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星罗棋布 璀璨明珠 中国古代石窟艺术

星罗棋布 璀璨明珠 中国古代石窟艺术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昌地处吐鲁蕃盆地,由于它所处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古以来就成为民族战争的交点,也成为民族融合的交点。高昌地区文物古迹十分丰富。伯孜克里克石窟在吐鲁蕃市东北约50余公里处,散布在火焰山中木头沟河谷的西崖,现有石窟80多个,其中有壁画的40多个,计有壁画1200平方米。伯孜克里克石窟中有一类在后部或侧部开凿一小型密室的石窟,约占石窟总数的三分之一,很值得注意。

星罗棋布 璀璨明珠 中国古代石窟艺术

高昌”之名,最早出现于西汉。《魏书·高昌传》说:高昌是车师前王的故地,东西二千里,南北五百里,四面多大山。据说,汉武帝遣兵西讨时,师旅顿敝,一部分人就定居下来。因为地势高敞,人庶昌盛,故名高昌,其地有高昌垒。汉朝在高昌驻有“戊己校尉”、“西域长史”,成为屯田和经营西域的前哨阵地,积谷以安西国。东汉桓帝、灵帝时,戊己校尉和西域长史实际上受敦煌太守和凉州刺史指挥。见于史籍的东汉最后一位戊己校尉是董卓魏晋时期,沿袭旧制。直至十六国的“前凉”政权,在此设郡,置郡太守治之。以后高昌又先后受“后凉”、“西凉”、“前秦”和“北凉”统治。这几个地方政权是由汉族、氐族和匈奴族建立的。公元460年,柔然汉杀北凉王,立阚伯周为“高昌王”,这是高昌建国的开始。先后为高昌王者是阚氏、张氏、马氏、麴氏。麴氏高昌约建立于公元502年,公元640年被唐朝统一。唐在高昌设“西州”,公元640年至9世纪中叶为唐西州时期。此后至13世纪末为回鹘高昌时期。

高昌地处吐鲁蕃盆地,由于它所处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古以来就成为民族战争的交点,也成为民族融合的交点。在文化面貌上,色彩斑斓,但自5世纪起,就以汉族文化为主体了。在吐鲁蕃地区发现有“建元”(前秦)、“建初”(西凉)、“缘禾”(北凉)年号的许多汉文文书。原籍兰州附近的麴嘉作了“高昌王”以后,大力推广汉文化,引进《王经》、诸史、诸子等典籍,请来北魏的国子助教刘燮担任博士,设量学官弟子,麴嘉死后,其子麴坚为王,他曾在坐室“画鲁哀公问政于孔子之像”。公元508年,麴玄喜嗣位,他曾向西魏献乐伎,西魏用充国乐,这是高昌乐初次传入内地。公元609年6月,隋炀帝西巡,至武威郡蕃禾县燕支山,高昌王麴佰雅及西域其他27国的使臣迎谒于道旁。隋炀帝向他们表示了热烈欢迎,设宴款待。这是一个民族团结的盛会。公元628年,玄奘至高昌,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热情招待,这些都可以证明古高昌与中原的密切关系。

高昌地区文物古迹十分丰富。在吐鲁蕃东南40公里有“高昌故城”;高昌故城东南约15公里处就是著名的吐峪沟石窟;吐鲁蕃县东北45公里处是佰孜克里克石窟;县西10公里处是“交河故城”;交河故城西2公里处是雅尔湖石窟;县东30余公里是胜金口,这是火焰山中的重要关隘。此外高昌地区还有佛寺50余所,都是唐朝赐额。

吐峪沟是火焰山中的一条山谷,略作南北走向,山谷东西,石壁峭立,沙坡斜倚,沟水穿谷,轻流潺湲。洞窟散布东西半山间,总计有94个石窟。

吐峪沟石窟中最多的是毗诃罗窟和讲经堂。总数约40个以上。毗诃罗窟较小,墙面涂白色,没有壁画。有的还筑有低矮的上炕,墙壁上有小龛,用来放置衣物、灯具之类。吐峪沟石窟的开凿年代,大约是在晋设高昌郡以前,现有不少洞窟已经坍毁,部分洞窟尚残存壁画。可以分为东西两区:东区4号窟,窟顶正中绘有莲花,四周绘条幅,条幅中绘佛立像。穹庐顶外四隅绘千佛,左、右、后三壁壁画分上、中、下三层:上层绘千佛;中层绘佛本生故事;图上有汉文题记;西区2、3、43窟,也有简单壁画,题材与其他窟略同,惟佛像下座为胡床,为其他窟所未见。

吐峪沟石窟还有一个特点,即窟的平面作长方形的纵券顶窟,这与吐鲁蕃地区的民居相似。有的分“前室”与“后室”,后室小而低矮;有的在左右壁上开出“耳室”,为僧人坐禅用。如西区20号窟的右壁有4幅图画,第一幅画环绕水池的台基上,立之宝幢,上面悬挂着箜篌、琵琶等乐器。第二幅画一比丘观树。第三幅画比丘坐凳上,前有水池,池内树上悬挂两幡,随风飘扬,池中荷花挺拔,花上有宝物。第四幅是比丘观几案上的宝瓶,瓶内有一束插花。此外还有一圆形天体图,可能是日。洞窟左壁绘九身比丘,有的乘鸟,有的乘牛,腾云驾雾而来,似是“须摩提女因缘故事”中的赴会比丘图。窟内左右壁上方各有三身飞天,正壁两侧各有一身飞天,计有八身。窟内飞天,线条粗犷,以赭色平涂肌肉,没施晕染。“行者”就是修行佛法者,修行佛法要入禅观,一心系念所观之物。这窟内的四幅图,就是“宝幢观”、“宝树观”、“普想观”、“宝瓶观”、“母观”等内容,大致与《观无量寿经》的十六观相似。佛教的所谓“观”,是指一切思维观察活动,按对治的“烦恼”不同,希望获得功德、成就的智慧不同,乃有种种观法。

吐峪沟的中心塔柱式窟,以东区38号窟为代表。塔柱四面开龛,龛外两侧塑卷草纹高浮雕式柱头。塔左右开甬道,通往后室。前室作横券顶,上绘斗四式平基图案,中心是莲花。主室正壁及左右壁绘说法图,附有图像故事图。正壁上方绘立佛和立菩萨像,相间布列。左甬道左壁绘坐佛和菩萨像,亦相间布列。佛内穿僧祗支,外穿双领下垂式袈裟,作禅定印。左甬道右壁和右甬道两侧,则绘遍千佛。

伯孜克里克石窟在吐鲁蕃市东北约50余公里处,散布在火焰山中木头沟河谷的西崖,现有石窟80多个,其中有壁画的40多个,计有壁画1200平方米。“伯孜克里克”是维语,意为装饰美丽之处。这里的石窟的特点为有些石窟采取了开凿石崖与土坯砌建并用的建筑形式,为银山以西各窟所未见。最为有趣的是,在壁画上的佛像、僧侣和供养人像旁,大多有用汉文与回鹘文双行并写的榜文,可以看出高昌回鹘时期佛教信仰情况及当时回鹘民族与汉族兄弟民族间的亲密关系。洞窟创建于南北朝末期,迄于元代,是古代高昌地区保存最好、内容最丰富的一处石窟。(www.xing528.com)

伯孜克里克石窟中有一类在后部或侧部开凿一小型密室的石窟,约占石窟总数的三分之一,很值得注意。例如82号窟,它有平面为长方形的前室,横券顶,后面联接一个半地下式封闭的秘室。秘室地平面比前室低1.3米,也是横券顶,秘室南部由土坯砌一土炕,炕上有苇席一张,席上放置一个长方体形“舍利函”。舍利函由陶土烧制而成,灰色。这类石窟有人称之为“影窟”,例如敦煌著名的“藏经洞”就是河西都僧统洪誓的影窟,类似纪念性建筑物的“影堂”或“塑堂”。

伯孜克里克石窟的壁画题材十分丰富,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因缘故事、佛传故事以及单独的焚棺、降魔、初转法轮等内容;第二类是经变图、如涅槃变、净土变、观无量寺经变、法华经变等;第三类是供养人及生活场景图。此外,有遍布的千佛、四大天王、四方佛、列佛、列菩萨、飞天等。壁画的布局,一般是窟门左右画供养人,窟顶画千佛,四隅画天王,中心题材画于主尊塑像四周,左右壁画经变或列佛、列菩萨。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27窟的男女供养人像,他身穿长袍,头上不戴冠,身后一条长绢及地。这与玄奘西行时所见的突厥叶护可汗服饰相似,这位可汗“身著绿绫袍,露发,以一丈许帛练裹额后垂”。这位供养人应当便是突厥人。壁画以线描为主,轮廓线用黑色或黑红两色勾勒,面部和肢体涂色晕染。色调以红色为主,配以浅红、绿、蓝、黄色,画面艳丽气氛热烈。

在82号窟的前室四壁底部,有红色画出模拟红砖形的平行四边形、方形格纹,上下五层相衔接。正壁中间,画一山丘。山丘两侧各有一人,皆袒胸、佩缨络、戴手镯、穿短靴,左手持弓,右手控弦,身躯右倾,转头视左右方,很有动势。他们的目光都投向箭射的方向。南北壁上,亦各画一山丘,山丘上林木茂密。南壁上画有枝繁叶茂的杨树杏花怒放的杏树。左下方有一鸭子,正在蹒跚地登上山坡。鸭子用墨色晕染,立体感很强。鸭子上方,一只漂亮的小鸟正擦着树枝俯冲而下。北壁有一棵榆树,枝叶自然下垂,山下有用石绿、石蓝和红色点染的各种花草,这是一幅十分典型的古高昌风景图,恬静、幽雅、和谐。据有关专家考证,这很可能是显“禳灾”。北宋使臣王延德在他的《使高昌行记》中记述公元981年他在高昌看到,每当春节时,居民多群聚遨游于寺院内外,“游者马上持弓矢射物,谓之禳灾”。82号窟所描绘的就是这种反映“禳灾”的民族。

雅尔湖石窟位于吐鲁蕃市西北约10公里,交河故城西土崖上。传说为唐宋时代的遗址。共有7个石窟,其中6个为支提窟,一个为毗诃罗窟,它的正名应为“西谷寺”。在第5窟西壁上有突厥文的题记,为银山东西各窟中所罕见。

雅尔湖最大的是第4号窟。主室两侧各有2个小禅室。主室和后室残存壁画110平方米。壁画共有二层相迭压,显然是不同时期的作品。主室纵券顶的顶部绘出千佛,每尊佛像旁都有汉文榜题。这些佛名来自《佛说佛名经》,这本书的最早汉译本是北魏菩提留支于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在胡相国第译出的。该经说佛在舍卫城祗树给孤独园中对大众说三世十方诸佛名号,诵持者现世安稳,远离诸难,消灭诸罪,未来可得无上正觉。主室两侧壁绘出“说法图”,每壁分上下两层布列。上层共11幅,下层残毁。侧壁与顶部交界处绘以垂帐纹图案。窟内西侧内壁存供养比丘像6尊。

雅尔湖7个窟的开凿,有统一的布局,共同的窟前平台说明它们是大体同期所作,即车师前部人的佛教遗存。后来随着高昌地区的历史变迁,又被回鹘人加以改造,或重绘壁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