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文化创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提高文化创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提升文化创意企业就业吸引力,健全优秀人才引进机制。所以,文化创意企业要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所处的阶段,科学合理安排研发投入,才能充分延长其积累效应,形成核心竞争力。高校是文化创意主体中的关键机构,具有区域经济发展发动机的潜力,在培养创意人才、创造创意企业等方面做出了必不可少的贡献。

提高文化创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文化创意企业发展壮大并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但是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又是一项十分庞杂的系统工作,需要从宏观到微观、从长期到短期、从产业到企业全面构建。首先,政府要加快构建市场经济体系,从完善基础建设,提供公平开放的竞争平台,到积极引导、全面支持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其次,科学合理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形成聚集效应,达到资源共享。最后,企业自身需要坚持不懈地自主学习,强化核心竞争力,提高随机应变能力

1.发扬民族文化,形成世界品牌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不断传承的精神内涵,因此在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产品或服务是很难被其他竞争对手完全复制,即使对手硬要复制,由于缺乏对文化的深刻理解,复制结果乍看十分相似,但是毕竟“没有神韵”。中国数千年来积淀的自信,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思想的拥有权和创意思想的商业化将极大地影响着中国的未来。当今社会处于信息时代,更需要去粗取精、披沙拣金、古为今用,需要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相互融合,通过注入新的活力,利用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创造性的提炼,将我们的优秀文化产品或服务推向大众、推向世界。

文化创意企业更要整合国内优势文化资源,打造能为大众所接受的优秀产品或服务,避免庸俗和粗劣,脚踏实地、不炒作、不浮躁,逐渐被市场接受和认可,在此基础上形成独特的品牌才是扎实和持久的,才能禁得起商海波澜,才能形成品牌优势。进而不断延续独特品牌的优势,跻身名牌行列。

2.培育创意人才,提升员工待遇

创意人才是精神层面服务的创造者,通过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创意,精妙构思和高新技术的运用,将具有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本土化文化资源呈现给广大消费者,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速度,才能使我国文化创意企业的后来居上成为可能。

首先,提升文化创意企业就业吸引力,健全优秀人才引进机制。文化创意企业的创意人才一般具备非常高的个人素质和相应的专业特长,属于知识型员工。由于受过高等教育的缘故,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普遍较高,能够主动把创意与灵感融入工作当中,习惯处在有益于激发灵感与创意的自由宽松的工作环境中,他们善于自我管理,喜欢追求独特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多样化,希望拥有较大的工作范围与权限。从事文化创意的人员有一些共性特点,不修边幅、我行我素,所以企业不可用常规管理模式来要求他们,在控制尺度范围内,适当放宽管理限制标准,留足个人自主空间。

其次,创意人才要从基础到高端呈梯队建设,不能脱节和断层。培养基础扎实、视野广阔、素质较高的创意人才,不仅能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或技能,还能在深刻理解我国文化的基础上对创意企业有一定的知晓。这主要包括三个方向:一是既懂国内外创意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具有较高原创水平的人才,三是海外从事文化创意工作的专业人员,或是具有宽阔国际视野、熟悉国际市场规则的开拓性人才。

最后,提升创意人才薪资待遇,提供定期培训和出国深造等机会。企业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参考市场总体薪酬状况,建立对内强调绩效导向并兼顾公平,对外具备竞争性的薪酬体系。薪酬体系要综合考虑岗位价值、绩效贡献、福利补贴等因素,并向关键岗位及公司发展急需的人才倾斜,从而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为公司业务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3.加大研发投入,注重持续学习

有研究表明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和企业生产力至关重要,但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存在差异。成长期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影响显著,而且存在长期的积累效应;但在成熟期,这种积累效应变短;衰退期,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影响不显著。所以,文化创意企业要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所处的阶段,科学合理安排研发投入,才能充分延长其积累效应,形成核心竞争力。

文化创意企业作为知识创新型企业,必须具备持续创造新知识并将新知识传遍整个组织的能力,同时还应迅速开发出新技术和新产品。所以,对于文化创意企业来说,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推陈出新,这要求员工和领导者,都要共同学习,更进一步。领导者一方面要鼓励员工不断创新,提出优秀的创意,另一方面自己对创意要有敏感度,能辨别创意价值,以免埋没好的创意。

构建学习型组织,树立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观念,为刚踏进社会的创意人才提供灵活多变的短期学习机会,强化综合素质和专项技能,定向定需进行人才培训,营造从业者终身学习的良好风气。不断贯彻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能够通过学习,快速适应企业内外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4.尊重知识创造,建设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守的价值观、理念和精神,是文化创意企业的重要内部环境。企业拥有的文化艺术设施和富有创意与个性的环境空间,提供给创意人才无穷的文化涵养、精神熏陶和创意灵感,有利于培育员工认同感和增强凝聚力。与传统企业相比,文化创意企业对有形资源的要求比较低,而对创意人才的要求比较高,创意人才个性突出、工作自由度高,他们的大部分行为依靠习惯和自觉来约束,因此更加需要制度之外的企业文化来补充约束的不足,来充分调动这些人才的积极性。

企业应该主动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文化氛围,将创意人才的行为向企业目标引导,从而达到风和雨细、无声润物但具有穿透力的效果。通过引进符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现代管理模式,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最终实现高附加值

5.加强高校合作,共享知识资源(www.xing528.com)

中国正处在从创意产业迈向创意经济的转型时代,新型的数字内容创意以及伴随着多媒体和新媒体而诞生的新兴产业,创意产业愈发显示出“无边界产业”的融合特征。而高校也正在对教育体制和模式进行改革,培养创意人才,培养具有原创意识和精品意识的创意人才。高校是文化创意主体中的关键机构,具有区域经济发展发动机的潜力,在培养创意人才、创造创意企业等方面做出了必不可少的贡献。因此,企业要积极配合高校,深化企校合作,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首先,企业与高校共同完成文化创意相关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实践教学等内容,规划可以包含文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与文化相关的基础理论课,融入艺术、设计、媒体等创新内容,引导高校纵深拓展,培养通晓多学科的创意人才、文化管理人才。企业进入高校,在校内建立企业设计工作室、创意研发中心等,使项目开发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有效提升企业的创新、开发和经营能力。

其次,借助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应对流行文化不断侵袭的市场环境。特别是,在面临改革不断深入、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欧美日韩流行文化扩张带有明显压倒趋势的背景下,单靠文化创意企业很难应对。企业必须借助高校教育的影响力,甄选、传承、研究、融合人类社会文化,提高文化创意企业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文化在教育领域的影响。

最后,携手高校和科研机构,共享知识资源。高校和科研机构掌握的高科技国际差距要远小于科技产业园掌握的高科技。企业积极促成深入彻底产学研融合,如果企业与科研单位分离,利益取向就会存在很大差异,设置在高校的科研机构从事的绝大多数是纯学术或纯技术研究,会跟市场实际需求严重脱节,致使一些实用性强,市场前景较好的产品或服务被忽略,因此,在确定科研方向上能够结合企业诉求,针对企业需求提供科技支撑。同样,企业提供锻炼的平台,增加大学生的工作实践经验,引导其实现从学业到职业的过渡,以利于毕业后直接从事创意相关工作,以免出现高校所得知识与工作需要的知识不匹配的脱节现象。

通过文化创意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把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与实践相结合,应用到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项目中,找出一条符合企业实际的以较小投入获得较大社会经济效益的途径,在不断的摸索中逐渐形成文化创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6.重视政府扶持,进驻产业园区

在我国,政府对文化创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起着重要作用,积极引导,建立适合产业发展和企业持续创新的宏观调控机制、科学管理政策,搭建了开放的竞争平台,制定了很多保护文化创意企业的金融税收、财政扶持等政策,还不断健全相关法律保障体系。因此,文化创意企业要充分利用政府营造的艺术氛围、商业氛围以及全方位的支持,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首先,把握政府推出的支持性金融优惠政策。文化创意企业属于智力密集型企业,知识资本投入比重远远高于固定资产投入,市场风险较高和消费需求的不确定性导致融资较难。因此,产业融资应该多样化,不能单纯依靠政府投资,主动寻找银行基金、个人捐助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资助。

其次,利用政府提供的毕业生优惠政策,来吸收和留住人才。例如,2016年3月28日,深圳出台一系列政策,重点突出对高层次人才和新引进人才的补贴,针对本科、硕士、博士以及杰出人才给予租房和生活补贴,吸引了大批应届毕业生。文化创意企业应该借此机会,从全国高校招贤纳士,丰富企业的创意人才储备。

另外,根据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主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信息技术革命让信息分享和传播变得十分便捷,仿冒、盗版、侵权等行为依然普遍存在,虽然政府在知识产权(专利版权、商标、设计)的生成和运作方面,一直不懈努力,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应法律,但重要的是企业自身要主动遵守,更要主动维权。企业一方面要对侵权行为不姑息,借助法律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另一方面,要文化创意企业共同努力,在整个产业、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产权和创新成果的文化氛围,形成一种保护文化创意发展的良好环境。

最后,积极进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文化创意企业聚集和创意人才集聚的重要空间依托和平台,地理区位相近、相关产业联合产生了“集聚效应”,能够提高园区内企业文化创造和创意生产水平,能为创新提供方向引导,促进新兴文化创意企业的建立。重视政府扶持,进驻产业园区,最终还要靠企业自身整合协调各种优势资源,才能形成持续的创新能力。如果绝对依靠政府,那么产业园区建设就会流于形式、浪费严重。

综上所述,我国文化创意企业在培育核心竞争力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要深入挖掘,找出竞争力弱的深层次原因。要坚持不懈地持续推行创新,全面创新。结合自身优势和劣势,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结合产业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组织创新,避免盲目跟风。

【注释】

[1]维纳·艾莉. 知识的进化[M]. 刘民慧等,译. 珠海出版社,1998.

[2]秦德智,秦超,蒋成程. 企业文化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4:95-98.

[3]邹超,王欣亮.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献综述[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10-1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