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国时期上海戏曲唱片研究:沪剧老唱片和滩簧小调都市曲

民国时期上海戏曲唱片研究:沪剧老唱片和滩簧小调都市曲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滩进人租界后,受新思潮的影响,女艺人逐渐登上戏曲舞台。孙是娥是沪剧历史上卓有成就的女艺人,扮相俊美、嗓音圆润,灌制过许多唱片,是沪剧史上首位灌唱片的女艺人。他是老一辈艺人中灌制唱片最多的一位,至今无人超越,可称“唱片大王”。以笔者目力所及,陶一铭、史鹤性在《滩簧乱嚼》中所整理的《民国沪剧老唱片》的表格,是迄今为止较为全面的一份,亦作参考:民国沪剧老唱片[6]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

民国时期上海戏曲唱片研究:沪剧老唱片和滩簧小调都市曲

民国年间沪剧唱片灌制的源头,当属1911年,滩簧时期第一批“扎头笄”的唱片,由法商百代唱片公司灌制,现存上海图书馆唱片组,可查的有:(旦)陆金龙唱《王长生》,(生)胡兰卿、施兰亭和(旦)陆金龙唱《倒十郎》,(生)胡兰卿、(旦)陆金龙唱《卖红菱》,(生)陈少卿、(旦)陈锡卿唱《男落庵》,(生)施兰亭、(旦)王筱新唱《游码头》。

本滩进人租界后,受新思潮的影响,女艺人逐渐登上戏曲舞台。本滩界也出现了第一批有影响的女性艺人,其中的佼佼者被称为“四大名旦”,她们是:孙是娥、花月英、沈桂英、张美云(也有说是:孙是娥、马媛媛、沈桂英、张美云)。孙是娥是沪剧历史上卓有成就的女艺人,扮相俊美、嗓音圆润,灌制过许多唱片,是沪剧史上首位灌唱片的女艺人。[2]

1920年起由百代、高亭、大中华、胜利、蓓开等唱片公司灌制了一批男女合唱的唱片,现存上海图书馆唱片资料专藏组(唱片组)的有:(生)丁少兰、(旦)孙是娥唱《小开台》,(生)顾泉生、(旦)花月英唱《徐阿曾》,(生)王筱新、(旦)王雅琴唱《游码头》,(生)丁少兰、(旦)丁婉娥唱《借披风》,(生)王筱新、(旦)王雅琴唱《卖红菱》。

自30年代起,各唱片公司又录制了一批申曲时代的唱片,现存上海图书馆唱片组的计有:(一)弹词戏:石筱英、卫鸣岐唱《双珠凤》(楼会),汪秀英、顾今才唱《杨菊贞探监》,筱月珍、邵滨孙唱《冰娘惨史》;(二)古装戏:石筱英、卫鸣岐唱《武松潘金莲》,汪秀英反串唱《斩经堂》;(三)时装戏:施春娥唱《啼笑因缘》(良心战),石筱英唱《阮玲玉自杀》,筱文滨、杨月英唱《恨海难填》;(四)传统戏:筱文滨唱《陆雅臣》(叹五更),施春轩、施文韵唱《陆雅臣》(求岳母)。

丁少兰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负有盛名的申曲艺人之一,20年代,业已誉满申城。从20年代到30年代,他和孙是娥、姚素珍、丁婉娥、赵秀英等合作,先后为百代、高亭、大中华等公司灌制了大量的申曲唱片,据统计不下60余张,为沪剧剧种留下了大量宝贵艺术遗产。他是老一辈艺人中灌制唱片最多的一位,至今无人超越,可称“唱片大王”。[3]

1941年5月14日,筱文滨独资由大中华唱片公司灌制唱片,计有:《上寿开篇》《叹五更》《哭师开篇》(筱文滨演唱),《小分理》(头二段筱文滨、筱月珍唱),《白艳冰·唐寿哭少爷》(邵滨孙唱),《恨海难填·监终》(筱文滨、杨月英、丁是娥唱)。[4]

三四十年代沪剧最早灌制的唱片

笔者曾亲访上海沪剧院进行调研,工作人员提供了艺术档案黑胶唱片目录一份,兹陈于下:

上海沪剧院艺术档案黑胶唱片目录(部分)[5]

续 表(www.xing528.com)

很显然,这份目录还显得相对简单,且有不少粗疏之处。以笔者目力所及,陶一铭、史鹤性在《滩簧乱嚼》中所整理的《民国沪剧老唱片》的表格,是迄今为止较为全面的一份,亦作参考:

民国沪剧老唱片(1911—1946)[6]

续 表

续 表

续 表

续 表

续 表

续 表

续 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