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外学前教育简史:福禄培尔的幼儿园教育观点与实践

中外学前教育简史:福禄培尔的幼儿园教育观点与实践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福禄培尔的思想中,并非要以幼儿园教育来代替家庭教育,而是力图以这种社会教育机构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基于上述观点,福禄培尔不仅主张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更提出要在市镇设立公共游戏场,以发展儿童的公民品质与社会参与的精神。

中外学前教育简史:福禄培尔的幼儿园教育观点与实践

(一)幼儿园工作的意义与任务

福禄培尔受到夸美纽斯和裴斯泰洛齐的影响,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在人的发展尤其是早期教育中的作用。但他也意识到,仅靠母亲本能地自发地教育自己的孩子是不够的。她们往往缺乏相当的训练,并且很多母亲忙于各种事物,没有充分的时间教育自己的子女。因此,继裴斯泰洛齐之后,福禄培尔也意识到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帮助母亲教育自己的孩子。早在1829年,福禄培尔就指出,必须为3~7岁的儿童设立专门的教育机构,以协助家庭更好地教育孩子。1837年,他更将这一设想变为现实。

在福禄培尔的思想中,并非要以幼儿园教育来代替家庭教育,而是力图以这种社会教育机构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他始终肯定,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是完善的教育的首要的和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他的幼儿园采取半日制。他希望留下半天的时间使幼儿有机会和母亲待在一起接受家庭的教育。

福禄培尔为幼儿园确定的教育任务是,通过游戏与各种活动,培养儿童的社会态度和民族美德,使他们认识人和自然,发展其体力与智力以及做事或生产的技能技巧,从而为他们升入小学做好准备。此外,培训幼儿园教师和推广幼儿教育的新方法和新经验,也应是幼儿园的重要任务。

(二)自我活动与游戏

福禄培尔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是自我活动(self-activity)。在他看来,自我活动是一切生命的最基本的特性,因而也是人类生长的基本法则,是人类自动地向外表现存在于自身的上帝的精神的主要方式。在这个问题上,福禄培尔继承了裴斯泰洛齐重视自我活动在教育过程中的意义的思想,并进一步以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费希特的“行动哲学”为主要理论依据,给予深化和发展。他指出,正是通过自我活动的方式,个体得以认识自然,认识人性,最终认识上帝的统一。因此,他在裴斯泰洛齐直观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又提出“自我表现”作为对前者的补充和发展。福禄培尔进一步指出了自我活动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意义,认为自我活动能表现出儿童的发展程度,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兴趣和注意,鼓励自信心与自尊,并引导儿童了解各种知识之间的关系。

游戏被福禄培尔看作儿童自我活动的集中体现。他高度地评价甚至夸大了游戏的教育价值。他指出,游戏是幼儿期人的发展的最高阶段、一切善的根源和整个未来生活的胚芽。它给儿童以欢乐、自由和满足,又有培养儿童的意志力和自我牺牲的精神。福禄培尔强调,游戏作为儿童内在本质的自发表现,是一种精神产物。游戏不是简单地等同于“外部活动”,而更多的是指儿童的心理态度。在福禄培尔看来,从游戏中得到充足滋养的不仅仅是肉体的力量,也不断增长着精神的和道德的力量。游戏是一种创造性的自我活动和本能的自我教育方式。基于上述观点,福禄培尔不仅主张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更提出要在市镇设立公共游戏场,以发展儿童的公民品质与社会参与的精神。

图10-1 福禄培尔式幼儿园(1880年)——儿童们正在进行运动游戏(圆圈游戏)

(三)幼儿园课程与教材

福禄培尔将其后半生的主要精力放在幼儿园课程的研究和教材的发展上。在夸美纽斯的《母育学校》中的有关主张以及裴斯泰洛齐有关思想的启发和影响下。福禄培尔确信并非所有的活动和游戏都具有教育上的价值。必须对儿童的活动与游戏的内容和材料加以选择和精心的研制,并善加指导,才能使其在幼儿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依据发展、创造、实物教学和自我活动等原则,福禄培尔拟定了一个以儿童的活动和游戏为主要特征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并精心创制出有关的教具材料。

1.游戏与歌谣

1843年,福禄培尔在《母亲与儿歌》中,系统地介绍了通过歌谣及其相关的游戏活动教育婴幼儿童的方法。他指出,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要帮助母亲以及其他代替母亲的人意识到她们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并且这本小册子奠定了他的教育原则的基本思想,诸如母亲和家庭的重要意义、自然教育、活动与游戏教育、博爱情感的激发以及自我意识的唤起等,都在这本书中得到比较全面的反映。福禄培尔在《母亲与儿歌》中选了7首“母亲的歌”和50首“游戏的歌”。前者反映母亲对孩子的情感,当她看到孩子身心发育时所产生的担忧和希望。后者中的每一首歌都由4个部分组成:(1)指导母亲的格言;(2)儿歌;(3)与这首儿歌的内容相联系的图画;(4)每首儿歌的下面附有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运动方式的说明。福禄培尔认为,指导母亲和保姆的方法,应同样用来作为激励和指导幼儿园孩子的手段。因此,《母亲与儿歌》也是他后来进行幼儿园教师训练的重要内容。(www.xing528.com)

2.恩物

“恩物”(gift)是福禄培尔对他创制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玩具或教学用品的称谓,意为上帝的恩赐。他认为,通过这些恩物,可以帮助儿童由易到难、由简及繁、循序渐进地认识复杂的大千世界,了解自然及其内在规律。1836年,福禄培尔就创制出5种恩物。至1844年,恩物的体系才基本建立。1850年,他在《教育周刊》上正式公布恩物体系时,主要提到10种恩物,其余只是笼统叙述。对于恩物的种类和数目,福禄培尔并未做出明确规定。尤其对于恩物与作业之间的区别,他未作清楚的解释。于是后人根据自己的理解,演绎出各种体系。

3.作业

作业(occupation)主要体现福禄培尔关于创造的思想,要求将此前所学的恩物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因此,作业是以恩物教学为自己的前提的。

作业的材料包括各种大小和色彩不同的纸及纸板,可用来剪裁或折成各种不同的形态。还有供绘画、雕塑、编织一类工作的材料。此外,还有一些沙、黏土和泥土等。做这些手工需要较高的技巧,比较适合幼儿园中大一些的孩子。与恩物中的立体相对应的有泥塑、纸板、折纸木雕等。与恩物中的平面相对的有织纸、织席、编条、缝纫、穿珠及图画等。恩物游戏不改变物体的形态,作业则要改变材料的形态。

4.运动游戏

福禄培尔继承了裴斯泰洛齐重视体操的思想,并将这种思想付诸实践,发明了一种团体游戏。这是一种在户外进行、围成圆圈并伴随着歌曲进行的运动活动。运动游戏的各种动作是建立在儿童模仿他们在自然界和周围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各种动作的基础上的,如“小河”“蜗牛”“磨坊”和“旅行”等。运动游戏的根本原理是“部分—整体”,有助于了解个体与团体的关系。所以,福禄培尔运动游戏的积极特征是寓德育于体育之中。他重视在体育活动中发展儿童相互合作、团结友爱的品质和精神。

5.自然研究

福禄培尔幼儿园课程中的“自然研究”发展了裴斯泰洛齐的有关主张。福禄培尔认为,自然研究虽然主要是学校的任务,但在幼儿园可以从事一些奠基的工作。所以,他为幼儿园的孩子安排了一些观察自然的徒步旅行、园艺和饲养动物等活动。福禄培尔指出,这些研究自然的活动将有助于养成儿童爱护花木、禽兽的品性,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培养自制力和精神,促进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发展,激发研究自然科学的兴趣与热情。他的这些活动和有关思想对后世幼儿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四)从幼儿园向普通学校的过渡

福禄培尔很早就意识到幼小衔接问题的重要性。他一直感到从幼儿园的以活动和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方法到普通学校的抽象方法的转变,具有突变的倾向。这种状况不仅令儿童难以适应,导致了对儿童心灵的直接损害,也给普通学校的教学工作带来严重的困难。因此,必须设法改变这种局面。幼小衔接问题成为福禄培尔晚年关注的教育问题的一个焦点。直至1852年逝世前四周,他还写了一封长信给自己的学生埃玛·伯瑟曼,探讨“中间学校”的问题。

福禄培尔认为,从幼儿园到小学必须有一个中间阶段,使儿童有时间去做好准备,逐步地去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方法,把非连续性降低到最小的程度。这种中间阶段的转折方法就是,说服学校在低年级阶段继续使用幼儿园的某些方法。他进一步提出了设立一种介于幼儿园和普遍学校之间的“中间学校”(intermediate school)的构想,以实现从感觉和直观到抽象思维的顺利转折。在生命的最后一年,福禄培尔甚至打算专门发明一种新的恩物(14块立方体)来作为中间阶段的特殊教学用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