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繁盛发展:2012年至今

繁盛发展:2012年至今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2年是大数据技术繁盛发展的起始之年,大数据技术正式进入了政治层面。2012年3月,美国奥巴马政府宣布投入巨资启动“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计划”,旨在支持大数据技术在美国的发展。2013年,我国科技部正式启动863项目,正式把我国的大数据技术发展计划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2012年以来,大数据技术成为国际上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Google的检索统计,“大数据技术”词条的检索量已经超越了“互联网”。

繁盛发展:2012年至今

2012年是大数据技术繁盛发展的起始之年,大数据技术正式进入了政治层面。2012年3月,美国奥巴马政府宣布投入巨资启动“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计划”,旨在支持大数据技术在美国的发展。同年10月,我国成立了“CCF数据专家委员会”。2013年,我国科技部正式启动863项目,正式把我国的大数据技术发展计划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2012年以来,大数据技术成为国际上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Google的检索统计,“大数据技术”词条的检索量已经超越了“互联网”。同时企业对于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学术领域,大数据技术相关研究得到了全方面的重视,关于大数据技术的哲学方面的研究一时间也产生了很多的理论成果。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他的著作《大数据技术时代:生活、工作和思维的变革》[5]中提出了大数据技术的四个特点,这四个特点在学术界一直沿用至今;英国学者弗洛里迪在其《大数据技术及其经验论挑战》一文中提出了大数据技术对经验认识论的挑战问题[6];在我国,也有大量相关著作问世,如:徐子沛发表的著作《大数据技术》、李德伟出版的《大数据技术改变世界》、李志刚主编的《大数据技术:大价值、大机遇、大变革》等。由此可见,大数据技术无论从政治、商业和学术领域都开始了繁盛的发展。

互联网的出现,在科技史上可以比肩“火”与“电”的发明,且它们同样是由军事目的驱动的。计算机在军方应用得越广泛,计算机上保存的军事机密就越多。人们担心如果保存重要军事机密数据的主要计算机被摧毁的话,很可能会输掉整个战争,为此推动计算机之间互相传递数据并互为备份的通信机制被提上日程。1969年,美国在ARPA(阿帕网,美国国际部研究计划署)制定的协定下,把分属不同大学的四台计算机互相连接起来,这就是最早的互联网雏形。

互联网把每个人桌面上的计算机连接起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成为大家获取各类数据的首要渠道。通过互联网获取数据的模式可以简单地抽象为“请求”+“响应”的模式。理解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有助于理解“大数据”的价值。

比如,用收音机收听广播,或者用电视机看电视节目,都是“广播”+“接收”的模式。不管有没有电视机在接收信号,广播塔总是在发送电视节目的信号。随时打开电视机,人们就能收看电视节目。在“广播”+“接收”的模式中,广播塔是不知道有谁在接收节目的。“请求”+“响应”模式则不同,如果客户端(包括所有接入互联网的设备、软件等)不主动要求,终端是不会发送任何数据的。互联网应用协议基本上都是这种模式。当然也有“广播”+“接收”模式的协议,但是不常用。每一次访问请求其实就是一次鼠标点击操作,在服务器的日志中,它会忠实地记录下每个人访问的时间、请求的明令、访问的网址等数据。这些访问记录就像人们在雪地上行走留下的脚印一样,这些“脚印”连成一串,构成了人们在互联网上的“行为轨迹”。想一想猎人怎样通过追踪脚印捕获猎物的,就会明白这些“轨迹”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所以,各类服务器上的日志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大数据类型。

云计算再一次改变了数据的存储和访问方式。在云计算出现之前,数据大多分散保存在每个人的计算机中以及每家企业的服务器中。云计算,尤其是公用云计算,把所有的数据集中存储到“数据中心”,也即所谓的“云端”,用户通过浏览器或者专用程序来访问。一些大型的网站,通过提供基于“云”的服务,积累大量的数据,成为事实上的“数据中心”。“数据”是这些大型网站最为核心的资产,他们不惜花费高昂的费用、付出巨大的努力来保管这些数据,以便加快用户的访问速度。谷歌公司甚至购买了单独的水力发电站,为其庞大的数据中心提供充足的电力。根据一些公开资料显示,谷歌在全球分布着36个数据中心。这几年国内各地也兴起了建设云计算基地的风潮,客观上为“大数据”的诞生准备了必备的储存空间和访问渠道。各大银行电信运营商、大型互联网公司、政府、各个部委都拥有各自的“数据中心”。银行、电信、互联网公司绝大部分已经实现了全国级的数据集中工作。

云计算是大数据诞生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没有云计算,就缺少了集中采集和存储数据的商业基础。云计算为大数据提供了存储空间和访问渠道;大数据则是云计算的灵魂和必然的升级方向。

随着大数据运用的不断演进和发展,不同行业领域通过不同的形态,开始了对大数据的运用和处理:(www.xing528.com)

(1)物联网。物联网是另一个技术领域的热词。究其本质是传感器技术进步的产物。遍布大街小巷的摄像头,是大家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的一种物联网形态。事实上,传感器几乎无处不在,使用它可以监测大气的温度、压强、风力,监测桥梁、矿井的安全,监测飞机、汽车的形式状态。一架军用战斗机上的传感器多达数千个。现在大家常用的智能手机中,就包括重力感应器、距离感应器、光线感应器、陀螺仪电子罗盘、摄像头等各类传感器。这些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着大量的数据。其中的某些数据被持续地收集起来,成为大数据的重要来源之一。

(2)社交网络。社交网络是互联网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把人类真实的人际关系完美地映射到互联网空间,并借助互联网的特性而大大升华。广义地看,社交网络使得互联网甚至具备某些人类的特质,譬如“情绪”:人们分享各自的喜怒哀乐,并相互传染传播。社交网络为大数据带来一种最具活力的数据类型,来分析人们的喜好和偏爱。这就为研究消费者行为打开了另一扇方便之门。如果深入分析社交网络就会发现,大型的社交网络平台事实上构成了以“个人”为枢纽的不同的数据的集合。借助“分享”按钮,人们在不同网站上的购物信息、浏览的网页都可以“分享”在社交网络上。想想前面提到的雪地上的脚印,社交网络把网民在不同网站上留下的“脚印”链接起来,形成完整的行为轨迹和“偏好”链。

(3)智能终端普及。古人只能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诗词来主观描述他们的所见所闻,我们则可以使用手机、照相机、摄像机,再现美丽的风景,与亲朋好友分享。执着的古人迷路时索性信马由缰不问归路,我们则可以拿出智能手机使用导航软件并找到目的地。

智能终端不仅仅局限于个人应用,许多行业也都已经开始大规模地部署终端产品。举一个例子:如婚纱摄影行业,以前影楼需要租大面积、位置优良且租金高昂的门店,携带大型笨重的写真集,展示给准新娘们用以挑选照片。但是如今利用ipad,就可以做出令人心醉神迷的实景效果。准新娘只需要一部ipad,就可以全面地看到最终的拍摄效果,并利用其交互特性提高样片选择的精准度。

智能终端的普及给大数据带来了丰富、鲜活的数据。苹果公司于2015年公布的一组运营数据可以反映人们在智能终端上的活跃程度。其中,iMessage功能目前每秒为用户传递28 000条信息;icloud已经为用户提供了总计1亿多份文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