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哈拉尔德·吉勒诸子:挪威史的第二十一章

哈拉尔德·吉勒诸子:挪威史的第二十一章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哈拉尔德·吉勒死后,他的遗孀英格丽王后利用人们对西格德·斯勒姆贝登的愤怒情绪,将自己年仅两岁的儿子英奇推上了王位。然而在西格德回归之前,马格努斯就在奥普兰的明讷遭遇英奇国王的监护人索斯图夫·阿勒松,经过一场血腥的战斗而被击败。不久他与马格努斯会合,随后与西格德和英奇两位国王的舰队相遇于霍尔门格拉。然而到了1142年,哈拉尔德·吉勒的另一个儿子埃斯泰因从苏格兰跑来,要求分享王权。

哈拉尔德·吉勒诸子:挪威史的第二十一章

哈拉尔德·吉勒死后,他的遗孀英格丽王后利用人们对西格德·斯勒姆贝登的愤怒情绪,将自己年仅两岁的儿子英奇推上了王位。她还派遣快船到尼德罗斯,请求特伦德人向哈拉尔德国王5岁的儿子西格德效忠。对于手握权势的朝臣们来说,这样的安排是极好的,于是他们迫不及待地着手确保这两个男孩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认可。

西格德·斯勒姆贝登成为国王的机会变得非常渺茫。但他仍寄希望于能够唤醒人们对哈拉尔德·吉勒的愤慨,从而冲淡自己的罪行,于是他将“圣战王”西格德的儿子—又瞎又残的马格努斯带离修道院,企图重新召集其旧部老友。在这件事上他倒也有所收获,却是不及预期。为扩充兵力,他随后将马格努斯留给比约恩·艾吉尔松和希姆塞的贡纳代为照管,自己则去了赫布里底。然而在西格德回归之前,马格努斯就在奥普兰的明讷遭遇英奇国王的监护人索斯图夫·阿勒松,经过一场血腥的战斗而被击败(1137年)。在这一战中,或许是为了亲身激励士气,抑或是不放心交与他人,索斯图夫全程将两岁的国王绑在腰带上,一边还要手持剑与矛退敌,致命的箭矢矛石如雨般袭来。可怜的小男孩哪能受得了这样的折腾呢,过早的战场经历所带来的影响很快便在他身上得到了显现。他的背部弓起了一个驼包,有一条腿也未能发育良好。他因此得了“钩背”的绰号。

战争过后,“盲王”马格努斯逃往瑞典,说服西哥得兰的卡尔·苏尼森伯爵帮他,但却在克鲁加斯科根再次被索斯图夫·阿勒松压倒性地击败(1137年)。年幼的国王也再度被其监护人随身绑在披风之下,不无恐惧地听着耳边兵器撞击的铿锵和战场的喧嚣。这一次,马格努斯逃去了丹麦,成功劝使埃里克·埃姆纳国王率一支由240艘船组成的舰队开往挪威。但挪威人对海岸的防守非常完备,丹麦王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冒险登陆。最后他烧了奥斯陆城,却随即就在霍恩博桑遭到英奇国王与其属臣阿蒙德·吉德松的攻击,庞大的舰队全军覆没。与此同时,西格德·斯勒姆贝登已从赫布里底返回,他徘徊在波罗的海附近,以维京人的方式与温德人组成的海盗相战,时而侵扰一下挪威海岸,或给尚年幼的两位国王的友党们制造点伤害。不久他与马格努斯会合,随后与西格德和英奇两位国王的舰队相遇于霍尔门格拉(1139年)。在这一战中,双方都开足火力,打得异常猛烈,直到后来丹麦人突然全员逃离,置其盟友于危难中而不顾。为救出失明的马格努斯,里德·格约噶尔松将他从一直躺着的床上扶起,企图将他带上另一艘船。但一支长矛飞来将二人双双刺穿,他们摔倒在地,眼看就要死了。感受到刺入要害的冰冷长矛,马格努斯放声喊道:“迟了7年,这一刻终于来了啊!”

西格德·斯勒姆贝登跳下船,眼看就能逃走,不料遭到手下一人的背叛而失败。他被朝臣们处以最令人毛骨悚然的酷刑折磨至死。他遭到鞭笞,周身皮肤破烂如碎布,骨头遭石头碾碎,最后被施以绞刑而死。他在整个苦难的受刑过程中表现出不可思议的坚毅,连行刑者也对他充满钦佩。他说话的声音完全听不出异常,面部肌肉也从未流露出他正承受的痛苦。他数次陷入昏厥,然而一旦醒来,便必是平静坚定,恍若无事。从未有人遭遇过比这更残酷骇人的死亡,亦从未有人在如此境遇面前表现出比这更加充满英雄气概的大义凛然。西格德·斯勒姆贝登身上具备成为一代伟大君王的特质,如果当他表明身份、要求权力时,在位的是“圣战王”西格德而不是那个爱尔兰人哈拉尔德·吉尔克里斯特,那么挪威的历史或许会从此不同,他的名字也或将成为挪威史书中伟大的名字之一。事实上,许多人,其中有敌有友,都在他死后说过:论才能,无人能出其右,从各个意义上讲皆是如此,只可惜他生不逢时啊。

在那之后,这个国家获得了数年安宁,主要是因为国王们尚小,还生不出多么严重的争斗。然而到了1142年,哈拉尔德·吉勒的另一个儿子埃斯泰因从苏格兰跑来,要求分享王权。他比另两位年长不少,大概其父在世时也常常提到他,因为当时并没有人想过要质疑他的说辞,也无人要求他拿出任何关于出身的证据。埃斯泰因是一个黑发、肥胖、有点懒散的年轻人,极其贪婪,全无任何个人魅力。由于其后一段时间他并未对国家事务产生什么影响,我们此处暂且抛开他不谈,等到后文他与兄弟们的争斗部分再说。

王室第一次不合的起因是先王遗孀英格丽王后嫁给了前文提到过的朝臣奥塔尔·比汀。于是英奇国王的监护权就落入了继父手中,这激起了其他朝臣的不满。其中最愤愤不平的要属西格德国王,因为在此之前奥塔尔一直是自己最强有力的拥护者之一,现在他却变成与英奇息息相关。在这样纷乱不安的局势下,奥塔尔·比汀突遭刺杀而死,人人便都明白这是西格德国王的手笔。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事件,共同导致了西格德的不受欢迎,而他本身的个人品质也确实使他人见人厌。他的伤风败俗尤其令朋友们疏远。当他还只有15岁时便已有了一个儿子,起名叫作哈康,其母是一位漂亮的侍女。后来还出现过许多觊觎王位者,都声称是西格德的孩子。从长相上看西格德比他的兄弟们更像一个北欧人:浅色头发、蓝色眼睛,身材高大,精力充沛。然而,于其美貌中煞风景的却是两片难看的厚唇,他因此得了一个绰号:大嘴。(www.xing528.com)

他憎恨弟弟英奇,因其深孚众望,令他感到不自在。想必埃斯泰因对此也是感同身受,于是西格德便接近后者,与他协商,想将英奇从王位上挤出去。两人很快达成共识,也许本来就要施行他们的计划,所幸英奇忠实的朋友格列高利·戴格森(也是继奥塔尔·比汀之后他的监护人和顾问)听到了风声。于是当西格德到达卑尔根时,发现英奇已准备好接待他。他眼见事机败露,只好满足于杀了对方的一个手下,并威胁说“要让格列高利的金色头盔滚落在尘土之中”来自我安慰,不过他矢口否认自己和埃斯泰因之间存在任何对英奇不利的协议。只是对于他做的保证,英奇和格列高利都不相信。在双方之间发生多次口角和敌对行为之后,格列高利得到英奇首肯,可以对后者的这位兄长发起攻击。而后西格德在家里遭到突袭,乞求饶恕但无济于事,终被杀死(1155年)。据说那些妻子曾遭其凌辱的男人们蜂拥而至,急切地想要报仇,用他们手中的剑刺穿了他。这时,西格德才不过21岁。埃斯泰因心知下一个就轮到自己,匆忙拉来了尽可能多的人手,就为报复格列高利。但格列高利及时收到了他杀过来的消息,带着所有人马逃走了,然而其家族拥有的庄园布拉兹伯格未能幸免,被埃斯泰因烧毁,家畜也尽被砍倒。接下来,英奇名下由埃斯泰因一世建造的装备精良的造船所也被付之一炬,两位国王之间的战争眼看在所难免,这时,埃斯泰因眼见弟弟的力量占了优势,便提议和解。他同意支付给英奇360马克的白银,其中1/3是给格列高利的,用于补偿布拉兹伯格的损失。可是他最终并未支付这笔罚金。而英奇后悔自己轻易宽恕,向对方发出消息,语带敌意,指责对方违约。他们就这样“礼尚往来”了差不多一年,而后各自带舰队在福什附近的拉纳郡(1157年)对峙,准备一战。然而埃斯泰因的大部分军队却抛弃了他,使他不得不选择逃跑。他的妹夫西蒙·斯卡普抓住他,在允许他听完弥撒之后,冷酷地将其杀害。传说在他被杀的地点迸出了一眼泉水,具有治愈疾病的效用。有人认为,他生前应当是一位圣徒

如今英奇成为整个王国君主—虽然政府实则由高贵能干的格列高利·戴格森管理,他才是实际上的统治者。深厚的友谊将二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基础不仅源自共同的利益,也有真正的依赖关系。糟糕的健康状况令英奇不适于处理他人生中多次遭遇的重大危机,这让他依赖于这位精明果敢的顾问。而格列高利完全胜任自己的职责,他一方面警惕地替国王盯住敌人,另一方面聪明适度地操作自己手中的权力。身居如此高位,必然有许多人希望看到他倒霉遭殃,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有些人妒忌他能被国王引为知己心腹。大酋长厄尔林·斯加科(“歪脖子”)就是其中之一,他因娶了“圣战王”西格德的女儿克里斯蒂娜为妻,认为自己有资格成为本国朝臣中之第一人。在他看来,自己的血统可以追溯到了不起的霍达卡勒(霍达卡勒生活在“黑王”哈夫丹和“金发王”哈拉尔德当政的年代),那么按理说来,他就应当与索勒的厄尔林·斯珈格松有亲缘关系,后者曾在奥拉夫·特里格瓦松和“圣徒”奥拉夫时代扮演过重要历史角色。他向地中海的撒拉逊人发动过一次圣战,脖子在那次战争中受了伤,以至于头不得不偏向一边,于是有了绰号“歪脖子”。如今他巨大的财富与名望让他成为全国风头最盛的人,很明显,无论他加入哪一方都会使那方势力膨胀,占据优势。厄尔林本人也深谙这一点,因此他在一段时间内都按捺住不做出任何表态。人们认为他对英奇国王抱有好感,他也合乎礼俗地对其表现出谦恭,但却有迹象表明英奇并不信任他。英奇心知要换得厄尔林的明确支持,需要付出的代价,也是唯一的代价,就是摒弃格列高利,而不管怎样,英奇都是不愿这么做的。

这就是当时的大背景,埃斯泰因国王死后,其残余势力与“大嘴”西格德一党以后者10岁的儿子哈康为中心重整旗鼓,想要为他在王权中分出第三杯羹来。英奇对此的回应是直接宣布他这个侄子及其支持者非法。当时格列高利身在康格海尔忙于捍卫边疆,抗击已在瑞典寻求到庇护的哈康叛党,厄尔林·斯加科则赶赴国王身边填补空缺。虽然这两位朝臣之间紧张的关系愈演愈烈,但面临哈康一党,共同的危机令他们推迟了开战。哈康与英奇国王之间的关键一战最终在康格海尔打响(1159年),哈康战败。厄尔林和格列高利都参与了这场战斗,他们的英勇表现是胜利的主要原因。如今两人之间爆发冲突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导火索而已,这个契机随着他们手下人的一次口角而产生,随后演变成群斗,要不是英奇国王亲自干预这件事,可能真的就要开战了。与此同时,哈康在自己旗下汇聚了强盗、逃犯和各类投机分子和冒险家,开始侵扰维肯边界各郡,需要格列高利现身管束。哈康还袭击了格列高利的妹夫哈德·布吕诺尔夫松的庄园,令格列高利的妹妹希格里德不得不穿着睡衣,抱着5岁的儿子逃离燃烧的房子。格列高利决意报复这肆无忌惮的破坏,但在追击哈康的强盗团伙时,他在贝维耶奥不牢固的冰面上过于冒险,掉了下去。在挣扎着上岸的过程中,格列高利被一箭射死(1161年)。当听到这位挚友去世的噩耗,英奇国王痛苦万分,哭得像一个孩子。他发誓报仇,不成功便成仁。此后不到一个月,英奇国王在奥斯陆遇到哈康团伙的袭击,在福尔登峡湾的冰面上打了残酷血腥的一仗。英奇在这一战中遭到赫布里底国王古德罗德背弃(1161年),拼命防守后终究阵亡。古德罗德的背叛令战争的胜利偏向了哈康一方(1161年)。

“钩背王”英奇是哈拉尔德·吉勒诸子中唯一值得尊敬的一位。尽管有身体上的缺憾,但他有勇气有胆识,并且对善待自己的人绝不背弃,信赖有加。他去世时年仅25岁。

当英奇在位期间,他的兄弟们也都还在世的时候,红衣主教尼古拉斯·布雷克斯皮尔受教皇尤金三世派遣,前往挪威(1152年)安排宗教事务。他在尼德罗斯建立了大主教教区,其管辖范围包括挪威及冰岛、格陵兰岛、法罗群岛和马恩岛等挪威在苏格兰群岛之间的所有属地。按照英奇国王的意愿,他任命的首任大主教是斯塔万格的约翰·比耶松主教。莫约森湖的哈马尔主教辖区的建立同样源于这位红衣主教的探访。尼古拉斯·布雷克斯皮尔后来成为教皇哈德良四世,他一直保持了对挪威基督教事业的高度关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