學和教育的哈多利亞帝和以後各皇帝,稱這個圖書館爲亞塞勒烏士,當做研究法學、政治學、哲學等高等學術機關。中世紀黑暗時代,僧院圖書館興隆,讀書人的範圍雖無限制,但是爲防止藏書損失起見,往往把書物封鎖,書架結合。直到十七世紀,這種習慣,仍然存在。自中世紀末葉,至近世紀初期,國立圖書館雖然發達,封鎖書物的僧院圖書館,仍然未廢止。紀元七五一年,法蘭克創立加魯令王朝,蒐集寫本,繼起的有沙爾大帝,以文教統一民心,熱心教育,文庫格外充實。到了夏爾五世的時候,雖然藏書不少,因爲貴族中繼續借出,損失很多,後起的人辦得没有大意味。一四二五年俾福侯爵把所有的藏書分賣到英國。一五一五年,佛藍西斯一世即位,直攻入意大利。法國雖然敗北,却是帶回書籍不少,圖書館又復充實。以後又屢派專員搜索典籍,或雇書記謄寫善本,携回。一六二二年,尼哥拉里哥又有刊本出現,當時書籍更較充實,藏書數目,古代寫本二千六十九册,中古寫本和刊本二千六百四十二册,合全部約五千册。路易十四時代,漸次增加,到了革命時代,更大加發展。一七九一年,曾經打算并合市内幾個圖書館,建設一個國立大圖書館。因爲有人反對,未能成立。一八〇五年二月六日,拿破侖自己起草圖書館章程,凡在當時法國治下的各種書籍,必以一部送存圖書館。法國境内所有的書籍,這裏邊都有這個圖書館,是法國文教的淵源。一八六三年,又集革命有關係的書籍十萬册,内容更其充實。現今刊本三百五十萬,寫本十一萬,圖譜五十萬,合計四百萬以上,規模可算不小了。十二三世紀,各地大學勃興,學校圖書館雖然漸次發達,但就牛津的波鐸業圖書館説,能夠利用這種圖書館的,僅限於貴族院議員的子弟,或者專攻哲學八年的學者,倘若一般學生,仍然不許借覽。烏士宅的監督哥布哈母在馬利亞教會傍邊設一公開圖書館,供大學生閲覽,但是監督仍然嚴重,書物統行繋鎖。十七世紀時代,本科畢業生可以借閲。一八二七年的時候,在校學生都可以閲覽。這個圖書館愛得温六世時代曾一旦破壞。一六〇二年重建,得國王和其他有志的贊助,内容豐富,并且出版令在國内刊行的書物須交納一部存在裹面,因此益漸充實,現今藏有八十六萬册製本,二百七十五萬種刊本,四萬册寫本,一萬八千五百册證書類,五千六百册最新出版物。大概一百二十年以前各圖書館多註重保存,到了十九世紀,就大不相同。以前以國或州爲本位,現在以鄉村爲本位;以前對於利用者有嚴格的限制,現在對於一般人民公開。因此有現代圖書館出現。

(二)美洲 美洲圖書館最發達的國家,當推美國。圖書館史最有趣味的也推美國。美國是新立的國家。當歐洲人民初移到那裹的時候,多半携有書籍,以便閒暇的時候閲覽,安慰長途遠征的寂寞。因此美國人民先天裹面就有一種愛書性。以後移住的人民漸多,也有藏書很豐富的,附近的居民遂互相借貸閲覽。這種辦法,實美國私有圖書館的起源。十七世紀時代,英國清教徒移住美國,到處設立大學和大學附屬圖書館。一六三六年,哈弗大學和大學附設圖書館,不過殖民後數年的事情。一七〇〇年,遂有耶路和威廉馬利兩大學圖書館。到了十九世紀初期共計有十九個。到了這一世紀的末年,驟然增至六百多個。進步可算迅速。以上兩類圖書館,因爲利用的人不能普及,如私有圖書館僅限於所有主或相識的人,大學附屬圖書館,僅限於大學生徒,於是有合資制度的圖書館。某一地方人民,集合資金,購買圖書,謀互讀的便利。一七三一年創始,到了十八世紀末年,已達三十二個。但是這種圖書館仍然要有資金的人纔能閲書,普通人不能享受這種利益。因此有免費公共圖書館的需要。這種圖書館的創辦費常年費,概由政府或自治團體負担,無論何人可以自由閲覽,不必出費。一八三二年,紐罕波西亞市首先設立,以後奥連治波斯頓市均先後設立,到了現今,全國圖書館十九屬於這種性質,閲覽人都覺便利,圖書館也因此日益發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