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霍军老师教学理念解析:师之大者御术于道

霍军老师教学理念解析:师之大者御术于道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我有幸能细细观察这影响力的生发过程——在霍老师正式出场之前,是我县几位老师的展示课。从早上到下午,五位本县老师的课结束之后,霍军老师讲《锦瑟》。再说霍老师的评课。霍老师对于我们这种小地方的老师和学生们,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尊重和耐心。

霍军老师教学理念解析:师之大者御术于道

王莹萧

2019年10月21—22日,由环县教育局、环县语文教育学会及陇原名师闫桂珍高中语文环县二级工作室主办,环县二中承办的“环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暨教师培训”活动在坐落于环县曲子镇的环县第二中学展开。除了来自本县四所高中的五位语文老师精彩的展示课外,本次活动还有酒泉中学正高级语文教师、陇原名师霍军老师受邀进行的专业讲座与课堂教学示范。

大师和普通教师之间,到底隔着什么?带着这个略显神秘的问题,我有幸在为期两天对霍军老师的近距离聆听中,触到一些启发点。霍老师的博大精深难以尽述,但也可尝试简而叙之——

21号下午和22号上午的示范课,流露着霍老师对学生发自本真的关爱,并体现出其炉火纯青的沟通艺术;22号下午的讲座以及评课,展示着他卓越的团队打造力和严谨的专业研究力;21号晚上以经典解读为主旨的讲座,则传达出一个大道至简的理念——做一个纯正的书生,经典的滋养、生活的磨砺可以引人达到通透与智慧的境地。

最令我钦佩的是,这么多方方面面的素养、能力和品质可以被如此自然和谐地融集于一个人的身上。跟霍老师接触过的人,无论时间长短,都可以感受到这种独特的影响力。而我有幸能细细观察这影响力的生发过程——

在霍老师正式出场之前,是我县几位老师的展示课。在这期间,除了聆听老师们授课,我还一直从背后观察着这些孩子。环县二中的学生,可以说是没有其他选择之后来到这里的。无缘一中、四中、五中,家境稍微好一点儿的,也宁愿去读职中。眼前的他们,几乎是清一色的农村孩子,常常是安静地低着头。老师预计能在很短时间内解决掉的问题,他们却半天完不成任务。对于老师的热情鼓动或幽默语言也常常显得相对迟钝。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并非全无亮点,但总体氛围常常是安寂的,冷滞的。

从早上到下午,五位本县老师的课结束之后,霍军老师讲《锦瑟》。面对这些孩子,他最常说的就是,这么快就有了一个重要的学习成果了,你们的表现很棒,都出乎我的意料了,等等。当学生由于胆怯不敢大声发言,他说,你坐着,坐着就不紧张了,然后躬身拿着话筒举在学生嘴前。学生还是不敢开口,他说,我读一句,你读一句。然后以浑厚的声音声情并茂地开始诵读:锦瑟无端五十弦……终于学生在他的鼓舞和感染下也接着读。两人就这样一人一句,越来越入境,越来越发挥出色。在霍老师不懈的启发与鼓励下,到第二天他讲《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课堂上已经由学生们无法站起来顺利表达,变成很多举手要参与发言的学生还没来得及站起来却已经下课了的局面。(www.xing528.com)

课堂中诸多的细节,都给我一种感受:霍老师就像一阵风,托着这些小舟一样青涩稚嫩的孩子,娴熟、精准而熨帖地送他们到所去的地方。如果你面对课堂任务,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他会详尽地示范一遍你应该做的是什么。如果你大脑空白,认知欠缺,他会从自己浩淼又自成一体的知识体系里导出你需要的那个连接点。哪怕你完全不动作,不配合,他也会先让你喜欢上听他说话,和他聊天,有交流,即是有收获。他有一种不动声色的驾驭力,知道在什么时候以幽默带动气氛,什么时候趁热打铁加大解读力度,什么时候掀起高潮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什么时候步步蓄势引入高效练习。最难得的是,做了之后能够比较接近预期的效果。

再说霍老师的评课。语文这样人文性非常强的学科,从课堂里呈现出的主要是不同的认知倾向和设计风格。深懂这一点,霍老师的评课中很少出现“好”“差”或“成功”“失败”这样“一刀切”式的评定。在评课时他常说,有这样一个问题想和某某老师探讨、某某环节还可以再怎么样一下等。他从不为了追求表面和谐一气而回避问题,但凡提到的,又都能以最令人舒服的方式来传达,却又精准深透,令人折服。比如他提到对文章的宏观梳理把握与着重点设计的处理关系,以及对于应该教内容还是教内容怎么写成这个问题的探讨思考。在不久后参加语文教师素养提升大赛时,这些有价值的问题给予我的探索意识与实践动力,让我获益匪浅。

这就是大师,能以看似轻松俭省的言行给人以深远影响,所到之处,总能形成一种独特的气场。人们有时对气场有一定程度的误解,以为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威慑力,但它其实是一种不动声色、令人舒服的托力。越优秀的人,越懂得让别人舒服,好像无论遇到多大的问题,都有将问题化解于无形的能力。孔子的弟子子夏评价孔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即是如此。李嘉诚曾经着重提到这么八个字:创造自我,追求无我。意思就是把自己做强做大,自我成长超越别人,这个过程就容易给别人压力,所以要追求无我,在芸芸众生中不要让别人感觉到来自你的压力。记得讲座到中间,霍军老师突然一口一个“我哥霍金”“他去世了,他出了几本书”,听众从面面相觑到忍俊不禁再到哈哈大笑,觉得跟这个开玩笑如此不动声色的老顽童在一起,身心全是自然享受。霍老师对于我们这种小地方的老师和学生们,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尊重和耐心。尤记在评二中袁永明老师的课时,他以几乎不可抑制的激动语调说,有好老师的地方,就有最好的教育;有袁老师这样的老师,环县二中的学生就是最幸运的学生!霍老师的教育理念是平和的,他眼中的教育,是很多人在不同地方做着一件有共同意义的事,没有高低轻重之分。任何人、任何契机下都可以创造奇迹。

霍老师让我们明白了,一堂课、一场发言里面,展示的不仅仅是提前几天或几小时整理起来的知识,而是一种日积月累提炼而成的经验素能、品性情操。具体的知识技能全部被一种无形的极具魅力的精神内力所统御,它就是道。

悟道之路,是一段漫长的修行。霍老师在讲座中提到《论语·为政》中的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一个人的成熟过程,当然并非完全以年龄为阶段的,有的人很早便参透世界,完成自我,有的人则可能一生昏昧。“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对于颜回来说,能活着,能做最喜欢的事——读书求道,便是快乐。这种快乐,物质生活的清苦或富贵是无法影响的。真正的成功,是让每一天、每一件事有意义,来自外界的荣誉,只是到一个阶段之后一个自然的结果。我不认为教师是一个吃青春饭的行业,也不相信靠占时机抢时间可以打造出真正的名师。霍老师必然也经历过一个社会人所面临过的所有磨砺、诱惑,能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做一个纯正书生的理念,崛起于教育行业,影响着无数的师生,源于能以内心之“道”统御周身之“术”。

真正顶尖的事业,靠一己之力是完不成的。在各行各业里,起到灵魂作用的人物,都有一个从自我涵养到润泽四方、从木秀于林到蔚然成林的过程。他会在不停止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激发他人,成全他人,形成一股更大范围的力量,以互通互融的方式去造福这个世界。我看到很多人正在这样做,霍军老师便是其中的一个,他能专程到来,不顾旅途劳顿,利用起所有时间、倾其毕生所有和环县的师生们用心交流。让我们在对他心怀崇敬与感谢的同时,能领会启迪,不负期望,砥砺前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