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保险发展指数分析

中国保险发展指数分析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中国保险发展指数总体发展分析在宏观经济稳中有进的背景下,保险业发展总体向好。2011—2014年中国保险发展指数提高幅度分别为1.1、3.1、2.1和3.0个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测算,2015年,服务能力指数对总指数的贡献最大,贡献率达到31.2%,反映出保险业更多地承担起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二)中国保险发展指数分领域发展分析1.基础实力继续壮大2015年,基础实力分指数为113.7,高于总指数0.9个点,比上年提高3.1个点。

中国保险发展指数分析

(一)中国保险发展指数总体发展分析

宏观经济稳中有进的背景下,保险业发展总体向好。测算结果显示,2015年中国保险发展指数[1]稳步提升,为112.8(2010年为100),比上一年提高了3.5个点,为“十二五”期间同比提升幅度最大的一年。随着“新国十条”、《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等重大政策的陆续出台,保险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保险需求有所增加,业务范围逐步拓宽,进入了快速发展期。2011—2014年中国保险发展指数提高幅度分别为1.1、3.1、2.1和3.0个点(见图1-12)。

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测算,2015年,服务能力指数对总指数的贡献最大,贡献率达到31.2%,反映出保险业更多地承担起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得益于近年来保险业承保能力和投资能力的快速提升,基础实力指数对总指数的贡献率达到27.6%,排名第二。创新能力指数对总指数的贡献率为27.5%,国际竞争力指数对总指数的贡献率为13.7%,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二)中国保险发展指数分领域发展分析

1.基础实力继续壮大

2015年,基础实力分指数为113.7,高于总指数0.9个点,比上年提高3.1个点(见图1-13)。

图1-12 中国保险发展总指数(2010—2015年)

资料来源: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15年中国保险发展指数报告[R].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16.

图1-13 中国保险发展基础实力分指数(2010—2015年)

资料来源: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15年中国保险发展指数报告[R].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16.

第一,保险业务高速增长。2015年是保险业“新国十条”全面落地的一年,全行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全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4282.52亿元,同比增长20.00%,较上年提高2.51个百分点,增速是近年来最快的一年。其中,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8423.26亿元,同比增长11.65%;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5859.13亿元,同比增长24.97%。保险业效率也有所提升,2015年劳均保费(单位劳动力创造的保费)为237.00万元,比上年提高13.23万元。

第二,资产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末,保险业总资产达到12.3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1.66%;净资产达到1.6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1.38%。

第三,资金运用效果突出。资金运用的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拓宽了保险资金运用领域和业务范围。2015年,资金运用余额为11.18万亿元,同比增长19.81%;资金收益率为7.56%,高出上年度1.26个百分点,投资效率创5年来新高。

2.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2015年,服务能力分指数为113.1,高于总指数0.3个点,比上年提高3.6个点(见图1-14)。

图1-14 中国保险发展服务能力分指数(2010—2015年)

资料来源: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15年中国保险发展指数报告[R].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16.(www.xing528.com)

第一,对经济发展贡献增大。保险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2015年,保险业实现营业税金及附加637.48亿元,比上年增长40.35%,保险业营业税占全社会营业税的比重为3.30%,比上年提高0.75个百分点;同时,保险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柱,在优化金融结构、提高金融体系运行的协调性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保障民生作用凸显。受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出台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地的影响,健康险持续高速发展,发挥了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的作用。2015年,健康险赔付与医疗费用支出之比为6.40%,比上年提高0.79个百分点。商业保险深入参与国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受《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利好政策影响,实现快速发展。2015年,商业养老保险的保险密度为963元/人,比上年提高166元/人。

3.创新能力有所提高

2015年,创新能力分指数为112.4,低于总指数0.4个点,比上年提高4.7个点,是提升幅度最大的领域(见图1-15)。

图1-15 中国保险发展创新能力分指数(2010—2015年)

资料来源: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15年中国保险发展指数报告[R].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16.

第一,产品创新力度加大。保险业围绕国家中心工作开发保险产品,如启动了巨灾保险试点应对灾害事故,2015年,我国首只巨灾债券在北美成功发行,宁波“灿鸿”“杜鹃台风保险赔付8000万元,广东“彩虹”台风保险赔付7.50亿元,“东方之星”事件共赔付7380.60万元。又如升级农业保险条款服务“三农”,2015年,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374.90亿元,参保农户约2.30亿户次,提供风险保障近2万亿元。同时,大力发展信用保证保险,积极推广“政银保”发展模式,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全年贷款保证保险支持小微企业及个人所获得的融资金额达1015.60亿元。

第二,服务创新再上台阶。在鼓励互联网保险产品创新的同时,互联网渠道的便利性也促进了互联网销售的快速增长。2015年,保费网销比例为9.20%,比上年提高2.46个百分点;随着全社会保险意识的不断增强,保险服务效果也有所显现,2015年亿元保费投诉率为1.244件/亿元,比上年减少了0.131件/亿元。

4.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2015年,我国保险业国际竞争力分指数为111.1,低于总指数1.7个点,比上年提高2.3个点(见图1-16)。

图1-16 中国保险发展国际竞争力分指数(2010—2015年)

资料来源: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15年中国保险发展指数报告[R].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16.

第一,国际地位继续提高。有潜力的新兴保险市场,在全球保险市场中的作用越来越大,2015年中国保费收入超过英国,全球排名由上年的第4位升至第3位。

第二,开放程度有所扩大。“引进来”和“走出去”步伐加快,一方面,外资保险公司以不同方式进入中国市场,截至2015年末,外资保险公司(直保公司[2])数量为50家,其中财产险公司22家,人身险公司28家。2015年,外资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165.61亿元,同比增长29.27%,占全国保费收入的4.80%,占比较上一年提高0.34个百分点,增加了我国保险市场的竞争活力。另一方面,中资保险公司走出国门,截至2014年末,共有12家境内保险机构在境外设立了32家营业机构,境外上市的中资保险公司数量为6家。此外,2015年保险服务贸易出口额为49.74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8.75%。

【注释】

[1]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2015年12月7日首次发布“中国保险发展指数”,本部分内容主要参考了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于2016年7月8日(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发布的《2015年中国保险发展指数报告》。

[2]直保公司,是直接保险公司的简称,指向投保人签发保单、直接承担保险责任的保险公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