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选择专业,为孩子打造最好的未来

如何选择专业,为孩子打造最好的未来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茹梦的高考成绩很高,完全超出了正常发挥的水平,也正因为如此,打破了原来的高考志愿填报方案,一家人喜忧参半,得之不易的高分可千万别因为志愿选不好白白浪费了。但许多学生就是这样任性选择了将要共度四年的专业。万万没想到,这个专业虽然有“生物”二字,但完全不是他所想象的研究动植物、做标本、做实验,而是每天研究医疗设备的研发、生产,他遭受了极大的打击,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让自己重新振作起来。

如何选择专业,为孩子打造最好的未来

考得好不如报得好?

2015年某些地区的高考录取率甚至超过了91%,2015年北京市高招本科录取率达71.8%……高校扩招,大学门槛不断降低,在这样的录取背景下(见表7-1),上大学不再是难事,难的是如何给孩子量身定制高考志愿填报计划,选择跟他最匹配的专业和学校

过去,我们习惯围着分数转,分数意味着一切,依据分数报学校、报专业,由此带来的是很多人的生涯混乱和痛苦、未来的高风险和低满意度。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老师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当今社会,高考已经不再是分数的较量,更是志愿填报的比拼。

表7-1 全国2010~2014年参加高考人数和录取率

家长、老师的经验可靠吗?

有些家长仅仅是因为自己有着名校情结,就让孩子为自己圆梦,专业则胡乱选择,反正好大学出来总不会太差;有的家长则是根据自己的经历,再上网查找,问问身边人,就断定某些专业有前途,某些专业不学也罢;有的家长则热衷于报名就业率最高的专业、最受大众欢迎的专业……

老师则往往更多依据往年的分数线和学生的模拟或高考成绩,过去所教学生的入读专业反馈以及就业反馈等为家长和学生提供建议……

茹梦的高考成绩很高,完全超出了正常发挥的水平,也正因为如此,打破了原来的高考志愿填报方案,一家人喜忧参半,得之不易的高分可千万别因为志愿选不好白白浪费了。他们熬夜讨论,又综合了学校和各科老师的意见,最终决定还是根据分数选择学校,可喜可贺的是,茹梦最终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了。但是她是踩着分数线进的,所以录取的专业很不理想,比较冷门,而且茹梦完全不感兴趣,大一大二无论她怎么努力也学不好,整个人都变了,现在她正准备备战GRE,提前出国,借此转换专业。

类似的案例每年都有很多,无论老师还是家长,如果不能深刻了解选择专业的各项参考指标及决策方法,仅凭有限的职场经验、生活经验和并不全面的知识,是无法给学生提供真正有益的报考指导的。毕竟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状态和质量,对于一个人的一生还是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的。目前,在生涯规划领域,高考志愿填报正在不断成为一个细分领域,吸引了大量的专家投身该领域,为学生、家长、学校提供志愿填报指导。

专业要选学生感兴趣的吗?

对于大部分高中生来说,毕竟社会阅历是极少的,在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高考复习上,势必对于其他信息的关注就会少了很多。很多学生并不了解自己,自我认知知之甚少,他们往往所谓的感兴趣更像以下显示的这样:喜欢玩游戏,那就报考一个计算机专业;喜欢钱,会计金融看起来还不错;喜欢旅游,那就报个旅游管理吧……这些是不是看起来更不靠谱?但许多学生就是这样任性选择了将要共度四年的专业。

有些学生看似振振有词,将为什么选择一个专业往往说得是头头是道,比如:小A打算学习心理学,徐峥拍的那个《催眠大师》太神奇了,我也想成为那样高深莫测的大师;小B准备学习物理,《生活大爆炸》里的谢耳朵简直帅呆了,酷毙了,那种生活的感觉正是我所向往的。小C说要当主持人,从小就喜欢看《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天下女人》等,我觉得那些主持人口吐莲花、气质极佳,我从小就喜欢说话,表达能力也不错,而且主持人收入也很高,穿得也非常有品位……你觉得这样的理由怎么样?如果你的孩子和学生也用这样的理由来说服你他准备报考这样的专业,你如何应对?

如果仅仅是因为电视节目、偶像剧等获取的简单认知,就仓促以此作为本科专业,那很可能给生涯规划带来麻烦。造成以上学生产生这些想法的原因就是心理学上的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错误。那如何能脱掉光环效应,对于自己产生兴趣的专业了解得更多呢?我们在后面的生涯工具箱会提供生涯访谈清单,它既可以让我们对专业相对有个全面、客观的了解和认识,还为我们对工作世界的正确认知打下非常好的基础。

有些家长说:“孩子大了,可以自己做主了。”道理是不错,但是如果孩子本身并不具备科学决策的能力,不能明智地选择,也不了解自己和职业,无法在浩瀚如海的信息中筛选出适合自己的专业,这不也是变相害了孩子吗?

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既不能偏听偏信,也不能完全失控,而应该成为孩子在这个关键期的一个温暖的港湾,既提供情感滋养,也提供方法指导,必要时更须从更高、更全面的视角为孩子的人生重大决策提供帮助。

高考志愿填报、专业选择,既须向内探寻学生的兴趣、性格、价值观,也须梳理家长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尤其是决策权掌握在谁手中,更须尽可能多收集相关信息,如此才能够选择最适合的专业。

选择专业,你必须了解以下信息

【第一步,必须全面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价值观】

详见第五章。

【第二步,必须准确、详细、全面地了解专业】(www.xing528.com)

麦克思的一项调查显示,80%的大一学生对专业不满意。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报考志愿时,家长和孩子都没有准备功课,盲目选择,并不了解专业的内涵。

许多人选择中文专业,往往简单地认为中文专业就是上课可以光明正大看小说,或者把它当成培养专业作家的摇篮,带着这样的心态上了大学,一看厚厚的专业书,语言学文字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评论……顿感上当受骗。还有个孩子,特别喜欢生物,每次生物考试都是满分,放假就喜欢去生物博物馆,上大学非生物学专业不报,正好他心仪的那所学校当年招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他兴高采烈地把这个作为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果然如愿以偿。万万没想到,这个专业虽然有“生物”二字,但完全不是他所想象的研究动植物、做标本、做实验,而是每天研究医疗设备的研发、生产,他遭受了极大的打击,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让自己重新振作起来。还有的学生,毕生理想是救死扶伤当医生,报考志愿时选择了医学影像工程,他以为这个专业培养的是放射科的医生,可以拍片子,给医生的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没想到,这个专业主要培养从事X线机、数字化X线机成像装置、磁共振成像装置、超声成像设备等医学影像设备的研制、开发、技术支持,实际属于电气信息类专业,毕业时拿不到医学学士的学位,而是工学学士,可给他郁闷坏了,哭着喊着要退学。这实在是相差甚远啊!

如何准确、全面地了解专业内涵呢?

1.参考《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通过查询关注专业在专业大类、专业类上的归属。

2.参考目标学校的网站,找到相关院系,在本科生培养类目下可以找到专业介绍,其中往往包含培养目标、开设课程及主要师资研究方向等。

3.通过志愿填报APP查询具体信息,通过社交网站、大学BBS等,寻求目标学校和目标专业的师哥师姐的帮助,从他们手中可以要到第一手课程表信息,再详细沟通他们在这个专业就读的感受,还可以了解这个专业在本校和其他学校中的排名、在就业市场的认可度等。

4.麦克思研究院对于专业、就业研究的报告每年更新,里面还提供了不同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行业信息、平均薪酬等资料。

【第三步,生涯访谈助力专业选择】

家长和老师可以利用表7-2和表7-3,提早带领中学生进行生涯访谈,这样获取的一手资料和信息可以填补以上方法收集来的信息,对于我们全面、客观地了解一个专业提供更广泛的视角。

表7-2 生涯访谈问题清单(职场人士版本)

表7-3 生涯访谈问题清单(大学生版本)

续表

【第四步,决策平衡单帮助科学决策】

表7-4 专业选择决策平衡单

续表

注:1.权重(-5~+5)根据价值观、左侧考虑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权重评分:+5代表“价值观、左侧考虑因素完全满足”,-5表示“价值观、左侧考虑因素完全未满足”。
2.每一个专业选择下,都有加权分数(+)(-):1表示最不重要,3表示一般,5表示最重要。分别打分后,再乘以左侧的权重得分。
3.每一专业选项下方所有正负相加,则计算出该选项的总分。再分别将4个或者更多专业选择总分进行比较、排序。
4.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进行该表格填写的过程,本身就是仔细考虑价值观、各影响因素及专业之间的关系,会帮助我们对复杂决策问题进行更全面地衡量和比较,以方便给出最适合学生的专业决策。

举例:对于专业一,对个人物质得失:发展这一项加权分数是正向5分,前面这一项权重得分为3分,那么这一栏填入5(+15)。

专业一,对个人物质得失:娱乐这一项加权分数是负向1分,前面这一项权重得分为4分,那么这一栏填入-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