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亚里士多德的贡献和教育观点

亚里士多德的贡献和教育观点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学园期间,亚里士多德就在思想上跟老师有了分歧。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后,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又继续呆了两年,此后他开始游历各地。作为一位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世界的贡献无人可比。亚里士多德对世界的贡献之大,令人震惊。(二)论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都充分肯定了教育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把教育视为实现政治的最重要手段。因此,亚里士多德主张必须将音乐纳入教育计划之中。

亚里士多德的贡献和教育观点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他在《政治学》和《伦理学》两部著作中集中阐述了其教育理论和幼儿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约前384~前322年)生于富拉基亚的斯塔基尔希腊移民区,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宫廷侍医。亚里士多德学过医学,还在雅典柏拉图学习哲学长达20年,是柏拉图学园的积极参加者。这一时期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一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在雅典的柏拉图学园中,亚里士多德表现得很出色,柏拉图称他是“学园之灵”。但亚里士多德不是一个只崇拜权威、在学术上唯唯诺诺而没有自己想法的人。他努力收集各种图书资料,勤奋钻研,甚至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图书室。在学园期间,亚里士多德就在思想上跟老师有了分歧。他曾经隐喻地说过,智慧不会随柏拉图一起死亡。到了柏拉图晚年,他们师生间的分歧更大了,经常发生争吵。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后,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又继续呆了两年,此后他开始游历各地。公元前343年,他受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聘请,担任起太子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亚历山大继任王位后,他重返雅典,创办了一所名叫吕克昂的学园。学园占有阿波罗吕克昂神庙附近广大的运动场和园林地区。在学园里,有当时第一流的图书馆和动植物园等。他在这里创立了自己的学派,这个学派的老师和学生们习惯在花园中边散步边讨论问题,因而得名为“逍遥学派”。他的著作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前人的知识积累;二是助手们为他所作的调查与发现;三是他自己独立的见解。

作为一位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世界的贡献无人可比。他是一位真正的哲学家,对哲学的几乎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到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宪法。他的研究课题之一就是搜集各国的宪法,并依此进行比较研究。亚里士多德对世界的贡献之大,令人震惊。他至少撰写了170种著作,其中流传下来的有47种。当然,仅以数字衡量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他渊博的学识令人折服。他的科学著作,在那个年代简直就是一本百科全书,内容涉及天文学、动物学、胚胎学、地理学地质学、物理学、解剖学生理学,总之,涉及古希腊人已知的各个学科。他因此被马克思誉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二)论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都充分肯定了教育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把教育视为实现政治的最重要手段。他认为,教育是最高的政治艺术,国家政治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邦公民的本质,所以教育应该成为国家的重要事业,由国家统一管理,而不能由私人控制。因为在他看来,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培养良好公民,必须让全体公民都接受统一的教育。并且这种国家统一管理的教育,还必须符合特定国家的社会生活的需要,教育要依据国家政体的性质而定,为此他强调应该把教育纳入国家法治的轨道。这标志着亚里士多德首开西方教育史上“教育立法”思想的先河。

亚里士多德同时指出,教育不仅应该培养良好公民,还应该发展人的理性,因为在他看来,“有三种东西能使人善良而有德行,那就是天性、习惯和理性。首先一个人生来就是人,而不是其他动物,并且其身心必定有某种特性。但在出生时有些品质虽具有而无用,因为它们可以为习惯所改变,还有些禀赋天然地有待于习惯使之变好或变坏。……只有人类除天性与习惯外,尚有理性。由于天性、习惯和理性不能经常统一,要使它们互相协调并服从于理性,除了通过立法者的力量外,就寄托于教育”。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由身体和灵魂组成的,在他看来,既然人的灵魂具有双重性——理性和非理性,那么教育也因此必然具有双重目的:既要培养良好公民,以便保障国家的繁荣昌盛,也要发展人的理性,从而使人们充分享受美好生活。他为此提出“文雅教育”的理念。

(三)论体、德、智、美和谐发展的教育

亚里士多德的体、德、智、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他的灵魂学说之上的。他把人的灵魂区分为植物的、动物的和理性的三部分。其中植物的灵魂是最低级的,它主要表现在满足身体的生长和发育的需要;动物的灵魂表现为人的情感和欲望等;理性的灵魂是最高级的部分,它主要表现为人的思维、推理等方面。与他的灵魂学说相适应,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体、德、智、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儿童的教育中,必须首先训练其身体。在他看来,体育练习的目的在于使人健康有力和勇敢,进而养成体育竞技的习惯,从而能够参加各种体育竞技活动。亚里士多德指出,体育训练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但对于学生的体育训练一定要适度,否则会损害儿童的体格,妨碍他们的生长。

道德教育方面,亚里士多德强调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习惯。因为在他看来,理性和习惯是人们具有“善德”的根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活动和反复练习,逐渐养成中庸、适度、公正、节制和勇敢的美好德行。

智育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阅读、书写,乃至绘画的目的都是为了将来的实际效用,例如,为了处理家事、从事政治生活等。受雅典教育思想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将应属于智育部分的文学作品和诗歌的阅读、欣赏、吟唱等都划归到音乐教育里面。(www.xing528.com)

音乐教育是亚里士多德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在他看来,音乐不仅是实施美育的最有效的手段,而且它还担负着智育的部分职能,并且又是实施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也就是说,他认为音乐具有多种功能:教育、心灵的净化和理智的享受等。因此,亚里士多德主张必须将音乐纳入教育计划之中。与智育不同,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而是为了在闲暇时供理智的享受。亚里士多德注重音乐与他的“文雅教育”思想密不可分。在他看来,课程可以分为两大类:有用的和文雅的。前者因为其实用价值而不文雅、不高尚;后者因为服务于人性的需要则是文雅的、高尚的。音乐既能陶冶性情,又能供理智享受,所以是文雅学科。

(四)论教育的年龄分期

亚里士多德要求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划分教育的阶段,安排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他把一个人从出生到21岁的教育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0~7岁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属于幼儿教育阶段,以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为主;7~14岁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属于初级学校教育阶段,以情感道德教育为主;14~21岁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属于高级学校教育阶段,以智力教育为主。亚里士多德认为,合理的教育就应该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过程:首先确保身体的健康发育,其次给予情感的训练,培养其良好的思想意识,最后给予理性的指导,促进其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这就是“适应自然”的教育原则。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教育史上首次论述“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教育家。

(五)论幼儿教育

亚里士多德根据其年龄分期的教育原则,详细而具体地论述了他关于0~7岁幼儿教育阶段的观点。

1.胎教

和柏拉图一样,亚里士多德主张优生优育,控制人口过度增长。他反对早婚的习俗,认为不利于子嗣的培养,而且早婚的少女常常夭亡。男女双方都应该在最旺盛的年龄结婚、生育子女,以保证下一代的健康。为此他主张,男子适合在37岁前后结婚,女子出嫁的合适年龄是18岁;双方结婚的季节应该选在冬季。已经结婚的男女应该在生育之前接受医生的专业指导,已经怀孕妇女要注意自己身体的变化,主动摄取有营养的食物,养成经常运动的习惯,保持平和的情绪等。

2.婴幼儿教育

亚里士多德认为婴幼儿阶段的教育应该以身体的生长发育为主。首先他主张对新生儿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建议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只允许健康的婴儿存活下来,畸形或者残疾儿不应该得到抚养。对于年幼的婴儿来说,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营养问题,他主张母乳喂养。另外要引导他们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但要注意保护他们稚嫩的肢体免受损伤。让婴儿及早适应寒冷也是一种较好的锻炼方法,这有助于婴儿身体的强健。亚里士多德对此的解释是:凡是儿童需要培养的良好习惯,都应该越早越好。因此,这一时期的家庭影响至关重要,尤其要防止婴儿在家庭中受到不良的影响,否则长大后就难以纠正。对于5岁之前的幼儿,不应该教给他们任何课业,也不能强迫他们从事劳作。但是为了避免幼儿肢体不灵,可以进行适当的游戏活动。但游戏既不能流于卑鄙,也不能导致过度劳累。此外,幼儿要在充分游戏的同时,多听神话故事,但是故事的内容要由教育督导进行精心选择。幼儿长到5~7岁的时候,可以开始初步的课业学习,同时采用体操锻炼来保证幼儿具有良好的体格,但是这两者都不能过度。他还特别提出,身体训练仅仅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像斯巴达人那样只限于培养头脑愚笨的体育健将是不明智的。幼儿在这一阶段应该有机会旁观其他人正在从事而他们自己长大后也要从事的各种活动,以获得最初阶段的熏陶。

亚里士多德作为古代西方最伟大的思想家,他在哲学上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而最终走向了唯心主义。他对教育本质和目的的理解和论述,虽然因为他的奴隶主阶级立场而带有神秘性、保守性的色彩,但是他充分强调教育要根据国家和受教育个体的实际情况的观点,还是具有合理之处的;他首次在西方教育史上提出“教育立法”的思想,这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他提倡“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也是其教育观点进步性的表现;他在幼儿教育方面所提出的胎教优生、教育年龄分期、习惯的及早培养等观点,都对西方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