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物流的起源与发展:从古至今

物流的起源与发展:从古至今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一举动被以后的一些物流学者誉为有关“物流活动的早期文献记载”。在这种情况下,物流不但与流通系统维持密切的关系,而且与生产系统也产生了密切的关系。物流一词的出现,是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一个国家的市场开放与发展必将要求物流的开放与发展。这些已成为国际物流业的发展方向。

物流的起源与发展:从古至今

一、物流的起源

物流,是人类社会一类历史悠久的实践活动,普遍存在于物质生产的各个部门。从微观静态上看,现代物流是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流通、运输、仓储、信息等服务领域的一种先进的系统化管理技术。从微观动态上看,它是对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有效流动的全过程的管理活动,是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与信息等服务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综合性服务的过程。现代物流充分合理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强调各个物流环节的综合运作,注重系统集成效率,可以极大地加快周转、降低成本。从宏观上看,物流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与原材料、产成品(货品)流动相关的所有活动的总和,是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支撑国民经济顺畅运行的基础性活动。

物流一词是在1979年才传入我国。但“Distribution”最早出现在美国。1921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Some Problem in Market Distribution)一书中提出“物流是创造不同需求的一个问题”,并提到“物资经过时间或空间的转移,会产生附加价值”。

1918年,英国的利费哈姆勋爵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其公司宗旨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到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用户的手中。这一举动被以后的一些物流学者誉为有关“物流活动的早期文献记载”。

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最早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活动。”

上述历史被物流界普遍地认为是物流的早期阶段。

1981年,日本综合研究所编著的《物流手册》,对“物流”的表述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从物流的范畴来看,物流包括: 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诸种活动。”

“Logistics”一词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对军火等进行战时供应时,首先采取了后勤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这一名词,对军火的运输、补给、屯驻等进行全面管理。从此,后勤学逐渐形成了单独的学科,并不断发展为后勤工程(Logistics Engineering)、后勤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和后勤分配(Logistics of Distribution)。后勤管理的方法后被引入到商业部门,被人称之为商业后勤(Business Logistics)。其定义为“包括原材料的流通、产品分配、运输、购买与库存控制、储存、用户服务等业务活动”,其领域包括原材料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

1986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改名为美国物流协会,其理由是因为Physical Distribution的领域较狭窄,后勤管理较宽广。改名后的美国物流协会对后勤管理做的定义是:“以适合于顾客的要求为目的,对原材料、在制品、制成品及其关联的信息,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之间的流通与保管,为求有成本-效率的最佳效果而进行计划、执行、控制。”广义物流与狭义物流的关系如图1-1所示。

图1-1 广义物流、狭义物流的范围图

Logistics与Physical Distribution的不同,它已突破了商品流通的范围,把物流活动扩大到生产领域。物流已不仅仅从产品出厂开始,而是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直到废旧物品回收等整个物理性的流通过程。这是因为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大型的制造商往往把成品零部件的生产任务,包给其他专业性制造商,自己只是把这些零部件进行组装,而这些专业制造商可能位于世界上劳动力比较便宜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物流不但与流通系统维持密切的关系,而且与生产系统也产生了密切的关系。这样,将物流、商流和生产三个方面联结在一起,就能产生更高的效率和效益。近年来,日、美的进口批发及连锁零售业等在运用这种观念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提到的物流的特点是:

(1) 其外延大于狭义的物流,因为它把起点扩大到了生产领域;

(2) 其外延小于广义的物流(Business Logistics),它不包括原材料物流;

(3) 其外延与供应链的外延相一致,因此有人称它为供应链物流。

物流一词的出现,是世界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前物流业正在向全球化、信息化、一体化方向发展。一个国家的市场开放与发展必将要求物流的开放与发展。随着世界商品市场的形成,从各个市场到最终市场的物流日趋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系统得以贯穿于不同的企业之间,这使得物流的功能发生了质变,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同时也为物流一体化创造了条件。一体化意味着需求、配送和库存管理的一体化。这些已成为国际物流业的发展方向。

二、物流的定义

1989年4月,第八届国际物流会议在北京召开,“物流”一词开始正式在我国使用。

1996年国内贸易部将《物流术语》列入行业编制计划,1997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将其列入国家标准计划。经过一年来的工作,完成了《物流术语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其中将Logistics仍译为“物流”,其定义是: “以最小的总费用,按用户要求,将物质资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商品等)从供给地向需要地转移的过程。主要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活动”。

2001年我国发布的《物流术语》中给物流的定义是: “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三、物流的主要分类

物流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存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物流的主要分类包括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

(一) 宏观物流

宏观物流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区域之间以及国家之间的物流活动。宏观物流又称社会物流或国民经济物流,具体包括部门物流、区域物流和国际物流。

1. 部门物流

部门物流指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物资资料的流转。部门物流反映了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中的部门结构,是各部门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部门和企业之间的分工日益细化,这使得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企业之间的物流活动越来越复杂。各个部门在生产上要相互衔接、紧密配合,以实现国民经济顺利运行,就要求投资品生产、消费品生产、中间产品生产以及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依据它们在生产和供应上的相互衔接性,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物流系统。

部门物流还关系到生产资源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合理分配和使用。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供应生产发展的各种资源是有限的,而且是不平衡的。有的生产资源供应相对充裕,有的则相对稀缺。部门之间物流能力不足和流向不合理,会造成充裕的资源闲置,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从而影响生产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制约产业结构的合理配置,造成宏观经济效益低下。

2. 区域物流

区域物流包括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物流和不同区域之间的物流。任何生产都是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的。由于自然、技术、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制约,客观上形成了一定的生产和经济协作区域,这些区域又构成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地区和空间布局。经济区域是以城市为中心的,一般来讲,一个城市就是一个经济中心。城市的经济活动以物流为依托,其发展对物流有很强的依赖性,区域内的发展规划,如工厂、仓库、住宅、商业以及道路、桥梁、车站、机场等都要以物流为约束条件。

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是现实的客观存在。沿海中心城市一般具有资金、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却缺乏原材料和自然资源;而内地在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处于劣势,但却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资源从内地流向沿海,产成品从沿海流往内地,是我国区域之间物资资料流动的显著特点。因此,沿海和内地之间的经济联合和协作,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和平衡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顺畅的物流。

3. 国际物流

这是国家之间经济交往、贸易活动中的物资资料流转。国际物流是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发展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使国际分工日益深化,世界经济联系日趋密切,生产国际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全面强化,跨国公司内部的交换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分工从不同产业部门深入到同一行业不同产品之间,出现了若干国家协作生产的“国际产品”。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使国际贸易迅速增长,各国之间经济发展对国际贸易的依赖性大幅度提高。

(二) 微观物流

微观物流是局部范围的物流,又称企业物流。微观物流是企业生产过程各个阶段物质资料的流转。具体包括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

1. 供应物流

企业供应生产所需原材料、零部件、燃料、辅助材料的物流活动。具体包括采购、运箱、装卸、检验、入库等环节。供应物流对企业生产有着直接的影响,生产所需物资资料供应的时间、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产节奏和生产成本,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2. 生产物流

这是指伴随着企业生产工艺的物流活动。生产物流一般从企业物资供应仓库开始,按照生产进度和要求,对物资进行分类,装卸搬运,向各个生产环节和作业场所配送。生产物流主要取决于生产工艺流程,配合生产计划的物流计划是否科学,对于生产工艺各个环节的衔接和缩短生产周期,有着直接影响。而工厂相关车间、仓库的配置,以及车间内流水线、作业点的布置,都会影响生产物流的路线距离和装卸搬运的作业次数,从而影响生产物流的效率。

3. 销售物流

这是指伴随企业销售活动将产品转送给客户的物流活动,具体包括仓储、分类、包装、装卸、运输和售后服务。产品在销售之前,都需要存储起来,存储货物可以在工厂或者附近,也可以在各个销售地点分散存储。按照客户订单或供货合同,对存储的货物进行分类、包装、运达客户指定的地点,并进行必要的服务,是销售物流的全过程。销售物流是企业营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拿到客户订单开始物流过程,产品送达客户并经过售后服务,伴随商流的物流过程才算结束。

销售物流不仅是以最低的成本单纯地送货上门,而且是为客户提供更佳服务,赢得客户信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力手段。

4. 回收物流

这是指企业在供应、生产、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可再利用物资的回收活动。具体包括供应物流过程和销售物流过程产生的可再利用的包装物、衬垫物等的回收。可再利用物资的回收物流不仅有利于降低成本,而且关系企业的生产环境和生产效率。

5. 废弃物流

这是指企业供应、生产、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品的收集、处理和再生的物流活动。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废水、废气、废油以及各种废弃物,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废弃物严重污染环境,危及人类的生活环境和健康,在世界各国都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四、企业物流的特点

企业物流是现代物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企业物流只有与社会物流同步发展,人们才能真正感受到现代物流的魅力。总体而言,企业物流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 一体化

企业物流一体化就是将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较低的营运成本满足顾客的货物配送和信息需求。它的核心是LRP(Logistics Requirement Planning),即物流需求计划,它将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与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整合,使现代物流在商品数量、质量、种类、价格、交货时间、地点、方式、包装及物流配送信息等方面都满足顾客的要求。一体化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最大区别在于,后者是以低廉的价格提供服务,而前者则是把顾客需求放在第一位,它除了提供优质物流服务外,还承担促进销售、创造顾客需求的功能,分享增值服务的利润。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强化了各节点之间的关系,使物流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例如海尔集团以JIT采购、JIT材料配送和JIT采购、JIT配送和JIT分拨物流来实现同步流程,实现了在中心城市8小时、区域内24小时、全国4天以内配送到位。

(二) 社会资源整合

经济全球化把物流管理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企业可以利用各国、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分散生产和销售。这样,现代企业的物流就能延伸到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消费者在内的各关联主体。企业产成品中,除了涉及核心技术的零部件是自己生产的之外,其他大多数零件、原材料、中间产品都是由供应商提供的,企业这种少库存或零库存的实现需要一个强大的物流系统。例如戴尔公司每天要求美国联合邮包服务公司从它在奥斯汀的工厂运走1万台电脑,并从索尼在墨西哥的工厂运走同样数量的显示器,再由美国联合邮包服务公司将电脑和显示器连夜配套送交顾客,戴尔公司则通过网络对全程的物流服务实行即时的管理和监控。物流社会化使企业可利用的物流资源成级数倍增长,经过整合的虚拟物流资源减少了企业自身的基建成本,提高了物流设施的利用率,优化了资源配置,节约了物流费用。

(三) 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实现企业的快速反应

企业的资源、生产、销售分布在全球市场上,市场的瞬息万变要求企业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使物流信息化、网络化成为企业实现其物流管理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物流信息系统增强了物流信息的透明度和共享性,使企业与上下游节点形成紧密的物流联盟。企业通过数字化平台及时获取并处理供应链上的各种信息,提高对顾客需求的反应速度。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包括ERP、MRP、WMS(仓库管理系统)等。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物流管理,降低了流转、结算、库存等成本。

(四) 企业物流外包与部分功能的社会化

在工业化高度集中的今天,企业只有核心技术才能在竞争中存得一席之地。而任何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在生产、流通各个环节都面面俱到,因此,企业将资源集中到主营的核心业务,将辅助性的物流功能部分或全部外包不失为一种战略性的选择。例如,亚马逊公司虽然目前已经拥有比较完善的物流设施,但对于“门到门”的配送业务,它始终都坚持外包,因为这种“最后一公里配送”是一项极其繁琐、覆盖面极广的活动。

五、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物流是否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 物流产业的边界如何界定? 怎样才能促进我国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这些无疑是我国物流业界须慎重思索的问题。

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含义具有多层次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可以细分到不能再分为止,并且内涵不断充实,外延不断扩展。可见,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动态的。物流业当然也不例外

(一) 物流产业的界定

近年来,各种专业化物流企业的大量涌现,及其表现出来的快速发展趋势表明,专业化物流服务作为一个新的专业化分工领域,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部门和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对产业的划分中,还不包含物流产业。交通运输、仓储业是独立的产业。目前,对物流产业的界定还比较模糊,需要引起理论界的广泛重视,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www.xing528.com)

(二) 我国物流产业发展阶段

当前,伴随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范围内服务经济的发展,物流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跨国化、规模化和网络经济化等现象已经成为全球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我国物流产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阶段,纵观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8年以前,当时由于受到计划经济苏联模式的影响,物流业主要是保证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指标的落实,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物流的成本与经济效益。

第二阶段是1978—1993年,伴随着改革开放,逐步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西方先进的物流思想也同时在国内受到重视,物流产业处于初始成长期。

第三阶段是1993—2000年,由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企业物流需求的不断增加,现代物流得到广泛重视并实现规模化的快速发展。

第四阶段是2000—2010年,外资物流企业大量涌入我国市场,推动国内物流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物流产业已名副其实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企业创造利润的源泉之一。

这一阶段,我国物流产业呈现多元化格局,竞争更为激烈,物流市场主体正呈现国有、集体、个体、中资、外资等各种所有制物流企业相互依存、同台竞争、相互促进的多元化的局面。一是国外跨国公司以合资或独资形式建立外资物流企业,为其在中国的生产、销售和采购等物流活动提供越来越全面的服务;二是民营物流企业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和经营模式建立的新型专业物流服务企业,成为物流市场最具活力的力量;三是传统的运输、货代、仓储、批发国有企业,仍是物流市场的主力军。这种多元结构使我国物流产业形成了激烈竞争的格局。

第五阶段是2010年以后,物流专业服务能力增强、供应链管理有新的发展;快递速运迅猛发展、物流平台创新发展、物流网络化和一体化加快发展;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物联网应用与智慧物流等已经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

1. 供应链管理有新的发展

物流业与制造业、流通业和金融业等多业联动进一步深化,供应链管理迎来快速发展新时期。首先,制造企业、商贸企业的一体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需求逐步显现,为物流与供应链的发展奠定了市场基础,制造、商贸、金融与物流联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其次,部分物流企业积极地由物流服务商向供应链管理提供商转变。部分物流企业以大宗商品物流需求增速回落为契机,低成本整合资源,主导构建供应链,提供全方位一体化服务。

2. 快递速运迅猛发展

在国民经济增速回落、传统大宗商品物流市场疲软的背景下,以“便捷、高效”为特点的快递物流“一枝独秀”。

3. 物流平台创新发展

伴随着社会各方对物流要求的提升和物流市场本身竞争的加剧,物流平台得到创新发展,与电商平台融合发展。物流平台以网络为基础,以信息平台和第三方支付为手段,发现和创造商机,形成撮合交易的平台,是融合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新经济模式,能够整合产品资源、客户资源、物流资源和信息资源。

4. 物流网络化和一体化加快发展

物流网络化布局和一体化物流提供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行业内龙头企业借助信息化技术和行业物流资源整合,纷纷优化网络布局、延伸网络布局和覆盖范围,提高一体化物流能力,为减小物流环节、节约物流成本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 物联网技术开始出现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是射频识别(RFID)技术。RFID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目前比较先进的一种非接触识别技术。以简单RFID系统为基础,结合EPC标准和已有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等,构筑一个由大量联网的阅读器和无数移动的标签组成的物联网络。RFID标签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品(商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管理。

传感网络技术是借助随机分布的集成有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的微小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其特点是借助于节点中内置的传感器测量周边环境中的热、红外、声纳、雷达和地震波信号,从而探测包括温度、湿度、噪声、光强度、压力、土壤成分、移动物体的大小、速度和方向等物质现象。可以说,传感技术更加拓宽了物品信息的自动提取方式及范围,可以全面提取物品的各类特征信息,从而形成一个可以感知现实世界的智能网络。

GPS卫星定位技术等也是感知物品,尤其是感知动态物流,实现物品移动可视化管理的一项技术,它与传感技术及图像识别技术结合,可以动态感知现实世界。

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

6. 智慧物流的理念开始出现

IBM于近年提出,建立一个面向未来的具有先进、互联和智能三大特征的供应链,通过感应器、RFID标签、制动器、GPS和其他设备及系统生成实时信息的“智慧供应链”概念,紧接着由此延伸而出“智慧物流”的概念。“智慧物流”重视将物联网、传感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通过以精细、动态、科学的管理,实现物流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网络化,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创造更丰富社会价值的综合内涵。

我国智慧物流发展的具体体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产品的智能可追溯系统。如食品的可追溯系统、药品的可追溯系统等,这些智能的产品可追溯系统为保障食品安全、药品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物流保障。例如: 粤港合作的供港蔬菜智能追溯系统,通过安全的RFID标签,可实现对供港蔬菜进行溯源,实现了对供港蔬菜从种植、用药、采摘、检验、运输、加工到出口申报等各环节的全过程监管,可快速、准确地确认供港蔬菜的来源和合法性,加快了查验速度和通关效率,提高了查验的准确性。目前,在医药领域、农业领域、制造领域,产品追溯体系都发挥着货物追踪、识别、查询、信息等方面的巨大作用,有很多成功案例。

二是物流过程的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系统。这是基于GPS卫星导航定位、RFID、传感等多种技术,在物流过程中可实时实现车辆定位、运输物品监控,在线调度与配送可视化与管理系统。目前还没有全网络化与智能化的可视管理网络,但初级的应用比较普遍,如有的物流公司或企业,建立了GPS智能物流管理系统;有的公司建立了食品冷链的车辆定位与食品温度实时监控系统等,初步实现了物流作业的透明化、可视化管理。在公共信息平台与物联网结合方面,也有一些公司在探索新的模式。

三是智能化的企业物流配送中心。这是基于传感、RFID、声、光、机、电、移动计算等各项先进技术,建立全自动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建立物流作业的智能控制、自动化操作的网络,实现物流与制造联动,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全面协同。如: 有一些先进的自动化物流中心,就实现了机器人码垛与装卸,无人搬运车进行物料搬运,自动化的输送分拣线上开展拣选作业,出入库由自动化的堆垛机自动完成,物流中心信息与制造业ERP系统无缝对接,整个物流作业系统与生产制造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这也是物联网的初级应用。

四是智慧供应链。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传感技术、EDI技术、RFID技术、条形码技术、视频监控技术、移动计算机技术、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基础通信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采购需求计划系统、物料需求计划系统、运输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配送管理系统,实现产品生产供应全流程可追溯;构建数据交换平台、物流信息共享平台、财务管理和结算系统、物流分析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实现物流企业的信息化运作,实现整体供应链的信息共享,打造智慧供应链体系。

(三) 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运输、仓储、包装等行业已有长时间的发展,然而作为将几种功能有机结合的物流产业还尚未形成。从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的物流产业正处于形成阶段。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问题。

1. 关于现代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比较滞后

对物流产业概念的界定、物流企业的界定、单个物流作业环节提供的服务与一体化物流作业服务的界定、物流业投入产出统计指标体系的计量界定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尚且无章可循。

2.“社会物流成本偏高”与“物流企业盈利偏低”相并存

当前,我国物流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是物流费用高、效率低,导致“社会物流成本偏高”与“物流企业盈利能力偏低”相并存。近年来,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维持在18%左右,难以下降。这一比率高于美国、日本和德国9.5个百分点左右;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约6.5个百分点。

3.“物流围城”和“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突出

一是仓储等物流基础设施资源紧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物流仓储设施、配送中心设施不断外迁,配送半径不断增加;由于缺乏科学的城市物流规划,致使城市周边仓库、货场供给不足,仓储租金不断提高,增加了物流成本,降低了物流运行效率。

二是城市内配送效率低下。在现行的大城市物流管理中,由于把货运车辆作为城市交通的拥堵源之一进行管控,导致“路难行、车难停、货难卸、证难求”的问题长期存在。

4. 物流企业融资困难、物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一方面,物流企业多属于轻资产企业,取得抵押贷款较难,资金不足制约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风险资本、制造业资本、商贸资本开始大量进入物流行业,发展物流园区和仓储基地,物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也存在“炒地皮”、抬高土地价格等非真实性物流投资现象,已对物流企业造成较大冲击。

5. 物联网和智慧物流发展还很不成熟

目前,我国智慧物流发展在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物流企业信息化运作、物流作业智能化、物流供应链智慧化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但是,我国智慧物流起步较晚,存在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物流企业智慧化程度低、物流信息标准体系不健全、信息技术落后、智慧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制约了我国智慧物流的进一步发展。

(1) 我国智慧物流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智慧物流业涉及商务、交通、信息技术等众多行业领域,业务管理涉及发改委、交通部、工信部等众多行政管理部门。目前,我国智慧物流业管理体制尚不能打破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的局面,仍然存在信息孤岛现象,造成我国智慧物流建设资源的不必要浪费,智慧物流管理责任不清晰,急需建立协调多部门资源的智慧物流专业委员会,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种资源,确保智慧物流建设的顺畅运营。

(2) 物流企业智慧化程度低。目前,有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智慧物流系统。但是,这些企业规模普遍不大,在全国范围内分布不平衡,且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导致管理混乱,生产要素难以自由流动,资源配置得不到优化,难以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特别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难以形成产业集群。大多数中小企业在物流信息化方面显得很吃力,由于缺乏相应的人才和资金,管理层对信息技术应用重视程度不够,即使引进了相关智慧物流技术,配套基础设备也跟不上,导致企业效益没有明显提高。

(3) 物流信息标准体系不健全。物联网技术和智慧物流是建立在物流信息标准化基础之上的,这就要求在编码、文件格式、数据接口、电子数据交换(EDI)、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相关代码方面实现标准化,以消除不同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在条形码、信息交换接口等方面建立了一套比较实用的标准,使物流企业与客户、分包方、供应商更便于沟通和服务,物流软件也融入了格式、流程等方面的行业标准,为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创造了良好环境。而我国由于缺乏信息的基础标准,不同信息系统的接口成为制约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导致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很不完善,物流信息化业务标准与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修改跟不上物流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很多物流信息平台和信息系统遵循各自制定的规范,导致企业间、平台间、组织间很难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各自为政、圈地服务”的情况比较普遍,整个电子化的物流网络之间难以做到兼容,数据难以交换,信息难以共享,使得商品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等各个环节难以形成完整通畅的供应链,严重影响了物流行业的管理与电子商务的运作。

(4) 信息技术落后,缺乏完善的信息化平台。目前,条形码、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的应用不理想,多数企业物流设备落后,缺乏条形码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导向车系统、货物自动追踪系统,与国外的智慧物流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物流信息技术缺乏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撑,物流云平台使用较少,缺乏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数据挖掘平台、数据开发平台的使用,手机移动定位技术和手机物流移动服务终端产品使用较少。

(5) 缺乏物流专业人才。物流业迅速发展而产生的人才需求问题在我国日益突出。智能物流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物流人才缺口至少有30万人,绝大多数物流企业缺乏高素质的物流一线岗位技能人才和既懂物流管理业务,又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相关知识,熟悉现代物流信息化运作规律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高端人才和一线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仅占22.7%,现有物流管理人才中能真正满足物流企业实际需求的不到1/10。大中专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实际需要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培养智能物流合格人才的任务十分紧迫。

我国物流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首先必须明确我国物流业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发展现状,然后从这些实际出发,逐步解决问题,为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专 栏1-1

物联网的兴起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它的定义很简单: 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实现无所不在的计算和网络,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管理未来的城市,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物联网可分为三层: 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1. 感知层

感知层是物联网的皮肤和五官——识别物体,采集信息。感知层包括二维码标签和识读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传感器、终端、传感器网络等,主要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与人体结构中皮肤和五官的作用相似。

2. 网络层

网络层是物联网的神经中枢和大脑——信息传递和处理。网络层包括通信与互联网的融合网络、网络管理中心、信息中心和智能处理中心等。网络层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进行传递和处理,类似于人体结构中的神经中枢和大脑。

3. 应用层

应用层是物联网的“社会分工”——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广泛智能化。应用层是物联网与行业专业技术的深度融合,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行业智能化,这类似于人的社会分工,最终构成人类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