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现科学课程本土化-创新教育实施谈

实现科学课程本土化-创新教育实施谈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中学科学教育已近百年,而未能做到本土化。我们之所以提出科学课程本土化的问题,其目的就在毛泽东同志指出的:一是为了发展民族新文化,二是提高民族自信心。笔者认为,如果吸取“天人合一”思想,以它作为科学课程的科学指导思想,在这个基础上实现科学课程的本土化,应该是一件可能完成也应该完成的事。

实现科学课程本土化-创新教育实施谈

科学教育价值观来看,科学课程除了教给学生科学知识、科学技能和科学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正确的科学思想。

在我国古代的科学思想中,“天人合一”是个极具代表性的命题,其哲学基础是“和合”观念。在长期探讨中,对它形成了不同的解释,其中所表现的科学思想比较复杂,但不乏真知灼见,特别突出的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春秋时,思想家范蠡认为,天道就是日月运行和四时代谢所表现的自然规律,认为“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庄子说:“人与天一也”,“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他认为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天与人是合一的。唐代刘禹锡进一步提出了“天人交相胜”的观点,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有自身的规律,它们的作用也不相同,有时人胜天,有时天胜人。正是在这种科学思想指导下,古人很早就重视环境保护,如秦之前,就有“春三月,山林不登斧;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的记载。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发掘的秦代古墓中出土了大量竹简,其中记载的“田律”应是世界上第一个环境保护法规,对砍伐林木、渔猎等都做了规定并有处罚措施。此外,许多地方的古建筑,包括北京的四合院,都有许多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考虑。

当然,“天人合一”并非现代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历史发展结果,其中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的阶段,而“天人合一”的社会基础是农业文明对自然环境的高度依赖。况且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是建立在人文基础上的,“天人合一”的命题使社会和自然领域的所有学科都在人文学问中化而为一,导致对科技成果过于人文化的筛选,以及对科技价值观的压抑。

然而,众所周知,近代科学的直接渊源在西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也好,近代科技成就也好,均未能形成系统。19世纪当近代科学被引进到我国时,洋务派人士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企图把近代科学纳入中国封建文化体系之内,以至五四运动打起“科学”的旗号,以近代科学的理性和实证,批判中国的旧文化。此后,二元对立思维一直主导思想界,以至近代学校的科学课程与中国文化传统相脱节,便成为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我国中学科学教育已近百年,而未能做到本土化。建国以来,中学科学教学一直强调爱国主义教育,但收效不大,根源可能就在此。(www.xing528.com)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我们之所以提出科学课程本土化的问题,其目的就在毛泽东同志指出的:一是为了发展民族新文化,二是提高民族自信心。这件事的可能性如何?当前,可持续发展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已成为全人类发展的指导思想。1988年1月,在巴黎召开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会议发表的宣言指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然回头2500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笔者认为,如果吸取“天人合一”思想,以它作为科学课程的科学指导思想,在这个基础上实现科学课程的本土化,应该是一件可能完成也应该完成的事。中西文化合璧的过程将带来全新的初中科学课程,它既继承以观察、实验为基础,形式逻辑思维框架,以追求理论的简单性为美学标准的近代科学认识传统,又具有重视经验直觉认识和内省体验认识,采用多元逻辑思维形式,多侧面、多层次地把握世界的动态性和有机统一性的中国传统科学认识特点。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决定课程教材改革能否成功主要有三个要素:一是改革方案是否缜密、科学;二是能否为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所接受;三是各有关部门是否支持。哲学体系是课程的核心。如何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确定初中科学课程所涉及的教育哲学问题的定位,是课程编制的一项先导性、基础性的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