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国年间上海戏曲唱片研究:三足鼎立,各自为政

民国年间上海戏曲唱片研究:三足鼎立,各自为政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上海公立机构里拥有唱片量较多的,当属中唱上海分公司、上海图书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此外,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也有一定量的唱片藏量。显示唱片载体形态最重要的126字段,其中包括唱片材质、转速、声道等信息源等,能够做到这样的,唯有中唱上海分公司。该项目计划于2016年启动,2017年试投产。未来五年内希望通过国内外市场的拓展,年产量增至700万张。[7]刘涛、邢路萍《谈京剧老唱片拯救工程》,《音像技术》2008年第3期。

民国年间上海戏曲唱片研究:三足鼎立,各自为政

目前,上海公立机构里拥有唱片量较多的,当属中唱上海分公司、上海图书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此外,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也有一定量的唱片藏量。但是这三家单位在戏曲唱片的数字化整理上,远未做到严密和精确,这和人力的匮乏以及人员戏曲素养的缺乏不无关系。因此,笔者要了解民国时期戏曲唱片概况时,三家单位均不能提供准确的数字,而且在编目整理上很不专业。显示唱片载体形态最重要的126字段,其中包括唱片材质、转速、声道等信息源等,能够做到这样的,唯有中唱上海分公司。这样一来,民国戏曲唱片的真正藏量,让人一头雾水。

如果要将民国戏曲唱片的保护落到实处,让老唱片焕发新光彩,第一步,就是要摸清家底,在这个基础上,三家单位之间要形成联动,数据共享,然后搭设公共信息平台,对全社会开放,让所有真正喜爱、珍视戏曲唱片的人,都能了解第一手的数据,以及数据的更新。

进一步说,如果京沪之间可以联动,沪台、沪港之间可以分享,整个东亚地区,乃至全球有华人在的地方,唱片信息、资源和数据都能够共享的话,那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辐射力也可想而知了。

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政策》),指出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振兴我国戏曲艺术。可以想见,戏曲唱片研究和整理,如能有实质性突破的话,将对戏曲普及和宣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时下,黑胶唱片的灌制与聆赏已成为了相当一部分爱乐人士的必备之选,对音乐品质的要求,以及在欣赏黑胶唱片的那种怀旧情怀,亦成为了时尚人群的目标和追求,黑胶唱片作为戏曲老唱片的重要载体,更应该在新的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戏曲唱片业也将由此迎来新的机遇。2016年2月,中国唱片上海公司针对黑胶唱片需要依靠海外加工生产,以致制约了黑胶唱片出版发行数量的窘境,计划在2016年年内,通过进口海外黑胶唱片生产设备,在国内恢复黑胶唱片的生产能力,在上海建立一条集母源制作、母盘刻录、母版制作、黑胶唱片压制为一体的黑胶唱片生产线。该项目计划于2016年启动,2017年试投产。项目初期计划年生产能力200万张,保证国内需要。未来五年内希望通过国内外市场的拓展,年产量增至700万张。国内黑胶生产线的落地,国内黑胶文化的兴起,既能带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够让尘封已久的戏曲老唱片呈现出新的魅力,令戏曲爱好者们又能够伴随着留声机发出的“沙沙”声,回到那个戏曲的黄金岁月。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在两个世纪的遥相呼应中,完成了戏曲老唱片从孕育到新生的历史使命。

【注释】

[1]有关“第三类型戏曲”与本书论述相关的内容,见容世诚《粤韵留声——唱片工业与广东曲艺(1903—1953)》,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6,第8页。

[2]朱光、张艺《看戏、听戏、唱戏,我们约吗?》,《新民晚报》2015年8月10日。(www.xing528.com)

[3]刘涛、邢路萍《谈京剧老唱片拯救工程(1)》,《音像技术》2008年第1期。此文为《谈京剧老唱片拯救工程》系列论文的第一篇,第三篇着重从技术上谈了如何对老唱片进行声音上的修复。

[4]中国唱片社编《中国唱片厂库存旧唱片模版目录》,中国唱片社出版,1964。

[5][美]安德鲁·琼斯著、宋伟航译《留声中国:摩登音乐文化的形成》,台湾商务出版社,2004,第19页。

[6]清洗部分的设备指纯水处理、清洗和热缩封装设备,由粗过滤、碳过滤、除垢装置、二级反渗透、去离子树脂、微过滤、三段水箱、废水中和装置、抽风机、化学药品配置橱、超声波清洗槽、电化学清洗槽、转式清洗台、涂胶台、抛光机和热缩封装机组成。

[7]刘涛、邢路萍《谈京剧老唱片拯救工程(3)》,《音像技术》2008年第3期。

[8]详见李元皓《京剧视听媒介的演进——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相遇》、王安祈《京剧名伶灌唱片心态探析——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相遇》,陈珏主编《超越文本:物质文化研究新视野》,“国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第171、19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