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育人环境,保障育人实践良性循环

提升育人环境,保障育人实践良性循环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育人环境是指对教师的育人理念、方式和态度倾向等发生影响的外部环境。基于此,研究主要从育人的管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探讨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和反思意识的可能途径,从而为改进优化高中化学育人实践提供参考。构建并实施教师主体参与机制,对于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并保证育人实践的良性循环具有关键意义。

提升育人环境,保障育人实践良性循环

育人环境是指对教师的育人理念、方式和态度倾向等发生影响的外部环境。根据调查发现,教师所在学校或者学区的管理环境,以及教师群体间形成的人文环境,导致不同教师在育人理念、方式及态度倾向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比较完善的管理环境和积极的人文环境中,教师的教学投入更多、育人改革实践更积极、自我提升意识更加强烈,而在相对比较松散的管理环境和消极的人文环境中,教师则表现出教学投入不足、育人实践懈怠、自我提升意识不强等问题。基于此,研究主要从育人的管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探讨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和反思意识的可能途径,从而为改进优化高中化学育人实践提供参考。

(一)创设良好的管理环境,提升育人能力

育人的管理环境是制约和影响教师一系列教育行为的外部机构或力量,合理的管理环境能够保障教师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教师的自主发展提供外部支持。

1.强化育人导向的管理体制

根据访谈中教师的描述,不少教师所处的管理环境将考试和分数作为教学工作开展和评价的首要依据,而缺少育人导向的评价机制。育人导向较弱的管理环境导致教师育人意识淡薄,或者教师有较强的育人意识,但不能够从分数导向的管理体制中获得其需要的资源与支持。建立并强化育人导向的管理体制,应从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师评价方法上一以贯之地强调并落实基础教育学科教学应以学生的一般素养的发展为主。强化育人导向的管理体制,首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其一,拓宽教师育人素养的培养渠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研培训交流活动能够为教师育人理念和能力的提升提供切实帮助。有教师在访谈中结合自身的工作感受表示:“高中老师一定要有理论基础,否则也很难设计出很好的课,所以要加强理论的学习”。根据访谈,不同环境中的教师在一学期内能够参与的校外交流培训活动从一两次到二十次不等,比较而言,对于参与更多培训交流活动的教师,其对学科育人的思考更为深入,并且在教学中具有更强的育人意识。其二,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依据的教师评价方法。在学校管理中,对学生的评价事实上也就是对教师的评价,评价学生的依据就决定评价教师的依据,在以学生考试分数评价教师工作的管理环境中,教师更倾向以传统的方式设法提升学生成绩,而不愿意“冒险”尝试以更符合学生发展的理念和方法提高育人效率,这样很可能造成学生成绩和学生素养的不对等。因此,我们 要设计建构以学生发展为依据的教师考评方法,鼓励教师以学生发展作为思考和设计教学的根本出发点。

2.构建并实施教师主体参与机制

在教育教学发展与变革中,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地以主体身份参与其中,教师缺乏参与感和责任感,导致教学改革的消极应对。构建并实施教师主体参与机制,对于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并保证育人实践的良性循环具有关键意义。我们可以通过赋予教师在教学共同体中的具体权利和责任,促进教师的主体参与意识。例如,育人作为一项复杂的创新活动,其准备工作和实施工作涉及多个操作环节,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工具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价的方法等。那么,可以根据教师的专长及兴趣,将这些工作环节作为任务分配给教学共同体中的每个教师,进而在日常的教学交流和研讨活动中,为教师共同体提供切实有效的信息或方法指导,提升其参与感和责任感。也正是在这样的主体参与机制中,每个教师都要充分调动自身的主体意识和责任,与其他教师在交流学习中优势互补,使育人能力获得充分发展和提升。

(二)营造积极的人文环境,强化反思意识

育人的人文环境是指由一定范围内教师群体的态度、观念和行为方式等形成相对稳定的环境和气氛,它潜在地影响着教师的育人理念、方式和态度倾向。

1.引导教师积极地自我定位

教师积极的自我定位能够提升其自我认同感,以主体身份投身教育发展和改革事业,扭转教师被动参与为主动发展。根据教育实践中教师自我定位中表现出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引导教师进行自我定位:一方面,我们要使教师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教育变革的行动者和实施者,更是研究者和决策者,需要其以当事人的身份参与教育的发展进程。教育是一项不断发展创新的事业,教师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变革的关键角色,只有教师提升自我的身份认同,才能以主体身份不懈地参与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并在其中获得职业成就感。另一方面,我们要使教师认识到教育变革中的新理论、新观念不是推翻其以往教学的异己力量,而是为其教学改革提供创新的辅助动力。在现实中,不少教师对教学改革中的观念有抵触心理,其原因在于教师认为新理念、新方法是对自身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否定,从而在态度倾向和行为选择上表现出规避参与的特征。在教育变革的理念和方法进行传播时,我们应注意对教师原有基础的关照,使教师能以积极的自我定位学习教育改革理念和方法。

2.鼓励教师自主构建个人教育哲学

调查发现,很少有教师能就学科育人问题从育人取向、育人价值和育人方式等方面系统地阐释自己的教育理念,即对学科育人缺乏自觉、清醒的认识,或者说是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缺失。教师对教育的基本问题缺乏深入、系统的思考,很可能导致教师因缺乏基本的教育信仰而迷失在众多教育理论之中造成盲目跟风的现象,甚至受消极环境的影响导致工作懈怠。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建构,有利于重塑教师独立、自主的人格。[46]因此,从环境方面来说,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建构,一方面能够使教师以积极的教育观念规避和对抗消极的人文环境导致的工作懈怠;另一方面,又能促进教师群体之间的深度对话和沟通以及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提升,从而营造更为积极的人文环境。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外部环境是影响教师育人实践的重要因素,但教师自身的观念和态度才是决定育人实践是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内因。不论身处什么样的外部环境,教师要不断提升、优化自身的教育理念,并积极调整改进育人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科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注释】

[1]邱道骥.化学哲学概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6.

[2]张嘉同.化学哲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172.

[3]张嘉同.化学哲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334-338.

[4]张嘉同.化学哲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338.

[5]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化学化工专业组.化学哲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22.

[6]毕华林,黄婕,开英丽.化学学习中“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研究[J].化学教育,2005(05):51-54.

[7]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化学化工专业组.化学哲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17.

[8]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化学化工专业组.化学哲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18.

[9]王长纯,曹运耕,王晓华.学科教育学概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

[10]周玉荣.学科教育学探疑[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3):65.

[11]钟启泉.学科教学的发展及其课题:把握“学科素养”的一个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7,46(01):11.

[12]陶本一.学科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70-171.

[13]张良.从学科价值走向育人价值——改革开放40年基础教育改革知识价值论的演进与融生[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12):57.

[14]叶澜.“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9.

[15]鲁洁.教育的原点:育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6(04):19.

[16][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王炳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72-173.(www.xing528.com)

[17]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M].第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72.

[18][美]罗伯特·M.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M].汪利兵,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5-51.

[19]王天思.存在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互动结构[J].求实,2003(03):31.

[20]刘歌德.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5.

[21]李淮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60.

[22]孙利天.论辩证法的思维方式[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126.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M].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3.

[24]田玲.专业教育的界定及其跨学科理论基础[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06):95-102.

[25]姜伯驹.关于数学教学改革之我见[J].科技导报,1997(06):24.

[26]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M].第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72.

[27][美]路易斯·拉思斯.价值与教学[M].谭松贤,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27.

[28][法]安德烈·焦尔当.学习的本质[M].杭零,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0.

[29]郭元祥.论学科育人的逻辑起点、内在条件与实践诉求[J].教育研究,2020,41(04):6.

[30]张良.从学科价值走向育人价值——改革开放40年基础教育改革知识价值论的演进与融生[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12):54.

[31]孟建伟.教育与文化——关于文化教育的哲学思考[J].教育研究,2013,34(03):7.

[32][英]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M].舒炜光,卓如飞,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17.

[33]王玉梁.价值哲学新探[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8.

[34]陈佑清.教学论新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90.

[35]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M].第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41.

[36]陈佑清.论教育的知识本位倾向[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 (03):73.

[37]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47-258.

[38]陈佑清.在与活动的关联中理解素养问题——一种把握学生素养问题的方法论[J].教育研究,2019,40(06):60-69.

[39]任友群,吴昊瑜.走向“生活世界知识”的教育——再论“教育扶贫”[J].中国教育学刊,2018(07):21-25+42.

[40][美]珀金斯.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M].杨彦捷,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7-12.

[41]张华,石伟平,马庆发.课程流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605-632.

[42][美]内尔·诺丁斯.批判性课程:学校应该教授哪些知识[M].李树培,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213.

[43][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77.

[44][美]哈佛委员会.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5.

[45]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16.

[46]李润洲.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迷失与重构[J].课程·教材·教法,2010,35(08):1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