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园戏剧示例:《筑梦昆医》

校园戏剧示例:《筑梦昆医》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旁白:1922年12月8日省政府发文宣布:私立东陆大学成立。如已死亡而无亲属掩埋者,职院可施舍棺木装埋。

校园戏剧示例:《筑梦昆医》

序幕 泽被苍生 根植云岭

时 间:1919年

地 点:云南

人 物:病人阿丁一家、医生、董野、何晨、唐总司令、王云、学生若干

[幕起。]

[舞台背景是1919年正值“五四”爱国运动爆发时。]

[病人阿丁踉踉跄跄,走上舞台,妻子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身体虚弱跟在身后。]

妻 子:阿丁,走了这么几天了,我实在走不动了,咱们歇会儿吧。这一路都找不到一家医院,我们阿宝怕是……(坐下)

阿 丁:(过去拖起地上的妻子)瞎说!快起来,咱们抓紧赶路!

妻 子:(抱着孩子勉强撑起来)阿宝啊你撑住啊!

阿 丁:(往前面跑了过来)快!阿云,前面!前面就是一家医院!

[阿丁和妻子抱着孩子走到医院门口拍门。]

[一名老年医生走出来开门。]

阿 丁:医生,求求您救救我的孩子。(阿丁与妻子双双跪下)

医 生:(拉开襁褓一看)你的孩子……已经断气了。(摇摇头)

阿 丁:(马上接过孩子)不可能!不可能!阿宝!

妻 子:(哭喊起来)阿宝!我的阿宝!

医 生:又是疟疾……(无奈而痛苦地摇摇头)

阿 丁:(拉着医生)我们从思茅这一路终于到了昆明……医生,你救救孩子吧!一定还有办法,刚才阿宝还在哭,刚才他还在哭啊……

[旁白:云南省历史上就是多种疾病高流行地区和传染病的自然疫区,战国时期史料中记载,云南省为蛮烟瘴雨地区,在《华阳国志》《蛮书》《三国志》史书中称云南省为瘴疠之区。1910年至1919年,闻名全国的思茅疟疾大流行,此后延续达30年之久,人口锐减三分之二。]

[舞台后方有一群学生跑上,一个学生站到舞台中央开始宣讲,其他学生来回在街道上发传单。]

[旁白: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不仅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更将一股爱国、民主、科学之风吹遍全国。此时的云南教育界也在这阵强风劲雷中鼓动起巨大变革。]

[董野、何晨提着行李上,看着宣讲的人群。]

董 野:我国大学教育不发达,西南各省为甚,而滇省为尤甚!

何 晨:是啊!云南应速办大学,早育人才!

董 野:此番归国我们必要促成云南创办大学之事!

[董野、何晨两人融入学生的队伍。]

[舞台后方唐总司令出。]

唐总司令:(手拿几页信纸)好!民间办学呼声强烈,我外观世运,内察国情,反复思忖,也是时候了,(高声宣布)云南创办大学之事即日起开始筹备!

[学生下,唐总司令走到董野身边与他握手,王云等其他四人上,众人绕舞台前后走,四处挑选校址。走到“云南贡院”前。]

董 野:学校地址,自以规模宏敝,空气清洁之区为适用,明清贡院原为科举时代云南举行乡试之所,坐落于昆明城北,筑于东西走向的商山山脊之上,南临翠湖,而近省垣中心,北靠城墙而望蛇山,东接北门城楼而迎金马山,西向碧鸡关,所谓“左金马,右碧鸡,枕蛇山,面翠湖,所诣他省所无”。

王 云:此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堪称风水宝地。云南首所大学选建贡院,既可继承中国文化传统,还能重振昔日文化雄风,可谓一个最佳教学环境

[众人鼓掌,“东陆大学”的牌子缓缓从舞台后方降下。]

[旁白:1922年12月8日省政府发文宣布:私立东陆大学成立。私立东陆大学作为今日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的前身,其成立标志着云南新教育制度的开始,在云南教育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这个时期,西医学教育也开始萌芽。(伴随旁白,资料图片在LED屏上播放)]

第一幕 艰苦创业 砥砺前行

第一场

[旁白:1930年经省府会议,将私立东陆大学“议决改组为省立东陆大学,经费则由省款支给”。1933年9月1日昆明医科大学的前身,云南教育史上第一个高等西医教育科别——省立东陆大学医学专修科正式建立。云南边疆的第一个医学人才培养基地也正式诞生了,此后的85年里为云南、中国,乃至全世界输送了大批医学人才,支撑起边疆的医学事业。]

人 物:熊校长、范先生、台先生

[熊校长手持聘书上。]

熊校长:范先生博士学问精湛、经验甚宏,兹聘请范博士为云南大学医学院首任院长。

[范先生手持聘书上。]

范先生:兹聘请台先生为本校医学教育学术策进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

[台先生上。]

范先生:熊院长,窃职院为造福人群,服务社会,及解除无力医病、流浪街头之男女乞丐痛苦起见,可以免费施诊。如已死亡而无亲属掩埋者,职院可施舍棺木装埋。

[资料图片展现当时的科研与学科建设。]

[旁白:云大医院自1937年成立之后即在全省率先开设免费病床,以拯救贫病。法国里昂大学医学院毕业的博士范先生医德高尚、医技精湛,在他的带领下,“为平民而设立,以救济为目的”的云大医院把医疗卫生事业与社会慈善事业结合起来,全面诠释了人道主义精神。]

[旁白:1950年5月当时的院长拟文提出云大医院独立建院的意见,得到当局的重视与赞同,随即开始了新院院址的选择。]

[LED屏上出现当时的一则通告。]

[旁白:昆明医学院通告:我院遵照高等教育部指示,由云南大学医学院筹备独立建院,现已筹备就绪,订于1956年9月1日正式成立,在昆明西郊棕树营新院址办公,并(于)同日启用高等教育部颁发之“昆明医学院”新印。凡各单位过去与昆明医学院筹备委员会及云南大学医学院(的)有关事项,希与我院联系办理。——昆明医学院筹备委员会1956年8月10日]

第二场

人 物:学生甲、乙、丙

[几个学生在一片墓地打着电筒寻找散落在外的骨骼标本。]

学生甲:(似乎有所发现蹲下仔细看)嘿,我捡到一块耳骨!

学生乙:(围过来看)运气不错呀!

[此时一阵风声吹过,众人一惊,吓得趴在原地一动不动。]

学生丙:诸位莫怪,要不是为了寻找标本我们断不敢到此打扰诸位休息。

学生乙:咱们还是快回去吧,怪瘆人的。

学生丙:可是我还什么都没找到。

学生乙:不怕,回去我动手帮你做!

学生甲:等一下,你们看,那边好像有什么?

学生乙:好像是一堆骨头!

学生丙:咱们还是回去吧。

学生甲:既然都来了,还是要带点有价值的回去。我们这么做也是为了学医啊,将来可以治疗更多的疾病,就能减少更多无辜早逝的生命。

学生乙:(咬咬牙)说得对!为了生者,请逝者宽恕我们的行为。

学生丙:(捡起一块白骨)我们尊重每一块白骨。

[旁白:独立建院之初学生参与建校,大家艰苦奋斗,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许多用于实验与教学的标本都是学生自己制作而来。大家为了研究找来了动物骨骼、被遗弃的人体骨骼,从这些难得的教学材料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用于医疗实践中。]

第三场

人 物:周倬、龚及昌、王瑞声、于再、潘琰、张华昌、李鲁连、学生若干

歌舞《救国》,“抗日救国会”的横幅降下。]

[众学生上,走到捐款箱前。]

学生甲:(举起捐款箱)我们每人捐款一元,绝食一天,将所得一起支援前线!

[众学生上前捐款。]

[旁白: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红十字总会特向全国征集医科学生前往南京救治伤员。医专科学生闻讯纷纷报名。周倬、龚及昌二位学生救国心切,当即请缨。学生王瑞声更服役于军旅。]

[周倬、龚及昌上。]

周 倬:窃自“八一三”以来,国难日趋严重,前方战士伤亡枕藉,急需前往救治。唯我国医师,素感缺乏。

龚及昌:现幸中国红十字会征集医科学生,筹设“广大医院”,生等决定前往服务,以尽“国民责任”!

王瑞声:志愿从军,报效祖国!

[LED上出现“救我勇士”的图片。]

[旁白:“一二·一”运动中,医学院和云大医院的师生、医护员工积极参加斗争,尽力抢救伤员,当时在运动中被殴的学生,只有云大附属医院才敢救治,也只能在云大附属医院得到免费救治。昆明各界人士为感谢此功德特赠“救我勇士”锦旗一面。]

[几名佩戴军官总队符号的匪徒和身穿黄制服的特务到联大新校舍,用石块、瓦片、木棍向联大同学进行攻击。]

[同学们高呼着“保卫民主堡垒!”并英勇还击,打退了他们的进攻。]

[一个女同学爬上梯子,在围墙上高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特务暴徒们大叫“打呀!”“杀呀!”向同学们冲过去,一个特务掏出手榴弹准备投掷。]

于 再:(向前抱住那个匪徒,但被推倒在地)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随后炸弹爆炸声响起。]

[医护人员冲上来抬伤员,抢救于再。]

潘 琰:同学们!团结啊!(去救助其他同学)

[一名特务用石块猛击她头部,还用铁条猛刺她的腹部。]

[医护人员抬着张华昌和李鲁连到一边进行救治。]

[全体医护人员围起一圈人墙把伤员保护在内,最里面的医护人员正在抢救伤员。]

[LED图片资料:解放战争时期。]

[旁白: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下,医学院不少师生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奔赴边疆,不怕牺牲,把宝贵的生命英勇无畏地献给了人民的解放事业。]

第四场

[旁白:二战时期,欧洲各国硝烟四起,旅欧的留学生都难以回国。迫于无奈,留法学生胡医生继续留在圣艾蒂安市立医院任职。轰隆的炮火声里,他无时不在想念自己被日本法西斯蹂躏的祖国。留法学医9年了,赶紧回去报效祖国!1945年8月,不忘初心的胡医生跑到巴黎的中国大使馆报名,争取尽早回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1947年,胡医生携妻子一起来到云南大学医学院,一个任外科主任,一个任妇产科主任。回忆起当年的往事,胡医生笑着说:“我是被熊校长‘骗’来的。”]

[青年胡医生上。]

青年胡医生:(站在最前面与一群青年医生一起宣誓)我要悉心传授医学知识……我志愿以纯洁与神圣的精神终身行医……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也无论需诊治的病人是男是女……我都一视同仁,为他们谋幸福是我唯一的目的。

[一群青年医生上,青年胡医生指挥着一群医生在舞台后方围着病床忙碌着。]

[老年胡医生上,看着舞台后方。]

老年胡医生:(看着忙碌的医生们)我还记得那是1962年的一天,一位母亲带着长有罕见肝脏巨型血管瘤的孩子找我救命。当时的诊断结果是“瘤体非常大,手术稍有不当便会血管破裂引起大出血”。可以说是生死一线啊。(沉吟一会儿)但看到这位母亲焦急的面容和孩子痛苦的表情,我还是毅然决定做手术。

[青年胡医生和医生们推着病床上前,开始认真做手术。]

[一名护士扶着病人的母亲上。]

护 士:(看着手术场景)从早上八点半到下午五点半,胡医生聚精会神地从肝部剥离肿瘤,没有顾得上喝一口水、吃一口饭,最终成功完成手术。

母 亲:孩子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问我胡医生呢?他说在迷糊中有一只非常有力的手,一直拉着他,把他拉回了我的身边,拉回了这个温暖的世界。

[母亲走到胡医生身边握手感谢,话别。青年胡医生看着她走远后,一人走向前。]

青年胡医生:为什么我经常感觉自己处于束手无策的境地,是不是我无知、无能,判断有误、处理不及时?这些都可能有,能不内疚吗?即使那些治好了的,他们受的罪(痛苦)也真的只有患者自己才知道……出院时,病人和家属对我们千恩万谢,我却怀着万分的内疚和他握别。

[LED屏上显现出过去的医院资料图片。]

老年胡医生:(看着背后的LED屏)1963年,昆医附二院只有150张病床。50年后,仅外科的病床就有500多张,科室精细化、医学人才众多。20世纪60年代,我带领着这群年轻的医生,成功治愈当时国内第二例、云南首例大面积烧伤病例。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昆医附二院共收治烧伤病人350余例,其中烧伤面积达25%以上的25例。这些救治成果,都是在这个1963年只有150张病床的医院里完成的。

[旁白:1959年1月,胡医生和同事们连续奋战1个多月,成功治愈当时国内第二例、云南首例大面积烧伤病例。1978年,昆医附二院终于成立了以他为主任的肝胆胰外科研究室,率先在省内开展术中胆道造影、激光碎石术等诊疗方式,改进了胆肠内引流的传统方法,依托这一研究室,不久后,云南省肝胆胰外科研究中心正式成立。1982年12月,在胡医生等人的不懈努力下,云南省烧伤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胡医生同志是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首批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知识分子”荣誉称号,历任卫计委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外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云南分会名誉会长、昆明医学院副院长、《云南医药》杂志和《昆明医学院学报》主编等职。他是云南省迄今唯一获“中华医学会资深会员”殊荣的专家,也是云南第一批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导师之一,199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6年7月,90余岁的胡医生(教授)荣获云南省首届“兴滇人才奖”专业技术奖,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第二幕 大医精诚 春华秋实

第一场

[旁白:张晓娴上,开始讲述:我是一名普通的档案工作者,每一天我都是在对档案进行收集、分类、著录、装盒、上架、利用等工作中度过的。而收集“名人档案”便是我日常工作之一。在与这些“无声”的档案的相处中,我被一位名叫李医生的教授的资料深深打动,人生第一次我产生了一种把他平凡感人的事迹分享给世人的冲动。]

[画外音:死后把我做成一座骨架。]

[人体解剖学陈列馆内,上书“献身医学、敬畏生命”八个红字,后面,两列玻璃柜在长方形的空间里平行排开。柜高超过2米,分上下6层,每一层都摆着精心制作的人体标本。]

[LED屏出现资料数据。]

教 师:昆医的解剖学教学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但发展仍受束缚,昆医的标本虽丰富,但现在要满足基本教学仍旧捉襟见肘。我读书时的解剖课标本极少,偶尔抬来一条腿,黑黑的,很难看清。当时一只脚啊、手什么的都极为珍贵,只要看到,怎么也要把它研究明白。我们的标本目前的主要来源是通过遗体捐献。捐献人填写“遗体捐献登记表”后,需家属签字认可。百年之后,死者的名字将被刻入晋龙如意园的“云南省遗体捐献者纪念碑”,以供追思。其遗体或成为教学标本,或成为陈列室的永久性标本。如果医学生在学校里实际操作越多,成为医生后,患者所受痛苦就越少。要是没有这种实践,让学生做个手术,可能都不知道从哪儿下刀。

[青年李医生赤脚上。]

[LED屏上显现李医生的上榜通知,西南联大、云大、中法大学等均榜上有名。]

李医生:(看完榜转身走向前)救世济人!我要去攻读云大医学院!

[舞台上响起空袭警报,李医生便和同学在圆通山旁的乱葬岗寻找、刨掘散乱尸骨。]

[他们支起盆、生火,把捡来的尸骨烹煮、消毒后晾干,制成骨骼标本,对照笔记学习。]

[老年胡医生上。]

胡医生:(在舞台一边看着认真的李医生)我当年相中李医生,就因为爱慕他贫贱不移、自强不息、勤学刻苦、努力钻研,而且对我一往情深。有钱就买书,有时间就读书,常常学习到深夜一两点,常到图书馆查资料并作摘要;积极参加国家脑系外科进修班,医院举办的麻醉班、中医班等各种学习班,年近花甲还到法国进修学习;休息时间留在医院,争取学习参与手术的机会……(走上前)还记得我们结婚当天,卢汉送来一床大红丝缎绣花“”帐作为贺礼。收到贺礼时我非常惊讶,因为呀,在那之前,我选择了李医生,拒绝了媒人给说的媒,媒人当时是为卢汉的儿子来说的媒。(笑)

[教师带着一群学生走上前。]

教 师:我们最为珍视的这具骨架,是李医生身体的一部分。旁边蓝底白字印着他的生平:男,汉族,1922年生,腾冲县人,神经外科学教授、主任医师,曾被昆明军区授予一等功臣称号。医技精湛的他被患者誉为“除胸外科外,外科手术他能从头开到脚”,而且内外妇儿中医都会,麻醉、护理兼施的医生。1966年5月5日,他为1例患癫痫11年并左侧偏瘫的16岁男青年实施“人体大脑半球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参加工作;1979年,他创新运用“颅骨大骨瓣切除并脑室外引流联合减压法”抢救颅脑火器伤员,抢救52例颅脑火器伤员,除1例因转运来时已处于深昏迷重度脑水肿,高热死亡外,其余伤员全部成活,死亡率大大低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大小战场上各国的治疗水平。为此他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等军功,全国全省劳动模范……他不断创新,不断突破,让云南省的神经外科始终处于全国先进行列,也使他自己成长为云南省乃至全国神经外科的领军人物。(指着)大家可以看到他的骨质增生,这可能让他生前感到疼痛;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的部分骨骼已经开始融合……

胡医生:他也不是铁人啊!休息日经常加班,上夜班时不睡觉,怕病人病情变化快来不及抢救;我的三次腹部手术他都没有陪伴;忘记给家中生病的孩子送饭;没有时间做饭,常年在食堂打饭吃;为了他心爱的医疗事业,暴露在X光下为病人作气脑造影、脑室造影、脑血管造影,一周要承受数十张片子的射线量,承受着白细胞、血小板严重减少,肝功能受损等健康损害……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

[画外音李医生:我做了一辈子的医生,死了以后也要拿这身“臭皮囊”为医学作点贡献,学生在我身上练熟后,病人就可以少受些痛苦。我患过脑腔梗、高血压血管硬化,可以做病理解剖;解剖切完用完之后,再做成一副骨架,供教学使用。]

[胡医生与李医生一起填写着遗体捐赠表。]

学生甲:他不仅教会了我们解剖的知识、了解了身体的奇妙,更多的是给予我一种精神,同时也让我知道了何谓灵魂。他让我明白死亡不过是另一种开始。

[众人一起鞠躬。]

第二场

[旁白:1965年毛泽东做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而后这一谈话以“六二六指示”载入史册。当时地处云南边疆的昆明医学院积极响应,组织医生与学生下乡,赴云南多地开展爱心医疗服务志愿活动。师生们立足本职、勤学笃行,践行昆医人“崇德、精业、团结、奉献”的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小雷、小肖、小田上。]

[三人握手话别,互道珍重。]

小 雷:(上)作为昆明医学院本科第一届毕业学生,我们肩上责任重呐!

小 肖:昔日少年周恩来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今日我们铭记“为边疆医疗而献身”的壮语。(背起行囊)从今天起我这一双脚将行走在基层医疗最前线,学以致用,服务云南各族人民!

小 田:走咯,咱们下乡去!

[三人击掌后往三个方向跑下。]

第三场

[旁白:1978年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朗 诵:《春风吹进云岭大地》

春风唤醒华夏大地

四个现代化把历史翻新

科学进步医学突起

云岭骄子力拔山兮

红土大地在阳光下苏醒

任重道远的医学新星

走向基层

服务边疆

昆医精神随春风翻山越岭

顽强对抗伤痛疾病

救死扶伤只为着最初的信念

昆医人心系家乡扎根边疆

[旁白:乘着科学的春风,20世纪80年代昆明医学院扩大了招生规模,增加了新专业,1981年国家首批硕士点学科建成,昆明医学院从此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社会是个人的社会,个人是社会的个人,社会与个人总是在同一历史过程发展起来的。在时代的洪流中一个个昆医骄子也用自己的选择辉映着时代的前进。]

[马大叔扶着老婆上。]

马大叔:杨大学!杨神医!(气喘吁吁)

小 刘:马大叔,怎么了这是,着急成这样啦!哎呀大婶怎么了?(www.xing528.com)

马大叔:哎呀,小刘,杨大学在这儿吗?快帮我叫叫他,我媳妇肚子疼得晕倒了。

小 刘:在,神医在里面给我爸打针呢,马大叔你快进来。(帮助扶马大婶)

[两人扶着马大婶在椅子上躺下,杨大学出来。]

杨大学:马大婶这是怎么了?

马大叔:哎呀,不知道呀,开始以为是吃坏了肚子,没注意,今天干活的时候就倒在地上了。杨大学,杨神医,你是咱们这里的大学生,就指望你救救她啦!

杨大学:大叔你别急,我看看。(检查一下马大婶)哎呀,急性阑尾炎,要马上手术!

马大叔:啊?

杨大学:情况紧急,你们帮忙准备一下,我们必须马上手术!

[紧张的音乐响起,大家准备之后把马大婶放到手术台。]

[杨大学现场背对观众做手术状。]

杨大学:小刘,快帮我拨电话到昆明医学院,我要马上和内科的吴教授通话。

[小刘拿起手摇电话拨号,电话接通。]

小 刘:喂,你好,昆明医学院吗?我找内科吴教授。(握着听筒递给杨大学)

杨大学:(边手术边对着电话)吴老师,我是小杨,我正在给患者做阑尾切除手术,这边情况有些特殊,我需要老师的现场指导!对对,我现在正在手术中!是的,对。噢,好的,明白!好的,谢谢吴老师!

[小刘把电话挂上。]

杨大学:(又操作了一会儿)松口气,好了!手术顺利完成。

马大叔:(上前抱住杨大学)杨大学啊杨大学,你可救了我媳妇的命啊!你当之无愧是个神医啊!

杨大学:(擦擦汗)马大叔,我可不是神医,刚才多亏了我的老师在电话里远程指导,咱们的手术才能顺利完成呐,要说神医那还是我们吴老师啊,他经验丰富,研究深入。(对小刘)小刘啊,等吴老师下个月来咱们这里开展培训班的时候你就可以好好向他学了!

小 刘:太好了!上一次乡村医生培训班我就收获特别大,这次我更要好好学了!争取尽快成为咱们神医的好助手!

杨大学:(拍拍小刘)今天手术还多亏了你这个好助手呢!

[旁白:昆明医学院在育人中不仅重视医德精神的塑造,更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在立德树人的精英教育下人才辈出,为边疆输

送了大批像杨大学这样实用的医疗人才。]

第四场

[旁白:当学子们从青葱少年成长为一个个优秀的医疗人才时,我们无法忘记身后一位位恩师的谆谆教诲。]

[舞台是一间病房模样,有四张病床摆放中央,病床上躺着病人。]

[林老师带着几个学生来到病房查房。]

林老师:(走到一张病床前)王师傅,今天感觉怎么样?

王师傅:林医生,听了你的话我自己试着活动了一下,感觉好多了。

林老师:那太好了。(自己双手握住病床边的栏杆)

学生甲:老师,我来扶王师傅起来吧。

林老师:好的,稍等一下。(两手在床边的栏杆上试了试)

[林老师和学生一起把王师傅扶起来。]

[林老师向学生提问王师傅的病情与特殊注意事项。]

[林老师又走到另一张病床前。]

林老师:李大哥,今天你不能吃早餐了,一会儿我们就去检查。

[李大哥咳嗽,忽然一口血喷了出来。]

[学生们连忙躲闪开。]

[林老师站在原地,被喷了一身。]

李大哥:(忙道歉)林医生,对不起,你看我这一下没忍住。

林医生:(忙上前扶李大哥帮他顺气)没事儿,李大哥,你慢慢呼吸。不要着急。

[林医生帮李大哥擦了擦脸,扶他躺下。]

[舞台光暗。]

学生甲:就在病人喷血的一瞬间我下意识地闪躲开了。

学生乙:我们都闪开了,可是林老师却丝毫没有闪避的动作。

林老师:医生对待病人就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不嫌弃,不害怕,不疏远。

王师傅:不管多冷的天,每次我起来扶着床边的铁栏杆都是温的,其实我知道那都是林医生帮我暖热的呀。

林老师:照顾病人就要细心,病人比健康的人更需要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爱护。

学生丙:林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我开始反省自己,既然选择了治病救人的职业就必须拿出专业的态度面对患者、面对工作。

学生丁:我们要向林老师看齐,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提升医德修养。

[旁白:昆明医学院的老师治病救人,教书育人。有时身兼双职之外,还要为科研创新贡献力量。]

[几个同学上台讲述。]

女同学甲:我的老师是享誉世界的“三七”研究专家,将云南的民族药材推向世界,终身服务边疆!

女同学乙:我的老师捐出了自己的研究奖金为我们设立了奖学金,鼓励家庭贫困、成绩优异的莘莘学子。

男同学甲:我的老师几十年如一日赶时间争速度不断进行科研攻关。

男同学乙:我的老师平凡而伟大,用默默无闻的耕耘为我们铺就了一条走向医学殿堂的道路。

[马老师走出来。学生拿几个凳子摆好,做听课状。]

马老师:每个人面对自己的职责,只有用心履行、用心实践,有了交代、有了承诺、有了责任,才会无愧于“教师”称号。

[马老师走上前,几名学生递上来教学道具。]

马老师:(一边演示一边对观众)做一名好老师,不单单是个人的职业良知,更关乎国家发展、社会富强、民族复兴的重大课题,足以警示我们每一名老师要不断历练提升、精进业务,我们只有心无旁骛、潜心钻研,真正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不断历练,提升自己的德、才、学识、业绩、人格,才能真正无愧于教师的光荣称谓。

[灯光变,男同学甲上。]

男同学甲:我的老师是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她的微博拥有近17万的粉丝,多数是全国各地的皮肤病患者,还有许多同行和学生。

[何老师上,在病房前给学生们上实践课。]

何老师:我们要如何才能做一名好医生?

同学们:医者仁心!

[何老师忽然体力不支晕倒。]

[舞台一侧众人推着抢救车上,大家迅速把何老师抬上抢救车推向舞台前。]

同学甲:当心,当心!

同学乙:何老师已经第二次晕倒了。

同学丙:她患有严重的甲亢危象,这次肯定又是因为太劳累而发病的。

[灯光照在病床上的何老师身上。]

何老师:(慢慢走下病床穿上自己的白大褂)穿上这身白大褂,就意味着一种责任。如果你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皮肤科医生,那就要具备立德树人的好品质、精湛的医术和攻坚克难的勇气。

第三幕 高歌奋进 续写华章

第一场

[旁白:我们常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因为他们辛勤的浇灌幼苗才得以茁壮成长。园丁也因此有了一重受人尊敬的身份。]

[园丁大爷上,端着一盆盆花正在移植。]

医生甲:(匆匆走过)张大爷,您这是在移植这些花呢?

张大爷:是呀,这都是从老校区带过来的,咱们的新校区那么大那么漂亮,我总感觉缺了点什么,这不,我把这些花移植过来就发现原来呀就是缺了它们!

医生甲:张大爷您真有心。有了这些花校园还真不一样啦!

医生乙:(走过)是呀张大爷!这校园的味道一下可就回来啦!

张大爷:你们有知识有学问都很了不起呐,我也没啥特别的本事,能让学生娃们在学校舒心我也就高兴啦!

医生甲:您一个人把这些植物一点点移植过来可比我们都更了不起呀!

医生乙:咱们学校的大家庭就是每一个人都贡献着自己的一份爱才越来越好,越来越温暖!

[旁白:植物移植之后不仅长得更好,还发出了新枝!我们的教授学者不也一样吗?从法国移植到了云南边疆,从此植根这片热土贡献着如歌的青春。我们云南的人才移植到世界各地,在世界不同角落让中国的文化、医学成果全球开花。]

第二场

人 物:入学新生

地 点:学校内

[一群新入学的学生在讨论自己的专业。]

新生甲:我就是冲着昆医的药学来的!能来这里可是放弃了上海的学校呢。

新生乙:我是法学专业的新生,毕业以后我要成为一名专业的法医!女法医!

[众人表示惊叹。]

新生丙:我学临床的,本科念完我还要考研、要读博!我要一路求学,成为像老师们那样卓有建树的医学专家!

[旁白:2009年昆明医学院呈贡校区落成。2012年5月18日昆明医学院正式更名为昆明医科大学。这之后昆明医科大学的发展速度就一年超越一年,回顾昆医的历史,从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到1998年正式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在学科的建设上昆医从来都是步履不停的。这所拥有85年办学历史的省属重点大学,同时也是云南省“国际医学人才培养基地”,首批招收国家政府奖学金留学生院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学校建立了4所直属附属医院,1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0所教学医院,42所实习医院,18个社区实践教学基地和51个相关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8个、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临床医学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2017年还新增了儿科学、社会工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3个本科专业。《2017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显示昆医在云南高校中排名第七,在云南医科类大学中排名第一,在中国医学类大学中排名第二十五。在2013年至2017年间,她获准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299项,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持续排名全省第三位。]

[这时老法医李大队长走上台。]

李大队长:作为昆明医科大学法医专业的首届毕业生,我从事法医岗位28年,我很庆幸自己是昆医的一份子,通过实践和积累,在这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在实际案件中帮助还原了一个个犯罪过程和案件真相,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了方向,为惩罚犯罪嫌疑人提供了坚实的证据。

[旁白:昆明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是由法医学院负责管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司法鉴定机构。1999年被云南省卫生厅指定为“云南省医疗尸检中心”组成单位之一,2001年云南省司法厅核准成立昆明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中心拥有各级司法鉴定人员54人,下设6个业务鉴定室和3个地区(市)分支鉴定机构,承担云南省和省外各级公、检、法及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各类刑事、民事案件的司法鉴定工作。昆明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为云南省司法鉴定协会副会长、昆明市司法鉴定协会会长单位,是云南省最具学术权威的法医类司法鉴定机构。]

[旁白:1956年昆明医学院独立建院之初,药理学作为医学院校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即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参与滇产植物药强心植物甙、萝芙木(降压灵)、云南白药等云南特色新药的研究与开发,卓有成效。其后又对青蒿素、血塞通(三七)注射液、天麻素、毛喉鞘蕊花等进行了研发,为云南省的医药产业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1986年药理学获硕士学位授权点,1986年“七五”以来一直是省级重点学科,1991年药学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昆医在长期药学学科专业建设基础上,于1996年成立了药学院,2001年继药理学之后,药物化学、生药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等硕士二级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5年获得药学专业学位授予权,同年开始招生;2017年获得药学博士学位授予权。]

第三场

[旁白: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汶川发生里氏震级8.0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惨重。]

[一段肢体表演《抢救》表现昆医首批抵达灾区抢救伤患。]

第四场

地 点:老挝玛霍索综合医院

人 物:光明行小分队、老挝病患

[一队援外医疗队员整装待发。]

[LED屏幕上播放资料图片。]

[旁白:自从1983年云南省承担我国政府派遣非洲援乌干达援外医疗队工作,迄今为止,云南省已先后派出17批援乌干达医疗队,164名医务人员和专家,其中昆医附一院先后派出5批36名专家。经云南省医疗队诊治的乌干达患者数以万计,中国医生精湛的技术和高尚的医德受到当地人民的赞誉。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也于2013年荣获“全国援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在对外派遣医疗外援方面昆医人向来走在最前面,在世界最贫困最需要医疗援助的地方总有昆医人的身影。]

[患者索朗贡头裹着纱布在病房走来走去。]

单他纳信:索朗贡,你坐一下好吗?你这样一直走,我的心也很慌!你不要怕,一会儿拆了纱布你就会看见全新的一切了。

索朗贡:我并没有抱什么希望,我知道我的眼睛很难重见光明了。我知道,都知道……

单他纳信:那你就回来坐一下,你这样我也很担心。要知道我可是充满了希望!听说中国的医生医术高明,当时他们给我们做手术,你知道吗,虽然看不见,但我对他们可是完全的信任!

索朗贡:也许你不应该有那么多希望,反正我已经习惯了黑暗,我的眼睛已经治疗了那么多次,我不相信奇迹。

单他纳信:得了吧,你的紧张出卖了你!你也愿意相信来自中国的医生。

[两个中国医生走进病房。]

刘医生:怎么样,今天感觉好吗?

单他纳信:有个人已经紧张得不行了。

索朗贡:来吧医生,先拆我的。

陈医生:放心吧,你们的情况都很稳定,现在要做的只是放松。

[两位医生一起拆下了索朗贡眼上的纱布。]

单他纳信:(连忙凑上来)试着看看!快,你睁眼看看!

索朗贡:(一直不敢睁眼)我还不适应……我(慢慢睁开眼)啊!我……我看见了!(喊起来)我看见啦!(在病房里狂奔)

[医生又帮单他纳信拆开纱布。]

单他纳信:(抱住医生)我就知道中国的医生值得信赖!你们是神医!你们……我……(再次抱住医生)

[旁白:昆医附一院的“老挝光明行”行动不仅为老挝带去了光明,更受到了习大大的点赞,医学没有国界,但医生有自己的祖国,当我们为祖国骄傲的同时,祖国也为附一院的援外能力骄傲。]

第五场

时 间:当下

人 物:赵医生、留学生

地 点:学校临床技能中心

[留学生临床技能比赛现场。]

[大荧幕上播放着一个外国病人皮肤受伤的病例。]

赵医生:(与大荧幕连线对话)患者真皮层已经受伤……

[参赛的各国留学生在一旁边记录边看。]

[赵医生上前对着屏幕实景讲解。]

[留学生们在各自的模拟模型前认真操作。]

[视频播放外科的切开、缝合、穿刺仿真模拟,产科的分娩过程。]

[最后三名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获得了比赛的第一、二、三名。]

留学生甲:在昆医的学习完全是我想象之外的,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医术精

湛的医学名师让我在中国的学习收获良多。

第六场

时 间:当下

人 物:昆医老师、身着民族服饰的学生、小苗、小苗爸爸

[在边疆山村的实践课堂上,学生和老师一起在山村中开展实践。]

[学生们一个个跑上舞台。]

[旁白:通过多年的努力,云南省在控制疾病方面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探索了适合云南特点较为成功的做法,逐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疾病防治体系。面对更加繁重的疾病防治任务,我们要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科学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规律,密切关注国内外疫情的变化和态势,明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防治重点,采取既适合当地特点又科学规范的防治措施,强化疫情监测预警、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医疗救治三个能力,着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协调与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提高疾病预防控制的综合能力,为全省人民的健康谱写新的篇章。]

[一个傈僳族小孩身着民族服装走上舞台。]

小 苗:(跑上)爸爸,爸爸!

爸 爸:小苗,你的腿可以跑步了?

小 苗:(跑向舞台前方)爸爸,以后我也要成为一名医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最伟大的奉献。

[LED屏播放昆医优秀学生事例。]

第七场

时 间:当下

人 物:昆医师生

[来自不同岗位的昆医毕业生从大荧幕中走出来。体现历史与今天的融合,借助大荧幕完成时空的交接。荧幕上如星河般展现昆医85年的历史画面。]

毕业生甲:昆明医科大学承载了我们的光荣与梦想。求学之路上收获的“崇德、精业、团结、奉献”精神我们将继续发扬!

毕业生乙:今天站在人生新的起点,我们骄傲地成为一名“昆医人”,面对未来,希望与憧憬展现眼前。

毕业生丙:强国梦是每一个学子的梦,每一个昆医人的梦,每一个中国人的梦,誓言无声,循梦踏征程!

众人合:我们将牢记医学誓言,恪守救死扶伤的宗旨,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服务边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以骄人的成绩回报母校、回报家人、回报社会和国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