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的解放思想的经济学意义

人的解放思想的经济学意义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确立了为人的解放而毕生奋斗的价值目标,并先后历经了哲学、法哲学、国民经济学的训练,人类解放思想逐渐走向成熟。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马克思的人类解放思想逐渐从哲学转向对政治经济学的论证,其目的在于为人类解放思想寻找理论支撑。《资本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思想最为成熟的杰出作品。《资本论》关注人,研究人,以实现人的解放为根本目标,它赋予人的解放思想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意义。

人的解放思想的经济学意义

马克思确立了为人的解放而毕生奋斗的价值目标,并先后历经了哲学、法哲学、国民经济学的训练,人类解放思想逐渐走向成熟。在《莱茵报》时期的短暂工作,马克思第一次遇到了物质利益方面的“苦恼”和“难事”。在社会现实中,马克思深刻地发现物质利益在任何时候都远比思想观念和法的原则更有力量。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马克思的人类解放思想逐渐从哲学转向对政治经济学的论证,其目的在于为人类解放思想寻找理论支撑。马克思潜心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搜集材料、做大量阅读并摘录各种笔记,终于《资本论》(德文版)第一卷于1867年9月在德国汉堡出版,尽管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有所不同,但研究的主题依旧是人的解放。

马克思考察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深入社会生活,了解工人的生存状况,批判地吸收了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从而发现了剩余价值学说的奥秘。“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18]在经历残暴的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以后,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工人虽具有人身自由,但却失去了生产资料,穷得一无所有。为了维系生存不得已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获得微薄的工资收入,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关系形成。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所创造的价值量创造了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量,即剩余价值。资本的逐利性催使资本家对工人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榨,通过延长工作时间,加大劳动强度以便生产更多的商品来销售、变现,周而复始,工人完全沦为资本家赚取剩余价值的工具。劳动不是目的,仅仅是谋生的手段。马克思通过对商品拜物教的批判,揭开了资本主义自由平等面纱下,现实的劳动者被商品、货币、资本所剥削和奴役的“物化”状态。(www.xing528.com)

《资本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思想最为成熟的杰出作品。它既承接了之前马克思在哲学、政治学方面关于人的解放思想的研究成果,又根据经验事实的科学论证,以剩余价值学说为核心,揭露出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力图为工人阶级从被剥削奴役的非人状态中解放出来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学支撑。《资本论》关注人,研究人,以实现人的解放为根本目标,它赋予人的解放思想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