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塑造学习行为及故事介绍

如何塑造学习行为及故事介绍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学生的生涯规划中,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显然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无论将来是国内升学,还是出国深造,求职工作,还是自己创业,这都是可以让人受益终生的。综合了这些情况,我决定邀请家长和我共同执行行为塑造方法,帮助孙洋养成优秀的学习行为和习惯。我和孙洋沟通,无论在家,还是学校自习课上,你能做到一节课只进行一个学科的复习或作业吗?因此,人们可以利用正强化或负强化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行为。

如何塑造学习行为及故事介绍

中学生的生涯规划中,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显然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无论将来是国内升学,还是出国深造,求职工作,还是自己创业,这都是可以让人受益终生的。作为父母和老师,如何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建立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好的学习行为,这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这个过程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如果能够相辅相成、双管齐下,势必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生涯故事

孙洋第一次中考失利,分数线不够上重点,经过一年复读,勉强过线,好不容易进了重点高中。高一的3次大型考试成绩都排在后面,家长和学校老师经过观察发现,他的学习习惯很不好,无法集中精力完成作业,语文练习题刚做上5分钟,又拿出了英语单词本,英语单词还没背上几个,又换成了数学单元测试卷,无论在家,还是学校自习课都忙忙碌碌,但效率极低。上课期间,如果老师点名回答问题,他就盯着被点名的同学看;老师叫他起来重复刚才同学的答案,他往往一脸茫然;老师已经讲到下一页了,他的课本和练习题还停留在上一页。他聪明,经常喜欢接老师话茬,而且很有幽默感,能把全班同学逗乐而自己仍然绷个脸,似乎完全不知道大家为什么发笑……

班主任老师恰好是语文老师,他通过阅读孩子的作文和周记发现,孩子是很喜欢学习的,也很善良,性格不错,人缘也好,他也对自己成绩无法提升感觉到苦恼,甚至还为此很内疚,很自责。通过跟家长几次见面沟通,了解到孩子小学开始就有这个问题,那时候父母忙于工作,孩子的学习都是交给一个大学生陪读家教管理,并没有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初中的时候,父母开始关注他,开始抓学习,但是效果也并不理想,最终还是留级复读一年,也基本上是靠题海战术才勉强过关。

综合了这些情况,我决定邀请家长和我共同执行行为塑造方法,帮助孙洋养成优秀的学习行为和习惯。

自我管理能力差,容易分心和走神,由此变得焦虑和愧疚,但是不能立刻行动,于是继续分心和走神……这就是孙洋在学习上面临的恶性循环。我和孙洋沟通,无论在家,还是学校自习课上,你能做到一节课只进行一个学科的复习或作业吗?他很坦诚,说“不能”。那做作业时能不和其他人说话吗?他摇摇头。最后我们约定,如果他可以坚持做一科作业达到20分钟,我就奖励他一张勇气卡,一天中有一节课能做到不主动和同学说话,也不参与同学之间谈话,我也奖励他一张勇气卡。每收到两张卡,他就可以向父母提一个他们能力范围内的要求,作为对他的勇气嘉奖。第一周,他只拿到了一张卡。第二周,他拿到了两张卡。第三周,他拿到了五张卡……三个月后,他对我说:“老师,我不需要卡片了,我现在已经可以做到在学校的时候非常专注了,这在过去是完全不敢想象的。我妈他们甚至怀疑我可能是多动症什么的,我自己还上网查过,甚至差点儿偷偷跑到医院检查,看看到底是不是。现在不用了,老师你让我相信了我是个正常的孩子。哈哈。”

生涯故事

著名作家刘墉的爱子刘轩,在中学阶段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差生,他只想成为偶像舒马赫那样的赛车手,学习成绩总是C。父亲问他:“你整天梦想着当舒马赫那样的赛车手,变得不爱学习了,对吗?”

刘轩觉得父亲居然鄙视他的梦想,他气坏了,忍不住说:“舒马赫还考过零分呢,不照样是世界顶级赛车手?”没想到,父亲居然笑着说:“人家是考零分的顶级赛车手,可是你呢,你考过零分吗?”这场争论以君子协议落幕,如果刘轩考到零分,就可以获得学业上的自由,父亲不再干涉;零分之前,必须服从父亲的管理。零分协议的基础是考试试卷必须全部答完,不能交白卷,不能空着题,否则视同违约,成绩无效。

信心满满的刘轩很快迎来第一次考试,没想到并没有那么容易。本以为拿到零分易如反掌,可是会的题目可以故意答错,不会的题目怎么办?就是蒙也不可能完全蒙错啊。刘轩彻底崩溃了,谁想到考零分也这么难!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为了成为偶像一样的赛车手,尽早摆脱父亲的控制,获得自由,刘轩不得不硬着头皮接受父亲的管理,没想到父亲只是说,你赶紧考零分啊,越早越好,那样你就自由了。

为了实现零分这个终极目标,刘轩开始埋头苦读,他已经明白,只有明白了题目的正确答案,才可以避开正确的而故意选择错误的,那样才可能考到零分啊!

一年后,他终于拿到人生中第一个零分。是的,他可以准确回答出试卷上所有的题目,唯有如此,才可以全部填错答案得零分嘛。

如此有心机的父亲啊!利用这样别出心裁的办法,把刘轩培养成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茱丽叶音乐学院高才生、散文专栏作家及主持人。

【生涯视角】

正向强化法与负向强化法(www.xing528.com)

强化理论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人会采取一定的行为,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消失。强化,指的是对一种行为进行肯定或否定(奖励或惩罚),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因此,人们可以利用正强化或负强化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行为。正强化就是奖励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负强化就是惩罚不相容的行为,从而削弱这种行为。正强化的方法包括物质奖励、奖金、表扬、安排担任重大的工作、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等。负强化的方法包括批评、处分、惩罚等,有时不给予奖励或减少奖励也是一种负强化。

在孙洋的案例中,我们正是通过对他在约定时间内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安排和注意力提升的行为,给予正强化——发放勇气卡,勇气卡累积到一定数量可以找父母兑换奖励,从而将我们希望他发展并保留下来的行为固化成一种习惯和能力。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往往在不知不觉中采用了负强化的方法。比如,有些老师布置的作业较多,经常会利用自习课加课时,平时讲话会有意无意地强调自己所教这门学科的难度,考题难度增加使得学生平均分较低……家长则会老生常谈“学海无涯苦作舟”,给孩子花很多钱买各种辅导书,经常唠叨孩子某一科比较弱,必须努力,不然就会落后,不惜花大价钱请老师补课或者报很多个辅导班……出发点都是好的,但往往都是南辕北辙——以上无一例外都是负强化,强化学生远离这些学科远离学习的行为。一上课,老师就说,学好语文要下大力气,这是万科之母,是母语,关乎幸福,关乎未来你职业生涯的发展和成就高度,必须多花时间阅读经典,多做写作练习,多做历年真题,还得磨语感,找方法,总结答题技巧,因为主观题较多,不像理科那样更容易得分,按照我说的做,不一定会提高分数,但是不按照我说的做,你肯定成绩好不了……刚一开始大家都会埋头苦学,花了时间、精力,写得手腕酸痛手指肿胀,几次考试下来,果然没有明显起色,果然老师说得对啊,是挺难学的,我也按照老师说的做了,怎么分数还是这么差,可能我这脑子不适合这个学科,能力不够,由此,学习积极性不断下降,慢慢就敬而远之了。其他学科亦然。投入了感情、时间和精力,付出了努力和汗水,最后还不落好!

刘轩的爸爸则十分聪明,你看他的正强化可谓出神入化,居然能想出考零分就自由这么高级的点子。对一个考C的学生来说,考80分、100分可是太遥远的目标了,可望不可即,肯定很难。人们的本能都是趋利避害的。那么难,不如放弃好了,还是玩儿来得轻松。而零分,这不是开玩笑吗,那简直小菜一碟。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刘轩就进入了爸爸设下的爱的圈套。

老师们也可以多运用正强化心理,一开始就暗示学生,我这个科目最简单了,每天听懂我讲的一半就够了,作业写工整就行了,练习只做我指定的就好了。阶段检测中,老师也只是考查指定的那部分内容,果然,孩子们都拿到了理想的成绩,慢慢对这个学科产生了兴趣,对自己的能力也产生了信任,最关键的在认知层面上,孩子们会想,这个学科真简单,我按照老师说的去做,就可以得到高回报,何乐而不为?

逐步养成

复杂的学科学习、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行为习惯都是由细小的反应累积而成的,这个过程就是“逐步养成”。“逐步养成”是以连续增强与目标行为有关的一连串细小步骤来发展新行为,而非静待新行为以最终面貌自行呈现。

“逐步养成”可以使一个人获得新能力并表现得熟练与完美。许多人都能运用“逐步养成”来从中获益。一个希望拓展自己参与社会能力的成人、一个学业困难的学生、一个行为上有发展障碍的孩子,都能借“逐步养成”来改善状况。

我在出差的火车上见到三位妈妈,不停对着孩子大声斥责,你语文都那么差了,还不赶紧抓紧时间读课文背课文,不读不背怎么会写会阅读呢……孩子开始读了,她们一会儿嫌孩子读得不标准,没有感情,一会儿唠叨读的遍数不够,一会儿又说没有用心背。语文这样复杂的学科学习,须用逐步养成的方式来培养,而不能心急,想要一口吃个胖子。

五个基本方法

1.某行为维持一小段时间后立即予以强化,然后再慢慢提高标准,要求当事人必须维持较长时间后才能给予强化。比如,想让孩子学好语文,那就可以从这个庞大的学科里先挑出一个小模块,必须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也是目前能力范围的,比如他喜欢朗诵,那就读课文,他记忆力好,那就背古诗,他只要做了,就马上给予正向强化。我们可以要求他们进行默写,默写了就立马正向强化。接下来,再要求默写正确率达到80%,只要做到了就立刻正向强化。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千万不能操之过急。

2.缩短反应的时间,启动良好的行为反应往往来自他人或周边的有关事件。

3.增加行为频率,记录良好新行为出现的次数。

4.改变当事人原来的反应方式,以渐进的方式从不太类似于重点目标的行为开始,一步步改变当事人原来的行为形式,朝期望的目标迈进。很多孩子并不是不能建立好习惯,而是被心急的父母吓倒了。一个原本每天玩5个小时游戏的孩子,你要求他现在一分钟都不能玩,这就不现实,如果要求他减少1个小时,这还是可以的。可是很多父母、老师往往现实中忽略了这一点,常常是孩子正在看书,马上跳出来批评,你看你姿势不对,你看你怎么又看闲书——一个不看书的孩子突然看书了,一定是马上给予正向强化的,过一段时间这个行为巩固住了维持住了,再要求他看某一类书,然后给予正向强化。一定是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5.强化反应的力量或强度——逐步提高对当事人行为塑造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